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40.17)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0 13:4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翔雁
研究生(外文):Xiang-Yan Zhang
論文名稱:RC牆容量曲線分析方法與含RC牆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方法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capacity curve of RC wall and the seismic evaluation of a building with RC walls
指導教授:林炳昌林炳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BING-CHANG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工程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6
中文關鍵詞:ETABSEurocode 8RC牆ATC-40非線性分析耐震能力
外文關鍵詞:nonlinear analysisETABSseismic assessmentEurocode 8RC wallATC-40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RC牆勁度及強度極大,為良好的系統補強構件,能有效提升建築物耐震能力,但是如何以數值模式模擬其非線性行為,雖然已有許多人從事研究,但尚未有良好的定論。ETABS為國內工程界所熟知的分析結構物程式,但是ETABS程式在非線性分析時,並未設定RC牆模擬方式,因此ㄧ般以寬扁柱模擬之(以M3或V2形式模擬塑鉸性質)。本文引用成功大學對於RC牆容量曲線分析後所推導之非線性塑鉸特性,並比較ATC-40和Eurocode 8對於RC牆的剪力塑鉸性質和彎矩塑鉸設定,由ETABS的非線性分析方法驗證近年參予國內RC牆實體試驗成果,希望能確認一個較合理的數值分析模式,以方便國內工程師採用。
RC wall is a good rehabilitation component system for concrete buildings. It improved buildings with stiffness and strength and enhances seismic capacity of building. Although the nonlinear simulate models was investigated by scholar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C wall hasn’t had a better conclusion yet. The computer program of ETABS is one of the well-known programs to analysis a structure and known by the engineers, but hasn’t discuss the simulate methods of RC wall. Therefore, equivalent columns are usually acceptable for modeling walls, (and using M3 or V2 to model the plastic-hinge). Thus, this paper based the capacity curve of RC wall of th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model, and compared ATC-40 with Eurocode 8 to infer properties of shear plastic-hinge and moment plastic-hinge of RC wall. Finally, verified with the results of several domestic RC frames tests by using the nonlinear analysis of ETABS. It is expected hopes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a convenient model for engineers to apply.
中文摘要 I
中文摘要 II
致謝 III
目 錄 IV
圖 目 錄 VII
表 目 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文獻回顧 2
1-3 本文內容 3
第二章 RC牆容量曲線分析方法 4
2-1 前言 4
2-2 成大RC牆容量曲線 5
2-3 成大RC牆預測曲線 12
第三章 RC牆體構件模擬與結果 15
3-1 前言 15
3-2 門型構架描述 16
3-3 牆體構架描述 16
3-4 門型構架塑鉸之訂定 18
3-4-1 柱構件塑鉸設定 18
3-4-1-1柱彎矩塑鉸設定 19
3-4-1-2柱剪力塑鉸 21
3-4-2 梁構件撓曲塑鉸設定 22
3-5 RC牆構件塑鉸之訂定 23
3-5-1 牆構件塑鉸設定 23
3-5-1-1 牆剪力塑鉸設定 23
3-5-1-2 牆彎矩塑鉸設定 27
3-5-2 柱構件塑鉸設定 27
3-5-2-1柱彎矩塑鉸設定 27
3-5-2-2柱剪力塑鉸 28
3-5-2-3柱軸力塑鉸 29
3-5-3 梁構件撓曲塑鉸設定 31
3-6 門型構架模擬結果 31
3-7 含牆之構架模擬方式 33
3-8 牆體模形計算例 36
3-9 各牆體破壞模式簡述 39
3-10 各牆體模擬結果 40
第四章 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之應用 43
4-1 前言 43
4-2 實體構架描述 43
4-3 耐震能力評估標準 44
4-4 磚牆之模擬 47
4-5 原始構架模擬方式與耐震評估結果比較 51
4-6 建築物耐震補強策略 52
4-7 補強後構架模擬方式 54
4-8 現行耐震評估法與本文評估法比較 56
4-9 算例之破壞機制解說與小結 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9
5-1 結論 59
5-2 建議 61
參考文獻 62
附 圖 65
附 表 104
作者簡歷 105


圖2.1 成大RC牆容量曲線 65
圖2.2 牆體斷面於極限撓曲載重時之應力應變分布與受力圖 65
圖2.3 牆體剪力破壞路徑預測示意圖 66
圖2.4 破壞路徑上之受力分析圖 66
圖3.1 PF-C&PF-Y構架示意圖 67
圖3.2 BMNFPF構架配筋示意圖 67
圖3.3 BMNFL構架配筋示意圖 68
圖3.4 WF12-C及WF12-Y構架配筋示意圖 68
圖3.5 試體構架(WF15-C、WF15-Y)牆體配筋圖 69
圖3.6 RCW03牆體配筋圖 69
圖3.7 RCW05牆體配筋圖 70
圖3.8 RCW12牆體配筋圖 70
圖3.9 RCW13牆體配筋圖 71
圖3.10 LWF1、LWF2牆體配筋圖 71
圖3.11 MWF1、MWF2牆體配筋圖 72
圖3.12 HWFL1、HWFL2、HWFH1、HWFH2牆體配筋圖 72
圖3.13 SWB1A、SWB5A牆體配筋圖 73
圖3.14 SWB3B、SWB5B牆體配筋圖 73
圖3.15 PF-C模擬曲線圖 74
圖3.16 PF-Y模擬曲線圖 74
圖3.17 BMNFL預測曲線及實驗比較 75
圖3.18 BMNFPF預測曲線及實驗比較 75
圖3.19 日本建築學會建議方式 76
圖3.20 ETABS 模擬牆體模式 76
圖3.21 自訂-柱軸拉力塑鉸性質 77
圖3.22 WF12C自訂-柱軸拉力塑鉸性質 77
圖3.23 RC牆試體試驗終極破壞照片 80
圖3.24 RC牆試體容量曲線與數值模擬比較 90
圖4.1 建築物各樓層高及混凝土鑽心強度 91
圖4.2 案例建築物全景圖 91
圖4.3 建築物結構平面圖 92
圖4.4 建築物補強位置示意圖 93
圖4.5 陳奕信磚牆之P-△曲線 94
圖4.6 磚牆之軸力塑鉸設定值 94
圖4.7 建築物柱斷面尺寸配筋圖 95
圖4.8 建築物梁斷面尺寸配筋圖(a) 95
圖4.9 建築物梁斷面尺寸配筋圖(b) 96
圖4.10 建築物構架編號示意圖 97
圖4.11 構架塑鉸配置示意圖 97
圖4.12 建築物在接近倒塌破壞機制下折減需求譜求取相對地表加速度值 99
圖4.13建築物在接近倒塌破壞機制下時各桿件塑鉸表示圖 101
圖4.14各分析模式之容量曲 103


表3-1 圍束良好之純構架試體資料 104
表3-2 非圍束良好之純構架試體資料 105
表3-3 試體資料 106
表3-4 試體資料 107
表3-5 試體資料 108
表3-6 試體資料 109
表3-7 試體資料 110
表3-8 試體資料 111
表3-9 試體資料 112
表3-10 試體資料 113
表3-11 試體資料 114
表3-12 試體資料 115
表3-13 鋼筋混凝土柱構材之撓曲塑鉸性質 116
表3-14 鋼筋混凝土對偶梁(coupling-beam)之剪力塑鉸性質 117
表3-15 鋼筋混凝土梁構材之撓曲塑鉸性質 118
表3-16 國內規範第十五章 係數值 119
表3-17 ATC-40中關於牆體剪力塑性鉸性質表(ATC-40 Table 9-11) 119
表3-18 ATC-40中關於牆體彎矩塑性鉸性質表(ATC-40 Table 9-10) 120
表3-19 各試體牆體塑鉸ETABS輸入值 121
表3-20 各試體柱體塑鉸設定值 123
表3-21 梁柱構材非線性旋轉角值 125
表3-22 各試體計算強度 126
表3-23 單層含RC牆構架之破壞機制表-CASE 1 127
表3-24 單層含RC牆構架之破壞機制表-CASE 2 131
表3-25 單層含RC牆構架之破壞機制表-CASE 3 135
表4-1 混凝土鑽心試體試驗成果 139
表4-2 原構架之耐震能力值 139
表4-3 一般工址短週期與一秒週期設計與最大水平譜加速度係數 140
表4-4 短週期結構之工址放大係數 (線性內插得值) 141
表4-5 長週期結構之工址放大係數 (線性內插得值) 141
表4-6 一般工址或近斷層區域之工址設計水平加速度反應譜係數 142
表4-7 一般工址或近斷層區域之工址最大水平加速度反應譜係數 142
表4-8 總橫力豎向分配 142
表4-9 各試體牆體塑鉸設定值 143
表4-10 case4牆體塑鉸設定值 143
表4-11 現行評估法與本文建議評估法耐震能力比較(A類建築物) 144
表4-12 性能點位置-結構物行為種類(A類建築物) 144
1.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1994年元月美國洛杉磯北嶺地震賑災訪查報告書」,民國83年3月22日。
2.中華民國建築學會,「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勘災訪問報告」,1995年4月。
3.中華民國鋼結構工程學會,「921集集地震結構勘災心得研討會」,民國88年5月。
4.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九二一集集大地震震災調查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修復補強專輯」,民國88年12月。
5.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331地震災害調查研討會」,民國91年4月19日。
6.Benjamin, Jack R., and Harry A. Williams, “The Behavior of One-Story Reinforced Shear Wall,” Journal of the Structural Division, ASCE, May, pp. 1- 49, 1957.
7.Yamada, M., H. Kawamura, and K. Katagihara, “Reinforced Concrete Shear Walls without Openings, Test and Analysis, “ACI SP-42, Shear in Reinforced Concrete, Vols 1&2,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pp.539-558, 1974.
8.羅必達,「低型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承受反向重覆載重之剛度變化及耐震診斷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1988年。
9.賴慶鴻,「鋼筋混凝土剪力牆強度與剛度之試驗與分析」,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1999年。
10.葉瑞德,「高型RC 剪力牆-構架互制實驗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2002。
11.余明松,「低型RC剪力牆-構架互制實驗研究」,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2002。
12.邱聰智,「碳纖FRP在鋼筋混凝土牆之耐震補強研究」,碩士論文,國立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2年。
13.葉永信,「鋼筋混凝土牆之碳纖FRP耐震補強研究」,碩士論文,國立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1年。
14.ACI Committee 318,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CI 318-02) and Commentary (ACI 318R-02),”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Farmington Hills, 443 pp. (2002).
15.謝孟勳,「加強磚造構架耐震評估與補強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土木研究所,台中,2002。
16.陳俊宏,「含開口RC牆非韌性構架之耐震行為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台北,2003。
17.Applied Technology Council(ATC), Seismic Evaluation and Retrofit of Concrete Buildings, Vol.1, ATC 40, Redwood City, CA,1996
18.楊根,「軟化壓拉桿模式模擬實體含RC牆門型構架之容量曲線與驗證」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民國九十六年。
19.Telemachos B. Panagiotakos and Michael N. Fardis, “Deformations pf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 at Yielding and Ultimate,” ACI Structural Journal March-April 2001 p.135-148.
20.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土工程設計規範與解說」 (土木401-93)。
21.John W. Wallace and Yasser A. Ibrahim, “BIAX for MS WINDOWS:Strength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ections”, Inc. , Berkeley, California, 1996.
22.Kenneth J. Elwood, M.EERI, and Jack P. Moehle, M.EERI, “Drift Capac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with Light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Earthquake Spectra, Vol.21, No.1, February 2005 pp71-89.
23.日本建築學會,「鐵筋コンクリ一ト造建築物の耐震性能評價指針同解說」,財團法人日本建築學會,東京,2004。
24.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營建雜誌社,95年1月1日施行。
25.「鋼筋混凝土建築物耐震能力評估法及推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民國88年12月。
26.何昱廷,「磚牆建築物之非線性推覆分析及耐震能力探討」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民國九十五年。
27.陳奕信,「含磚牆RC建築結構之耐震診斷」,國立成力大學建築究所博士論文,許茂雄教授指導(2003)。
28.中國國家標準,「CNS 382 R2002 建築用普通磚」,經濟部中央標準局(1978)。
29.NZS 3101. Concrete structures standard part 1 and 2. Private bag 2439. Wellington 6020, New Zealand, 1995.
30.Angelo D’Ambrisi and Filip C. Filippou, “Modeling of Cyclic shear Behavior in RC Member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October 1999 p1143-1150.
31.A. Ghobarah *, M. Youssef, “Modelling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al wall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1 (1999) 912–923
32.蕭輔沛、余明松、葉瑞德和邱耀正,「學校建築含牆構架耐震實驗與破壞評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1年。
33.涂耀賢,「低矮型RC牆暨構架之側向載重位移曲線預測研究」,博士論文,國立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5年。
34.劉傳柏,「RC 牆非線性行為模擬與實體試驗成果比較」碩士論文,私立中原大學,民國九十五年。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