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1 04: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劉佳雯
研究生(外文):CHIA WEN LIU
論文名稱:刺創作的自我解放
論文名稱(外文):Free myself in throns artworks
指導教授:李美蓉李美蓉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視覺藝術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4
中文關鍵詞:自我自我認同強迫性藝術家關連性儀式性
外文關鍵詞:thornselfself-identifycompulsionritualistic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4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大學時期的「刺系列」開啟了研究所的創作與發展。個人對生命意義和自我認同的懷疑與否認,壓抑、焦慮、強迫性等心理情結,引發對於創作與生存的關照和臆想,進而探索創作與自我之間的關係。其中歷經心理與創作歷程的轉變,也經由儀式性創作行為作為一種認同自我的方式,最後透過論文的書寫、創作,重新與自我進行回溯、對話與聯繫,希冀藉此理解與重塑自我。
在本研究論文中,第一章為緒論,綜論藝術觀點和「刺」系列創作的意義:創作已成為生命的信仰。從創作源起開始,談及動機、研究目的、方法與名詞解釋。第二章為文獻探討,從不同層面比較與分析,探討「刺」作為一個符號的意涵,並從儀式性觀點探討藝術家的相關創作。第三部份為創作分析,包含創作理念與歷程、創作形式、創作手法與媒材特質等。第四部份為作品系列詮釋,針對系列作品作個別的分析,分為《自疚系列一》、《自疚系列二》、《迴轉系列》、《燃燒系列》、《呼吸系列》、《寄居系列》六系列。第五部份為結論與建議,包括:作品與自我發展的關係、媒材運用的藝術觀點、作品形式之隱喻,並具體敘述創作限制,檢視的結果,自我建議及未來發展方向。
繼創作和自我關連性的探討後,回顧歷程,「刺痛」成為自戀凝縮的象徵語言,不斷回覆,以獲取支配與主導的掌控欲,歷程中過渡了這樣在場與不在場的形式,「刺痛-鮮血-傷疤」-「自我的語言」,在「召喚」自我的當下,成為遇見主體的開端,同時獲得告慰。
“Thorn series” in the university time opened creations and developments in graduate school. Personal for doubt and denial of life-meaning and self-identify causes for concerns to the creation and the existence;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creation and myself. Experience the change of mental and creation process successively, also a way to identify with ritualistic creations. I crave for comprehending and self-remolding by writing and creation with retrospection, dialogue and contact with myself.
Chapter I:Introduction, generalizes the art standpoints and the meaning of the “Thorn series”: Creation has already become the faith of life. Then, start from the beginning of creation, it speaks about motives, purposes, methods and definitions. Chapter II is literature discussion.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the thorn” as a symbol from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and inquire into related artist’s works by ritualistic standpoint. Chapter III is creation analysis, include creation idea and course, expression form, creation skill, media characteristic and so on. Chapter VI is explanation of work series, aimed at those series with individual analysis, divides into six:" Qualms Series I ", " Qualms Series II ", "Rotation Series", "Flame Series", "Breath Series", "Resides temporarily Series". Chapter V for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including relations of works and self-development, artistic viewpoint of medium material utilization, the metaphor of artwork form, narration creative restriction concretely, inspection the result, sugges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After discussion of creation and self-correlation, retrospect to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the prick" becomes the symbolic language of the narcissistic condensability, reply continuously to gain domination desires, it transits present or not present, "stabbing pain - blood - scabs"- "he self-language", it "invoke" myself at that moment, and becomes the beginning that meets the subject, simultaneously obtains consoles.
碩博士論文上網授權書
學位考試委員審定書
誌謝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
圖次
附錄一
附錄二

1. 緒論 1
1.1. 創作源起 1
1.2. 創作動機 5
1.3. 研究動機 6
1.4. 研究目的 7
1.5. 研究方法 8
1. 文獻探討法 8
2. 內省與回溯 9
3. 比較與歸納 9
4. 實際創作 10
1.6. 名詞解釋 11
1.6.1. 強迫性 11
1.6.2. 自我 / 自我認同 12
1.6.3. 儀式性 13
1.6.4. 刺 14
1.6.5. 塑膠皮膜 15

2. 文獻探討 17
2.1. 「刺」作為一個符號的意涵 17
2.1.1. 自然界裡的「刺」 17
2.1.2. 宗教裡的「刺」 20
2.1.3. 社會文化裡的刺 21
2.1.4. 文學裡的刺 23
2.2. 藝術創作中的「刺」與「儀式性」 26
2.2.1. 昆特‧于克(Günther Uecker,1930~) 26
2.2.1.1. 于克的創作與生活現實 27
2.2.1.2. 從媒材分析儀式性 28
2.2.1.3. 儀式性場域 29
2.2.2. Backa Carins Ivarsdotter(1973~) 31
2.2.3. 伊娃‧海斯(Eva Hess,1936~1970) 32
2.2.4. 史戴拉(Stelarc,1946~) 34
2.2.5. 國內藝術家 37
2.3. 小結 39

3. 創作分析 43
3.1. 創作歷程 43
3.1.1. 自我的質疑 43
3.1.2. 自我的探索 45
3.1.3. 重新體驗自我 46
3.1.4. 創作是主體形成與探索的過程 47
3.1.4.1. 尋找與探源 48
3.1.4.1.1. 自我的強迫性焦慮與僭越欲 50
3.1.4.1.2. 恐懼 51
3.1.4.2. 主體形成的過程 53
3.1.4.2.1. 賤斥 53
3.1.4.2.2. 意識自我的儀式 55
3.2. 創作理念 58
3.2.1. 心象的創作:感知的重建與再現 58
3.2.2. 「刺」的象徵與力量 59
3.2.2.1. 「刺」的端點是為臨界 60
3.2.2.2. 「刺」與禁忌 61
3.2.2.3. 「刺」與規訓 63
3.2.3. 感官的創作 66
3.2.3.1. 「刺」意象的耽溺 66
3.2.3.2. 「刺」與痛、血的官能想像 68
3.3. 創作形式 69
3.3.1. 尖刺怪異的表象 69
3.3.2. 有機型態 69
3.3.3. 欲平復的表面邊界與洞穿的孔隙 71
3.3.4. 方向與狀態 73
3.3.5. 半透明感與穿透 74
3.3.6. 複製與規格化 74
3.4. 創作手法 76
3.4.1. 心象的模擬 76
3.4.2. 纏繞、包覆、綑綁 77
3.4.3. 框塑內外空間 78
3.4.4. 質感的對立與曖昧詭態 79
3.4.5. 形式上的暴力 80
3.5. 媒材運用 82
3.5.1. 鐵絲 82
3.5.2. 鐵釘、針 83
3.5.3. 塑膠皮膜 83
3.5.4. 保力膠(硬質)、環氧樹脂(軟質) 84
3.5.5. 蠟 84
3.5.6. 金屬材料(青銅、鋁合金) 85
3.5.7. 耐火漿廢料 85
3.5.8. 彈性布 86
3.6. 小結 87

4. 作品系列詮釋 89
4.1. 自疚系列 90
4.1.1. 掙脫(一) 91
4.1.2. 掙脫(二) 91
4.1.3. 掙脫(三) 92
4.1.4. 穿透 92
4.1.5. 滋長 93
4.2. 自疚系列(二) 94
4.3. 迴轉系列 95
4.3.1. 線球 95
4.3.2. 繭 96
4.4. 燃燒系列 97
4.4.1. 火 97
4.4.2. 草原 98
4.4.2. 草原(二) 99
4.5. 呼吸系列 100
4.5.1. 器官 100
4.5.2. 咬合 100
4.5.3 收縮 101
4.5.1. 枕 101
4.6. 寄居系列 103

5. 結論與建議 105
5.1. 結論 105
5.1.1. 相關作品比較分析 105
5.1.2. 作品與自我發展的關係 106
5.1.3. 媒材運用的藝術觀點 108
5.1.4. 作品形式之隱喻 109
5.2. 刺的創作與自我解放 112
5.3. 當前創作領域之限制 114
5.4. 自我建議 115
5.4.1. 未來期望 115
5.4.2 發展方向 116
5.4.2.1. 創作媒材的開展 117
5.4.2.2. 創作內涵的延伸探究 117
5.4.2.2.1. 女性與土地 117
5.4.2.2.2. 自我的心靈生態 118


引用文獻

附錄一:大學時期的創作

附錄二:相關藝術家作品

圖錄
引用文獻

中文部分:
王國芳、郭本禹(1997)。《拉岡》。臺北市:生智。ISBN:9578637470。
任騁(2004)。《中國民間禁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7500442076。
呂清夫(1886)。《造型原理》。臺北市:雄獅圖書。
李亦園 編(1963)。《南澳的泰雅人-民族田野調查與研究(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ISBN:9579628459。
李美蓉 譯(1995)。惠特尼.查德衛克(Whitney Chadwick) 著。《女性‧藝術與社會》。臺北市:遠流。ISBN:9573227193。
林文琪 譯(2001)。伍德華(Woodward, Kathryn)著。《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臺北縣:韋伯。ISBN:9867830385。
林建隆(2001)。《刺歸少年》。臺北市:皇冠。ISBN:9573318075。
林清玄(1994)。〈玫瑰與刺〉。《打開心內的門窗》。臺北市:圓神。ISBN:9576071356。
邱素臻 譯(1980)。《精神官能症的來龍去脈》。臺北市:水牛。
金惠敏 編(2003)。《差異》。開封:河南大学。ISBN:781091121X。
芮傳明、趙學元 譯(1992)。涂爾幹(Emile Durkheim)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市:桂冠。ISBN :9575515129。
胡永芬(2003)。《臺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 慾望.禁忌》。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ISBN:9570154160。
徐兆仁(1998)。《全真秘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ISBN:7300004709。
崔洪建等 譯(1998)。羅伊.鮑邁斯特爾(Baumeister,R.F.) 著。《惡:在人類暴力與殘酷之中》。ISBN:506011166。
張柱 編(1982)。《危險的海洋動物》。香港:時代公司。
許湘欣(2000)。〈有床沒有愛的2000年〉。《新朝華人藝術雜誌》。臺北市:時周多媒體傳播公司。ISSN:15603245。
陳芸芸 譯(2004)。米爾佐夫(Mirzoeff, Nicholas)著。《視覺文化導論》。臺北縣:韋伯。ISBN:9867830652。
陳從龍(1987)。《可愛世界.動物篇》。台北市:國語日報雜誌社。
彭仁郁 譯(2003)。Kristeva, Julia 著。《恐怖的力量》。臺北縣:桂冠。ISBN:9577304249。
曾曬淑 主編(2004)。《身體變化:西方藝術中身體的概念和意象》。臺北市:南天。ISBN:9576386276。
項退結 編譯(1992)。布魯格(Brugger, Walter)編著。《西洋哲學辭典》。台北市:華香園。ISBN:9575240901。
黃瑞祺 編 (2003)。《歐洲社會理論》,三版。台北市:中研院歐美所。ISBN:9576719496。
黃麗娟(1997)。《當代纖維藝術探索》。台北市:藝術家。ISBN:9579530882。
圓神。ISBN:9576071356。
廖文(1999)。〈女性方式及其品牌〉。《新朝華人藝術雜誌》。臺北市:時周多媒體傳播公司。ISSN:15603245。
廖炳惠 編(2003)。《關鍵詞200》。台北市:麥田。ISBN:9867691741。
劉大基等 譯(1991)。《情感與形式》。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臺 北市:商鼎文化。ISBN:957624160X。
劉永仁 編(2003)。《昆特.于克:人之磨難》。臺北市:市立美術館。ISBN:9570154519。
劉依綺 譯(2002)。弗瑞蘭(Cynthia A. Freeland) 著。《別鬧了,這是藝術嗎?》。臺北縣:左岸文化。ISBN:9867854020。
劉援、王予文 譯(1993)。韋伯(Max Weber)著。《宗教社會學》。台北市:桂冠。ISBN:9575992342。
蔣韜 譯(1997)。霍普克(Hopcke,Robert H.)著。《導讀榮格》。臺北縣:立緒。ISBN:9578453035。
鄭元春(1993)。《神奇的多用途植物圖鑑》。臺北市:綠生活雜誌。ISBN:9578601115。
鄭元春、鄭元鑫(1993)。《可愛的果實世界》。臺北市:省立博物館。ISBN:95794970799579497060。
鮑會園、陸蘇河(1996)。《聖經 新國際版研讀本》。U.S.A.更新傳道會出版。ISBN:1565821130。
簡子傑(2003)。《臺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 量化 質變》。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ISBN:9570154217。
簡瑛瑛(1998),(女兒的儀典)。林珮淳 主編。《女/藝/論:台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臺北市:女書。ISBN:9579848181。

期刊
石曉楓(2004)。《林白、陳染小說中的家庭變貌及意義論述--以女兒書寫為觀察核心》。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49(2)。
崔延蕙(2004)。《癒合與療傷 一個在德國的藝術家之肖像》。藝術家:344期。
許慧蘭(2002)。《六0年代女性藝術家伊娃.赫色--藝術中找尋自我》。藝術家:324期。

網頁資料
(?)(2004)。《花詮釋民族精神》。http://ourmba.netbig.com/bbs/dispbbs.asp?boardID=61&ID=1540。(2004/12/1瀏覽)。
王灝(?)。〈埔里藝術家數位資料庫〉。《埔里藝站》。http://art.pulinet.com.tw/wang/2-2-1-4.htm。(2006/5/9瀏覽)。
西班牙語角(2004)。〈仙人掌—墨西哥的象徵〉。http://www.iniy.com/shownews.asp?newsid=617。(瀏覽日期:2004/12/2)。
吳品賢(2003)。〈「體內環保」論述中的身體想像一場美學與詭態的思索練習〉。《三角公園文化研究月報第二十八期》。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28/journal_park219.htm#b9。(2005/5/10瀏覽)。
吳瑪俐(1998)。〈藝術家 陳慧嶠〉。《伊通公園》。 http://www.etat.com/itpark/artists/hui_chiao/main.htm。(2006/3/05瀏覽)。
南懷瑾(2006)。《宗鏡錄略講下冊(第三十二章)》。http://book.bfnn.org/books2/1431.htm。(2006/5/15瀏覽)。
陳慧嶠(2005),〈體內的一種感覺〉。《典藏今藝術》。 http://www.artouch.com/story.aspx?id=200510655501592。(2006/3/15瀏覽)。
傅聖明(?)。《成長記憶在露意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創作上的影響與表現》。http://mail.ssps.tpc.edu.tw/~fusun/Louise%20Bourgeois.htm.。(2004/12/1瀏覽)。
逸海書城(2002)。〈民族:從鮮血中獲能〉。《第四章血色契約》。http://www.easysea.com/baike/ldx-mydzh/005.htm。(2004/12/4瀏覽)。

英文部分:
Arcayna , N. (2002). Craft artists show their talent. LOCAL COLOR. http://starbulletin.com/2002/10/06/features/story2.html. (2004/12/1).
Atzori, P.&Woolford, K. (1998). Extended-Body: Interview with Stelarc. http://www.stanford.edu/dept/HPS/stelarc/a29-extended_body.html. (2005/1/15).
Barrette, B. (1995). Eva Hesse sculpture. New York : Timken Publishers. ISBN:0943221021.
Bernadac, M.L. (1996). Louise Bourgeois. Paris New York: Flammarion. ISBN:2080136003.
Deleuze, G. (1994).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SBN: 02310815880231081596.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2006). Ritual. 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66237.(2006/1/4).
Ivarsdotter, B. C. (1982). About the artist. Backa Carin Ivarsdotter Sculptures. http://www.nordicsculpture.com/about.html. (2004/1/4).
Johnson, P. C. Ed. (?). Original Sin General Information. Believe Religious. http://mb-soft.com/believe/text/origsin.htm. (2004/1/4).
Shannon (1994). Stelarc. http://www.bmeworld.com/flesh/suspensions/public/stelarc/Stelarc.html. (2005/1/15).
Sinclair, J. (2001).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 Collins Cobuild. ISBN: 0007102011.
World Wide Arts Resources Corporation (1995). Backa Carin Ivarsdotter's Free Artist Portfolio. http://www.absolutearts.com/portfolios/b/backacarin/. (2004/1/4).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