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 Nichols(1991),《Representing Reality : issues and concepts in documentaty》,Bloomington: Indiana Unversity Press。
David MacDougall(1998),《邁向跨文化電影:大衛‧馬杜格的影像實踐》(Transcultural Cinema),李惠芳、黃燕祺譯,台北:麥田,2006年2月。
James Miller(1995),《傅柯的生死愛慾》(The Passion of Michel Foucault)。高毅譯,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5月30日。
Julianne Burton(1986),《拉美電影與社會變遷》(Coversations with Filmmakers),迷走譯,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6年。
Krzysztof Kieslowski(1995),《奇士勞斯基論奇士勞斯基》(Kieslowski on Kieslowski),唐嘉慧譯,台北:遠流,1995年4月13日。
Paula Rabinowitz(1982),《誰在詮釋誰》(They Must be Represented : The Politics of Documentary),游惠貞譯,台北:遠流,2000年。
Peter Brooker(2003),《文化理論詞彙》(A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王志弘、李根芳譯,台北:巨流圖書,2003年10月30日。
Richard M. Barsam(1974),《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Documentary : A History of the Non-Fiction Film),王亞維譯,台北:遠流,1996年05月16日。
小川紳介(1995),《小川紳介的世界─追求紀錄片中至高無上的幸福》,馮豔譯,台北:遠流,1995年11月17日。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76),《中華民國電視年鑑:民國50年到64年》,台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76年。
文建會(2001),《90年文建會紀錄影帶獎專刊》,台北:文建會,2001年。
文泉(1965),《紀錄片攝製之理論與實踐》,台北:中外電影雜誌社,1965年。
王介安主編(1996),《電影辭典》,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6年。
王文玲(1993),《日據時期台灣電影活動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3年。
王拓,(1977)〈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有關鄉土文學的史的分析〉,《仙人掌》2期,1977年4月。
王振寰(1989),〈台灣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1989年,頁90。
王慰慈(2000),〈台灣紀錄片暨新聞片資深影人口述歷史研究報告:由口述歷史的進行談台灣紀錄片的發展〉,《2000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北: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
王慰慈(2000),《紀錄與探索─與大陸紀錄片工作者的世紀對話》,台北:遠流,2000年5月10日。
王慰慈(2003),〈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Bill Nichols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廣播與電視》20期,2003年1月,頁1~33。
台灣史料編纂小組(1992),《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3》,台北:業強,1992年。
全景映像工作室著(1993),《生活映像》,台北:時報,1993年6月5日。
宇業熒(1993),《金馬星蹤30年》,台北:時報,1993年。
江冠明(1995),《原住民社區節目發展之研究:從卑南族的參與式傳播談社區傳播發展》,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1995年。
余陽州(1994),〈造反有理,時不我予─台灣異議錄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世新新聞傳播學院學報》第四期,1994年10月15日,頁1~21。
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縣新莊市:視覺傳播藝術學會,1997年10月15日。
李尚仁編譯(1987),《邁向第三電影》,台北:南方叢書,1987年9月。
李泳泉(2002),〈近年來台灣紀錄片在剪接和訪談上的一些問題-以《單打雙不打》、《島國殺人紀事》和《紅葉傳奇》為例〉,真實與再現:台
灣國際紀錄片研討會,2002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論文。
李泳泉(2002),〈細數過去,迎接未來─台灣紀錄片的趨勢觀察〉,《文化視窗》45期,2002年11月,頁39~43。李泳泉(2005),〈執著與妥協〉,《台北電影觀察筆記─台灣篇》,台北:台北電影節,2005年8月,頁20。
李道明(1985),〈什麼是紀錄片?〉,《聯合月刊》52期,1985年12月,頁76~86。李道明(1987),〈回顧與前瞻─談台灣紀錄片性影片的歷史〉,《1987年金馬獎國際電影展特刊》,1987年,台北:金馬執委會。
李道明(1990),〈台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電影欣賞》44期,1990年3月,頁80~93。李道明(1990),〈題材選擇的自主權:從「蛻變中的台灣」談起〉,《影響雜誌》第9期,1990年10月,頁113。
李道明(1994),〈近一百年來台灣電影及電視對台灣原住民的呈現〉,《電影欣賞》69期,1994年5、6月,頁55~64。李道明(1995),〈新聞片與台灣〉,《電影欣賞》73期,1995年1月,頁104~111。李道明(2000),〈紀錄片在台灣〉,收錄於《獨立創作映畫祭》特刊,2000年。
李道明(2001),〈驀然回首-台灣電影一百年〉,《歷史月刊》58期,2001年3月,頁41~42。李道明(2002),〈台灣紀錄片的美學初探〉,真實與再現:紀錄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論文。
李道明、王慰慈主編(2000),《台灣紀錄片與新聞片影人口述(下)》,台北市:文建會,2000年6月。
李道明、王慰慈主編(2000),《台灣紀錄片與新聞片影人口述(上)》,台北市:文建會,2000年6月。
李道明、許碩舜訪問(1993),〈雷驤─現實場景之間的轉換〉,《電影欣賞》65期,1993年9月,頁20~24。
杜雲之(1986),《台灣電影70年》,台北:電影圖書館,1986年。
阮義忠(1987),〈攝影美學初探:與黃春明談對影像語言的領域(上)〉,《雄獅美術》193期,1987年。
周育仁(1995),《政治與經濟之關係》,台北,五南,1995年10月2日。
季桂保(2002),《布希亞》,台北:生智,2002年10月18日。
林木材(2004),〈弔詭的生命現象〉,《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2004年9月28日。
俞聖倫(1997),〈性別紀錄片的友誼與肖像權爭端〉,《新新聞周報》534期,1997年6月1日,頁 79~82。
姚嘉寧、郭碧純、林芳如、王勳瑜(1990),〈真實的紀錄〉,《影響》第三期,1990年3月,頁11~148。
胡台麗(1991),〈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述台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期,1991年。
徐正光(1994),〈一個起點〉,《重返美濃》序文,台北:晨星出版社,1994年。
迷走(1990),〈我們都是這樣場大的?─《由一同走過從前》談歷史剪接的問題〉,收錄於《媒體的出神狀態》,1990年10月30日,頁30~
35。
迷走、梁新華編(1994),《新電影之外/後》,台北:唐山,1994年3月15日。
尉天驄主編(1978),《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
張昌彥、李道明主編(2000),《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台北市:文建會,2000年6月。
張昌彥、李道明主編(2000),《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上)》,,台北市:文建會,2000年6月。
張釗維(2005),〈看不到的怒吼?〉,《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2005年6月10日。
張碧華(1989),〈他們曾經寫歷史─沈富祥談「第三映像工作室」〉,《首都早報‧第七版》,1989年9月7、8日。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1994年2月。
梅奎爾(Merquior, J.G),《傅柯》(Foucoult)。陳瑞麟譯,台北:桂冠,1998年2月1日。
莊琬華整理(2005),〈從拓荒者劉必稼到石頭夢〉,《聯合報‧聯合副刊E9》,2005年2月25日。
許碩舜訪問(1993),〈陳耀圻─走到生活裡找主題〉,《電影欣賞》65期,1993年9月,頁16~19。
郭力昕(2004),〈當紀錄片成為新的教堂─試論《生命》及其文化現象〉,《中國時報‧人間副刊E9》,2004年10月12日。
郭力昕(2005),〈濫情主義與去政治化─當代台灣紀錄片的一些問題〉,《電影欣賞》125期,2005年10月,頁51~55。郭正亮,《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1988年,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所碩士論文。陳孔立(1996),《台灣歷史綱要》,台北:人間,1996年12月19日。
陳其南(1997),〈社區概念的形成─文化與政治,中央與地方論述的逆轉〉,《中國時報‧11版》1997年7月15日。
陳亮丰(1998),《紀錄片生產的平民化:95~98年地方記錄攝影工作者訓練計畫的經驗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所碩士論文,1998年7月23日。陳俊志(1998),〈大媒體鞭苔小同志?!─嚴重抗議「新新聞周報扭曲」打壓同志創作〉,《目擊者雙月刊》4期,1998年3月1日,頁54。
陳飛寶(1988),《台灣電影史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8年。
陳儒修(2005),〈紀錄片:「紀」什麼?「錄」什麼?又是什麼「片」?〉,《電影欣賞》111期,2002年4月,頁13~17。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1996年。
陳豐偉(2004),〈讓《生命》成為公共財〉,《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2004年9月23日。
陳耀圻(1991),〈紀錄的從前‧未來的劇情〉,《電影欣賞》51期,1991年5月。
彭瑞金(1991),《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1991年。
彭懷恩(2003),《政治學理論與方法論Q&A》,台北,風雲論壇,2003年3月30日。
敦誠等著(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1992年7月。
賀照緹(1993),《小眾媒體‧運動文化‧權力─綠色小組的運動形式及生產條件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1993年。黃仁(1994),《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1994年。
黃玉珊(1988),〈美國紀錄片的發展─兼談60年代「真實電影」的表現手法〉,《電影評論》17期,1988年6月。
黃玉珊(2004),〈南藝學派的崛起與表現特色〉,《兩岸傳播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6月。
黃建業(1985),〈金馬獎評審格式的改革與精神〉,《聯合月刊》52期,1985年12月,頁70~73。楊佳嫻整理,〈紀錄片7問─它,真的變了嗎?〉,《誠品好讀》58期,2005年9月,頁40~46。
葉龍彥(1995),《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5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2003 年9月28日。
管中祥(2004),〈從紀錄片生命看見另一種國片希望〉,《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2004年9月6日。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1997年10月15日。
鄭明娳(1994),《當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1994 年7月1日。
盧非易(1998),〈紀錄片的再現技術與觀念之轉變〉,《研究傳播簡訊》14期,1998年5月15日,頁14~16。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1998年12月16日。
盧非易(2001),〈台灣新聞與紀錄片資料庫之建構與片目初探〉,《廣播與電視》16期,2001年3月,頁1~25。
螢火蟲映像體(1995),《單打雙不打:一部來自金門的百姓電影》,台北:萬象圖書,1995年。
薛承雄(1988),《媒介支配—解讀台灣的電視新聞》,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謝金蓉,〈訪問文建會副主委陳其南,談其心境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前途:總設計師變成執行長,陳其南要開創地方時代〉,《新新聞》526期,1997年4月6日。謝潛整理,〈真實的顏色─《月亮的小孩》發表會紀錄〉,《電影欣賞》51期,1991年5月,頁38~47。
謝靉倫,《誰的婦女政策:我國婦女政策中「婦女」的論述分析(1949-2000)》,國立台灣大學政治所畢業論文,2000年。韓緒爾,《台灣新聞片與紀錄片產製之歷史分析(1945~2001)》,國立政治大學廣電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16日。
二、網路部分
《無米樂》官方網站:http://www.happyrice.com.tw
世界電影電子報:http://www.worldscreen.com.tw
台灣電影筆記:http://movie.cca.gov.tw
放映週報:http://www.funscreen.com.tw
紀錄片映像報: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