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47.1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09:4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佳霖
研究生(外文):Lee Chia lin
論文名稱:武裝抗日下之農民運動-以西來庵事件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nalyze the Peasant Movement of Taking up Arms Against Japan - An Example of Shi Lai An Incident
指導教授:秦照芬秦照芬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C.F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普通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8
中文關鍵詞:西來庵事件台灣漢人武裝抗日事件農民運動日據時期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78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要

自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台灣從此便淪為日人之殖民地。而在日人的殖民地統治下,台灣人民的武裝抗日事件始終前仆後繼、不絕於書,直至日人治台二十年的西來庵事件後,台灣漢人的武裝抗日行動才得以終止。在西來庵事件中,除了台灣與日本間因民族各異及時局氛圍所致,而引發多數學者就民族意識層面探討,並對此事件持肯定的態度。但若由事件領導人之起事意圖不軌、民族革命之立論薄弱,及參與者對日人施政的不滿情緒來看,則此民族意識層面之肯定於理由上尚難以令人認同。此外事件領導人在號召群眾時所大量運用的宗教、迷信手法,更令西來庵事件蒙上了濃厚的民間信仰色彩,但若分析被捕者的口供則可發現,宗教迷信之運作不外乎是用以掩人耳目,行宣傳、募集資金之實;而且在增強參與者的信心,及造成人民之恐懼心理進而暗中協助的成效上,也發揮極大之作用。所以宗教迷信層面在西來庵事件中雖是另一引人注目之焦點,但應只屬於領導人宣傳手法上之運作,對於事件之真相及問題之本質著力並不深。而有關社會經濟層面的影響向來最為學者所忽略,但由於台灣殖民地與日本統治者間的對立衝突關係及總督府的經濟掠奪政策,影響所及的包括了在土地、林野調查中的土地收奪、沉重的賦稅、法令的繁瑣嚴苛,以及日警不近情理的管理方式等,都令人不得不重視社會經濟層面對西來庵事件之影響力,甚至於更超越了民族意識及宗教迷信層面對此事件的影響。
西來庵事件由於事件領導人起事意圖之不明確,甚至暗藏了一己之私,而未能替生活困苦之農民提出明確且清晰之訴求,反而利用其對日人施政之不滿,加以民間信仰之運作,導致整起事件充斥瀰漫著濃厚的宗教迷信色彩,而令人忽略了其農民運動之本質,故由大多數農民參與之西來庵事件,其實可視為日據時期蓬勃發展的農民運動之濫觴。農民們在面臨總督府的強大統治壓力下,仍能將其想法付諸行動,雖然其行為不能完全以民族意識層面來加以肯定,但其精神仍值得令人敬佩。而在社會運動興起之後,台灣農民的心聲也才能更有系統、更清楚的被表達出來,農民運動因而成為日據時期發展最為蓬勃的社會運動之一。
Abstract

Since China had been defeated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Taiwan was controlled by Japan as a colony.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for many years, the armed uprisings by Taiwanese had taken up the positions of the fallen and risen to fight against Japan after another. Until the Shi Lai An Incident occurred, the armed uprisings by Taiwanese had been terminat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Japanese and Taiwanese culture and the former political situation were the main causes of this Shi Lai An affair. Because of this, there is a further dimension of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o this incident that many researchers have discussed and taken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it. Due to the facts that the leader of this incident had other ulterior motives, did not make a strong appeal to a national revolution and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movement were thoroughly dissatisfied with Japan’s colonial rule, it is difficult to agree with the above positive argument in terms of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Moreover, through the influence and practice of religious and superstitious belief, more followers were totally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is uprising. As a result, such religious characteristic distinguished this Shi Lai An incident from other peasant movements. According to the statements given by those protesters, it clearly found that the use of religious belief did not only attract more peasants to partake in this revolution and gained more contribution, but also increased the confidence of these participants. Meanwhile, the folks were normally awed by the magic of religious belief, so people had tended to give secret support to stir up the uprising as well. Although the practice and effect of religious and superstitious belief was noticeable in this the Shi Lai An affair, it was all a means to an end in order to propagating the faith and attracting more participants. In fact, the leader of this incident had not exerted all the strength to expose the actual state and essence of this movement against Japan.
Because of a long and bitter conflict between Taiwan (colony) and Japan (the governing class)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economic power and resources by the Japanese governor, they had resulted in a series of socio-economic issues, for instance, wresting control of the lands from Taiwanese residents, heavy taxes and levies, exorbitant laws and decrees, and unreasonable management by Japanese police officers. As a result, in this case it brought a more significant influence at an uprising than the factors of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religious belief.
Because of an unclear intention and hidden motive, the leader did not provide a definite purpose of this movement for those poor peasants. Furthermore, by using their dissatisfaction with Japan’s colonial rule and the practice of folk religious belief, the essence of this peasant uprising was ignored. However, this Shi Lai An affair which were participated by most local peasants could be treated as a fountain-head of peasant movements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he peasants still put into effect and participated this uprising even though they were under harsh domination of the Japanese officials. Although it is hard to recognize this movement from the side of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eir spirit of the resistance to Japan was admirable. After more social reforms had been raised and developed, the thoughts of Taiwanese peasants were expressed more apparently. Consequently, peasant movements had became one of the most vigorous campaigns against Japanese colonial rule.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2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5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顧……………………………………………7
第二章 總督府之農經政策
第一節 地籍整理與林野調查……………………………..……16
第二節 糖業獎勵………………………………………………..29
第三節 稻米栽種………………………………………………..38
第四節 水利控制………………………………………………..44
第三章 農民之困境
第一節 日籍資本家之剝削…………………………………….49
第二節 賦稅之負擔……………………………………………..63
第三節 警察強權之介入………………………………………..78
第四節 米糖相剋………………………………………………..82
第四章 西來庵事件之探討
第一節 社會經濟背景………………………………………..….92
第二節 參與人員分析……….…..……………………………....98
第三節 事件發生原因…………………………………..…….102
第五章 結論…………………………………………...………….114

參考書目…………………………………………...….………...….118

附表:
表1-1:台灣農民組合運動一覽表………..……….……...…...…….………4
表2-1:台灣土地調查事業之發展狀況表………………...…....………..…18
表2-2:土地調查事業後土地增加面積表………………..…...…….…...…18
表2-3:大租名冊閱覽人數及補償金額之交付表……...…...….…….….…..20
表2-4:緣故關係地的類別與定義表…………………...…...……….….…23
表2-5:區分調查結果表………………………………...…...……...……23
表2-6:處分調查及其成果表…………………………...…....……...……24
表2-7:官有地處分表………………………………...….......……...……25
表 2-8:日人使用官有山林狀況表……………………...….......……...…27
表 2-9:糖業補助金明細表……………………...….......……...………..31
表 2-10:台灣銀行的糖業融資表……………...….......……...…………….32
表 2-11:台灣糖對日輸出表………………...….......……...………………34
表 2-12:各式製糖廠數量增減表…………...….......……...…….…………35
表 2-13:蓬萊米歷年種植面積表……….….......……...…….……………..39
表 2-14:每人平均米榖消費量之變遷表..….......……...…….……………..41
表 2-15:台灣米出口比例表…………...….......……...…….……………..41
表 2-16:蓬萊米歷年出口比例表………...….......……...…….……………42
表 2-17:日據時期水利組織發展一覽表…...….......……...…….…………..45
表 3-1:製糖會社土地使用明細表……...….......……...…….……………..51
表 3-2:財閥集團使用耕地面積表…...….......……...…….………………53
表 3-3:接收日人公、私有耕地面積表.….......……...…….……………….53
表 3-4:農民之土地所有規模表………...….......……...…….…………….55
表 3-5:農民之耕作面積規模表………...….......……...…….…………….55
表 3-6:台灣各類農戶增減表…….….......……...…….…………………...56
表 3-7:新式製糖廠自給蔗作栽培面積表...……...…….…………………...58
表 3-8:新式製糖廠歷年生產費用表...….....…...…….…………………..59
表 3-9:補充金佔台灣及日本歲入比率表…...…….………...……..……63
表 3-10:台灣歷年地租收入與租稅收入比較表...…….………...…………..65
表 3-11:日據時期台灣地租稅則變動表.….....…...…….…………………..66
表 3-12:台灣各類專賣事業歷年收入百分比表…...…….………………….68
表 3-13:租稅與專賣佔台灣歲入百分比表…...…….………………………69
表 3-14:台灣、朝鮮、日本每人平均財政負擔表….…………………..…71
表 3-15:台灣人民每人每年負擔租稅統計表...…….………………………72
表 3-16:台灣人民每人每年實際負擔租稅比較表….………………………74
表 3-17:日據時期台灣國民生產與賦稅負擔比較表.……………………….75
表 3-18:台灣人民個別所得與租稅負擔比較表.…….…………….………76
表 3-19:日本各領土之警察管理住民數一覽表.…….……………………79
表 3-20:米、糖、甘蔗價格比率變遷表.…….……………………………..84
表 3-21:蓬萊米、甘蔗及在來米之每甲收入表…………………………….86
表 3-22:各州甘蔗栽培面積變遷表.…….…………………………………87
表 3-23:各州蓬萊米栽培面積變遷表….…………………….…………….87
表 3-24:甘蔗、蓬萊米、在來米耕種面積變遷表…………….…………….88
表 4-1:西來庵事件參與者起事動機表….…………………….………..…93
表4-2:西來庵事件參與人員職業分類表…………..…………....……98
表4-3:日據時代台灣農業人口表……………………...…...………..99
表4-4:西來庵事件參與人員年齡區分表…………………....….……100
表4-5:西來庵事件參與者居住地一覽表…………………...….……101
表 4-6:西來庵事件與二林事件之比較表…………….……..….……111

附圖:
圖 2-1:官有地處分圖….…………………….………..……………...26
圖 2-2:日人使用官有山林圖………………….………..…….………27
圖 2-3:台灣糖對日輸出成長圖………………….………..……………....34
圖 2-4:各式製糖廠生產量損益圖……………….………..……………....36
圖 2-5:各式製糖廠數量增減圖………………….………..……………...36
圖 2-6:蓬萊米歷年種植面積成長圖…………….………..…………….…39
圖 2-7:蓬萊米歷年出口成長圖………………….………..……….……...42
圖 3-1:財閥集團使用耕地面積圖………….………..……….…….…53
圖 3-2:台灣各類農戶推移趨勢圖……………..………..……….…….…..56
圖 3-3:甘蔗與蓬萊米價格差異圖…………….………..………..…….…..84
圖 3-4:甘蔗與蓬萊米、在來米耕種面積變遷圖………..………..…….…..89
圖 4-1:西來庵事件參與者起事動機圖………………....………..…….…..94
圖 4-2:西來庵事件參與人員職業分類圖………………....………..…...….99

附錄
附錄一:台灣漢人武裝抗日事件一覽表….………..………..…...……..….125
附錄二:台灣官有森林原野預約出售規則….………..………..………..….132
附錄三:台灣樟樹造林獎勵規則………….………..…………..…….…...136
附錄四:公共埤圳規則暨施行規則………….………..…………..…….…137
附錄五:官設埤圳規則暨施行規則………….………..…………..………144
附錄六:余清芳起事檄文…………….………………….………….…....148
參考書目

一、文獻史料:
《台灣日日新報》(大正四年至五年,1915~1916年),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縮影資料。
王乃信等譯,《台灣社會運動史》(原警察沿革誌第二編 領台後之治安狀況),台北:創作出版社,1989年。
台灣總督府,《台灣土地調查事概要》,1905年。
台灣總督府,《台灣事情》,1928年。
台灣總督府,《台灣官有林野整理事業報告書》,1926年。
台灣總督府,《台灣統治概要》,1945年。
台灣總督府,《台灣殖民政策》,出版年不詳。
台灣總督府,《台灣製糖株式會社史》,1939年。
台灣總督府,《台灣總督府稅務年報》,1922年。
台灣總督府,《林野調查及保管林野事務概要》,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館藏,出版年不詳。
台灣總督府,《農業基本調查書》,1931年。
台灣總督府內務局,《官有地之管理及處分》,出版年不詳。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張北等譯,《台灣抗日運動史(原警察沿革誌 第一編)》,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年。
矢內原忠雄原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出版社,1985年。
伊能嘉矩著,劉寧顏主編,江慶林等譯,《台灣文化志》,台中:臺灣省文獻會,1991年。
伊藤金次郎原著,日本文教基金會編譯,《台灣不可欺記》,台北:文英堂出版社,2000年。
竹越與三郎,《台灣統治志》,台北:南天書局,1997年。
吳濁流著;張良澤編,《黎明前的台灣》,台北:遠行出版社,1977年。
東鄉實,《台灣農業植民論》,東京:富山房,1914年。
東鄉實、佐藤四郞合著,《台灣植民發達史》,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台灣經濟史研究》,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年。
林衡道主編,《余清芳抗日革命案全檔》,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5年。
後藤新平著,《日本植民政策一斑》,東京:拓殖新報社,1921年。
持地六三郎,《台灣殖民政策》,台北:南天書局,1998年。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台北:大通書局,1987年。
秋澤次郎,《台灣匪誌》,台北,杉田書店,1923年。
宮川次郎,《臺灣的農民運動》,臺北 : 成文出版社,1999年。
高橋龜吉著,《現代台灣經濟論》,東京:千倉書局,1937年。
莊金德、賀嗣章編譯,《羅福星抗日革命案全檔》,台中:臺灣文獻委員會,1965年。
郭嘉雄,《台灣北部前期抗日運動檔案》,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79年。
陳澤,《台灣前期武裝抗日有關檔案》,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77年。
嘉南大圳組合,《嘉南大圳新設事業概要》,1930年。
臺灣總督府,《不要存置林野調查測量及圖簿整理心得》,臺北 :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6年。
臺灣總督府,《台灣林野整理事業》,臺北 :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6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林野調查事業報告》,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17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臺灣埤圳統計》,臺北:台灣日日新報社,1915年。
總督府殖產局,《台灣森林手簿》,臺北:社團法人臺灣山林會,1937年。
總督府殖產局,《領台二十年台灣林業沿革並成績概要》,台北:台南新報社台北支局,1916年。

二、專書:
山川均著,宋蕉農譯,《台灣人民的悲哀》,北平:新亞洲書局,1930年。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台灣史》,台北:武陵出版社,1998年。
川野重任著,林英彥譯,《日據時代台灣米榖經濟論》,研叢(102),台北:台灣銀行,1969年。
井出季和太,《南進台灣史考》,台北:南天書局,1995年。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譯,《日據下之臺政》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7年。
方豪,《台灣民族運動小史》,台北:正中書局,1951年。
王育德,《苦悶的台灣》,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
王國璠,《台灣抗日史,甲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1年。
王詩琅,《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年。
王詩琅,《王詩琅全集》卷五《余清芳事件全貌》,高雄:德馨室出版社,1980年。
王曉波,《台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出版社,1996年。
王曉波,《台灣的殖民地傷痕新編》,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
王曉波,《台灣意識的歷史考察》,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
王曉波,《臺灣抗日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1997年。
王曉波編,《臺胞抗日文獻選編》,台北:帕米爾書店,1987年。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草根文化出版社,1998年。
向山寬夫原著,楊鴻儒、陳蒼杰、沈永嘉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民族運動史》,中央經濟研究所,1987年。
安然,《台灣民眾抗日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
江丙坤著,《台灣田賦改革事業之研究》,台北:台灣研究叢刊,(108),1972年。
池上敏雄著,程大學譯,《柳田國男與台灣-西來庵事件的插曲》,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吳三連、蔡培火等著,《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 年。
吳田泉,《台灣農業史》,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
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
李能棋,《結義西來庵-噍吧哖事件》,台北 : 近代中國出版社,1985年。
李雲漢,《國民革命與台灣光復的歷史淵源》,台北:幼獅出版社,1971年。
李騰嶽等監修、毛一波等纂修,《台灣省通志稿》卷九革命志抗日篇,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71年。
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2002年。
周憲文,《日據時代台灣經濟史》第一冊,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58年。
林國章,《民族主義與台灣抗日運動(1895-1945)》,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 2004年。
林普易,《台灣宗教沿革誌》,台北:佛教月刊社,1950年。
林衡道主編,《台灣史》,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1990年。
林衡道主編,《台灣近代史 社會篇》,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95年。
林衡道主編,《台灣近代史 經濟篇》,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95年。
林藜,《瀛洲斬鯨錄》,台北,稻田出版社,1992年。
邱勝安,《台灣史話》,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群學出版社,2003年。
柯惠珠《日據初期台灣地區武裝抗日運動之研究》台北:前程出版社,1987年。
洪明燦,《勇士當為義而戰-血戰噍叭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
若林正丈,《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東京:研文出版社,2001年。
柴田廉,《台灣同化策論》,台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
翁仕杰,《台灣民變的轉型》,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4年。
翁佳音,《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台北: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986年。
馬若孟(R.Myers),陳其南等編譯,《台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年。
涂順從,《南瀛抗日史》,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0年。
涂照彥,《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93年。
張宗漢等著,《日據時代台灣之財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張俊仁,《台灣抗日忠烈錄》,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65年。
張素玢,《台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北 : 國史館,2001年。
張漢裕,〈日據時代台灣經濟之演變〉,《台灣經濟史》第二集,台北:古亭書屋,1979年。
戚嘉林,《台灣史》,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5年。
曹永和,黃富三主編,《台灣史論叢》,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0年。
梁華璜,《光緒乙未台灣的交割與保台》,高雄:庚子出版社,1974年。
淺田喬二,《日本帝國主義下的民族革命運動》,東京:未來社,1978年。
許世楷,《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2年。
許俊雅,《台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許南英,《窺園留草》,台北:台銀文叢147卷,1962年。
許極燉,《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連橫,《台灣通史》,台北:幼獅出版社,1977年。
郭廷以,《台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書局,1959年。
陳三井,《國民革命與台灣》,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0年。
陳小沖,《日本殖民統治台灣五十年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陳水源,《台灣歷史的軌跡》,台北:晨星出版社,2000年。
陳正茂,《台灣史綱》,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99年。
陳春木,《噍吧年事件左鎮地區遭難記》,台南:台南縣文化局,1979年。
陳漢光,《台灣抗日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年。
陳碧笙,《台灣人民歷史》,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年。
陳澤主編,《台灣先賢先列專輯(第二輯)余清芳傳》,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
陳鴻圖,《台灣水利與區域環境的互動》,台北:文英堂出版社,2005年。
陳獻明,《台灣日據時期被強占土地問題之研究--從財產權保障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喜安幸夫,《日本統治台灣秘史》,台北:武陵出版社,1995年。
喜安幸夫,《台灣島抗日秘史》,台北:武陵出版社,1995年。
曾迺碩,《乙未抗日保台運動》,台北:台灣史蹟研究會,出版年不詳。
黃大受,《台灣史綱》,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
黃玉齋,《台灣年鑑》,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
黃玉齋,《台灣抗日史編》,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黃秀政,《台灣史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年。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新渡戶稻造,《新渡戶稻造全集》第四卷,東京:教文館,2001。;
楊克煌,《台灣人民民族解放鬥爭小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楊碧川,《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
溫福住,《回首噍叭年》,台南:玉井鄉公所,1999年。
葉榮鍾,《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台北:晨星出版社,2000年。
廖風德,《台灣史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潘俊英,《台灣農民運動初探(1895~2005)》,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4, 頁28。
蔣子駿,《辛亥革命與台灣早期抗日運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蔡文輝,《不悔集:日據時代台灣社會與農民運動》,台北:簡吉陳何文教基金會,1997年。
戴國煇,《台灣史研究》,台北:遠流出版社,1987年。
薛軍力、徐魯凱著,《台灣人民抗日鬥爭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
鍾孝上,《台灣先民奮鬥史》,台北:台灣文藝,1982年。
鍾書豪,《花蓮地區的糖業發展》,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韓嘉珍,《播種集:日據時期台灣農民動人物誌》,台北:簡吉陳何文教基金會,1997年。
簡慧樺,《國家權力與農民抗爭-以1895年至1980年代台灣農民運動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羅文國,《日本殖民政策與台灣農民運動的形成(1895~1931年)》,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羅吉甫,《日本帝國在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
獻生,《日據時代台灣米榖農業之技術開發》,台灣經濟史第七集,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1959年。
蘇乃加,《日據時期臺灣武裝抗日事件之研究-以西來庵事件為探討主題》,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三、期刊論文:
小林道彥著、李文良譯,〈後藤新平與殖民地經營--日本殖民政策的形成與國內政治〉,《台灣文獻》48卷3期,1997年,頁101-121。
山川均,〈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下的台灣〉,收錄於王曉波,《台灣的殖民地傷痕新編》,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頁128-157。
才家瑞,〈日據時期台灣同胞的民族意識與國家認同〉,《認識台灣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夏潮基金會,1998年,頁A2-1-頁A2-8。
方孝謙,〈英雄與土匪:日本據臺初期的 敘事認同〉,《台灣社會研究》第37期,2000年,頁119-161。
王見川,〈日據時期台灣佛教史二論〉,《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年,頁195-209。
王見川,〈西來庵事件與道教、鸞堂之關係--兼論其周邊問題〉,《台北文獻直字》第120期,台北:台北市文獻會,1997年,頁71-91。
王泰升,〈日本殖民統治者的法律鎮壓與台灣人的政治反抗文化〉,《月旦法學》第116期,2005年,頁123-138。
古慧雯、吳聰敏,〈論米糖相剋〉,《經濟論文叢刊》,24卷2期,1996年,頁173-204。
任廣福,〈台灣之田賦〉,《台灣銀行季刊》13卷4期,頁26-48。
江亮演,〈日據時代台灣農民與勞工的社會運動〉,《社會科學學報》5期,1997年,頁127-140。
何鳳嬌,〈日據時期台灣糖業的發展〉,《國史館館刊》第20期,1996年,頁71-94。
吳文星,〈八田與一對台灣土地改良之看法〉,《師大歷史學報》28期,2000年,頁159-170。
李文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的林野支配與所有權--以「緣故關係」為中心〉,《台灣史研究》5卷2期,1990年,頁35-54。
李月霞,〈余清芳事件始末〉,《台南師專學刊》第10期,1979年,頁110~117。
周宗賢,〈噍叭年事件大屠殺的真相〉,《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37期,2003年,頁49~104。
林柏維,〈二林事件-日治時期台灣農民運動的發軔〉,《南台工商專校學報》,第16期,1992, 頁44-45。
林玲玲,〈日治時期「二林事件」之初探〉,《黄埔學報》第37期,1999年,頁31-46。
邱奕松,〈探討日據時台灣農民運動〉,《嘉義文獻》第24期,1994年,頁1-18。
金德群,〈台灣在日本佔據時期的農村土地問題〉,《認識台灣歷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夏潮基金會,1998年,頁A8-1~頁A8-7。
施正鋒,〈臺灣民族運動的反思〉《臺灣史料研究》第19期,2002年,頁160-177。
洪廣冀,〈林學、資本主義與邊區統治〉,《台灣史研究》,11卷2期,2005年,頁84~146。
高橋龜吉,〈日本經濟的發展與台灣經濟的變化〉,收錄於王曉波,《台灣的殖民地傷痕新編》,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頁186。
張瑞德,〈民國時期的農民階層(1912-1937) 〉,《思與言》34卷2期,1996年,頁259-292。
許松根、廖國峰,〈台灣製糖業的產業成長--1912~1937〉,《台灣銀行季刊》51卷2期,2000年,頁136-171。
連溫卿著,林書揚譯,〈日本帝國主義在台灣的土地收奪過程〉,《全民》第11期,1986年,頁37-62。
郭祐慈,〈試論日治時期東台灣糖業發展的獨特性--從米糖相剋談起〉,《台灣風物》55卷2期,2005年,頁85-103。
郭雪萍,〈日治時期嘉南大圳的發展(1920~1945)〉,《台灣歷史學會通訊》,10期,2000年,頁9-41。
陳文添,〈日治時期台灣的產業發展概況〉,《台灣歷史文化研習專輯》,台中圖書館,1997年,頁137~165。
陳文鏞,〈從執行面談日據時期被強占土地發還問題〉,《現代地政》21卷1期, 2001年,頁38-41。
陳照銘,〈淺釋日據時期台灣土地調查 (3)〉,《現代地政》20卷8期,2000年,頁45-48。
陳照銘,〈淺釋日據時期台灣土地調查(1)〉,《現代地政》20卷6期,2000年,頁46-50。
陳照銘,〈淺釋日據時期台灣土地調查(2)〉,《現代地政》20卷7期,2000年,頁53-55。
陳錦忠,〈西來庵抗日事件之性質淺探-就起事「諭告文」分析〉,《東海大學歷史學報》8期,1977年,頁147-158。
陳鴻圖,〈日治時期台灣水利事業的建立與運作-以嘉南大圳為例〉,《輔仁歷史學報》,12期,2001年,頁117-152。
勞彩先,〈一代英烈-余清芳〉,《建設》,1970年,頁9~10。
曾迺碩,〈乙卯余、羅、江之恢復台灣運動(下)〉,《文藝復興》,1976年,頁47-53。
曾迺碩,〈乙卯余、羅、江之恢復台灣運動(上)〉,《文藝復興》,1976年,頁53-59。
黃玉齋,〈台灣抗日史鱗爪〉,《台北文物》6卷2期,1973年,頁81-96。
黃玉齋,〈台灣初期抗日史略〉,《台灣文獻》22卷4期,1971年,頁37-45。
黃頌顯,〈日據時期陳逢源的政經思想(1913年~1931年)--抨擊台灣總督府的施政為中心〉,《華岡社科學報》第18期,2004年,頁123-138。
葉彥邦,〈論日本糖業帝國主義下台灣農民的經濟地位--以賴和筆下的蔗農為例〉,《人文學報》5卷24期,2000年,頁65-98。
劉瑞華,〈論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灣社會學刊》第31期,2003年,頁243-250。
歐宗智,〈殖民統治的生活困境--日據時期小說中的庶民悲劇〉,《書評》第35期,1998年,頁9-13。
潘志奇,〈日據時期之台灣社會經濟〉,《東吳經濟商學學報》2卷3期,1998年,頁61-92。
蔣君章,〈台灣抗日英雄-余清芳〉,《中外雜誌》,1972年,頁49~53。
謝碧連,〈余清芳與西來庵--西來庵滄桑史〉,《台南文化》46期,1998年,頁41-48。
顏義芳,〈日據初期糖業獎勵政策下的台灣糖業發展〉,《臺灣文獻》50卷2期,1999年,頁233-249。
鹽見俊二,〈日據時代台灣之警察與經濟〉,收錄於王曉波,《台灣的殖民地傷痕新編》,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頁195~24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碧霞 (1999)。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與學校藥物教育之探討。學校衛生,34,49-68。
2. 林青瑩 (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公民訓育學報,8,409-455。
3. 林奇賢 (1998)。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雜誌,67,34-49。
4. 李景美 (2003)。營造無菸校園初探─理論層面隻觀點。學校衛生,42,97-110。
5. 李景美 (1984)。電腦與衛生教育。健康教育,54,32-36。
6. 葉彥邦,〈論日本糖業帝國主義下台灣農民的經濟地位--以賴和筆下的蔗農為例〉,《人文學報》5卷24期,2000年,頁65-98。
7. 黃頌顯,〈日據時期陳逢源的政經思想(1913年~1931年)--抨擊台灣總督府的施政為中心〉,《華岡社科學報》第18期,2004年,頁123-138。
8. 陳鴻圖,〈日治時期台灣水利事業的建立與運作-以嘉南大圳為例〉,《輔仁歷史學報》,12期,2001年,頁117-152。
9. 顏義芳,〈日據初期糖業獎勵政策下的台灣糖業發展〉,《臺灣文獻》50卷2期,1999年,頁233-249。
10. 蔣君章,〈台灣抗日英雄-余清芳〉,《中外雜誌》,1972年,頁49~53。
11. 潘志奇,〈日據時期之台灣社會經濟〉,《東吳經濟商學學報》2卷3期,1998年,頁61-92。
12. 陳錦忠,〈西來庵抗日事件之性質淺探-就起事「諭告文」分析〉,《東海大學歷史學報》8期,1977年,頁147-158。
13. 李景美、葉美玉 (1999)。拒毒之鑰-青少年藥物濫用預防理論與原則。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19,46-51。
14. 李景美、苗迺芳、黃惠玲 (2000)。青少年物質使用之社會學習及社會連結因素研究─以在學生為例。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0,17-34。
15. 李景美、林秀霞、劉雅馨 (1998)。中學生藥物濫用認知、態度、行為及教育需求調查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1,5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