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汪志堅,以內容分析法探討網路上的垃圾郵件,臺北大學企業管理資訊管 理所,2003 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 [2] 黃維,免疫系統法建置垃圾郵件過濾系統之研究,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碩士論文,2004。 [3] 劉鼎康,使用類神經網路進行垃圾郵件過濾之研究,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 系,碩士論文,2004。 [4] 李先育,垃圾郵件防治篩選之研究,文化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 [5] 蘇倍慶,電子郵件廣告之使用行為探討,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 文,2005。 [6] 蘇士能,具個人化中文垃圾郵件之過濾設計與實作,東華大學資訊工程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4。 [7] 朱筱琪,個人管理電子郵件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3。 [8] 葉迺瑋,相似郵件偵測系統設計與實作,國立海洋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3。 [9] 蔡瓊輝,使用倒傳遞類神經網路學習垃圾郵件行為的類型,樹德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10] 曾令燊,應用知識庫技術偵測垃圾郵件於伺服器端的寄收行為,樹德科技 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11] 賴守全、謝木政、藍松月,“開放性郵件中繼主機防治系統之設計與實作”, 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TANET)論文集,2003。 [12] 鄭炳強,以區域聯防為基礎之垃圾郵件防治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 學系,2005。 [13] 邱顯貴、易宗志、葉玉蕙、黃文賢、鄭伊倫、詹惠娥、王朝慶,垃圾郵件 散播行為之研究,景文技術學院資訊管理學系,2005。 [14] 李武耀、丁致中、廖百齡、江清泉,電子郵件日誌分析及異常偵測系統, 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資訊科學系碩士論文,2003。 [15] 畢建同,「導入Anti-SPAM 測試要訣∼有效反制垃圾郵件」,資安人科技網, http://www.informationsecurity.com.tw/feature/view.asp?fid=150,2003/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