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0: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培銘
研究生(外文):Pei-ming Wu
論文名稱:柴油車用油品性能成份改善對移動污染源生成關係模式
論文名稱(外文):Diesel oil used ingredient improvement to the productive relation of moving pollutant sources
指導教授:郭春寶
指導教授(外文):Chun-pao Ku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機械工程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機械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0
中文關鍵詞:影響因子推估模式削減量
外文關鍵詞:pollution reduced quantitycomputed modeeffect fact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2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台灣地區機動車輛數目顯著增加,造成的空氣污染嚴重,在這些移動污染源中,以柴油車輛所造成的汙染最為嚴重。因此本文結果將可對柴油引擎污染物進行排放減量計算,得到移動污染源與環境衝擊的關係模式。

透過本文對油品成份改善與柴油引擎燃燒生成物進行分析,得到油品成份改善與汙染源減量的關係式,建立改善油品品質與污染減量的關係。最後由行政院環保署空氣污染防治處,所提出三種排放削減量計算公式ER1、ER2、ER3進行污染物排放量削減的成效評估,配合油品成份的改善,經由減量效益來評估改善後污染物削減貢獻量,落實降低國內空氣污染量,達到管制空氣污染目標。
Accompanying with the growth of the economy in Taiwan, the number of automobiles are also increasing, hence it causes serious air pollution. Among these moving pollution source,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diesel automobiles is the most serious. Therefore, the pollution discharge of the diesel engine for the effect factors of human body and the impact of the pollu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and provide the relation mode of the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 impact.

By means of this study, the components of the fuel and the production of diesel engine combustion are analyzed, and obt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nents of the fuel and pollution source to establish a formulation of improving oil quality and reduction of pollution, then calculating the emission amount by computed mode(EPEFE). Three equations of reduction of the emission ER1, ER2 and ER3 proposed by the CTCI Corporation are used to carry out the effects evaluation of the pollution emission. Finally by the way of reduction benefit to obtain the expected goal of pollution reduced quantity and improve the fuel quality, then reduce the air pollution to arrive the aim of pollution reduction.
第一章、 緒論……………………………………………………………………………1
1-1前言……………………………………………………………………………………1
1-2研究動機與目的………………………………………………………………………4
1-2.1柴油車油品改進研究目的…………………………………………………………5
1-2.2 柴油車運轉排放戴奧辛研究動機…………………………………………………5
第二章、 文獻回顧………………………………………………………………………11
2-1柴油油品對十六烷值的研究.…………………………………………………………11
2-2柴油油品對燃油分析的研究…………………………………………………………13
2-3柴油油品對碳氫比分析的研究………………………………………………………13
2-4柴油車引擎操作生成戴奧辛過程研究………………………………………………14
2-5文獻回顧總結…………………………………………………………………………17
第三章、 理論模式………………………………………………………………………20
3-1柴油引擎燃燒化學反應式污染物排放推估…………………………………………20
3-1.1柴油引擎燃燒過程之完全燃燒反應過程…………………………………………20
3-1.2柴油引擎燃燒過程之不完全燃燒反應過程………………………………………22
3-2柴油油霧熱裂解與汙染源的關係……………………………………………………24
3-3柴油引擎燃油熱裂解理論模式………………………………………………………25
3-4柴油燃燒理論分析與推導……………………………………………………………26
3-5污染物排放總量推估與總量削減模式應用…………………………………………31
3-6油品污染物排放推估…………………………………………………………………42
第四章、 研究方法………………………………………………………………………44
4-1柴油引擎生成污染物排放量測實驗…………………………………………………44
4-1.1.實驗儀器與方法……………………………………………………………………47
4-1.2. 實驗步驟與配置…………………………………………………………………47
4-2油品含氯成份量測分析………………………………………………………………48
4-2.1.實驗儀器……………………………………………………………………………48
4-2.2.實驗方法……………………………………………………………………………51
4-2.3.實驗流程……………………………………………………………………………52

第五章、 柴油引擎排放污染物分析與檢測……………………………………………53
5-1.柴油引擎加入添加劑對污染物減量分析……………………………………………53
5-2.柴油引擎污染物計算結果……………………………………………………………53
5-3. 柴油引擎排放戴奧辛分析與檢測…………………………………………………53
5-3.1. 柴油油品含氯量測結果分析……………………………………………………53
5-3.2. 實際柴油排放戴奧辛生成數據…………………………………………………5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68
6-2 建議與未來方向………………………………………………………………………69
第七章、 參考文獻…………………………………………………………………………71






表目錄
表1.台灣三大都會區主要空氣污染源分析表……………………………………………2
表2.美國1987與1995年戴奧辛類污染源排放調查比較…………………………………8
表 3. 歐洲各國戴奧辛排放清冊…………………………………………………………9
表4.世界各國戴奧辛整體排放量比較表…………………………………………………10
表5. EPEFE測試結果………………………………………………………………………33
表6.柴油車輛排放值轉換係數……………………………………………………………36
表7.排放削減量式三(ER1)相關試算表…………………………………………………39
表8. 排放削減量式四(ER2)相關試算表………………………………………………40
表9. YAMAHA ME200F 引擎規格……………………………………………………………46
表10.柴油引擎實驗條件表…………………………………………………………………46
表11. 柴油車排放削減計算條件表………………………………………………………56
表12.固定轉速不同負載之NOx平均排放削減量…………………………………………57
表13.固定當量不同轉速之NOx平均排放削減量…………………………………………58
表14.固定轉速不同負載之HC平均排放削減量……………………………………………58
表15. 固定當量不同轉速之HC平均排放削減量…………………………………………59
表16. 固定轉速不同負載之CO平均排放削減量…………………………………………59
表17. 固定當量不同轉速之CO平均排放削減量…………………………………………60
表18. A油柴油含氯量………………………………………………………………………61
表19. B油柴油含氯量………………………………………………………………………61
表20. 戴奧辛毒性計量表示法……………………………………………………………63
表21.A油柴油戴奧辛含量…………………………………………………………………64
表22. B油柴油戴奧辛含量………………………………………………………………65




圖目錄
圖1. 柴油引擎燃燒過程…………………………………………………………………26
圖2.柴油車動力計…………………………………………………………………………45
圖3. 柴油引擎……………………………………………………………………………45
圖4. 柴油車動力計量測實驗之整體配置圖……………………………………………47
圖5. 總氯分析實驗儀器圖…………………………………………………………………48
圖6.總氯分析實驗示意圖…………………………………………………………………49
圖7. 油品含氯量測實驗流程圖…………………………………………………………52
圖8.定轉速下改變當量比之低劑量添加劑NOx排放比較………………………………54
圖9.定當量比下改變轉速之低劑量添加劑NOx排放比較………………………………54
圖10.定轉速下改變當量比之低劑量添加劑HC排放比較………………………………54
圖11.定當量比下改變轉速之低劑量添加劑HC排放比較………………………………54
圖12.定轉速下改變當量比之低劑量添加劑CO排放比較………………………………54
圖13.定當量比下改變轉速之低劑量添加劑CO排放比較………………………………54
圖14.定轉速下改變當量比之高劑量添加劑NOx排放比較……………………………55
圖15.定當量比下改變轉速之高劑量添加劑NOx排放比較……………………………55
圖16.定轉速下改變當量比之高劑量添加劑HC排放比較………………………………55
圖17.定當量比下改變轉速之高劑量添加劑HC排放比較………………………………55
圖18.定轉速下改變當量比之高劑量添加劑CO排放比較………………………………55
圖19.定當量比下改變轉速之高劑量添加劑CO排放比較………………………………55
圖20.國內兩大柴油戴奧辛含量- A油品…………………………………………………66
圖21.國內兩大柴油戴奧辛含量- B油品…………………………………………………67

附表
附表1.各縣市柴油車數量…………………………………………………………………74
附表2.各式柴油車車齡累算行駛里程及每年總行駛里程………………………………75
附表3.柴油車排放率………………………………………………………………………76
附表4.我國柴油大客車排放係數…………………………………………………………77
附表5.我國柴油大貨車排放係數…………………………………………………………78
附表6.我國柴油小貨車排放係數…………………………………………………………79
附表7.柴油大客車數量表…………………………………………………………………80
附表8.柴油大貨車數量表…………………………………………………………………81
附表9.柴油小貨車數量表…………………………………………………………………82
附表10. 94年各縣市平均月份加油站汽、柴油銷售量統計表………………………83
參考文獻
1.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民國91年,「空氣品質長期趨勢與年份統計結案報告」,計畫編號EPA-91-FA11-03-91A154。
2. 交通部統計處,民國90年,「中華民國交通統計月報」。
3. 行政院環保署,民國90年,「建立台灣地區戴奧辛排放清冊及排放資料庫結
案報告」,計畫編號EPA-90-FA12-03-A158,2001。
3.Nicos Ladommatos ,Mohammad Parsi and Angela Knowles, ,1996,” The effect of fuel cetane improver on diesel pollutant emissions”, Fuel, Vol 75, pp8-14.
4. C.Clunies-Ross,B.R.Stanmore,G.J.Millar,”Dioxins in diesel exhaust”, Nature ,Vol381,1996.
5. Jeffrey V. Ryan and Brian K. Gullett , “On-Road Emission Sampling of a Heavy-duty Diesel Vehicle for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PolychlorinatedDibenzofurans” ,Environ.Sci.Technol., Vol34,pp4483-4489,2000
6. L.Rantanen,S.Mikkonen,”The effects of engine operation and fuel composition on diese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carbon content” J. Aerosol Sci. , Vol.29, pp.S353~S354,1998.
7.Hiroaki Watanabe , Toshihiro Tahara, Mitsuo Tamanouchi, Jihei Iida , 1997,March, “Study of the effects on exhaust emissions in direct injection diesel engines: Effects of fuel injection system, distillation properties and cetane number”.
8.Chung-Bang Chen, Hsi-Hsien Yang, Jong-Lieh Chiang,1998,” The influence of fuel aromatics on particulate emissions and aerosols from a heavy-duty diesel engine” J. Aerosol Sci. , Vol.29, pp.S349.
9.楊玉姿,民國69年,「低氫碳比(H/C)柴油對柴油引擎性能與排氣污染之研究」,成奶j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0.王中行,民國70年,「直接噴射式柴油引擎使用引醇-柴油雙燃料之燃燒特性與排氣污染 之計算分析」,成奶j學機械研究所碩士論文。
11.謝崧魁,民國71年,「柴油引擎壓縮比對低氫碳比(H/C)柴油燃燒特性與排氣污染影響之研究」,成奶j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2.行政院環保署,民國90年,「建立台灣地區戴奧辛排放清冊及排放資料庫結
案報告」,計畫編號EPA-90-FA12-03-A158,2001.
13. Stellan Marklund , Christoffer Rappe, and Mats Tysklind, Karl-Erik Egeback, “Identification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 and dioxins in exhausts from cars run on leaded gasoline”, Chemosphere,Vol16,pp29-36,1987.
14. Yuichi Miyabara , Shunji Hashimoto, Masaru Sagai , Masatoshi Morita, “PCDDs and PCDFs in Vehicle exhaust particles in Japan”,Chemosphere, Vol.39,pp143-150,1999.
15. 第十九屆空氣污染控制技術研討會,民國91年,「汽車排放戴奧辛之特徵研究」,張木彬。
16. 行政院環保署空氣污染防治處,民國88年,「移動性污染源減量成效推估相關建議值結案報告」
17. Methods to Find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Funding Air Quality Projects,1999,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
18. .行政院環保署國科會,民國86年,「都會區臭氧濃度排放及防治第二年結案報告」,計畫編號EPA-86-FA42-09-02,執行單位: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19. 行政院環保署國科會,民國86年,「高雄都會區型車型態及車輛平均排放係數建立及更新研究專案計畫結案報告」,計畫編號EPA-86-FA42-09-01,執行單位:歐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張嘉祐,民國94年,「生質柴油熱裂解推估戴奧辛生成關係模式」,中正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1.行政院環保署國科會,民國94年,「柴油車用油品性能及成分改善對移動污染源改善成效評析專案研究結案報告」,計畫編號NSC 94-EPA-Z-194-002,執行單位:國立中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22.蘇仁政,民國91年,「高效率柴油引擎燃燒模擬與分析」,成奶j學航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3.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系統查詢系統,http://w3.epa.gov.tw/epalaw/index.aspx。
24.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民國92年,柴油車排放清冊, http://ivy2.epa.gov.tw/out_web/F/MOTOR/M_INDEX.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倪伯嘉,2004,<兩岸加入WTO後服務貿易業的競爭與合作>,兩岸經貿月刊,第五期。
2. 陳文琪,1999,<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WTO ) 開放法律服務市場簡介>,法務通訊,第1931期。
3. 陳文琪,1999,<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WTO ) 開放法律服務市場簡介>,法務通訊,第1931期。
4. 林祖嘉,2002,<加入WTO對大陸服務業產業結構的影響與衝擊>,國家政策論壇,第1期。
5. 林祖嘉,2002,<加入WTO對大陸服務業產業結構的影響與衝擊>,國家政策論壇,第1期。
6. 余慕德,2002,<淺論台灣加入WTO後法律服務業之開放與律師法修正>,萬國法律,第121期。
7. 余慕德,2002,<淺論台灣加入WTO後法律服務業之開放與律師法修正>,萬國法律,第121期。
8. 倪伯嘉,2004,<兩岸加入WTO後服務貿易業的競爭與合作>,兩岸經貿月刊,第五期。
9. 翁靜玉,2001,<人才、競爭、大中國,國家政策論壇>,第一卷第六期。
10. 翁靜玉,2001,<人才、競爭、大中國,國家政策論壇>,第一卷第六期。
11. 黃貴海,2006,<內地與港澳地區的人才流動-現狀與前景>,澳門理工學報,第二期。
12. 黃貴海,2006,<內地與港澳地區的人才流動-現狀與前景>,澳門理工學報,第二期。
13. 盧素蓮,1997,<加入WTO對我國服務業之影響及對策分析>,經濟情勢暨評論,第三卷第二期。
14. 盧素蓮,1997,<加入WTO對我國服務業之影響及對策分析>,經濟情勢暨評論,第三卷第二期。
15. 簡萬寧,2004,<CEPA與WTO文本中內地法律服務市場准入程度比較-兼反思澳門法律服務業現時機制>,澳門理工學報,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