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宁著(2001)。《消費社會學—一個分析的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ISBN:7-80149-583-7。
王杰、廖國傳著(2002)。《藝術與審美的當代形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ISBN:7020040195。
王柯平譯(2001)。《美學理論》,Adorno, W著。四川:四川成都出版社。ISBN:220-04253-1。
石計生著(2003)。《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ISBN:986-7854-44-6。
朱元鴻等譯(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Best & Kellner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余光中譯(2001)。《梵谷傳》,Stone, I.著。台北:大地出版社。ISBN:957-8290-41-1。
吳風(2003)。《藝術符號美學》。北京市: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ISBN:7-81085-019-9。
吳珮慈譯(1996)。《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Aumont, J. & Marie , M.著。台北:遠流。ISBN:957-32-2730-4。
吳潛誠總編校(1997)。《文化與社會》,Alexander, J. C. and Seidman , S.編。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ISBN:957-8453-24-8。
吳霈恩譯(2003)。《藝術與宣傳》,Clark, T.著。台北市:遠流。ISBN:957-32-0524781-X。
李幼蒸譯 (1991)。《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Barthes, R.著。台北市:久大。ISBN:957-41-0141-X。
居延安編譯(1988)《藝術社會學》,Hausser, A.著。台北:雅典。ISBN:9577320163。
易中天等著(2001)。《人的確證—人類學藝術原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ISBN:7-5321-2155-0。
林志明譯(2001)。《物體系》,Baudrillad, J.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7-208-03636-5。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3)。《消費文化與現代性》,Slater, D.著。台北市:弘智文化。ISBN:975-0453-86-9。
武珊珊等譯(2003)。《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Maque, J.著。台北市:雄獅。ISBN:957-474-052-8。
邱天助(2004)。《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ISBN:957-730-374-9。
雨云譯(1997)。《梵谷書簡全集》,梵谷著,艾文.史東編。台北:藝術家。ISBN:9579530734。
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1998)。《文化》,Jenks, C.著。台北:巨流。ISBN:957-732-093-7。
孫紹誼譯(2001)。《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欲、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周蕾(Rey Chow)著。台北:遠流。ISBN:957324344X。
袁玉琴等著(2002)。《電影文化詩學》。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ISBN: 7-106-01891-0。
高宣揚著(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ISBN:957-818-387-9。
高宣揚著(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市:揚智文化。ISBN:957-818-430-1。
張方譯(1997),《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 Cohan, S. and Shires, L. M.著。板橋市:駱駝出版社。ISBN:957-9549-29-2。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5)。《消費》,Bocock, R.著。台北:巨流。ISBN:957-732-055-4。
張君玫譯 (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Storey, J.著。台北:巨流。ISBN:975-732-149-6。
張延風著(2004)。《法國現代美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ISBN:7-5633-4470-5。
張書民譯(1995)。《梵谷》,McQuillan , M.著。台北:遠流。ISBN:957-32-2558-1。
張晶主編(2002)。《論審美文化》。北京:北京傳播學院出版。ISBN:7-81085-129-2。
張錦華、劉容玫、孫嘉蕊、黎雅麗(1995)譯。《傳播符號學理論》,Fiske, J.著。台北:遠流。
敖軍譯(2000)。《流行體系:符號學與服飾符碼》, Barthes, R.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9577300340
許綺玲譯(1997)。《 明室.攝影札記》Barthes, R.著。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Benjamin, W.著。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ISBN:9579725616。
郭青春譯(2004)。《電影的形式與文化》,Koller , R.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7-301-06097-1。
郭建中譯(1999)。《大市場美學》,Schmitt, B.、Simonson, A.著。台北縣:新雨出版社。
陳玉箴譯(2003)。《媒介概念十六講》,Sliverstone, R.著。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ISBN:986-7830-14-8。
陳坤宏著(200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文化。ISBN:975-818-702-5。
陳慧娟譯(2003)。《梵谷與高更:電流般的爭執與烏托邦夢想》,Collins, B.著。台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ISBN:986-7537-10-6。
陳衛平著(2003)。《影視藝術欣賞與批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ISBN:7-5325-3499-5。
陳儒修(1994) 。《電影帝國—另一種注視影文化研究》。台北市:萬象。ISBN:957-669-734-4。
陸劍豪譯(2002)。《經典廣告20》Twitchell, J. B.著。台北:商周出版:城邦文化。ISBN:986-7892-80-1。
越國新譯(2001)。《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Crane, D.著。南京:譯林出版社。ISBN:7-80657-098-5。
辜振豐(2003)。《布爾喬亞----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台北市:果實出版:城邦文化發行。ISBN:986-7796-06-3。
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Jhally, S.著。台北:遠流。SBN:9573214091。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Morley , D.著。台北:遠流出版。ISBN:957-32-2575-1。
黃恆正譯(1991)。《符號社會的消費》,星野克美等著。台北:遠流出版。ISBN:957-32-0360。
黃麗絹譯(1996)。《商業藝術•藝術商業》,Parmesani, L.等著。台北:遠流出版。ISBN:957-32-2749-5。
楊全強譯 (2001)。《解讀大眾文化》,Fiske, J.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ISBN:7-305-03754-0。
劉大基等譯(1986) 。《情感與形式》, Langer, S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森堯譯(2000)。《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Metz, C.著。台北市:遠流出版。ISBN:975-32-3297-9。
劉精明譯(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Featherstone, M.著。南京:譯林出版社。ISBN:7-80567-991-6。
廣松涉著,彭曦、庄倩翻譯。(2002)《物象化論的構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ISBN:7-305-03915-2。
潘東波編著(2002)。《20世紀美術全覽》。汐止市:相對論出版。ISBN:986-80129-0-2。
滕守堯、朱疆源譯(1983)。《藝術問題》,Langer, S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7807181281
蔡琰著(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市:三民。ISBN:957-14-3212-1。
鄭樹森編(1995)。《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台北市:麥田出版。ISBN:957-708-310-2。
鄧光潔譯(2003)。《梵谷》,Torterlo, A.著。台北:貓頭鷹出版社。ISBN:986-7879-64-3。
盧嵐蘭著(2006)。《現代媒介文化:批判的基礎》。台北市:三民。ISBN:957-14-4385-9。
戴行鉞譯(1991)。《藝術觀賞之道》,Berger, J.著。台北:台灣商務。ISBN:957-05-0669-5。
薛絢譯(2002)。《意象地圖—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Manguel, A.著。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ISBN:975-05-1750-6。
魏炬著(2006)。《世界廣告巨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ISBN:7-300-07117-1。
期刊:
于治中(1997/ )。〈從意識型態到商品拜物教—一個符號學的研究〉。《中外文學》,第二十六卷,第三期,pp.120-151。石計生(2001/12)。〈意義的挑釁:德希達與保羅.德曼的解構主義及其在當代社會的文化解釋探究〉。《東吳社會學報》。期11,pp.1-42。朱立元(2001)。〈雅俗界限趨於模糊—90年代“全球化”語境的中國審義文化之審視〉。《文藝理論》,第3期,pp.20-27。
吳鼎武.瓦歷斯(1989/3)。〈嬉皮文化在現代設計風格中語彙的初探〉。《美育月刊》。期一○五,pp.35~42。李天鐸(1991/7)。〈電視廣告與社會文化的關係—商品/符號/意義〉。《當代》,期六十三,pp.18-29。邱誌勇(2000)。〈消費藝術:電視廣告象徵符號的建構〉。《第三屆媒介與環境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輔仁大學,pp.83-112。金元浦(2001)。〈文化研究的視野:大眾傳播與接受〉。《文藝理論》。期2,pp.66-68。
洪翠娥(1998)。〈人與星空—梵谷繪畫解讀〉。《 美育》,期97,pp.35-42。胡光夏(1999)。〈廣告文化理學派之探討—三種解讀廣告文本的取徑分析〉,《廣告學研究》,集十三,p.99-111。胡光夏(2001)。〈流行文化「名人」推薦廣告之研究—解析「電視廣告就是媒介內容」的類型與意義建構過程〉。《廣播與電視》。期十七,p.99-117。
唐.庫魯克著,陳淑美譯(2004)。〈宇宙星星是什麼顏色? 在這個數位媒體、電子化學習環境和虛擬教育快速改變的世界裡,藝術、文化和美學的當今課題〉。《美育》,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期139,pp.24~35。
孫 丹(2001)。〈新時期雅俗文學的消解運動〉。《文藝理論》。期3,pp.28-33。
孫治本(2001/12)。〈生活風格與社會結構的研究〉。《東吳社會學報》。期11,pp.79-111。屠友祥(1995)。〈意識形態•句子•文〉,《當代》,期107,pp.18-27。屠友祥(1995)。〈意識形態•句子•文〉,《當代》,期107,pp.18-27。張恩光譯(1991)Ellen Seiter。〈符號學與電視研究〉,《當代》,期六十,pp.20-32。
楊乾鐘(1977),〈表現主義之先驅──文生•梵谷研究〉。《藝術學報》。台北:台灣藝術大學。期二十一,pp.121-145。
許嘉猷(2004)。〈布爾迪厄論西方純美學與藝術場域的自主化──藝術社會學之凝視〉。《歐美研究》34卷,第三期,pp.357-429。郭良文(1998.7)。〈台灣近年來廣告中認同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的認同與傳播意涵〉《新聞學研究》。集57,pp.127~157。郭思慈(1995)。〈從符號學到現象學的轉向—羅蘭巴特論攝影本體〉。《當代》。期107,pp.8-17。郭思慈(1995)。〈從符號學到現象學的轉向—羅蘭巴特論攝影本體〉。《當代》。期107,pp.8-17。陳光興(1987/)。〈歷史.理論.政治—詹明信的後現代主義評介〉。《當代》。期十六,pp.76-90。陳孝銘(1998)。〈由意義元素(皮爾斯)、意義三角模式論(理查斯、奧古斯)及隱含義、寓言、移情作用探索符號圖像形成意義化之原理〉。《東方工商學報》。高雄:東方工商。期21,pp.52-60。陳定家(2001)。〈市場語境下文學藝術的雅俗分化與融合〉。《文藝理論》。期3,pp.34-39。
陳瑞文(1999)。〈靈光消逝與前衛藝術-班雅明對於技術世紀的悲觀預言〉。《藝術觀點》期3。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學院,pp.87-91。曾少千 (2002)。〈藝術與社會學的交會:哈克與布赫迪厄的自由交流〉。《歐美研究》。期32, pp.45-105。黃立之(1998)。〈論文化定義狹義化的人文意義〉。《哲學研究》。第3期,pp.32-36。
楊瑞彬(1991/8)。〈作為社會現象的藝術—對藝術的社會考察〉。《現代美術》。期37,pp.84-94。詹明信(1987)Fredric Jameson。〈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當代》。期十四,頁92-104。詹明信(1987/8)Fredric Jameson。〈文化與意識型態—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三講〉,《當代》,期十六,pp.92-104。遙亦(2001/4)。〈物品如何成為藝術〉。《現代美術》。期95,pp.60-69。劉政雄(1998)。〈從設計符號的生成意義到廣告形象意識的探討〉。《東方工商學報》。第21期,pp.41-51。劉維公(2001/12)。〈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cultural economy)、生活風格(lifestyles)與生活美學(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東吳社會學報》。 期11,pp.113-136。劉維公譯(1992/9)Axel Honneth。〈片斷化的象徵世界—波笛爾文化社會學的省思〉。《當代》。期77,pp.14-31。
潘榮飲(2001/3)。(現代消費理論的轉折與超越—從阿多諾、馬庫色到布希亞)。《思與言》。卷39第一期,pp.145-172。蔡俊生(1998)。〈文化生產商品化的積極意義和消極意義〉。《哲學研究》。期3,pp.25-31。
鄭明椿(1991/11)。〈電視文化的本質與批判〉。《當代》。期六十七,pp.30-41。鄭明椿(1991/7)。〈電視廣告與影像文化的概念架構〉。《當代》。期六十三,pp.30-47。鄭明椿編譯(1992/9)Nicholas Garnham & Roymond Williams。〈波笛爾的文化社會學〉。《當代》。期77,pp.32-41。
鄧育仁、孫式文(2000/1)。〈廣告裡圖象隱喻的構圖原則:一個認知取徑的分析〉。《廣告學研究》。集14,pp.95-130。羅世宏(1992/5)。〈民意與文化的生態—波笛爾的文化社會學初探〉。《當代》。期77,pp.42-51。蘇瑞華(1999/6)。〈當模特兒走進名畫—1999年春夏流行服裝創作與廣告裡的藝術風朝解析〉。《新朝藝術》台北:新朝藝術,pp.170-177。
顧玉珍(1991/7)。〈解讀電視廣告中的女性意涵〉,《當代》,期六十三,pp.48-68。Catherine E B Coleman(May 1998)〈Advertising: Art as society's mirror〉《Art Education.Reston》。卷期 :51, Iss. 3; pg. 26, 2 pgs
論文
邱誌勇(1998)。《消費藝術:電視廣告象微符號的建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惠明(1997)。《電視廣告—消費現實的影像夢境》,輔大新聞研究所。黃宏昭(1997)。《符號、擬仿、內爆—布希亞媒介社會學論述探討》,文化新聞研究所。劉維公(1991)。《消費文化與象徵鬥爭:消費文化理論的反省》,台大社會研究所。
劉慧雯(1999)。《電視廣告「效果」再探:語言遊戲的觀點》,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英文部份
Druick, Douglas. 《Van Ggh and Gauguin:The Studio of the South》. Chicago:Thames & Hudson, 2001.
Hausrt, Arnold. 《A Social History of Art》.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90.
Fiske, J. 《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Routledge, 1989.
網路資料
宋易翮。〈廣告不等於藝術〉。http://www.iest.edu.tw/study/art/childart/19-1.htm。(2003/3/21瀏覽)。
〈銀行與藝術〉 http://www.cca.gov.tw/Culture/Arts2/vis-5.html
台灣CF歷史資料館, http://cf.nctu.edu.tw/new_page_5.htm
廣告線上。http://www.adol.com.tw/
國泰世華藝術中心 http://gallery.cathaybk.com.tw/。 95/2/6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http://www.taishsnart.org.tw/o1/index.html。95/2/6
潤利公司的廣告個案分析。 http://www3.xkm.com.tw/report_rn.htm。
荷蘭銀行網頁:http://www.abnamro.com.tw/globaltools/aboutus.asp?menu=4&tools=2
陳韻琳著。〈悲憫苦難──現代藝術的濫觴:梵谷與高更〉。http://www.fbl.net/gp/2kb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