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世聰、張紅松、丁世勇(2005)。從主動得分效果看雅典奧運會女排三甲現狀。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2(3),88-90,115。
王 濤(2000)。對第13屆排球世錦賽中、古女排技術的研究分析。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4(3),71-73。
王 穎(2002)。排球得失分因素及其規律調研與分析。濟南大學學報,12(S1),111-112。
王正忠(1998)。古巴女子排球隊戰術之研究。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白 輝(1987)。有無發球權與自己失誤的關係。中國體育科技,15–18。
白 樺(2000)。排球每球得分制比賽中的得分因素效果分析。延邊大學學報,26(4),319-321。
汪婕、葉松(2000)。淺談每球得分制對排球運動的影響。四川體育科學,1,39-41。
朱征宇、顧偉農、付 強(2002)。九運會女子排球決賽勝負隊得失分規律的分析。中國體育科技,38(10),39-41。
宋 凱(1990)。對我國女排四項技術指標的分析與評價。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學報, 10,32–46。
李來福、陳一進(1995)。1994年第七屆世界女子排球冠軍賽前四強技術效率代表性項目之編製。體育與運動,92,68–128。李安格(1987)。論排球單腳背飛技術的發展。中國體育科技,8,9-12。
李安格(1991)。排球比賽技術、戰術水準發揮的定量分析評價系統。中國體育科技,31–38。
李安格、黃輔周(1995)。現代排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李函潔(2001)。排球比賽得分結構差異性討論。大專排球研究論集,7,131-138。
李瑞娟(1993)。排球比賽基本技術表現與勝負之相關研究。中華排球,61,129-140。
李毅鈞(2005)。中國女排進攻戰術的特點及輪次打法。體育學刊,12(2),105-107。
李黛芬、陳松盛(2001)。世界女排發球型態與成效之分析。大專體育,52,108-112。杜曉偉、楊勁蒼(1999)。每球得分制新規則對男排比賽得分規律影響的初步研究。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6(2),45-47。
余清芳、黎玉東(2002)。自由球員對排球運動影響之研究。大專體育,62,64-68。周 潔、楊碧英、呂雅君(2001)。中外女子排球隊技術運用比較分析。中國體育科技,37(5),37-39。
林竹茂(1985)。排球跳躍扣球發球之研究。台北市:知音出版社。
林竹茂(1990)。1989年第五屆世界青年女子排球錦標賽考察報告專輯。體育與運動,67,21–25。
林竹茂(1994)。現代競技排球發展趨勢與展望。大專排球研究論集,1,1-18。
林竹茂(1999)。當今排球技能戰術主要特徵與展望言析。大專排球研究論集,5,1-28。
林杏麗、陳麗蘋(2004)。女子排球不同扣球位置、扣球戰術的應用分析。九十三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體育學術研討會之論文集(上集)(頁117-128)。台中,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林啟東(2000)。排球運動技術發展規律探析。中華體育,53,70-76。阿英嘎(2004)。2002年女排世錦賽與2003年世界杯賽進攻技術統計的比較研究。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62),71-73。
岳金庫(1988)。試談單腳起跳背飛扣球的運用與創新。中國體育科技,9,16-18。
金春植、姜允哲(1998)。關於排球一攻攔網效果的研究。延邊大學學報,24(4),44-46。
金春植、姜允哲(1999)。關於排球一攻攔網效果的比較研究。延邊大學學報,25(2),139-142。
金春植、國翠娟(1999)。排球比賽中站發球與跳發球效果比較。延邊大學學報,25(3),230-232。
金春植、權澤民(2002)。排球得分因素效果及對策。延邊大學學報,28(2),142-144。
祁淑云、李學淞(1996)。女排主攻手進攻時外部負荷結構與比賽效果關係之研究。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1(4),89-92。
吳美玉(1995)。我國女子排球舉球員與世界級優秀舉球員舉(傳)球技術優劣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學報,19,85-96。
吳茂昌(2006)。女排選手的高度和網上攻擊技術表現相關性之分析。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五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頁380-385),台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編印。
孟範生、張忠新、張 濤(2001)。排球每球得分賽制下的發球規律性探討。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5(3),61-63。
胡文雄、蔡崇濱(1997)。排球運動史話。台南市:供學出版社。
胡啟林(2001)。排球新規則帶來的新變化。湖北體育科技,20(3),37-38。
徐本力(1988)。體育控制論。四川:教育出版社。
秦文華(2001)。世界女子排球選手攻擊成效與比賽勝負相關之研究。台北:大航家企業有限公司。
馬成順(2004)。後排進攻在世界女子排球比賽中運用效果的研究。瀋陽體育學報,23(6),864-865。
馬成順(2005)。世界杯、奧運會女排比賽中發球技術運用效果的分析。遼寧體育科技,27(5),47-48。
展更豪、牛曉雷(2005)。世界女子排球後排進攻技術運用現況分析。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3),86-89。
孫劍輝(1989)。女子排球比賽決勝局發球手段選擇之淺見。中國體育科技,15–20。
許 瀾(2000)。排球規則的演變與排球技戰術發展之間關係的探討。湖北體育科技,3,30-31。
許樹淵(1982)。排球運動技術分析。台北:協進。
許樹淵(1992)。1992年奧運會排球賽技術效率代表性項目之編製。體育與運動,82,86–89。許樹淵(1993)。1992年奧運會排球技術效率分析。中華體育季刊,27,80–85。夏崇德(2002)。青年男子排球運動員彈跳力模型。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5(3),401-403。
夏崇德、顏曉(2003)。青年女子排球運動員彈跳力模型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39(7),20-22。
章 猛(2003)。排球跳發球的“質”“量”分析。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6(2),195-198。
顧曉菁、魯成旭(2002)。對影響排球運動員競技能力各因素的多元分析。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8(2),79-82。
陳一進(1996)。第七屆世界女子排球冠軍賽前四強技術分析與比較之探討。台北:文笙書局。
陳和章(1985)。六人制排球攔網技術理論與應用之研究。台中:精華出版社。
陳政達(2002)。排球得分技術效率暨比賽記錄分析之研究。大專排球研究論集,8,7-18。
陳銘鐘(2000)。排球新規則實施後攻擊技術效果分析。大專排球研究論集,6,143-156。
莊豔惠(1993)。女子排球不同距離發球及接發球效果的探討。國立臺灣體專學報,3,105-116。
崔愛軍(2000)。排球每球得分制規則對比賽的影響及相應對策。山東體育科技,22,37-39。
舒為平、劉建華、李軍、何文開(1999)。我國青年女排主攻手強攻突破能力量化評價模型與標準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5(1),42-46。
張 然(1999)。每球得分制的思考。中國排球,61,12-13。
張迺吉(1989a)。排球競賽資料統計分析與選手培訓成效追蹤之電腦程式設計及其應用。國立台北商業專科學校學報,31,45。
張迺吉(1989b)。1988年國際五國女子排球邀請賽比賽資料統計與技術分析。中華排球,48,59-66。
張恩崇(2001)。我國優秀三級男子排球選手四號位強攻扣球運動學分析。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張桂青(2000)。每球得分制對排球技戰術影響的研究。濱州師專學報,16(2),57-61。
張資榮(1982)。排球正面攻擊之起跳動力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明雪(1996)。1996年奧運會後國際排球規則修訂對攻防戰術的影響。大專體育,27,88-96。黃娟娟(1995)。論排球比賽中後排攻擊與跳躍發球。大專排球研究論集,2,134-136。
黃娟娟(1996)。女子排球比賽中不同發球位置發球距離發型態與發球落點對發球效果的影響。高雄:復文圖書公司印行。
葉煌典(1982)。排球扣球動作的研析。台北:驚聲。
葉煌典(1986)。女子排球比賽中基本技術之比較分析。台北:長庚出版社。
賀明津、張桂青(2001)。新規則下排球聯賽男女排得失分情況分析。濱州師專學報,17(2),74-76。
湯慧娟、蔡崇濱、宋一夫(1999)。贏球得分制對排球比賽影響的初步研究。成大體育,33,104-109。楚光存(1986)。發球的新勢頭。中國體育科技,33–36。
楊勁蒼、谷 崎、王 震、靜 鐵(2003)。中國女子排球隊參加第14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得分情況的比較研究。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7(3),87-91
楊勁蒼、谷 崎、王 震、靜鐵(2004)。中國女子排球隊參加第14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得失分情況的比較。中國體育科技,40(2),51-54。
趙國斌、黃長福(1994)。排球前後排扣球之運動學分析。中華民國體育學報,17 , 243-254。鄔燕紅(2002)。排球新規則下攔網技術透視。首都體育學院學報,14(2),60。
虞重干(1999)。排球運動。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黎玉東(2003)。排球贏球得分制對大專排球比賽得分結構與得失分因素對比賽勝率影響之研究。台北:立昌出版社。
鄭芳梵(1991)。排球訓練法。台北市:台北體育學院。鄭芳梵(1999)。排球後排攻擊進攻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紅波、張喆(2005)。排球單腳起跳扣球技術動作的研究進展。瀋陽體育學院學報,24(4),116-118。
劉宗耀(1986)。第五屆世界盃男子排球比賽考察報告。中國體育科技,16–24。
劉 荻、朱林凱(2003)。對排球四號位強攻個人戰術運用的研究與探討。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4(6),110-113。
劉傳信(1997)。96全國青年排球聯賽江蘇女排扣球技術現況分析。湖北體育科技,1,23-25。
劉鎮國(1991)。排球運動基本技術與成績表現之相關研究。台南:漢家出版社。
劉曙亮(2002)。第14屆釜山亞運會女子排球比賽技戰術運用及得分效果分析。體育與科技,23(6),45-46。
盧 虹、李向東(2000)。淺談排球競賽規則的演變與發展。蘭州大學學報,28,468-470。
蔡 皓(1996)。論排球單腳起跳扣球技術在後排進攻中的優勢。上海師範大學學報,3,88。
蔡崇濱(1992)。我國女子甲組排球比賽損益兩平點分析。成大體育研究集刊,2,19–24。蔡崇濱(1999)。贏球得分制對排球比賽的影響和對策。中華體育,3,29-36。蔡熙銘(1999)。1998年世界女排大獎賽鳳山站預賽表現優異選手之球技分析。大專排球研究論集,5,59-73。
賴永成(1997)。女子排球背後扣球兩種不同起跳動作之運動學差異分析。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顧曉菁、魯成旭(2002)。對影響排球運動員競技能力各因素的多元分析。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8(2),79-82。
鐘秉樞、董天姝、張 然、闕永伍、辛 沂、李耀先、安 琪(2000)。實行新規則後排球比賽規律初探。體育科學,20(2),34-38。
鐘秉樞、董天姝、張 然、闕永伍、安 琪、辛 沂、李耀先(2001)。新規則下排球比賽規律初探。四川體育科學,93,1-5。
二、日文部份
土谷秀雄、島津大宣、古沢久雄、南匡泰、亀山紘美、木村章二、柏森康雄(1977)。第十回日本 ソ-グ、第八回實業團ソ-グにおはる得點內容の分析。パレ-ボ-ル,5(8),12-17。日本文化出版株式會社。
土谷秀雄、島津大宣、古沢久雄、南匡泰、島津大宣、古沢久雄、木村章二、柏森康雄(1977)。昭和五十二年春季大學ソ-グにおはる得點內容の分析。パレ-ボ-ル,5(9),16-21。日本文化出版株式會社。
土谷秀雄、島津大宣、古沢久雄、南匡泰、亀山紘美、木村章二、桑山義昭、白井徹男、柏森康雄(1977a)。日本ソ-グ十年間におはる得點內容の推移。パレ-ボ-ル,5(11),34-37。日本文化出版株式會社。
土谷秀雄、島津大宣、古沢久雄、南匡泰、亀山紘美、木村章二、桑山義昭、白井徹男、柏森康雄(1977b)。第十回日本ソ-グ、第八回實業團ソ-グ‧昭和五十二年關東大學、關西大學春季一部ソ-グにおはる得點內容の分析。パレ-ボ-ル,5(12),16-21。日本文化出版株式會社。
土谷秀雄、亀山紘美、古沢久雄、木村章二、桑山義昭、島津大宣、柏森康雄、南匡泰、梶尾義昭、白井徹男(1979)。第九回實業團ソ-グにおはる得點內容の分析。パレ-ボ-ル,7(3),72-74。日本文化出版株式會社。
土谷秀雄、島津大宣、古沢久雄、梶尾義昭、亀山紘美、木村章二、桑山義昭、南匡泰、白井徹男、柏森康雄、山本章雄(1979)。實業團ソ-グ十年間におはる得點內容の推移。パレ-ボ-ル,7(10),55-58。日本文化出版株式會社。
土谷秀雄、古沢久雄、島津大宣、南匡泰、桑山義昭、亀山紘美、木村章二、白井徹男、柏森康雄(1979)。第十一回實業團ソ-グにおはる得點內容の分析。パレ-ボ-ル,7(2),56-60。日本文化出版株式會社。
清水光治(1977)。パレ-ボ-ルの基礎教室ベ-スボ-ル.マがジん社。
豐田博、島津大宣(1973)。パレ-ボ-ル技術の評價に關チる研究,第二報。新レい記錄法の作成と女子一流チ-ム,選手的國際試會,におはる技術成績について。東京大學教養部體育研究室體育學紀要,6,71-79。
三、英文部份
Coleman, S. G. S. , Benham, A. S.& Northcott, S. R.(1993).Athree-dimensionalcinematographical analysis of the volleyball spike. Journal of SportSciences, 11, 295-302.
Gordon, D.(1988). The back row attack, Coaching Volleyball, 1(6).
Heag(1988).The Teaching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 New Research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1988, SOSCOC Interdisciplinary Seminars, 76.
Horst Kasler(1982).Das Training des jugendlichen Handballers, 237-258.
Lorne, S.(1977). Individual Action Plan. Volleyball Technical Journal, 3 (1), Canadian Volleyball Association.
Song, K.(1990).Discussion on four volleyballers.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10, 31-34.
Tadao MIYAKOZAWA, Shinji TOCHIBORI, Yuzo FUKUHARA & Seiji OHSAWA(1982). Volleyball. Game Analysis–About Break Even Point, Health & Sport Science, 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