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丁彥伶(92年12月27日)。新台灣之子,成長問題受考驗。大成報,B9版。
內政部九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府民四字第○九二○○六七七三○○號函。
內政部戶政司(民94)。台閩地區歷年育齡婦女一般生育率、年齡別生育率及總生育率。民 94 年8 月18 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20-8.xls.
內政部戶政司(民93)。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摘要報告。民 95 年5 月1 日取自http://www.ris.gov.tw/cha/f9b.html
內政部統計處(民94)。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94年第5次內政統計通報。公佈日期:94年2月3日,民 94 年8 月18 日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main-l.asp.
王以瑾(民 94 年9月9 日)。新舊移民串連台灣發展史。東森電子報。民94年10月9日,取自:http://www.ettoday.com/2005/09/09/743-1842139.htm
王宏仁、張書銘(民92)商品化的台越跨國婚姻市場。臺灣社會學,6,177-221。王秀枝(民91)。兒童氣質與知覺父母教養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王秀喜(民94)。高雄市旗津區「越南與印尼」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王宗光(民93)。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珮玲(民81a)。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珮玲(民81b)。兒童氣質理論之探討。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3,
397-413。
王珮玲(民82)。兒童氣質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
院學報,24,93-126。
王珮玲(民83)。父母教師知覺之幼兒氣質與父母教養方式關係之探討。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5,317-342。
王珮玲(民84)。幼兒氣質類型與幼兒社會行為關係之探討。台北市立師
範學院學報,26,117-144。
王珮玲(民88)。幼兒氣質研究。台北:小太陽。
王珮玲(民91)。氣質發展的穩定性與父母覺知氣質的致變因素:六歲至
八歲兒童追蹤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3,129-150。
王珮玲(民92a)。兒童氣質:基本特性與社會構成。台北:心理。
王珮玲(民92b)。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台北:心理。
王珮玲(民93)。家長知覺氣質發展的穩定性和變化:六歲至十歲兒童追
蹤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61-84。
王淑娟(民83)。青少年氣質與親子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雲東(民94年1月26日)。建立一個開放、尊重、融合的「新移民社會」。民 94 年10 月8 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094/SS-C-094-007.htm
王雅琴、李淑娟(民76)。高雄市三民區幼兒氣質特徵之研究。高雄醫學雜誌,3(2),111-132。
台北市九十三年度國小外籍(含大陸)配偶子女學校分區調查表(民93年)。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民94)。台北市新移民照顧輔導政策及實施方案
公佈日期:94年11月18日,民 94 年12 月1 日,取自
http://www.ca.taipei.gov.tw/civil/alien mate/docs/m86.doc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民92)。林局長正修參訪越南之考察報告~越南新娘篇公佈日期:92年3月26日,民 94年2 月12日,取自
http://www.ca.taipei.gov.tw/civil/alien mate/docs/m1.doc
朱玉玲(民91)。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嘉義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佳桂(民91)。未成年母親的小孩在國小一、二年級智力、行為與學習
成就表現。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佩元(民86)。學齡前兒童氣質與同儕互動、人際問題解決策略關係之
研究。文化大學生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怡慧(民93)。東南亞籍配偶子女同儕關係類型及其相關因素初探。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李玟儀(民92)。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李信(民80)。華崗兒童托育實驗方案對學前兒童社會能力之影響。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美瑩(民83)。學齡兒童氣質、家庭氣氛與學業成績之關係。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雅芬(民92)。受歡迎與被拒絕兒童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利國(95年02月07日)。越南十二生肖源自中國 兔子無名卻有“貓年”。環球時報,第九版。
車達(民93)。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探索。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武曉霞、徐文濤(民93)。台北縣外籍配偶基本教育學習需求評估之研究。台北縣教育局外籍配偶專案研究報告。未出版,台北縣。
吳幸玲(民92)。兒童遊戲與發展。台北:揚智。
吳明清(民8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吳浚明(94年8月2日)。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的話。民 95 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REASTFEEDING/index03.htm
吳雅玲(民93)。新台灣之子的學前教育契機。師友月刊,441,13-16。邱文馨(民92)。特奧輪鞋溜冰運動技能訓練計畫對輕度智能障礙兒童社會能力影響之個案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邱埱雯(民89)。在臺東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同化還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學刊,29,197-219。
邱霓敏(民90)。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林明珠(民68)。兒童活動量之初步研究。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雨亭、沈淵瑤、鍾嫈嫈、蔡正河、張成華(民81)。嬰幼兒氣質評估之臨床應用。中華家醫誌,2(2),77-85。
林重新(民92)。教育研究法。台北:揚智。
林雯菁(民90)。國小兒童社會計量地位與自屏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林瑞發(民77)。學前兒童行為與主要照顧者氣質特徵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翠湄譯(民84)。社會與人格發展。(原作者D.R.Shaffer)台北:心理。 (原著出版年:1994)。
林璣萍(民92)。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洪志峰(民80)。台南縣大橋國小學同學業成就、家長社經地位、教師喜愛、社交能力、自我態度與同儕接納之相關研究。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3,1-22。
洪奇昌(民67)。嬰幼兒的氣質評估。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儷瑜(民86)。青少年社會行為之多元評量。台北:師大書苑。
家政教育,6,66-75。
莫成銳(民94)。越南文化與經濟發展現況。外籍配偶師資培育講義(上冊)。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民91)。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徐澄清(民85)。嬰幼兒氣質與親子關係。台北:健康世界雜誌社。莊玉秀(民92)。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在台文化適應與其參與教育活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筱珮(民93年8月1日)。坐月子 台越大不同。中國時報。第2版。
當老年化與少子化的來臨台灣的下一步?(民94年4月27日)。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健康九九衛生教育網。民94年5月27日,取自: http://health99.doh.gov.tw/p_health
彭懷恩(民81)。社會學Q&A。台北風雲論壇。
張春興(民9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美麗(民80)。中部地區幼兒氣質特徵之研究。台中師院學報,5,47-77。
張振南(民84)。國小高年級兒童氣質、教師教學風格與學習表現之關係。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慧敏(民81)。不同氣質類型國小新生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
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梁瑪莉(民76)。學前兒童社會能力之家庭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許惠萍(民85)。幼兒氣質與問題行為之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郭秀玲(民70)。台灣北部地區3至11歲兒童活動量之初部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世璋 (民94年6月15日) 。 移民政策與台灣未來社會發展研討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民94年10月8日,取自http://sisterhood.iparty.org.tw/emigrant/doc/陳世璋_移民政策與經社發展.pdf
陳玉華(民70)。台北市中山區及台北縣泰山鄉三歲至七歲兒童氣質特徵
之初步研究。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如葳(民90年)。獨生子女氣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分享行為相關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守國(民93)。外籍配偶中文程度不深,教育子女成問題。民國 93年4月16日,取自http://news.pchome.com.tw/life/cna/20030813/index-20030813193032180343.html.
陳忠傑(民89)。混齡編班中受歡迎與被拒絕幼兒社會行為及同儕互動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陳美惠(民91)。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陳家傑(94年3月22日)。台北新移民5對新人,1外籍新娘。聯合晚報,11版。
陳淑貞(民82)。父親涉入子女生活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聖謨(民85)。兒童早期境遇與其氣質、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5,181-212。陳碧容(民93)。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籍新娘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嘉惠 陳淑芳(民88)。照顧者的社會互動意願與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與探討。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頁277-284。
陳靜宜(民86)。國小五年級學童性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相關之研究。傳習,15,1-20。黃慧真譯(民83)。兒童發展。(原作者Sally Wendkos Olds、Diane E. Papalia)。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
教育部統計處(民94)。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93學年度)。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推動幼稚園外籍配偶子女教育 (無日期)。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網站幼兒保育新知。民國 94年4月16日,取自:
http://www.twcat.edu.tw/webmaster/wwwchi/Chinese/e10.htm
葉郁菁、王春展、謝毅興、曾竹寧譯(民91)。兒童發展。(原作者Margaret Boushel, Mary Fawcett & Julice Selwyn)。台北:華騰文化。
楊艾俐(民92)。台灣變貌-新移民潮。遠見雜誌,114,94-102。
楊招謨(民86)。學前聽障兒童與普通兒童氣質、父母教育態度之比較研
究。國立台灣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淑朱、邢清清、翁慧雯、吳盈慧、張玉巍(民93)。外籍女性配偶家庭適應現況調查-以雲林縣為例。教育部專案委託研究報告。台北:教育部。
葛應欽、莊義利、許重聖、葉紅村、陳金樹、許重慶(民70)。台灣南部
嬰兒氣質特徵之研究。科學發展,9(3),270-280。
鄒國蘇、朱曉慧、陳美吟、黎曉鶯、徐澄清(民76)。幼兒氣質特徵之初
步研究。中華精神醫學,1(2),123-133。
潘震澤(民91)。先天與後天之爭及神經元新生理論。科學發展,349,
75-77。
劉秀燕(民92)。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劉春榮、陳俐吟(民94)。國民教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民國93年,113。
劉英森(民91)。幼稚園兒童活動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劉慈惠(民88)。幼兒母親對中國傳統教養與現代教養的認知。新竹師範學院學報,12,311-345。
影響氣質的因素(無日期)。新手媽媽。民95年4月1日,取自:http://content.Edu.tw/vicatuib/cgukd-care/ks-sd/new mother/dir24.htm
蔡盈修(民90)。幼兒運動遊戲與社會發展。台南市:光田。
蔡雅玉(民90)。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蔣惠珍(民75)。學前兒童友伴關係的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秀芳(民93)。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賴明美(民88)。中興新村幼兒園孩童之氣質研究。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戴立梅(民93)。父母教養方式與幼兒氣質之個案研究――以一個收養家庭為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幼教碩士學位班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賽珍珠基金會(民94)。賽珍珠基金會網頁。2005.05.02.取自http://www.psbf.org.tw
謝慶皇(民93)。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台南師範學
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鍾鳳嬌(民88)。幼兒社會化歷程中社會能力之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9(3),398-422。
簡淑真(民74)。學前兒童社會能力與其同儕團體社會地位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魏惠貞(民75)。學前兒童獨立性成就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羅佳芬(民91)。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嚴智宏(民94)。東南亞文化與社會。東南亞文化教學手冊整合版。台北:
教育部。
二、英文部份
Billman, J., & McDevitt, S.C.(1980). Convergence of parent and observer ratings of temperament with observations of peer interaction in nursery school. Child Development, 51,395-400.
Carson,D.K.(1984). Temperament and social competence of children one to three years of ag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j, Texas Tech University.
Caspi,A.,& Silva,P.A.(1995). Temperamental qualities at age three predict personality traits in young adulthood: Longitudinal evidence from a birth cohort, Child Development,66,486-498.
Clyde,P.D., & Scott, A.D.(1988). A review of social skills training with chronic mental patients. In M. Hersen, R. M. Eisler, & P.M. Miller (Eds.) Progress in behavior modification(pp.131-164). Newbury Park,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Inc.
Crick,N.R., & Dodge, K.A.(1994). 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s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115(1),74-101.
Goldsmith, H. H., & Campos, J. J.(1986). Fundament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early temperament: The enver twin temperament study. In M. E. Lamb & A. Brown (Eds.), Advances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pp. 231-283). New York: Erlbaum.
Gottman,J.M.(1977). Toward a definition of social isolation i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48,513-517.
Martin,R.P.(1988a).Child temperament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 In A.D. Pellegrini(Ed.),Psychological Bases for Early Education.Chichester,England:John Wiley.
Martin,R.P.(1988b).The Temperament Assessment Battery Manual.Brandon, VT: Clinical Psychological Press.
McConnell,S.R., & Odom, S.L.(1999). A multimeasure 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 of social competence in young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19(2),67-82.
Parker, J.G., & Asher, S.R. (1987). Peer relations and later personal adjustment: Are low-accepted children at risk?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2(3), 357-389.
Reschly, D.J., & Gresham,F. M. (1981). Use of social competence measures to facilitate parent and teacher involvement and nonbiased assessment. Unpublished manuscript, Ames, IA; Iowa State University.
Rubin,K.H., & Rose-Krasnor,L.(1992). Interpersonal problem solving and Social competence in children. In V. B. Van Hasselt & M. Hersen (Eds.), Handbook of social development: A lifespan perspective (pp.283-323). New York: Plenum Press.
Sally Atkins-Burnett,Julie Nicholson & Samuel J.Meisels(1997).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Thomas,A., & Chess,S.(1977).Temperament and development. NJ:Lawrence Erlba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