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王文科(民88)。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如哲、林明地、張志明、黃乃熒、楊振昇(民88)。教育行政。高雄市:麗文。
白亦方譯(民90)。校長辦公室裡的那個人:一種民族誌(原作者Wolcott)。臺北市:師大書苑。
朱柔若譯(民89)。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W. L. Neuman。臺北市:揚智文化。
吳明隆 (民81) 。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行政領導的功能行為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174,123-169。吳清山(民80)。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吳清山(民81)。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民87)。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民91)。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民94)。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席榮維(民93)。綜合教育小法規。臺北市:心理。
吳清基(民78) 。教育與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呂錦珍譯(民85)。標竿管理-向企業典範借鏡(原作者:M.J.Spendolini)。臺北市︰天下文化。
李富美(民87)。校長角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一所國民小學之觀察。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李淑芬(民85)。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用、教師參與決定與學校效
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屏東市。
杜岐旺(民90)。國民小學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沈進發(民90)。臺北縣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內涵入職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沈翠蓮(民83)。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
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
雄市。
卓秀冬(民84)。臺灣省高級中等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關係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崇儒(民88)。如何提昇學校效能。教師之友,40(3),18- 27。林天祐(民91)。認識研究倫理。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主編(民91)研究論文與報告撰寫手冊,73-80。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
林文律(民89)。學校行政:理想與實際。學校行政雙月刊,6,24-37。林文律(民93)。學校領導的開放與危機。現代教育論壇-學校領導的新驅勢,39-40。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世英(民88)。從日本教育改革經驗論我國中小學校長角色與作為。教育資料與研究,27,37-41。林明地譯(民87)。學校領導- 平衡邏輯與藝術( 初版)。臺北市:
五南。
林明地(民89)。校長的影響:近三十年研究結果的分析。國科會研究彚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2),233-254。
林明地(民91a)。校長學— 工作分析與角色研究取向。臺北市: 五南。
林明地(民91b)。學校領導:理念與校長專業生涯。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欽榮(民89)。企業心理學。臺北市:揚智
林新發(民88)。教育與學校行政研究-原理與應用。臺北市:師大書苑
洪福財(民88)。在學校本位管理中的校長角色。教師天地,101,53-58 。胡幼慧(民85)。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19 頁)。臺北市:巨流。
范利民(民81)。大陸中小學校長的角色。中國大陸研究,35 (11),63-75。
徐宗國(民90)。質性研究概論。臺北市:巨流。
孫邦正(民55)。教育視導大綱。臺北市:商務印書館。
秦夢群(民86)。教育行政-理論篇。臺北:五南。
秦夢群(民88)。校長職前教育之分析與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29,11-16。許志賢 (民92) 。從人事法治的變遷談校長角色的調適。校長專業
教育與專業發展。92年3月21日取自:http://www.nierar.edu.tw/new/no5/5-8.htm#8-5。
張有森(民56)。中學校長職責之研究。臺北市: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
金會。
張宏勳(民86)。國民中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忠謀(民95)。領導人五大特質。天下雜誌,338,50。
張明輝(民91)。企業管理理論在學校經營與管理的應用,教師天地,120,28-36。張明輝(民93)。從後現代觀點看學校校長的關鍵能力。現代教育論壇-從後現代看校長核心能力的轉變,3-10。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明輝、魏惠娟、林明地、潘慧玲(民92)。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的組織學習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專案研究。
張奕華(民86)。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
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振成(民86)。教改聲中校長之角色與作為。高市文教,61,19-25。張清濱(民80)。學校效能與教育評鑑。師友月刊,291,34-37。182-203。
張清楚(民85)。國民小學校長成績考核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張善智、謝馥蔓譯(2001)。組織行為(原作者Greenberg,J. )。臺北市:美商普林帝斯霍爾。
張煌熙(民91)。國民小學校長校務關注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校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德銳(民89)。教育行政研究。臺北市: 五南。
張潤書(民77)。組織行為與管理。臺北市: 五南。
張潤書(民79)。行政學。臺北市:三民。
張慶勳(民85)。學校組織行為。臺北市: 五南。
張慶勳(民86)。學校組織轉化領導研究。高雄市:復文。
張慶勳(民87)。目標管理。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市:麗文文化。
張慶勳(民90)。校長的角色、理念質實踐-文化領導的思維。學校行政雙月刊,16,51-65。張賜光(民92)。桃園縣國中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教育部(民93)。教育部校長領導卓越獎評選及獎勵要點。93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exc-prin.more.edu.tw/word/93校長領導卓越獎評選及獎勵要點.doc
畢恆達(民85)。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49-270 頁)。臺北市:巨流。
陳木金(民86)。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陳木金(民93)。校長專業套裝知識的解構與校長現場經驗知識的復活
。現代教育論壇-從後現代看校長的核心能力的轉變,12-19,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陳明璋(民85)。如何做個好主管。臺北市:遠流。
陳秀珍(民92)。中小學體育績優學校校長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陳奎熹(民71)。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義明(民94)。學校經營管理與領導。臺北市:心理。
陳聖謨 (民89) 。現代校長角色與職責評析。教育研究(高雄師大),
8,29-40。
湯蔓娳(民93)。花蓮縣小型學校校長學校經營策略及相關因素之探
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
蓮市。
黃久芬(民85)。國民小學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臺
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有志(民89)。預約跨世紀的新校長-析論未來校園中的校長角色。新講臺,2,28-30。
黃昆輝(民77)。教育行政學。臺北市:東華。
黃昆輝(民78)。教育行政原理。臺北市:三民。
黃昆輝(民82)。教育行政。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民78)。教育研究亟須擺脫量化的支配。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131-140。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淑馨(民86)。新世紀國民小學校長之角色與作為。教師天地,87,58-63。
黃振球(民79)。學校管理與績效。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春榮(民82)。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 真(民39)。教育行政。臺北市:正中書局。
曾英銘(民66)。在日本最受歡迎的校長。國教之友,428 ,5-7。曾俊凱(民89)。從國民教育法第九條修正案談校長新角色。北縣教育,36,60-65。楊巧玲(民90)。變遷中的校長角色與職責。教育研究月刊,88,59-75。楊有財(民93)。臺南縣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蔡宗興(民92) 。雲嘉南地區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蔡培村(民85)。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市︰復文。
蔡培村、武文瑛(民93)。領導學-理論、實務與研究。高雄市︰麗文。
蔡進雄(民90)。學校行政領導。台北市:師大書苑。
鄭晉昌(民89)。全面品質管理。載於李誠主編, 人力資源管理
的12堂課。臺北市: 天下遠見。
鄭崇趁(民93)。校長核心能力的成因與內涵分析。現代教育論壇-從後現代看校長的核心能力的轉變,21-36。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鄭彩鳳(民88)。學校行政- 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鄭進丁(民65)。臺北市國小校長角色之調查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進丁(民75)。國民小學校長角色之分析。高雄市:復文。
鄭通知(民72)。中等學校行政。臺北市:商務。
魯先華(民83)。國民中學校長領導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文忠(民92)。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證照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潘慶輝(民88)。校長,你是首席教師嗎?談相關國民教育法規運作中的校長角色。國民教育,39(6),57-62。趙學華(民86)。校長應樹立發展式現代職責觀。教育資料文摘,231,144-148。
謝文全(民77)。我國未來教育行政的展望。台灣教育,466,30-35。
謝文全(民78)。教育行政。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民7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民83)。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謝文全(民87)。教育行政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謝文全(民92)。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
貳、英文部份
Batsis,T.M.(1987).Characteristics of excellent principal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Catholic Educational Association,New Orlean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ED285265)
Blumberg, A.(1987).The Work of Principals: A touch of craft in
W.Greenfield(ed.), Instructional Leadershhip(pp.38-55),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ryman,A. (1986).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London: Routedge & Kegan Paul.
Chelimsky,E.(1997). The coming transformations in evaluation. In E. Chelimsky & W.R.Shadish (Eds.) Evalu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pp.1-26).CA:SAGE.
Creemer,B.(1996) .The school effectiveness knowledge base.In D.Reynolds,R.Bollen,D.Hopkins,L.Stoll,& N.Lagerweij (Eds.),Making good schools: Link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pp.36-58),London:Routledge.
Creswell J.W.(1994).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Cuttance, P. (1994).Monitoring educational quality through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school practice.School-Effectiveness-and-School- Improvement,5(2), 101-126.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487918)
Desselly,J.H.Jr.,Gibson,J.L.,& Invancevich,J.M.(1990)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 (7 th ed.).Boston:BPI Irwin
Gardner,H.(1983).Frames of Mind(10th) New York:Basic Books.
Glaser, B. G. (1978). Theoretical sensitivity. Mill Valley, CA:
Sociology Press.
Goldring, E.B., & Rallis, S.F. (1993). Principals of dynamic schools: Taking charge of change.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Gordon,T.(1955).Group-Center leadership-A way of releasing the
creative power of groups.Boston:Houghton Mifflin.
Hallinger,P.(1992). The evolving role of America pricipals:From managerial to instructional to transformational leader .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30(3),35-48.
Hudson,J.(1997).Ethical leadership: The soul of policy making.Journal of school leadership.7(5),506-520.
Hopkins, D.(1989). Evaluation for school development. PA: Open University Press.
Ivancevich,J.M.,Matteson,M.T.,& Preston,C.(1982). Occupationalstress, type a behavior,and physical well being. Academy ofmanagement journal, 25, 373-391.
Janes, J.J., Salisbury, C.J., & Spencer, R.L. (1969). Secondary school administration. N.Y.:McGraw-Hill.
Jarvis, O.T., & Pounds, H.R. (1969). Organizating, supervising and administrating:The elementary school. New York: Parker.
Jon Wiles, Joseph Bondi(1983) .Principles of Administration
Columlus, Ohio: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Bell and
Howell Company,p140~151.
Leithwood,K.& Duck,D.L.(1999).A century’s quest to understand school leadership.In J.Murphy & K.S.Louis(Eds.),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p.45-72),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Lunenburg,F.C.(1995).The principalship: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Eaglewood Cliffs,N J :Prentice Hall.
Lunenburg, F. C.,& Ornstein, A. C. (1996).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Belmont, CA. : Wadsworth.
Mann,RD.(1959).A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Performance.Psychological Bulletin,56,pp.241-270.
Mann,RD.(1969). A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Performance in Small Group.In Gibb,C.A.(Ed.).Leadership.Baltimore,Maryland:Penguin Books Inc.
Morris, V.C., & Crowson, R.L.(1984). Principals in action: The reality of managing schools. Columbs, Ohio: Bell Howell Company.
N.A.S.S.P.(1976).Job Description for Principals and Assistant Principals-The Current Trend,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
Parish,T.S.(1999) The essential ingredients for outstanding principal are all in how you spell it Education 120(2), 237 .ProQuest on-line database.(Document ID :58642185)
Rantz,L.D.(2002).A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ffective school principal as perceived by teach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Saint Louis University. (UMI Digital Dissertation No.3104704)
Robischon,P.,& Scott,D.(1969).Rol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amily nursing. Nursing Research,15,52-57.
Stahl,O.G.(1974).Public peraonnel Aduiuigtration(5thed.).N.Y.:Harper and rom.
Stogdill, R. M. (1948). Personal factor associated with leadership: Asurvey o 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5, 35-71.
Strauss, A. & Corbin, J. (1994).Grounded theory methodlogy : an
overview.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Eds).Handbook of qualitativeresearch. Thousand Oaks: Sage.
Srauss, A.. & Corbin, J. (1997). Grounded theory in practice.
Thousand Oaks: Sage.
Strauss, A.. & Corbin, J. (1998). Basic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Thousand Oaks: Sage.
Tannenbom,R.,Weschler,I.R.,& Massarik,F. (1961) Leadship and organization.New York: McGraw-Hill.
Ubben,G.C.,Hughes,L.W.,& Norris,C.J.(2001).The principalship:Creative leadership for effective schools. Needham Heights, MA:Pearson
Van. Til, William (1978).Secondary Education:School and
Community. Boston:Honghton Mifflin company,p339.
Wendel,F.C.,Hoke,F.A.,& Joekel,R.G.(1993).Project success: outstanding principals speak out.The Clearing House,67(1),52-54.
Wiles,J., & Bondi, J. (1983). Principles of administration. Columlus, Ohio:Charles.E.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Bell and Howell Company.
William,H.Roe.& Thelbert L.Drake (1974).The Principalship.
Macmillan Publishning co., Inc. p13-14.
Wildy,H., & Dimmock,C.(1993).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Western Australia.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31(2),p43-62.
Worthen, B. R., & Sanders, J. R. (1987).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New York: Longman.
Yukl,G.(2002).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 (5thed.). Upper Saddle
River,NJ: Prentic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