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Anes(2006)。〈穿梭在視覺與互動中的美感〉。《典藏今藝術》,162,196-198。
王俊傑(2005)。〈生活替換:聲波頻率〉。《典藏今藝術》,156,112-114。
王俊傑 專輯主編、涂景文等翻譯(2005)。《異響:國際聲音藝術展》。台北:在地實驗文化。
王婉如、崔詠雪、潘台芳 總策劃(2005)。《快感:奧地利電子藝術節25年大展》。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王福瑞(2005)。〈三百六十度的聆聽,重拾返樸的直覺-聲音藝術觀〉。《藝術家》,364,276-279。
王慧貞、蔡世蓉 翻譯整理,久光重夫 講述(2000)。〈文化設施展示設計〉。《科技博物》,4(2),78-90。
王嘉驥(2005)。〈2005臺北美術獎-評審團感言〉。《現代美術》,123,4-5。
在地實驗(2005)。〈異響B!AS國際聲音藝術展〉。2005/9/24-2005/11/20。台北市立美術館。
李如一、黃兆暉(2003/11/11)。〈姚大鈞:追求真實聲音美學〉。《南方都市報》,http://61.144.25.119/gate/big5/www.southcn.com/lady/man/pinwei/200407150916.htm,2005/7/7瀏覽。
李雲龍(1998)。〈博物館展示與視聽科技之運用〉。《博物館學季刊》,12(1),31-38。李雲龍(2004)。〈公立博物館的視聽教育〉。《博物館學季刊》,18(1),73-79。呂理政(1999)。〈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台北:南天。
呂佩怡(2004a)。〈迴聲〉。《典藏今藝術》,143,176。
呂佩怡(2004b)。〈重擊於聲音浪潮〉。《典藏今藝術》,147,214-215。
吳芝儀、李奉儒 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縣新店:桂冠。
吳佳慧(2002)。〈音樂體驗與心理治療〉。《國際藝術治療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25-130。台北:藝術館。
吳垠慧(2005)。〈以聲音呈現車站風景-「國巨聲音藝術獎」麥海珊獲首獎〉。《典藏今藝術》,157,102-103。祁 賀(2004/10/16)。〈本網獨家曝光2004上海雙年展作品〉。《東方新聞》,http://61.129.65.8:82/gate/big5/news.eastday.com/eastday/news/xwzxzt/node5093/node36790/userobject1ai586277.html,2006/4/1瀏覽。
林小雲 記錄整理(2006)。〈空場裡的眾聲迴響-側寫「空場-當代藝術與當代哲學的對話」展覽與座談會〉。《典藏今藝術》,163,144-149。林心如(2006)。〈不只奇裝異服〉。《典藏今藝術》,162,182-185。
林宏璋(2004)。〈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臺灣〉。《典藏今藝術》,139,148-150。夏 荷(2005)。〈非營利多元藝術空間〉。《典藏今藝術》,156,172-177。
高子衿(2006)。〈終無止盡〉。《典藏今藝術》,162,176-177。
高千惠(2005)。〈偷天換日:當˙代˙美˙術˙館〉。《典藏今藝術》,151,86-90。高雄市音樂資訊館(2002)。《幻想曲的音樂王國展覽簡介手冊》。高雄:高雄市音樂資料館。
許 江、吳美純 主編(2002)。《非線性敘事:新媒體藝術與媒體文化》。杭州:中國美術學院。
許功明(2005)。〈當代博物館文化之展示再現與價值建構:從現代性談起〉。《知識建構與現代性》,391-405。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陳明哲 主編(1989)。《生命科學廳展示簡介2生命的起源》。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陳玫岑、劉源昌(2001)。〈多元智能展示方法之探討〉。《博物館學季刊》,15(1),93-105。陳泰松(2005)。〈科技、全球、在地-2004年的非官方國際展〉,《典藏今藝術》,150,104。
張崇山、郭義復 譯,Chris White 主講(1999)。〈水上行-展示複雜主題的詮釋〉。《科技博物》,3(5),57-64。
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張譽騰(1994)。《走在博物館的時空裡》。台北:稻鄉。
張譽騰(2002)。〈當e世代科技遇上古典音樂-維也納音樂博物館掠影〉。《博物館學季刊》,16(2),27-33。張譽騰(2004)。〈博物館與新媒體:正形成的新夥伴關係〉。《博物館與新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67-278。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
郭長江(2003)。《時空落子:博物館展示設計實務》。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郭美女(2000)。《聲音與音樂教育》。台北:五南。
郭冠英(2004)。〈網際網路的文藝復興-全球化的聲音藝術〉。《典藏今藝術》,136,62-63。葉詩雅 譯(1997)。Stocker, Michael 著。〈聲音展示的設計〉。《博物館學季刊》,11(2),53-56。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台北:藝術家。
游 崴(2005)。〈玩異響˙三帖使用說明〉。《典藏今藝術》,158,134-135。
游 崴(2006)。〈以消費文化之眼觀照當代世界〉。《典藏今藝術》,160,82-83。
馮博一(2005)。〈城市混響-關於胡介鳴的影像藝術〉。《藝術家》,366,522-523。
焦雄屏 譯(2005)。Louis Giannetti 著。《認識電影》。台北:遠流。
隗振瑜(2001)。〈博物館教育活動與視障兒童教育之結合-以國立臺灣博物館「用心看世界,大甲溪生態之旅」方案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5(2),115-130。楊 翎(1998)。〈展示思維與媒材科技-以當代博物館人類學展示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2(1),51-66。
當代藝術新聞編輯部(2005)。〈香港藝術家麥海珊奪得國巨聲音藝術獎首獎〉。《當代藝術新聞》,9,36-37。
漢寶德(2000)。《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齊易、張文川(2002)。《音樂藝術教育》。北京:人民出版社。
趙小菁(2004)。《從符號學製碼的觀點探討博物館展示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研究所。蔡安智(2006)。〈﹝台灣音計劃(2003-)﹞作品簡介〉。台北:大屯山聲音藝術工作室。
鄭慧華(2005)。〈柔性顛覆-王德瑜的「陰性創作」〉。《現代美術》,122,46-57。劉婉珍(2001)。〈以展覽為核心的博物館課程〉。《博物館學季刊》,15(3),3-18。蕭翔鴻 譯(2006)。David Dean 著。《展覽複合體:博物館展覽的理論與實務》。台北:藝術家。
簡子傑(2004)。〈在世界末端的漫遊者〉。《典藏今藝術》,143,76-79。
藝術家編輯部(2005)。〈藝術的波長-台北市立美術館「異響-國際聲音藝術展」〉。《藝術家》,366,160。
英文部分
Angliss, S. (2005). Sound and vision. Museums Journal, 105(7), 26-27, 29.
Bebarski, J. F. (2002). Speak to me-DMR. Exhibit Builder, 20(2), 27.
Chaffee, H. (2002a). Sound design. Exhibit Builder, 20(2), 28-29.
Chaffee, H. (2002b). Audio advice. Exhibit Builder, 20(2), 30.
Fry, R. (2002). Delightful sound and distracting noise. Journal of Museum Education, 27(1), 14-17.
Kennedy, J. (1994). Audio Exhibits. User friendly: Hands-on exhibits that work.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Centers.
Krause, B. L. (2003). Audio media for public spaces. Exhibit Builder, 21(1), 8.
Lipeles, B. (2004). The sound’s the thing. Exhibit Builder, 21(5), 33-34.
Quin, D. H. (1999). Nature by design: Soundscape in the museum.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on Institute. UMI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 http://wwwlib.global.umi.com/dissertations/fullcit/9948815. (2005/8/1).
Scheckel, G. (2000). A little (Qu)Bit of Beethoven. Exhibit Builder, 17(7), 12,14.
Seigner, S. (Ed.). (2000). House of Music – Guide. Vienna: House of Music.
Stocker, M. (1994). Exhibit sound design for public presentation spaces. http://www.msa-design.com/Article-soundsn1.html. (2005/8/3).
Stocker, M. (1995). Exhibit sound design: Museum feature or exhibit enhancement?. Museum International, 47(1), 25-28.
Thomas, S. & Mintz, A. (Eds.). (1998). The virtual and the real: Media in the museu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Trentlage, T. (2004). Grab your visitors by the ear. Exhibitionist, 23(1),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