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儷璇 (2004),「商業銀行如何衡量住宅貸款之違約機率與違約損失率-內部模型法之應用」,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2.江怡慧、吳兆慶(2002),「如何以知識管理提昇銀行競爭力—以銀行授信為例」,交銀產業金融季刊第114期,94~113頁。3.吳鴻聲(2003),「實施新資本適足規定對總體經濟的影響:台灣之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班。4.沈中華(2005),「銀行評比:推估品質一致的盈餘」,金融風險管理季刊,第一卷第三期,89-105頁。5.李三榮 (2005),「Basel II」,台灣金融研訓院講義。
6.林思惟(2005),「銀行推動新版巴塞爾資本協定信用風險IRB法聯徵中心規劃提供之服務與協助」,金融風險管理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43-148頁。
7.金管會與中華民國銀行公會Basel II共同研究小組(2003),「信用風險IRB法分組-第一階段報告」,http://www.fscey.gov.tw。
8.金管會與中華民國銀行公會Basel II共同研究小組(2005),「銀行自有資本與風險性資產之計算方法說明-信用風險標準法及內部評等法」草案,http://www.fscey.gov.tw。
9.金融領域創新資訊應用專輯.第一冊,信用風險議題與資訊平台規劃(2005),電子商務研究所創新資訊應用中心金融服務組編。
10.胡志宏 (2003),「新版巴塞爾資本協定對我國金融業信用風險管理之衝擊」,元智大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1.徐如慧(2003),「信用風險內部評等法之二:零售金融」證交資料498期,60-90頁。12.徐如慧(2003),「現代信用風險模型之評估」,證交資料494期,14-39頁。13.徐如慧(2002),「新版巴塞爾資本協定總論(上)(下)-概述及信用風險計算方法」,證交資料,第482期。14.徐如慧(2003),「信用風險內部評等法之一:企業金融(上)、(下)」證交資料,第496、497期。15.陳寶清(2004),「Basel II對本國銀行授信業務之影響研究以-T銀行為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16.郭秋榮(2003),「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資本適足率之規範及其新制之影響」,行政院經建會經濟研究處專員專題研究報告。17.孫銘誼、王思芳(2005),「信用評等模型驗證之初探-相關方法與文獻回顧」,金融風險管理季刊,第一卷第一期,111-125頁。18.黃憲章(2003),「新版巴塞爾資本協定對我國金融業營運風險管理之衝擊」,元智大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曾令寧、黃仁德(2004),「風險基準資本指南-Basel II」,財團法人台彎金融研訓院出版。
20.華南銀行信用風險IRB小組(2004),「Basel II—信用風險內部評等法簡介」,專題論述。
21.曾國烈 (2004),「銀行實施Basel II之機會與挑戰」,台灣金融研訓院。
22.銀行授信實務概要(2005),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編輯委員會。
23.潘雅慧(2002),「Basel II及信用風險模型化之研析」,中央銀行季刊,第二十四卷第二期。
24.薛人瑞、陳漢沖(2005),「新巴塞爾協定之違約機率量化研究」,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74~82頁。
25.賴孟猷(2003),「信用風險管理系統」,交銀通訊,一月號,25~29頁。
26.蕭珍隆(2003),「銀行授信信用風險溢酬之衡量」,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27.龐中懿 (2004),「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對銀行外部稽核規範之探討」,元智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8.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01),”Overview of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 Basel Report, January.
29.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01),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 Basel Report, January.
30.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01), ”The Standardized Approach to Credit Risk”, Basel Report, January.
31.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03a), “Overview of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Basel Report, April.
32.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03b),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 Basel Report, April.
33.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03c),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on QIS3, ” Basel Report, May.
34.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03d), “ Quantitative Impact Study 3, ” Basel Report, April.
35. 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04),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s—A Revised Framework,” Basel Report, June.
36. Michael Crouhy, Robert Mark, Dan Galai (2006),” Risk Management” McGraw-Hill, Inc.
37. 國際清算銀行 http://www.bis.org
38. 中央銀行 http://www.cbc.gov.tw
39. 金管會銀行局 http://www.banking.gov
40. 中華信用評等公司網站 http://taiwanratings.com.tw
41. 中華民國銀行公會網站 http://www.ba.org.tw
42. 財政部證期會網站 http://www.sfc.gov.tw
43. 美國財政部金融局 http://www.occ.treas.gov
44. 元大京華證券 http://riskmgmt.yuanta.com.tw
45.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 http://www.deloitte.com
46. 金融聯合徵信中心 http://www.jcic.org.tw
47. 台灣金融研訓院 http://www.tabf.org.tw/tw
48.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
49. 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