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鍾國亮,影像處理與電腦視覺,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1年6月。
2.鍾隆文,「視覺式行人偵測與二為向量行人模擬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6年6月。3.龍天立,「以影像處理建構獨立路口智慧型資料收集系統及號誌控制系統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79.0410.E002.14),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民國79年8月。
4.鍾隆文,「影像處理求交通參數之研究—以特徵匹配法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6月。
5.范俊海,「影像處理技術建構交通資料收集系統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9年6月。6.鍾隆文、范俊海,「圖形特徵匹配法於多車種同時偵測之實例研究」,中華民國運輸學會第六屆論文研討會論文集,pp. 85.95,民國80年7月。
7.許添本、鍾隆文,「影像處理應用於交叉口車流偵測之研究—以轉向流量的偵測為例」,中華民國計量學會第二屆計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計量工程學會暨國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會主辦,國科會工程科技推展中心暨工研院量測技術發展中心協辦,pp. 85.95,民國82年5月。
8.朱大慶,「交通設施環境重建之研究」,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9.連國珍,數位影像處理,儒林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9月三版一刷。
10.龍天立,「影像處理建構自動化車輛追蹤系統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1.0410.E002.15),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民國82年9月。
11.許添本等人,「自動化影像處理應用於車輛分類之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辦理,民國82年6月。
12.廖子凱,「影像處理應用於鋪面破壞辨識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6月。13.胡錦標,雷射,圖文出版社,民國75年3月。
14.谷腰欣司,圖解雷射應用與原理,世茂出版社,民國91年6月二版。
15.史天元,「高精度高速掃瞄是雷射測距儀」,二十一世紀土木工程技術研討會,pp.C13~C22,民國91年。
16.曾義星、史天元,「三維雷射掃瞄儀」,科學發展,第365期,pp.16~21,民國92年5月。
17.廖信德、蔡新春、姚文隆、陳木榮,「逆向工程技術之重建CAD模型的改善與最佳化」,第十七屆全國技職教育研討會,pp.21~32,民國91年。
18.胡捷荏,3D雷射掃瞄在室內設計工程上之運用,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民國93年。19.儲慶美、耿琦、張坤樹、簡瑞恬,「應用三維雷射掃瞄儀於大型儲油槽沉陷變形檢測」,第二十三屆測量學術及應用研討會,民國93年。
20.黃偉城,「利用地面三維雷射掃瞄儀研究斷層變形之可行性.2003年Mw6.5台東成功地震池上斷層之同震及震後變形」,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2年。21.高書屏、黃文杰,「3D雷射掃瞄儀應用於油槽形變監測之研究」,工程測量,第四十六卷,第四期,pp.61~76,民國93年12月。22.尤瑞哲,「台灣地區自動化雷射掃描測量之初步試驗」,2001年兩岸自動化數字工程測量研討會論文集,pp.1~11,民國90年。
23.尤瑞哲,「應用空載雷射掃描技術於產生台灣西部沿海地區數值地型模型之研究」,工程科技通訊,第66卷,pp.71~75,民國92年2月。24.施乃中、林承陽,「大型歷史建築文物數位保存」,2003年數位內容創意加值研討會Ⅱ,pp.26.36,民國92年11月。
25.David Jillings,「從二次元到三次元由平面影像技術邁向3D數位新紀元」,博物館數位化國際研討會(器物及書畫類),pp.1~24,民國92年11月。
26.何清龍、許來興,「殘肢曲面模型形狀變更對介面應力之影響」,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十九屆全國學術研討會,pp.705.712,民國91年11月。
27.吳文章,「雷射掃描系統在三維曲面仿傚加工之應用」,2002創意教學與研究研討會,pp.3.223~3.226,民國91年7月。
28.張仲卿、李明義、黃炯興、邱奕山、許書政,「逆向工程在人工義耳設計與製作之應用研究」,第十六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工業類(I),pp.347~356,民國90年4月。
29.江政隆,「牙齒修補體雷射掃描數據之三角網格建模」,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2年。30.姚立德、陳正東,「以雷射掃瞄為基礎之障礙物檢測」,2002中華民國自動控制研討會論文集(下),pp.1125~1130,民國91年3月。
31.鄭明淵、涂宗宏、陳俊賓,「道路舖面雷射偵測儀校估及舖面服務績效指標之建構-以公車專用道為例」,中華民國第九屆鋪面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313~322,民國86年8月。
32.申屠光、牟巂月、彭鈞弘,「電腦雷射全像人體立體結構分析」,第十九屆高分子研討會論文專輯第十二卷第一冊,pp.273~276,民國85年6月。
33.鍾隆文、莊睦雄,「應用雷射掃瞄輔助影像辨識技術發展自動行人觸動號誌,94年道路交通安全與執法研討會」,pp.511~520,民國94年9月。
34.梁志彬,「視覺化行人穿越活動偵知之研究」,淡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35.施永富,測量學(三),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8年2月再版。
36.Hilbert, C. Carl, “Wide Area Detection System Conceptual Design Study”, FHWA/RD.77.68, 1978.
37.Fanping Bu, Ching.Yao Chan, “Pedestrian Sensing Technology Review”, June 2005.
38.Ching.Yao Chan, Fanping Bu, “Literature Review of Pedestrian De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Sensor Survey”, April 30, 2005.
39.Bu Fanping, C.M.Z., et al, “Pedestrian Detection for Transit Bus Platforms-Near Range Sensing Applications”, 12th World Congress on ITS, Paper No.1043, November 6.10, 2005.
40.Huijing Zhao and Ryosuke Schibasaki, “Pedestrian Tracking Using Multiple Laser Range Scanners”, Proceeding of Computers on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Management, 2003.
41.Boehler,W.,A.Marbs, “3D Scanning Instruments”, CIPA, Heritage Documentation-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canning for Cultural Heritage Recording.Corfu, Greece, 2002.
42.Boehler, W., G.Heinz, A. Marbs, “The Potential of Non-contact Close Range Laser Scanners for Cultural Heritage Recording”, Proceedings of CIP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Potsdam, Germany,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