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4.6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1 00:2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鄭宗晏
研究生(外文):Yen-Tsung Cheng
論文名稱:臺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esearch of Perceived Coach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Team Cohesion on Elementary Schools'Track and Field Players in Taipei
指導教授:陳顯宗陳顯宗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專業科目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國小田徑選手
外文關鍵詞:Coach Leadership BehaviorTeam CohesionElementary school’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7
  • 點閱點閱:7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2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討臺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的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依不同背景變項統計變數對所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進行差異的分析,來描述分析臺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的現況與特性,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日後國小田徑團隊組訓、內部經營管理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本研究以參加臺北市九十四學年度國小田徑賽之學校田徑隊員(四、五、六年級)為受試對象,研究工具包括教練領導行為量表、團隊凝聚力量表及個人基本資料三個部分,合計發出問卷400份,回收之有效樣本共325位,有效樣本率為81.2%。所得資料經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雪費法事後比較、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分析資料,得到下列結果,歸納如下:
一、「女生」的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表現較多的「訓練與指導」、「民主」的領導行為,高於「男生」的選手﹔參與訓練天數在「2年以上未滿3年」的選手比「1年以下」的選手知覺教練表現較多的獎勵行為﹔在比賽獲前3名的選手知覺教練表現較多的獎勵行為。
二、五年級的選手比六年級的選手有較高的人際親和、團隊適應﹔四、五年級的選手比六年級的選手有較高的團隊合作﹔在訓練天數「4〜5天」比「3天」的選手有較高團隊適應。
三、「獎勵」、「訓練與指導」及「專制」行為能有效預測整體團隊凝聚力﹔「獎勵」、「關懷」及「專制」行為能有效預測團隊合作﹔「關懷」行為能有效預測人際親和﹔「訓練與指導」、「民主」及「關懷」行為能有效預測團隊適應﹔「關懷」、「獎勵」及「訓練與指導」行為能有效預測人際吸引。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realize the perceived coach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team cohesion on elementary schools’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Taipei.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factors on perceived coach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team cohesion, the investigations can reali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erceived coach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team cohesion on elementary schools’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Taipei, which can offer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about team organization and training inner management for further researchers.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research are elementary schools’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who are on 4, 5, 6 grade in Taipei and the research instructions include fundamental date, Team cohesion and Leadership Scale of Sport. A total of 400 copies were dispatched, 325 of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effective, 81.2% of the returned questionnaires were valid. The survey was analyzed through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 method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for the survey are as below:
A
1.The perceived coaches of the girl athletes appear to have more training and instruction、democratic behaviors than the boy athletes.
2.The athletes, being with the training days for than 2〜3 years, have more award behaviors than those with the training for less than 1 year.
3.The coaches of the athletes who have sport achievements appear to have more award behaviors.
B
1.The five grade athletes have higher senses of human-relational harmony, team acclimation than the six grade athletes.
2.The forth and five grade athletes have higher senses of team work than
3.the six grade athletes.
4.The athletes, having 4〜5 days of training days, have more team acclimation than those who have more than 3 days of training days.
C
1.The behaviors of “award”, “training and instruction” and “autocratic” can predict entire team cohesion effectively.
2.The “award”, “concern” and “autocratic” behaviors can predict entire team work.
3.The “concern” behaviors can predict entire human-relational harmony.
4.The “training and instruction”, “democratic” and “concern” behaviors can predict entire team acclimation.
5.The “concern”, “award” and “training and instruction” can predict entire human-related attraction.
目次……………………………………………………i
表次……………………………………………………iii
圖次……………………………………………………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研究假設……………………………………4
第五節 研究範圍……………………………………5
第六節 名詞解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領導行為之理論分析………………………7
第二節 教練領導行為之理論分析…………………16
第三節 團隊凝聚力之理論分析……………………21
第四節 相關文獻探討………………………………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34
第二節 研究程序……………………………………35
第三節 抽樣方法……………………………………36
第四節 研究工具……………………………………38
第五節 資料處理……………………………………5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2
第一節 國小田徑選手背景結構特性分析………… 52
第二節 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現況分析與差異比較………53
第三節 國小田徑選手團隊凝聚力之現況分析與差異比較………………64
第四節 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分析……72
第五節 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預測結果分析.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77
第一節 結論……………………………………………………………………77
第二節 建議……………………………………………………………………7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82
英文部分……………………………………………………………………85
附錄
附錄一 臺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調查問卷(預試)…… 87
附錄二 臺北市國小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調查問卷(正式)……91
中文部分
丁一航(2004)。臺北市國小排球選手成就動機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保進(2002)。視窗板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臺北:心理出版社。
吳慧卿(1998)。運動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與選手滿足度之影響初探。臺灣師大體育研究,6,1-18。
吳慧卿(2002)。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及滿意度關係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國銑(2000)。我國大專院校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比較研究。體育學報,28,59-68。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域。
何俊民(2004)。臺北市國小拔河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金杉(2002)。拔河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洪嘉文(2005)。學校體育經營管理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范文曦(2001)。臺北市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教練之參與動機與領導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莊豔惠(1997)。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及內在動機的影響。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郭添財(2004)。國小桌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金柱(1990)。國家級運動教練領導行為調查研究。體院論叢, 1,2,257-336。
張春興(1993)。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邱旺暲(2002)。足球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其昌(1993)。排球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影響暨驗證運動情境領導理論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陳玉娟(1993)。臺灣區游泳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成績表現及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局(2005)。臺北市94學年度中小學聯合運動會秩序冊,20-22。臺北:教育局。
鄭志富(1995)。運動教練領導行為模式分析。臺灣師大體育研究,復刊號,一,75-90。
鄭志富(1996)。運動領導量表(中文版)之編制。行政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鄭志富(1997)。運動教練領導模式分析。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1-29。臺北:師大書苑。
鄭志富(1997)。運動領導量表(中文版)之編制。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45-47。臺北:師大書苑。
鄭志富(1997)。大專院校足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137-178。臺北:師大書苑。
鄭志富(1997)。多元領導模式的驗證性研究-臺灣區運動教練領導研究。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269-270。臺北:師大書苑。
鄭敏雄(1992)。大專院校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鄭敏雄、劉一民(1991)。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關係研究-以參加79學年度大專男子排球國手選拔賽之球隊為例。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八十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報告書,235-252。
鄭松益(2001)。臺灣區高中排球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員滿意度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盧俊宏(1998)。運動心理學。臺北:師大書苑。
賴世堤(1999)。大專院校田徑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2,111-128。
賴世堤(2000)。高中(職)田徑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體育學報,30,185-194。
賴世堤(2002)。我國籃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謝文全(1996)。學校行政。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蔣憶德、陳淑滿、葉志仙(2001)。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30,195-206,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羅虞村(1987)。領導理論研究。臺北:文景書局。
鄒春選(1993)。公立體育場場長領導方式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英文部分
Burns‚J.M(1978).Leadership. New York:Harper and Row.
Bennis‚W.‚&Nanus‚B.(1985).Leaders. New York:Harper and Row.
Bennett‚G.‚&Maneval‚M.(1998). Leadership styles of elite Dixie Youth baseball coache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87(3)‚754.
Carron‚A.V.,Chelladurai,P.(1991).The dynamics of group cohesion in sport.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3,123-139.
Carron‚A.V.(1982).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4,124-138.
Case,B.(1987).Leadership behavior in sport:A field test of the 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8,256-269.
Conger,J.A.,& Kanungo,R.N.(1988).Charismatic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Conger,J.A.(1990).The Dark Side of Leadership.Organization
Dynamics,Autumn,44-56.
Chelladurai,P.,& Carron,A.V.(1983).Athletic maturity and
Preferred leadership.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5,371-380.
Chelladurai,P(1993).Leadership. In R. N.Singer,M.Murphry&l.K.Tennant,Handbook of reseach on sport psychology.NY:Macmillan.
Chelladurai,P.,and Haggerty,T.R.(1978).A normative model of dwecision style in coaching.Athletic Administration, 13,6-9.
Chelladurai,P.,and Saleh,S.D.(1980).Preferred leadership in sports.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Sciences,3 ,85-92.
Erle,F.J.(1981).Leadership in competitive and recreational sport.Unpubished master’s thesis,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London,Canada.
Fiedler,F.E.(1967).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Y:McGrawHill.
Gordon,A.M.(1986).Behavior correlates of coaching effectiveness.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Alberta,Canada.
Hemphill,J.K.(1949).The Leader and His Group,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8,pp.225-247.
Hodgetts‚R.M.(1991).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Practice.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Hersey,P.,& Blanchard,K.H.(1969).Life cycle theory of Leadership.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23,26-34.
Hersey,P.,& Blanchard,K.H.(1988).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Englewowod Cliffs,NJ:Prentice-Hall.
Horne,T.& Carron,A.V.(1985).Compatibility in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7,137-149.
Jago,A.G.(1982).Leadership:Perspectives in Theory and Res earch. Management Science,28,315-337.
Koontz,H.and Weihrich,H.(1988).Esseutials of management, NY:McGraw-Hill.
Roach,G.F.,and Behling,O.(1984).Leaders and manager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managerial behavior and Leadership.Elmsford,NY:Pergamon Pres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