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95.16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0 08: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家訓
研究生(外文):Jia-Syun Chen
論文名稱:知識分享社群之人際網絡分析-以中文維基百科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Topology Analysis of Knowledge Sharing Community: Use"Wikipedia, Chinese"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盧能彬盧能彬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長庚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管理研究所
學門:電算機學門
學類:電算機一般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0
中文關鍵詞:中文維基百科二分網路冪次定律
外文關鍵詞:Wikipediabipartite networkpowew la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23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維基百科是近年受人矚目的線上百科全書,隨著網際網路使用的蓬勃發展,其所強調自由共筆、創造新知識的精神日益受人重視。為觀察維基百科的社群運作與成長,本研究以中文維基百科中的條目為依據,藉由二分網路和冪次定律剖析編輯者和條目的關係。並且利用中文維基百科中條目的歷史編輯記錄,找尋出編輯者與條目之間的關係。本研究發現如下:1)中文維基百科大部分編輯者很少重覆修改曾編寫過的條目;2)中文維基百科編輯者關聯網絡與條目關聯網絡均有低路徑長度與高群聚度的特性。我們希望本研究的結果可提供給中文維基百科的管理者參考,並且研究人員能藉由本研究瞭解中文維基百科特性。
Wikipedia, an on-line encyclopedia, has attracted many attentions in the on-line knowledge-sharing communities recently. In Wikipedia, people can share knowledge at their own wills by co-editing the same knowledge articles with anyone on the Internet. In this research, we took the articles in Chinese Wikipedia as samples to investigate the operation and growth of the knowledge-sharing communities. Via bipartite network and Power-law, we collected historical editorial records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cles and the editors in Chinese Wikipedia. Through analysis, we have following major findings: 1) Most editors are rare editing articles everlastingly. 2) we found that the editor network and article network have the low pathlength and high clustering coefficient. We hope the analytical results could help administrator and other researchers to understand the properties of Chinese Wikipedia and improve the Wikipedia services.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架構 2
第二章 背景與文獻探討 4
2.1 維基百科 4
2.1.1 歷史沿革 4
2.1.2 定義 7
2.1.3 編輯制度 9
2.1.4 版面說明 10
2.1.5 現況 13
2.2 中文維基百科 13
2.2.1 中文維基百科條目產生流程 15
2.3 圖形理論 17
2.3.1 圖形定義 17
2.3.2 二分圖形與二分網路 18
2.3.3 正規網路、隨機網路與小世界網路 24
2.3.4 冪次定律與80/20法則 26
2.4 小結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進行步驟 29
3.1 研究對象 29
3.1.1 特色條目與優良條目 30
3.1.2 分層隨機抽樣條目 31
3.2 資料收集 37
3.3 資料庫設計 39
3.4 分析方法 40
3.5 小結 42
第四章 編輯者分析 43
4.1 編輯者基本統計分析 43
4.1.1 編輯者來源分佈 43
4.1.2 編輯時間統計 48
4.2 編輯者的編輯次數分析 50
4.2.1 單一編輯者總編輯次數分析 55
4.2.2 總編輯次數前十名編輯者分析 59
4.3 創立者 64
4.3.1 創立者編輯次數比例 65
4.3.2 創立者在創立條目上的比重 70
4.4 編輯者時間間距 74
4.5 編輯者關聯網絡 80
4.6 編輯者成長趨勢分析 82
4.7 小結 84
第五章 條目分析 85
5.1 條目基本統計 85
5.2 條目的總編輯次數分析 86
5.2.1 條目的總編輯人數分佈 90
5.2.2 總編輯人數前十名條目分析 94
5.3 條目關聯網絡 97
5.4 條目成長趨勢分析 100
5.5 小結 102
第六章 結論 103
6.1 分析結論與建議 103
6.2 研究限制 104
6.3 未來研究方向 104
網頁資料
[1]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96%E9%A1%B5, 首頁wikipedia
[2]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6%96%
87%E7%BB%B4%E5%9F%BA%E7%99%BE%E7%A7%91&vAriant=zh-tw,
中文維基百科 wikipedia
[3]http://zh.wikipedia.org/wiki/Slashdot, Slashdot
[4]http://blog.cnblog.org/archives/2004/02/_oeeneuaeooeu_i.html
自由狂歡的維基百科
[5]http://www.richyli.com/report/2004_05_16_wikipedia.htm
大家來寫維基百科全書, 李怡志
[6]http://ilyagram.org/etc/WikipediaTaiwan.pdf
Jimmy Wales來台演說投影片
[7]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9433599/Wikipedia
大英百科全書
[8]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B%B4%E5%9F%BA%E7%99
%BE%E7%A7%91, 維基百科wikipedia
[9]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B%B4%E5%9F%B, 維基百科
[10]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2%9D%E7%9B%AE, 條目wikipedia
[11]http://www.wretch.cc/blog/wikipedia&article_id=2633012, 維基百科,
台灣人社群, 【Q&A】WIKI是什麼?
[12]http://www.gnu.org/encyclopedia/free-encyclopedia.html
The Free Universal Encyclopedia and Learning Resource
[13]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7%94%A8%E6%88%B
7%E6%9D%83%E9%99%90%E7%BA%A7%E5%88%AB, 用戶許可權級別wikipedia
[14]http://meta.wikimedia.org/wiki/ Complete_list_of_language_
wikis_available, List of Wikipedias-Meta
[15]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6%AD%E5%9F%BA% E7%99
%BE%E7%A7%91#_note-CompleteLangList, 維基百科 wikipedia
[16]http://www.mw.net.tw/user/kaurjmeb/blog/2006/09/14/26610/37943
維基百科的編輯來自哪裡?Kaurjmeb
英文資料
[17]Newman, M.E.J., Watts, D. and Strogatz, S.H., “Random graph
models of social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pp.2566-2572, 1999
[18]D. J. Watts and S. H. Strogatz, “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
World’ Networks,” Nature, 393, p. 440, 1998
[19]P. Erdös and A. Rényi, “On the EVolution of Random Graphs,” The
Mathematical Institute of the 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 5,
pp. 17-61, 1960
[20]R. Albert, H. Jeong, and A.-L. Barabási, “Diameter of the World-
Wide Web,” Nature, Vol. 401, pp. 130-131, 1999
[21]Black, K., Business Statistics for Contemporary Decision Making,
4th Ed., John Wliey and Sons, Inc, 2004
[22]D. Watts, 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W.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3
[23]Albert, R., Barabási, A. L., Jeong, H. and Bianconi G. “Power-
law Distribution of the World Wide Web”, Science, 287, pp. 2115-2116, 2000.
[24]Krugman, P., The self-organizing Economy,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6.
[25]Faloutsos, M., Faloutsos, P. and Faloutsos, C. “On Power-law
Relationships of the Internet Topology”, Proc. of the conference
on applications, technologies, architectures, and Protocols for
computer communication, pp. 251–262, 1999.
中文資料
[26]《商業週刊》, 960期,2006年
[27]KaurJmeb,《維基百科:知識分享最前線》,初版,台北市,城邦文化 發行,民國
95年
[28]Buchanan, M.,胡守仁 譯,連結,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2年
[29]Duncan J. Watts著,傅士哲、謝良瑜 譯,6個人的小世界,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民國93年
[30]林惠玲、陳正倉 著,應用統計學,雙葉書廊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