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依筆畫次序)
1.王子定,「現代森林保護學」,國立編譯館,1989 年。
2.王燕華,「山老鼠專題報導系列」,探索專論,聯合報,2004/08/23,A10版。
3.中華民國森林法修正委員會,「中華民國森林法修正草案暨有關資料」, 1966 年12 月。
4.尤重道,「特殊用地之使用與管理」,永然文化,1999 年6 月。
5.立法院公報:法律案專輯第198 輯「水土保持法案」,立法院秘書處,
1997 年。
6.立法院公報:法律案專輯第94 輯「森林法修正案」,立法院秘書處,
1986 年。
7.立法院公報:法律案專輯第233 輯「森林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立法
院秘書處,1998 年。
8. 司法院統計處,「司法統計提要」,司法院統計處編印,2000年至2004年。
9.台灣高等法院檢察署,台灣法務統計,台灣高等法院檢察署印行,2000年至2004年。
10.台灣地區林業統計電子書,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2004。
11. 甘添貴等,「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元照出版社,2001年6 月。
12.甘添貴,「體系刑法各論第二卷」,作者自刊,200 年4 月。
13.甘添貴教授祝壽論文編輯委員會,「刑事法學之理念與探索:甘添貴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學林文化,2002 年3 月。
14江振源,「論森林法之刑事制裁」,政治大學地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5.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森林盜伐案件紀錄,林務局統計編印,2005。
16.呂福原等,台灣樹木解說,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編印,1997。
17.李桃生,「森林法實務問題之研究」,中興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年。18.李錦育,自然資源保育管理體系及其相關政策與法規之探討,「台灣
林業」20 卷2 期。
19.李久先、李桃生,在環境法體系下探討森林法的地位,「臺灣林業」19 卷4 期。
20.李國忠、連錦漳,臺灣森林副產物產地分佈,「臺灣林業」第17 卷6
期。
21.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楊智。
22.吳芝儀、廖梅花(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3.吳耀宗,「犯罪與法之抗制(一)」,中央警大出版社,2000 年3 月。
24.何偉真,台灣有必要在增設國家公園嗎?「台灣林業」24 卷5 期。
25.林山田,「刑事法論叢(二)」,作者自刊,1997 年3 月。
26.林山田,「刑事法論叢(三)— 刑法的革新」,學林文化,2001 年8月。
27.林山田,「刑法通論(上)、(下)」7 版,作者自刊,2001 年10 月、 2001年12 月。
28.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下)」增訂2 版,作者自刊,1999 年9月。
29.林山田,論刑法上之法益,「刑事法雜誌」22 卷2 期。30.林山田,論刑事不法與行政不法,「刑事法雜誌」20 卷2 期。31.林山田,「刑事法論叢(一)」再版,作者自刊,1997 年3 月。
32.林東茂,「刑法綜覽」,學林文化,2002 年。
33.林東茂等,「罪與刑:林山田教授六十歲生日祝賀論文集」,五南出版社,1998 年10 月。
34.林國銓,從森林生態觀點談洩K落葉之分解,「臺灣林業」16 卷9 期。35.林朝欽,國有林區之國家公園與林業間配合問題探討,「台灣林業」
9 卷11 期。
36.林錫霞,「山老鼠運木材,花招百出」,文教專論,聯合報2004/07/14 中縣B1版。
37.林宛諭,「大哥的漂流木」,探索專論,聯合報,2005/06/22 A10版。
38.林森如,「鐵面查贓」,社會話題,聯合報,2003/01/20,9版。
39.林文鎮,「森林文化(上冊)」,中國造林事業協會,1997 年6 月。
40.邱志瓶、黃麟倫,司法研究年報第二十輯「違法使用山坡地之刑事責
任」,2000 年。
41.邱聰智,「公害法原理」增訂再版,作者自刊,1987 年。
42.「社會科學與科技發展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國科會,1983 年。
43.范振和,「兩個木材市場,一明一暗-台灣珍貴林木的地下交易市場」,專題報導,. 聯合報2004/07/14 中縣文教B1版 。
44.柯澤東,「環境法論」2 版,作者自刊,1993 年3 月。
45.柯澤東主持「自然保育法制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1990 年。
46.柯澤東主持「環境保護立法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建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1988 年。
47.柯澤東,「環境法論(二)」,作者自刊,1995 年6 月。
48.柯耀程,「刑法競合論」,作者自刊,2000 年12 月。
49.柯金源,「我們的島」專訪系列,公共電視製作小組,公視新聞部2003/01/24。
50.姜炫煥,「山老鼠專題報導系列」,探索專論,聯合報,2004/08/25,A10版。
51.高泉錫,「盜伐猖獗,山林生態浩劫」,「民生論壇」,民生報,2005/05/06A版。
52.高金桂,「利益衡量與刑法之犯罪判斷」,元照出版社,2003 年2 月。
53.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54.戚永年、王德春,我國國民嚮往森林之意向調查與分析,「臺
灣林業」19 卷12 期。
55.姚鶴年,台灣林業之發展,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編印,2004。
56.野禸q,「主觀與客觀之間」,作者自刊,1997 年9 月。
57.野禸q,「刑法問題與對策」修訂再版,作者自刊,2000 年11 月。
58.閉K金(1996),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59.張平吾(1996),被害者學。台北:三民書局。
60.陳秋雲,「颱風過後的國難財-打撈漂流木」,探索專論,聯合報2005/01/22 A10版。
61.陳彥豪,「台灣珍貴林木的悲歌」,話題新聞,聯合晚報,200407/07 2版。
62.陳志龍,「法益與刑事立法」3 版,作者自刊,1997 年。
63.陳志輝,「刑法上的法條競合」,作者自刊,1998 年2 月。
64.陳慈陽,「環境法總論」,元照出版社,2000 年6 月。
65.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下)」,元照出版社,2003 年。
66.黃榮堅,雙重評價禁止與法條競合,「臺大法學論叢」23 卷1 期。
67.黃榮堅,「刑法問題與利益思考」,元照出版社,1999 年。
68.黃榮堅,「刑罰的極限」,元照出版社,1999 年。
69.黃錦堂,「台灣地區環境法之研究」,月旦出版社,1994 年4 月。
70.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2),犯罪學概論。台北:三民
書局。
71.黃光雄等(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文
化事業有限公司。
72.梁恆昌,贓物罪之探討,「法令月刊」36 卷12 期。73.焦國模,中國歷代森林之破壞(二),「臺灣林業」第17 卷8 期。74.葉俊榮,「環境政策與法律」,元照出版社,2002 年4 月。
75.夏禹九等,「森林資源的永續經營」,台灣省林業試驗所,1993 年。
76.楊士隆(2001),犯罪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77.楊士隆(1994),情境犯罪預防之技術與範例。警學叢刊,25卷1 期。
78.楊士隆(1995),運用環境設計預防犯罪之探討。警學叢刊25卷4 期。
79.楊國樞等(199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冊)。台北:東華書局。
80.楊秋霖,「森林資源保育與永續經營」,中華造林事業協會,1990 年8月。
81.蔡德輝(1996),犯罪學-犯罪學理論與犯罪防制。台北:五南
書局。
82.蔡德輝、揚士隆(2002),犯罪學。台北:五南書籍。
83.趙令德,大安溪流域漂流木之處理及所遭遇問題之探討,「臺灣林業」第18 卷第6 期。
84.廖義男等,「行政不法行為制裁規定之研究:行政秩序罰法草案」,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1990 年。
85.鄭瑞隆 譯(2001)。實地工作。載於黃光雄主譯 質性研究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
86.鄧煌發(1995),犯罪預防。挑園:中央警察大學。
87.鄭昆山,「環境刑法之基礎理論」2 版,五南出版社,1998 年4月。
88.鄭毅,「帶槍的警察,山老鼠才怕」,探索專論,聯合報,2005/08/19 A10版。
89.監察院公報,監察院糾正書, 2004年。
90.羅紹平,「山老鼠運贓手法翻新,成段塊狀木人力背下山」,探索專論,聯合報,2004/08/22,A10版。
91.羅建旺,「山老鼠專題報導系列」,探索專論,聯合報,2004/08/22,A10版。
92.聯合知識庫,聯合報系新聞內容,2000~2006。
93.「環境刑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輯」,國際刑法學會中華民國分會,
1992 年11 月。
貳、外文部分(依字母次序)
1. Becker,G.S.(1968)Crime and Punishment:An Economic Approac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No.77.
2. Chamelin,N.C.&Evans,K.R.(1995)Criminal Law for Police Officers “Sixth Edition”:New Jersey.
3. Chen,H.T.&Rossi,P.H.(1987)“The Theory-Driven Approach to Validity”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4. Clarke,R.V.(1980).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Theory and Practice,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20.
5. Cohen,Lawrence E. and Felson,Marcus.(1979)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4.
6. Cornish,D.B.and Clarke,R.V.(1986)The Reasoning Criminal: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s on Offending.New York:Springer-Verlag.
7. Corroll,J.S.(1978)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Detterrence:
The Valuation of Crime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8. Felson,M.(1987)”Routine Activities and Crime Preventioninthe Developing Metropolis”Criminology,Vol.25(4)。
9. Jeffery,C.R.(1977).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Beverly Hills CA:Sage(2nd Edition).
10. Lynch,James P.(1987)Routine Activity and Victimization at Work,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Vol.3,No.4.
11. Newman,O. (1972)Defensible Space: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Urban Design.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
12. Newman,O.(1973a)Defensible Spaces: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Crime Prevention, in Deterrence of Crime in and Around Residences.Washington DC:U.S.
13. Newman,O.(1973b)Defensible Spaces: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Urban Design,New York:Collier.NCVS(1991).
14. Rossi,Peter H.& Freeman,Howard E.(1982)Evalu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Sage Publications.
15. Siegel,L.J.(2003)Criminology.CA.USA: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16. Sherman,Lawrence.(1990).”Police Crackdown. ”NJ Reports,March/April.
17. Skogan,Wesley G.(1977).Dimensions of the Dark Figure of Unreported Crime, ”Crime and Delinquency,January.
28. Sutherland,Edwin H.(1937)The Professional Thief,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9. Sutherland,E.H.& Cressey,D.R.(1978)Criminology. N.Y.: Lippincott Company.
20. Taylor, Ralph B.&Stephen Gottfredson.(1986)”Environmental Design, Crime and Prevention: An Examination of Community Dynamics.”in Community and Crime ,Edited by Albert J.Reiss,Jr. & Michael Ton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1. Tim Coupe & Max Griffiths(1998)Police Investigation into Residential Burglary. The British Criminology Conferences:Selected Proceedings.
22. Van Den Haag,Ernest.(1982)”The Criminal Law as A Threat System”Journal of Criminal Law and Crimi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