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GMT+8:2024/09/17 20:15
Font Size: Enlarge Font   Word-level reduced   Reset  
Back to format1 :::

Browse Content

Author my cdr record
 
twitterline
Author:林琮昱
Author (Eng.):Lin tsung yu
Title:台灣紀錄片的發展與變貌(1990~2005年)
Title (Eng.):The Varied Perspective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of Documentary in Taiwan(1990~2005)
Advisor:陳齡慧陳齡慧 author reflink
degree:Master
Institution: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Department: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
Narrow Field:藝術學門
Detailed Field:視覺藝術學類
Types of papers:Academic thesis/ dissertation
Publication Year:2006
Graduated Academic Year:94
language:Chinese
number of pages:105
keyword (chi):紀錄片論述典範歷史紀錄片美學
keyword (eng):documentarydiscourseparadigmhistory
Ncl record status:
  • Cited Cited :28
  • HitsHits:1945
  • ScoreScore: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system icon
  • DownloadDownload:0
  • gshot_favorites title msgFav:15
在80年代之前,台灣紀錄片都是由官方掌控,作為政治宣傳的工具。而隨著社會思潮轉變與科技革新,紀錄片在80年代成了反主流媒體衝撞威權的武器。邁入90年後,政治解嚴,科技快速革新,產、官、學界相繼對紀錄片環境投入資源,紀錄片突然成為一門顯學。

2000年之後,紀錄片更成為商業院線的常客,票房的好成績打敗了許多劇情片,成為頗受觀眾歡迎的一種電影類型。本論文對於紀錄片如此劇烈的轉變感到好奇,故將主要研究範圍鎖定於「1990~2005」,並以法國思想家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論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作為研究方法,進而分析「紀錄片」是如何成為現在所謂的「紀錄片」的。而隨著社會不停的脈動,人們對紀錄片的認知觀感也一直轉變著,這正符合了與美國科學家孔恩(Thomas Kuhn)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理論,透過此理論,企圖杷梳台灣紀錄片的發展史,不僅僅回顧過去,也對未來做出展望。

本論文經由分析台灣紀錄片的歷史脈絡成因,發現到台灣紀錄片「典範」的樹立始於1990年代本土意識的覺醒,以及1995年政府和全景映像工作室合作的地方紀錄攝影工作者訓練計畫。此後造成了台灣紀錄片在攝製、推行、評賞概念上,都有著單向度的走向。而在經歷這15年的進程後,台灣紀錄片也將面臨了新的挑戰,過去的概念已不再適用,將有一番大的革新。往後台灣紀錄片必須正視「資源」與「市場性」的面向,如此才能將台灣紀錄片帶向一條健康成熟的道路。
The documentary films in Taiwan modifie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took their chang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s. Before 80’s, the government controlled the production system of documentary. In another word, it means the documentary films were regarded as the tool of policy announcement. In the decade of 80's, kinds of people used the documentary films to reveal some huge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the airport event” ) for supporting their criticisms of authority policy, then some of them released few social movements and got the positive reactions from public. As a consequence of those events, more and more people noticed the documentary films and put their appreciations in this domain. After 1990, as a fact of result, the documentary films became a currency at that time. Since 2000, some documentary films moved into the movie theater and got great numbers in box office. The documentary films were even more popular than some other fiction film.

If you review the whol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documentary in Taiwan, you will find a piece of historical 15 years (1990~2005) is considered to be a very important age of all. For this reason, in this research, it focuses on the topics of " Why / How does the type of documentaries become the recent ones?" after the analysis taken by its social or political elements. As for the main theory in this research, the "discourse analysis" of Michel Foucault and the "paradigm shift" of Thomas Kuhn are chosen for supporting all the statements.

According to this research, the phenomenon of the local consciousness of people and the political supporting of government became the conditions which establish the paradigm of documentaries in Taiwan. It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documentary in Taiwan deeply that included the producing of documentaries, the furtherance, and the point of view in critiques. After the proceeding of the past 15 years, which we defined as "pre-paradigm" in this research has been transformed. In the future,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the marketing will consider to be two main factors for the future-production of documentaries in Taiwan. It will be the new and huge challenges to the further documentary in Taiwa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紀錄片與研究範圍之界定               2
1.2.1. 紀錄片的界定             3
1.2.2. 研究起始範圍 4
第三節 文獻探討 5
第四節 研究途徑 6
1.4.1. 研究方法與理論依據 6
1.4.2. 研究限制 10
1.4.3. 研究架構 11

第二章 台灣紀錄片的奠基時期 12
第一節 國權體系的紀錄片:戰後、撤退、70年代 12
2.1.1. 生產的初步觀察 12
2.1.2. 其他場域裡的權力運作(映演、政策與評鑑機制) 14
2.1.3. 紀錄片的異數,《劉必稼》 17
第二節 震盪後的餘波:70年代的電視紀錄片 19
2.2.1. 產映機構轉變後的衝擊效應:新聞雜誌影片的誕生 20
2.2.2. 當鏡頭轉向本土 21
第三節 生產工具的突破:80年代的電視紀錄片 24
2.3.1. 當ENG遇見紀錄片 24
2.3.2. 公共電視紀錄片與《百工圖》 25
第四節 電視紀錄片之外:80年代的獨立紀錄片 27
2.4.1. 社會條件V.S.戰鬥電影與游擊電視概念 27
2.4.2. 另一種聲音,反主流影像媒體崛起 30
2.4.3. 獨立紀錄片的另一面,民族誌與全景 34
2.4.4. 小結:台灣紀錄片基調的奠定 38

第三章 90年代台灣紀錄片典範的爭議與扭轉 40
第一節 從金馬獎的意涵與爭議談起 40
3.1.1. 最佳紀錄片的意涵 41
3.1.2. 金馬紀錄片從缺啟示錄 42
3.1.3. 本節小結                        46
第二節 90年代本土運動與紀錄片的親密延續 46
3.2.1. 解嚴後的新社會條件 47
3.2.2. 紀錄片的本土迷思 49
第三節 「地方紀錄攝影工作者訓練計畫」與主流典範的競逐 51
3.3.1. 競逐的社會背景與源起 52
3.3.2. 「全景」脫穎而出? 53
3.3.3. 「真實電影」路線的確立與後遺症 56
第四節 典範的鬆動與轉移 60
3.4.1. 音像紀錄所的成立 61
3.4.2. 公共電視正式建台 62
3.4.3. 紀錄片雙年影展的創立 64
3.4.4. 紀錄片院線放映的嘗試 65
3.4.5. 小結:紀錄片成為一門顯學 66

第四章 2000年後台灣紀錄片文化的發展現象 68
第一節 個人紀錄片的大興與隱憂 68
4.1.1. 從台北電影節得獎趨勢談起 69
4.1.2. 美學的隱憂 69
第二節 院線紀錄片的狂潮異象 72
4.2.1. 紀錄片的院線之路 73
4.2.2. 喧囂的畫外之音 76
4.2.3. 弔詭的生命現象 78
4.2.4. 被攝者的啟示 80
第三節 票房勝局的危機 84
4.3.1. 院線紀錄片內隱的問題 85
4.3.2. 「使用」紀錄片的消費危機 86
第四節 小結:紀錄片最好的時光? 89

第五章 結論 91
第一節 對台灣紀錄片的一些觀察 91
第二節 對台灣紀錄片未來的看法 93

參考文獻 97

附錄

附錄一  金馬獎歷屆紀錄片獎項名單
附錄二  台灣紀錄片雙年展歷屆台灣紀錄片得獎名單
附錄三  2006年「觀點短片展」評審意見

圖表目錄

表2-1  80年代台灣反主流影像媒體一覽表  33
表3-1 金馬獎紀錄片獎項從缺新聞摘要 41
表3-2 普遍被使用的攝影機比價表 60
表4-1 台北電影節紀錄片得獎名單一覽表 71
表4-2 紀錄片上院線票房參考表 84
Bill Nichols(1991),《Representing Reality : issues and concepts in documentaty》,Bloomington: Indiana Unversity Press。

David MacDougall(1998),《邁向跨文化電影:大衛‧馬杜格的影像實踐》(Transcultural Cinema),李惠芳、黃燕祺譯,台北:麥田,2006年2月。

James Miller(1995),《傅柯的生死愛慾》(The Passion of Michel Foucault)。高毅譯,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5月30日。

Julianne Burton(1986),《拉美電影與社會變遷》(Coversations with Filmmakers),迷走譯,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6年。

Krzysztof Kieslowski(1995),《奇士勞斯基論奇士勞斯基》(Kieslowski on Kieslowski),唐嘉慧譯,台北:遠流,1995年4月13日。

Paula Rabinowitz(1982),《誰在詮釋誰》(They Must be Represented : The Politics of Documentary),游惠貞譯,台北:遠流,2000年。

Peter Brooker(2003),《文化理論詞彙》(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王志弘、李根芳譯,台北:巨流圖書,2003年10月30日。

Richard M. Barsam(1974),《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Documentary : A History of the Non-Fiction Film),王亞維譯,台北:遠流,1996年05月16日。

小川紳介(1995),《小川紳介的世界─追求紀錄片中至高無上的幸福》,馮豔譯,台北:遠流,1995年11月17日。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76),《中華民國電視年鑑:民國50年到64年》,台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76年。

文建會(2001),《90年文建會紀錄影帶獎專刊》,台北:文建會,2001年。

文泉(1965),《紀錄片攝製之理論與實踐》,台北:中外電影雜誌社,1965年。

王介安主編(1996),《電影辭典》,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6年。

王文玲(1993),《日據時期台灣電影活動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3年。

王拓,(1977)〈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有關鄉土文學的史的分析〉,《仙人掌》2期,1977年4月。

王振寰(1989),〈台灣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89年,頁90。

王慰慈(2000),〈台灣紀錄片暨新聞片資深影人口述歷史研究報告:由口述歷史的進行談台灣紀錄片的發展〉,《2000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北: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

王慰慈(2000),《紀錄與探索─與大陸紀錄片工作者的世紀對話》,台北:遠流,2000年5月10日。

王慰慈(2003),〈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Bill Nichols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廣播與電視》20期,2003年1月,頁1~33。

台灣史料編纂小組(1992),《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3》,台北:業強,1992年。

全景映像工作室著(1993),《生活映像》,台北:時報,1993年6月5日。

宇業熒(1993),《金馬星蹤30年》,台北:時報,1993年。

江冠明(1995),《原住民社區節目發展之研究:從卑南族的參與式傳播談社區傳播發展》,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1995年。

余陽州(1994),〈造反有理,時不我予─台灣異議錄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世新新聞傳播學院學報》第四期,1994年10月15日,頁1~21。

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縣新莊市:視覺傳播藝術學會,1997年10月15日。

李尚仁編譯(1987),《邁向第三電影》,台北:南方叢書,1987年9月。

李泳泉(2002),〈近年來台灣紀錄片在剪接和訪談上的一些問題-以《單打雙不打》、《島國殺人紀事》和《紅葉傳奇》為例〉,真實與再現:台
灣國際紀錄片研討會,2002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論文。

李泳泉(2002),〈細數過去,迎接未來─台灣紀錄片的趨勢觀察〉,《文化視窗》45期,2002年11月,頁39~43。

李泳泉(2005),〈執著與妥協〉,《台北電影觀察筆記─台灣篇》,台北:台北電影節,2005年8月,頁20。

李道明(1985),〈什麼是紀錄片?〉,《聯合月刊》52期,1985年12月,頁76~86。

李道明(1987),〈回顧與前瞻─談台灣紀錄片性影片的歷史〉,《1987年金馬獎國際電影展特刊》,1987年,台北:金馬執委會。

李道明(1990),〈台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電影欣賞》44期,1990年3月,頁80~93。

李道明(1990),〈題材選擇的自主權:從「蛻變中的台灣」談起〉,《影響雜誌》第9期,1990年10月,頁113。

李道明(1994),〈近一百年來台灣電影及電視對台灣原住民的呈現〉,《電影欣賞》69期,1994年5、6月,頁55~64。

李道明(1995),〈新聞片與台灣〉,《電影欣賞》73期,1995年1月,頁104~111。

李道明(2000),〈紀錄片在台灣〉,收錄於《獨立創作映畫祭》特刊,2000年。

李道明(2001),〈驀然回首-台灣電影一百年〉,《歷史月刊》58期,2001年3月,頁41~42。

李道明(2002),〈台灣紀錄片的美學初探〉,真實與再現:紀錄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論文。

李道明、王慰慈主編(2000),《台灣紀錄片與新聞片影人口述(下)》,台北市:文建會,2000年6月。

李道明、王慰慈主編(2000),《台灣紀錄片與新聞片影人口述(上)》,台北市:文建會,2000年6月。

李道明、許碩舜訪問(1993),〈雷驤─現實場景之間的轉換〉,《電影欣賞》65期,1993年9月,頁20~24。

杜雲之(1986),《台灣電影70年》,台北:電影圖書館,1986年。

阮義忠(1987),〈攝影美學初探:與黃春明談對影像語言的領域(上)〉,《雄獅美術》193期,1987年。

周育仁(1995),《政治與經濟之關係》,台北,五南,1995年10月2日。

季桂保(2002),《布希亞》,台北:生智,2002年10月18日。

林木材(2004),〈弔詭的生命現象〉,《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2004年9月28日。

俞聖倫(1997),〈性別紀錄片的友誼與肖像權爭端〉,《新新聞周報》534期,1997年6月1日,頁 79~82。

姚嘉寧、郭碧純、林芳如、王勳瑜(1990),〈真實的紀錄〉,《影響》第三期,1990年3月,頁11~148。

胡台麗(1991),〈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述台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期,1991年。

徐正光(1994),〈一個起點〉,《重返美濃》序文,台北:晨星出版社,1994年。

迷走(1990),〈我們都是這樣場大的?─《由一同走過從前》談歷史剪接的問題〉,收錄於《媒體的出神狀態》,1990年10月30日,頁30~
35。

迷走、梁新華編(1994),《新電影之外/後》,台北:唐山,1994年3月15日。

尉天驄主編(1978),《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

張昌彥、李道明主編(2000),《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台北市:文建會,2000年6月。

張昌彥、李道明主編(2000),《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上)》,,台北市:文建會,2000年6月。

張釗維(2005),〈看不到的怒吼?〉,《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2005年6月10日。

張碧華(1989),〈他們曾經寫歷史─沈富祥談「第三映像工作室」〉,《首都早報‧第七版》,1989年9月7、8日。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1994年2月。
梅奎爾(Merquior, J.G),《傅柯》(Foucoult)。陳瑞麟譯,台北:桂冠,1998年2月1日。

莊琬華整理(2005),〈從拓荒者劉必稼到石頭夢〉,《聯合報‧聯合副刊E9》,2005年2月25日。

許碩舜訪問(1993),〈陳耀圻─走到生活裡找主題〉,《電影欣賞》65期,1993年9月,頁16~19。

郭力昕(2004),〈當紀錄片成為新的教堂─試論《生命》及其文化現象〉,《中國時報‧人間副刊E9》,2004年10月12日。

郭力昕(2005),〈濫情主義與去政治化─當代台灣紀錄片的一些問題〉,《電影欣賞》125期,2005年10月,頁51~55。

郭正亮,《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1988年,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

陳孔立(1996),《台灣歷史綱要》,台北:人間,1996年12月19日。

陳其南(1997),〈社區概念的形成─文化與政治,中央與地方論述的逆轉〉,《中國時報‧11版》1997年7月15日。

陳亮丰(1998),《紀錄片生產的平民化:95~98年地方記錄攝影工作者訓練計畫的經驗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23日。

陳俊志(1998),〈大媒體鞭苔小同志?!─嚴重抗議「新新聞周報扭曲」打壓同志創作〉,《目擊者雙月刊》4期,1998年3月1日,頁54。

陳飛寶(1988),《台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8年。

陳儒修(2005),〈紀錄片:「紀」什麼?「錄」什麼?又是什麼「片」?〉,《電影欣賞》111期,2002年4月,頁13~17。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1996年。

陳豐偉(2004),〈讓《生命》成為公共財〉,《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2004年9月23日。

陳耀圻(1991),〈紀錄的從前‧未來的劇情〉,《電影欣賞》51期,1991年5月。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1991年。

彭懷恩(2003),《政治學理論與方法論Q&A》,台北,風雲論壇,2003年3月30日。

敦誠等著(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1992年7月。

賀照緹(1993),《小眾媒體‧運動文化‧權力─綠色小組的運動形式及生產條件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1993年。

黃仁(1994),《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1994年。

黃玉珊(1988),〈美國紀錄片的發展─兼談60年代「真實電影」的表現手法〉,《電影評論》17期,1988年6月。

黃玉珊(2004),〈南藝學派的崛起與表現特色〉,《兩岸傳播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6月。

黃建業(1985),〈金馬獎評審格式的改革與精神〉,《聯合月刊》52期,1985年12月,頁70~73。

楊佳嫻整理,〈紀錄片7問─它,真的變了嗎?〉,《誠品好讀》58期,2005年9月,頁40~46。

葉龍彥(1995),《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2003 年9月28日。

管中祥(2004),〈從紀錄片生命看見另一種國片希望〉,《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2004年9月6日。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1997年10月15日。

鄭明娳(1994),《當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1994 年7月1日。

盧非易(1998),〈紀錄片的再現技術與觀念之轉變〉,《研究傳播簡訊》14期,1998年5月15日,頁14~16。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1998年12月16日。

盧非易(2001),〈台灣新聞與紀錄片資料庫之建構與片目初探〉,《廣播與電視》16期,2001年3月,頁1~25。

螢火蟲映像體(1995),《單打雙不打:一部來自金門的百姓電影》,台北:萬象圖書,1995年。

薛承雄(1988),《媒介支配—解讀台灣的電視新聞》,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謝金蓉,〈訪問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談其心境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前途:總設計師變成執行長,陳其南要開創地方時代〉,《新新聞》526期,1997年4月6日。

謝潛整理,〈真實的顏色─《月亮的小孩》發表會紀錄〉,《電影欣賞》51期,1991年5月,頁38~47。

謝靉倫,《誰的婦女政策:我國婦女政策中「婦女」的論述分析(1949-2000)》,國立台灣大學政治所畢業論文,2000年。

韓緒爾,《台灣新聞片與紀錄片產製之歷史分析(1945~2001)》,國立政治大學廣電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16日。

二、網路部分

《無米樂》官方網站:http://www.happyrice.com.tw

世界電影電子報:http://www.worldscreen.com.tw

台灣電影筆記:http://movie.cca.gov.tw

放映週報:http://www.funscreen.com.tw

紀錄片映像報: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QRCODE
 
 
 
 
 
                                                                                                                                                                                                                                                                                                                                                                                                               
First Page Prev Page Next Page Last Page top
1. 李道明(1985),〈什麼是紀錄片?〉,《聯合月刊》52期,1985年12月,頁76~86。
2. 李泳泉(2002),〈細數過去,迎接未來─台灣紀錄片的趨勢觀察〉,《文化視窗》45期,2002年11月,頁39~43。
3. [3]. 李國賓, “下一波之生物晶片-微流體生醫晶片之應用及研發,” 科學發展月刊, 385期, pp 73-77, 2005.
4. 李道明(1994),〈近一百年來台灣電影及電視對台灣原住民的呈現〉,《電影欣賞》69期,1994年5、6月,頁55~64。
5. 李道明(1990),〈台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電影欣賞》44期,1990年3月,頁80~93。
6. 李道明(1995),〈新聞片與台灣〉,《電影欣賞》73期,1995年1月,頁104~111。
7. 李道明(2001),〈驀然回首-台灣電影一百年〉,《歷史月刊》58期,2001年3月,頁41~42。
8. 郭力昕(2005),〈濫情主義與去政治化─當代台灣紀錄片的一些問題〉,《電影欣賞》125期,2005年10月,頁51~55。
9. 陳儒修(2005),〈紀錄片:「紀」什麼?「錄」什麼?又是什麼「片」?〉,《電影欣賞》111期,2002年4月,頁13~17。
10. 黃建業(1985),〈金馬獎評審格式的改革與精神〉,《聯合月刊》52期,1985年12月,頁70~73。
11. 謝金蓉,〈訪問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談其心境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前途:總設計師變成執行長,陳其南要開創地方時代〉,《新新聞》526期,1997年4月6日。
12. 李永展,1995,”社區環境權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96期,pp53-61
13. 李永展、馬立文,1994,”由環境衝擊觀點論論土地開發應有之環境政策”,〈規劃學報〉,第21期,pp.77-88
14. 陳彥仲、王健陽,1996,”高雄市不同住戶層級對住宅屬性需求之研究”,〈規劃學報〉,第二十三期,pp.27
15. 陳淑美、張金鶚,2002,”家戶遷移決策與路徑選擇之研究-台北縣市的實證研究”,〈住宅學報〉,11(1): pp.1-22
 
system icon system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