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碧霞(1990年)。老人心理需求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志剛等人( 王志剛) (1987年)。行銷學(初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方瓊惠(2002年)。高齡者理想住宅行銷訊息之探索研究-以台灣北部民眾為例。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內政部(2003年),老人住宅基本設施及設備規劃設計規範。台北市。
內政部(2003年)。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台北市
內政部(2004年)。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季刊。台北市
內政部(2004年)。促進民間參與老人住宅建設推動方案(核定本)。台北市
內政部(2005年)。中華民國台閩人口統計季刊。台北市
內政部(2005年)。老人住宅綜合管理要點。台北市
內政部(2006年)。民國94年臺閩地區老人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台北市
石成(1990年)。老人角色失落感、社會網絡疏離感及經濟不安全感對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主計處(2004年)。中華民國統計年鑑。台北市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04年)。中華民國台灣93年至140年人口推計簡報。台北市
吳老德(2003年)。高齡社會理論與策略,初版,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
吳玲娟(2006年)。美國持續性照顧的退休社區之文獻探討,生命與生活國際研討會系列論文發表之五。
呂榮海等人(1996年)。信託法實用(初版)。台北市:蔚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林建山(1992年)。現代服務業行銷學(初版)。台北:商略。
林政賢(2004年)。高齡者進住長期照護機構意願之探討。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林學宜(2003年)。老人住宅環境偏好相關因素研究-以潤福生活新象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林聖峰(1993年)。台北地區老人對自費安養機構居住意願之影響因素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長庚養生文化村網站(http://www.cgmh.org.tw/cgv),2006年9月8
日。
邱慧寧(2002年)。影響台灣地區民眾選擇銀髮社區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卓文乾(2006年)。銀髮族行銷-長庚養生文化村之關鍵成功因素分析。台北實踐大學。
徐麗君、蔡文輝(1991年)。老年社會學(二版)。台北:巨流出版社。
陳定(1985年)。現代行銷學。台北:華泰。
陳聰興(2004年)。老人諮商需求與諮商意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月珍(1996年)。信託業的經營與管理(初版)。台北:財團法人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
陳銘樹(2001年)。台灣地區退伍軍人「自費健康檢查」之消費行為行銷研究。陽明大學,碩士論文。黃俊英(2005年)。行銷學的世界(第三版)。台北:下遠見。
黃曉芬(2003年)。學校行銷策略之研究-以三所私立國小為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潘秀菊(1996年)。信託法之實用權益(初版)。台北市: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傅家雄(1991年),老年與老年調適,初版,台北,正中書局。
劉燕瑩(2005年)。中齡者對於連貫性照顧退休社區之態度研究,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醫務管理組,碩士論文。
劉志文(1998年)。安養機構老人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葛雅琴(2001年)。台灣地區老年人遷居安養、養護機構生活適應之研究。東海大學,碩士論文。鄭麗珍、黃泓智(2006年)。高齡社會之老人經濟安全。林萬億主持人) 2005~2006年高齡社會研究規劃成果發表會。國立台灣大學護研所。
賴文彬(2004年)。台北都會區銀髮族住宅的市場區隔與定位分析。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鍾朱炎2000年。為老人設計的福祉設施-以老人生活簇群及空間需求之設計規劃研究。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戴興業(2006年)。住-台灣的高齡者用住方面的現況與發展。台日共用品交流研討會。文化大學推廣部大新館。
龔文華(2004年)。高齡者進住養生文化村意願之影響因素,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Herbert F.Holtje(1990年)。行銷原理與案例(第五版)。(林隆儀、陳允文譯)。台北:超越企管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部分
Atsushi Seike (2005).Employment Reform towards an Aged Society.
Dan G. Blazer, et al(2005). Perception of Unmet Basic Needs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95(2).
Philip Kotler(1982)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2nd ed. Prentice Hall, Inc.,.
Peter F. Drucker(1973).Managing the Public Service Institution. The Public Interest 3, pp.43-60.
McCarthy & Perreault (1994). Basic Marketing: a Managerial Approach. Homewood, III:Irwi.
Lauterborn, R. (1990). New marketing litany: Four P’s passé; C-words take over. Advertising Age.
Philip Kotler, Gary Armstrong (2004).Principles of Marketing version 2.0,10th ed. Pearson Education, Inc..
Marketing Mix 4P’s Mode, Value Based Management.net. from http://www.valuebasedmanagement.net, 2006/12/5
John Bond (1993). Living arrangements of elderly people. In John Bond, Peter Coleman and Sheila Peace(2nd edition), AGEING IN SOCIETY-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Gerontolog(pp.200-225).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Muir Gray (1988). Living Environments for the Elderly.1: Living at Home. In Nicholas Wells and Charles Freer, The Ageing Population Burden or Challenge? (pp.203-215).Stockton Press.
Sheila Peace (1988). Living Environments for the Elderly.2: Promoting the “Right”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 Nicholas Wells and Charles Freer, The Ageing Population Burden or Challenge? (pp.217-233).Stockton Press.
William Laing (1988). Living Environments for the Elderly.3: The Mixed Economy in Long-term Care. In Nicholas Wells and Charles Freer, The Ageing Population Burden or Challenge? (pp.235-248).Stockt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