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丁信中、王雅亮、江世豪、林冠群、洪振方、唐偉成、陳榮祥、葉明達、業倩亨、簡聿成、羅豪章、蘇明俊譯(2004):促進理解之科學評量。(作者:Joel J. Mintzes, James H. Wandersee, Joseph D. Novak)。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9)。
牛頓開發教科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指引六年級上學期。台北市:牛頓開發教科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文科、王智弘譯(1999):焦點團體訪談:教育心理學適用。(作者:Vaughn , S. ,Schumn , J. S. & Sinagub , J)。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6)。
王春源、郭重吉、黃曼麗(1992):物質變化相關概念診斷測驗工具之發展。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3,241-265。王美芬、熊召弟(1995):國民小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市:心理。
王麗芬(2002):國小學生對物質變化迷思概念的分析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瓏真(2003):中小學生對於燃燒之迷思概念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甘漢銧、熊召弟和鐘聖校(1994):小學自然科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吳能州(2003):國小學生「聲音概念」之探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文德(2002):國小學生氧化還原概念發展與教學策略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1-0111-S-153-01-N。
李文德(2003):國小學生氧化還原概念發展與教學策略研究(I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1-2522-S-153-003。
李文德(2004):國小學生氧化還原概念發展與教學策略研究(IV)。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2-2522-S-153-018。
李秀娟、張永達、黃達三(1998):概念圖應用於國中生物教材之分析與評論─以神經系統為例。科學教育月刊,213,14-26。李家銘(2001):運用POE策略在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銘川(2003):中小學學生對生鏽之迷思概念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商鼎文化。
周進洋(2001):中學生科學概念學習研究:重要科學概念學習現況的調查及教學改善策略的研究(I)-子計畫四:促進中學生化學反應概念及氧化還原概念改變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9-2511-S-017-049。
林家平(2001):國小學生光合作用概念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林達森(2001):合作建構教學與認知風格對國中學生生物能量概念學習之效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樹榮(2003):利用兩段式診斷測驗探討國中學生有關元素、化合物之概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邱彥文(2001):國中理化課試行POE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邱美虹、林靜雯、梁家琪、周金城、吳明珠、湯偉君、劉嘉茹、林秀蓁、林世洲、鄭媖珍、張淑女譯(2003):概念革命。(作者:Thagard)。台北:洪葉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
邱鴻麟(2002):我國中學生氧化還原概念內容和迷思概念成因之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0-2511-S-017-022。
邱鴻麟(2003):我國中學生氧化還原概念內容和迷思概念成因之研究(I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1-2522-S-017-023。
邱鴻麟(2004):我國中學生氧化還原概念內容和迷思概念成因之研究(IV)。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2-2522-S-017-006。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手冊第八冊六年級下學期。台南市:南一書局。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手冊第三冊二年級上學期。台南市:南一書局。
南一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手冊第四冊二年級下學期。台南市:南一書局。
耿筱曾(2001):國小學生自然科概念學習研究—空氣概念。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NSC90-2511-S-152-003。
康軒文教事業(2005):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手冊第七冊(六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
康軒文教事業(2005):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手冊第三冊(2上)。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
康軒文教事業(2005):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手冊第四冊(2下)。台北縣:康軒文教事業。
張志銘(2003):國小六年級學生槓桿迷思概念之二階層診斷研究。市立台北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宗義(2003):POE教學對學生水溶液概念改變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萬居(2004):國小學生酸鹼概念改變教學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張靜儀(2002)。科學迷思概念的研究與概念改變教學。屏師科學教育,16,49-59。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郭重吉 (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20(5),548-570。
許良榮、蔣盈姿(2005):以POE策略探究中小學生對物質「可燃性」的另有概念。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8,17-30。許良榮、王瀧真(2003):中小學生對燃燒迷思概念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003專刊,1-17。
許茂聰(2001):國小六年級學生呼吸作用概念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莊奇勳(2003):中學生對材料科學及有機化合物之迷思概念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0-2511-S-415-001。
陳志偉(2004):以POE策略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生浮力概念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沛瑩(2004):以POE教學策略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生「熱」迷思概念及概念改變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淑筠(2002):國內學生自然科學迷思概念研究之後設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裕方、李文德(2005):5E建構式學習環教學與一般教學法探究「生鏽」概念改變成效之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9,16-38。黃台珠、熊召弟、王美芬、佘曉清、靳知勤、段曉林、熊同鑫譯(2002):促進理解之科學教學人本建構取向觀點。(作者:Joel J. Mintzes, James H. Wandersee, Joseph D. Novak)。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8)。
黃宰龍(2001):探討STS教學模組對學生學習氧化還原概念的影響以防鏽與防腐單元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雪錚(2004):利用POE策略探究國小學生毛細現象之概念。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黃萬居(1994):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認知階層與酸鹼概念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5,1-35。
黃寶鈿、陳世雄(1993):從重量守恆推理能力探究學生對物質變化的錯誤概念。師大學報,38,175-201。楊世麒(2002):以概念構圖作為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生水循環概念的概念改變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坤原、張賴妙理(2004):發展和應用二段式診斷工具來偵測國中一年級學生之遺傳學另有概念。科學教育學刊,12(1),107-131。葉欣儒(2005):以認知架構為基礎之教學模式進行國小學生水溶液概念改變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熊召弟、王美芬、段曉林、熊同鑫譯(1996):科學學習心理學。(作者:S. M. Glynn, R. H. Yeany & B. K. Britton)。台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4)。
劉俊庚(2001):迷思概念與概念改變教學策略之文獻分析-以概念構圖和後設分析迷思概念與概念改變之文獻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未出版。劉德明(1995):小學生的物質變化與物質概念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5,63-112。潘奕呈(2001):風雲變色─鐵鏽的探討。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優勝作品專輯(國中組),台北市。
蔣盈姿(2004):以POE策略探究中小學生對物質之「可燃性」的另有概念。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鄭一亭(2003):國小學生對水溶液的迷思概念類型與成因之研究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鄭世興(2002):國小學生物質氧化概念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指引六年級上學期。台南市:翰林出版。
蕭登峰(2003):探討啟發式科學寫作融入教學對學生科學概念學習與改變之研究-以氧化概念學習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自然科教學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英文部分:
Champagne, A. B. , Klopfer L. E. & Anderson J. H.(1980).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Learning of Classical Mechanic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48(12), 1074-79.
Champagne, A. B. ,Gunstone, R. F. and Klopfer L. F.(1985). Effecting change in
cognitive structure amongst physics students. In L. H. T. West, and A. L. Pine.(Eds), Cognitive structure and conceptual chang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61-90.
Hoz, R., Bowman, D., & Kozminsky, E. (2001).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prior knowledge on learning: A study of two consecutive courses in earth sciences. Instructional Science, 29, 187-211.
Kumar, D. D., & Bristor, V. J. (1999). Integrating science and language arts through technology-based macro contexts. Educational Review, 51(1), 41-54.
Liew, C. W. & Treagust, D. F. (1995). A predict-observe-explain teaching sequence for learning about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heat and expansion of liquids. Austrian Science Teacher Journal , 41(1), 68-71.
Novak , J. D. , & Gowin , D. B. (1984). Learning how to learn. Cambridge , Lond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vak, J. D. (1990).Concept mapping: a useful tool for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 27(10) , 937-949.
Palmer, D. (1995). The POE in the primary school : an evalu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25(3), 323-332.
Treagust, D. F. (1988). Development and Use of Diagnostic Tests to Evaluate Students’ misconceptions in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0(2), pp159-169.
Treagust, D. F. (1995).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students_ science knowledge. In S. M. Glynn, & R.Duit (Eds.), Learning Science in the Schools: Research Reforming Practice. (327-346).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White, R. & Gunstone, R. F. (1992). Prediction-observation-explanation. In White, R. & Gunstone, R. (Eds), Probing Understanding (pp.44-64). London : The Falmer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