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4 20: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福展
研究生(外文):FU-CHAN LIN
論文名稱:從台灣傳統到現代住宅「起居空間」轉變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Discussion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ving space”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housing in Taiwan
指導教授:謝偉勳謝偉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I-HSIN HSIEH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華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2
中文關鍵詞:起居空間公寓街屋
外文關鍵詞:the living spa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510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5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台灣在時代的變遷下,由早期農村社會轉變為工商業社會,以往的大家庭漸漸的變成了核心家庭,使得原有的家庭結構因而已改變,不但改變了人們的居住空間,也改變了空間的原用性。
西方公寓式住宅(Apartment)在台灣地區的都市中心地區為目前的主要趨勢,雖然公寓式集合住宅以成為趨勢,但國人在空間的使用上,公寓式集合住宅雖能符合一般的生活機能,却無法符合國人一些特殊的空間需求(如祭祀空間及大廳),原因乃受傳統民間風俗的影響,故本研究希望能從「傳統」到「現代」的空間及社會結構的改變中做一釐清。
  有鑑於此,本研究對於公寓住宅中起居空間的問題作為研究觸媒,希望對於住宅起居空間做一詳細之研究,從台灣傳統住宅三合院、傳統街屋、連棟透天厝至公寓住宅等住宅類型中起居空間之型態探討,希望從國人的生活行為空間的時間軸來探討傳統和現在「起居空間」的轉變中,現在的集合住宅空間中所缺少的單元空間。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1-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2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範圍------------------------------------1-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及架構----------------------------------1-4
  一、研究方法與內容----------------------------------------1-4
  二、研究架構流程------------------------------------------1-6
 第五節 預期具體成果-----------------------------------------1-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台灣傳統住宅文獻研究----------------------------------2-1
  一、台灣傳統合院之文獻 ------------------------------------2-1
  二、台灣傳統街屋之文獻 ------------------------------------2-3
第二節 台灣透天厝住宅文獻------------------------------------2-6
第三節 台灣集合住宅文獻研究----------------------------------2-8

第三章 台灣住宅型態發展及起居空間之構成
第一節 台灣住宅型態之發展------------------------------------3-1
第二節 傳統住宅起居空間之構成---------------------------------3-3
第三節 起居空間之探討----------------------------------------3-4
第四節 起居空間基本構成--------------------------------------3-5
第五節 小結-------------------------------------------------3-6

第四章 台灣傳統民宅起居空間之型態
第一節 傳統合院起居空間之型態調查-----------------------------4-1
一、傳統三合院空間架構(案例 TH05:兩道護龍三合院-------------4-1
二、傳統三合院中起居空間及起居行為--------------------------4-6
三、傳統三合院中起居空間之特性-----------------------------4-11
四、傳統三合院各類型起居空間比較---------------------------4-15
第二節 傳統街屋起居空間之型態調查----------------------------4-17
一、北門大街之發展與現況----------------------------------4-17
二、北門大街傳統街屋調查的類型-----------------------------4-18
三、傳統街屋起居空間之型態調查-----------------------------4-18
第三節 傳統合院與街屋起居特性比較-----------------------------4-32
一、空間架構---------------------------------------------4-32
二、起居空間及起居行為-------------------------------------4-33
第四節 小結-------------------------------------------------4-36

第五章 台灣現代民宅起居空間之型態
第一節 連棟透天厝起居空間之型態調查----------------------------5-1
一、連棟透天厝之型態---------------------------------------5-1
二、連棟透天厝調查案例(一)----------------------------------5-2
三、連棟透天厝調查案例(二)---------------------------------5-13
第二節 連棟透天厝起居空間案例歸納分析--------------------------5-23
第三節 連棟透天厝和傳統合院及傳統街屋起居空間特性比較------------5-25
一、空間架構--------------------------------------------- 5-25
二、起居空間及起居行為-------------------------------------5-30
第四節 小結-------------------------------------------------5-35

第六章 集合住宅起居空間之型態
第一節 集合住宅之類型----------------------------------------6-1

第二節 集合住宅空間型態調查-----------------------------------6-2
一、調查案例(案例 D01:大廈型集合住宅)----------------------6-2
第三節 小結------------------------------------------------6-12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7-1
第二節 建議------------------------------------------------7-2
一、論文與期刊部份:
1.王文安,「光復臺灣居住空間型態的演變與未來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年。
2.石志偉,「傳統街屋空間使用特性之研究-以台南市神農街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民91年。
3.朱政德,「台灣公寓式住宅室內空間規劃之研究--以室內設計雜誌之案例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年。
4.李鳳翔,「都會中集合住宅三同堂空間配置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
5.邱永章,「五溝水(一個六堆客家聚落實質環境之研究)」,東海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7年。
6.林孜珊,「建築立面保存方法之探討─以新竹市北門街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
7.林一宏,「透天厝住宅形態影響因素之探討」,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
8.林威政,「住宅用餐空間之研究」,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年。
9.倪漢忠,「鹿港傳統街屋的形態構成」,東海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3年。
10.涂明達,「台灣傳統住宅之過去、現在與未來」,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年。
11.黃至民,「住宅公室領域配置型態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年。
12.馬玉琦,「國民住宅居住空間應變特性的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5年。
13.張仁勇,「街屋住宅變遷之研究-以汐止鎮中正路為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年。
14.張哲凡,「光復後台灣集合住宅發展過程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2年。
15.張湘揚,「台灣地區公寓式集合住宅的起居室、餐室及臥室空間使用現況調查與建築空間計畫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2年。
16.張瓊方,「臺灣傳統漢式厝屋空間名稱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
17.陳怡嬬,「從公寓住宅探討國人生活空間的模式」,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民88年。
18.黃啟煌,「台灣地區住宅廚房使用行為與空間特性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2年。
19.蔡峰文,「台中市第四期重劃區透天厝使用後調查研究」,東海大學建築 (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8年。
20.陳叡劭,「從規劃設計與使用型態探討集合住宅之空間計畫」,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建築設計學程碩士論文,民86年。
21.曾尹君,「當前傳統店屋整修之問題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
22.黃羅財,「台灣傳統長形連棟式居舖住宅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8年。
23.楊德祥,「開放住宅設計參與系統」,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
24.董鑑霆,「台灣住宅建築開發觀念與居住者使用態度演變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年。
25.鄭森毅,「台灣傳統街屋構造類型變遷之初探」,雲林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年。
26.蕭梅,「台灣民居建築之風格」,東海大學,民57年。

二、 圖書部份:
1.林會承,「傳統建築手冊」,藝術家出版社,民84年。
2.徐明福,「台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胡氏圖書出版社,民82年。
3.高燦榮,「台灣古厝鑑賞」,台北南天書局,民82年。
4.陳從周、潘洪萱、路秉傑,「中國民居」,台北南天書局,民82年。
5.楊裕富,「空間設計概論與設計方法」,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民88年。
6.關華山,「民居與社會、文化」,明文書局,民81年。
7.HOLLAND、NACHMAN、ANDERSON、SHLAES、HIDVEGI,「HOUSING」,茂榮圖書有限公司,民71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