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8 11: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林秋娥
研究生(外文):Chiu-e Lin
論文名稱:古蹟修復中史料發現之研究—以臺南三山國王廟及二鯤身砲臺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discover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the works of Monuments Restoration —Tainan San-Sun Kings Temple and Fort An-Ping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薛琴薛琴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in Syu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1
中文關鍵詞:古蹟臺南三山國王廟二鯤身砲臺史料
外文關鍵詞:Historical materialsFort An-PingTainan San-Sun Kings TempleMonumen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44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古蹟修復中史料發現之研究:以臺南三山國王廟及二鯤身砲臺為例

摘要
由於國內的古蹟保存與維護發展,從著重在古蹟觀念的宣導、提升學術研究品質、建立行政人事體系、培訓傳統工匠,到加強日常管理維護、防災觀念、現代科技以及古蹟的再利用,均已投注相當心力,並獲致不少成果。但對於古蹟修復中史料之發現及其因應之道,並未做出明確的規範,以致於不是毫無所知,便是在不經意中發現,卻礙於為施工帶來的困擾及變更設計的麻煩,而多有所保留,對古蹟修復的史實性探索,顯然是一項嚴重的損失。為此,本論文試從古蹟修復本身「史料」的發現以及其對古蹟的歷史實證的重要性等方向探討,綜合調查研究報告及古蹟修復實例,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研究方法則試圖彙整古蹟相關國內外文獻、學術研討會論述、修復工作報告書以及實際案例,分析古蹟修復中有關史料的發現、內容與類別;田野調查及實際案例則以古蹟修復工程各項施工流程及個人從事古蹟修復實際工作經驗之臺南三山國王廟以及二鯤身砲臺為例,舉例說明古蹟清理前應具備高度的敏感度以及清理後專業研判力的重要。利用文獻整理法、田野調查法、史料研判法以及綜合整理分析法等方法交錯進行,以建立系統化的工具理論,從而做為執行史料發掘程序及方法的建構以及研判的依據,以達到對古蹟修復中史料的發現更深入的研判與掌控之參考。





關鍵詞:史料、臺南三山國王廟、二鯤身砲臺
A Study of discover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the works of Monuments Restoration —Tainan San-Sun Kings Temple and Fort An-Ping as examples

Abstract
The preserv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monuments in Taiwan have emphasized on education about the history of monuments, improving the research quality, establishing administrative system, training craftsman of traditional techniques, strengthening the routine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disaster prevent concepts, moder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reuse of the monuments, and fruitful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However, no clear specifications have been made on the discovery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the works of monuments restoration, thus, the consequences include lack of knowledge, or intentional retaining after accidental discovering because of fearing the discovery may bring problems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design. It is indeed a serious loss to the historical exploration of the monument restor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scovery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monument restoration and its importance to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fter reviewing cases on monument restorations reported worldwide, personal opinions are proposed.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review of literatures, academic publications, restoration reports, and case studie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discovery, content and types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from monument restorati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ase studies included Tainan San-Sun Kings Temple and Fort An-Ping, and examples are given on the high sensitivity required before the clean-up and professional judgment after the clean-up.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review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composite analysis, this study establish systematic tool theory for reference to discovering procedures,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judgme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so as to gain better judgment and control over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monument restoration.
Keywords: Tainan San-Sun Kings Temple, Fort An-Ping,
目 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錄 Ⅲ
圖表目錄 Ⅳ
第一章 緒論 1-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1-2 研究範圍與內容 1-2
1-3 相關文獻回顧 1-3
1-4 研究方法與流程 1-5
1-5 關鍵詞 1-6

第二章 古蹟修復中史料發現的意義 2-1
2-1 史料的定義 2-1
2-2 史料發現的意義 2-2
2-3 小結 2-3

第三章 古蹟修復中史料發現的方法 3-1
3-1 史料發現的方法 3-1
3-1-1地坪清理 3-3
3-1-2牆面清理 3-4
3-1-3樓板及天花清理 3-4
3-1-4屋面及屋架清理 3-5
3-2 清理與考古的差異 3-7
3-3 小結 3-8

第四章 古蹟修復中史料發現的類別 4-1
4-1 史料發現的類別 4-1
4-1-1基礎的發現 4-1
4-1-2建築結構的發現 4-3
4-1-3建築工法的發現 4-7
4-1-4裝修痕跡的發現 4-8
4-1-5營建材料的發現 4-10
4-1-6設施、設備的發現 4-11
4-1-7文獻、文物的發現 4-12
4-1-8字跡、符號的發現 4-13
4-1-9其他發現 4-21

第五章 史料發現之案例: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臺南三山 5-1
國王廟及第一級古蹟二鯤身砲臺(億載金城)
5-1 臺南三山國王廟之史料發現 5-1
5-2 二鯤身砲臺(億載金城)之史料發現 5-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6-1 古蹟修復中史料發現之結論 6-1
6-2 古蹟修復中史料發現之建議 6-2

參考文獻 7-1

圖表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 1-5
圖2-1 二沙灣砲臺上仿製砲 2-3
圖3-1 臺閩地區第二級古蹟陳健墓現況調查充滿混沌不明 3-2
圖3-2 比較一般墓制而繪製的修復配置 3-2
圖3-3 古蹟修復中透過地表清理而發現陳健墓前應有墓坊 3-2
圖3-4 經與同安真塚比對及墓坊發現而修復完成的陳健墓 3-2
圖3-5 日本九州佐賀縣吉野ヶ里歷史公園展示彌生史前時代吉野ヶ里社會復原的案例 3-8
圖4-1 總統府磚砌基礎 4-2
圖4-2 總統府磚砌基礎 4-2
圖4-3 臺南安平小砲臺基礎 4-2
圖4-4、4-5、4-6 億載金城內壕基礎及圓木基樁 4-2
圖4-7、4-8 總統府樓版為鋼筋混凝土及鐵皮浪版與肋樑版系統 4-4
圖4-9 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壁體結構以兩種材質拼接 4-4
圖4-10 從霧峰林宅景薰樓院牆破損狀況可知內部結構 4-4
圖4-11 圓山別莊木屋架 4-4
圖4-12 臺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木構架 4-4
圖4-13 圓山別莊木屋架 4-4
圖4-14 嘉義仁武宮正殿四點金柱 4-4
圖4-15 淡水紅毛城前清英國領事官邸興建分期平面示意圖 4-6
圖4-16 淡水紅毛城前清英國領事官邸興建分期立面示意圖 4-6
圖4-17 淡水紅毛城前清英國領事官邸立面磚牆及基座隱約透露興建分期之訊息 4-7
圖4-18 薄木片層具防水、隔熱 4-9
圖4-19 牆內麻線及鐵釘 4-9
圖4-20 牆內鐵釘增加白灰附著力 4-9
圖4-21 火災後之吸音牆 4-9
圖4-22 隔音牆表層之甘蔗板 4-9
圖4-23 隔音牆內的刨木屑 4-9
圖4-24 鶯歌卓厝建築工法 4-9
圖4-25 鶯歌卓厝建築工法 4-9
圖4-26 鶯歌卓厝建築工法 4-9
圖4-27 鶯歌卓厝建築工法 4-9
圖4-28 鶯歌卓厝建築工法 4-9
圖4-29 鶯歌卓厝建築工法 4-9
圖4-30、4-31 陳德聚堂正堂山牆彩繪及左右山門磚雕萬字紋圖案 4-10
圖4-32 臺北北門門臼及門止 4-10
圖4-33 臺南三山國王廟門枕 4-10
圖4-34 臺南三山國王廟門枕石 4-10
圖4-35 陳健墓修復時清理土的石坊構件 4-10
圖4-36 舊式捲陽機 4-11
圖4-37 早期圓形鐵製熱水鍋鼎 4-11
圖4-38 臺北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電梯馬達 4-11
圖4-39 臺北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電梯馬達上廠牌 4-11
圖4-40 東犬燈塔燈塔日誌有東犬燈塔早期名稱 4-12
圖4-41 東湧燈塔各外籍主任守塔員之簽名 4-12
圖4-42 二沙灣砲臺的仿製砲 4-13
圖4-43 二沙灣砲臺的仿製砲身上鑄字 4-13
圖4-44 二樓內壁墨詩詞 4-14
圖4-45 二樓內壁墨詩詞 4-14
圖4-46 臺南三山國王廟木構墨跡 4-16
圖4-47 臺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發現防空瓦及大小鬼瓦 4-19
圖4-48 臺南三山國王廟正殿及天后聖母祠前殿正殿脊檁下副檁上墨筆字跡 4-20
圖4-49 西山前李氏家廟前廳左側水車堵上彩繪字跡 4-20
圖4-50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屋架鋼鐵材上有代表日本八幡製作所的英文字體 4-20
圖4-51 新竹州市役所木屋架所留株式會社字體美國東方公司字體 4-20
圖4-52 金龜頭砲臺石塊上記號 4-21
圖4-53 金龜頭砲臺石塊上記號細部 4-21
圖4-54 陳德聚堂門廳地坪下的七星池細部 4-22
圖4-55 陳德聚堂門廳地坪下的七星池 4-22
圖4-56 金門西山前李宅18號屋脊正中央脊內吉祥物 4-22
圖5-1 後埕A∼D坑試掘坑位置圖 5-2
圖5-2 後埕挖掘過程與現有水泥地面間高程為紅板瓦片回填物 5-2
圖5-3 後埕紅磚鋪面遺跡 5-2
圖5-4 後埕開挖後呈現遺構包含磚造神龕基座三處及花崗石柱位、紅磚地坪 5-4
圖5-5 依開挖柱位及磚牆位置繪製平面復原圖 5-4
圖5-6 磚作神龕基座遺跡 5-5
圖5-7 花崗石柱礎遺跡 5-5
圖5-8 風車形磚基礎遺跡 5-5
圖5-9 磚作隔牆
圖5-10 室內磚作隔間牆(磚塊上有一皮磚大小的白灰痕跡) 5-5
圖5-11 花崗石柱礎遺跡 5-5
圖5-12 花崗石柱珠遺跡 5-5
圖5-13 磚作地坪基礎 5-5
圖5-14 大砲砲門在覆土之下殘破的狀況卻是史料最佳證明 5-8
圖5-15 大砲砲門依舊有材質仿作 5-8
圖5-16 大砲砲座在覆土清理後花崗石軌道是史料最佳證明 5-8
圖5-17 大砲砲座花崗石軸臼出土 5-8
圖5-18 小砲砲座變形斷裂嚴重仍借用人力以逐步清理修復及完成(圓形砲座清理發現為方形) 5-8
圖5-19 三合土彈藥庫護牆 5-9
圖5-20 三合土彈藥庫基礎 5-9
圖5-21檔案照在修復時提供參考方向 5-9
圖5-22 西側及南側扶壁清理覆土後發現三合土地面基礎尚有清楚柱洞及地樑結構 5-9
圖5-23 原設計者Berthault所攝億載金城完工時的照片 於1997發現 5-10
圖5-24 外濠大排已被五期重劃時破壞 5-11
圖5-25 操演場內三合土明溝 5-11 圖5-26 濠壁磚墩發現 5-11
圖5-27 億載金城修復中的發現及其位置 5-12
圖5-28 濠壁示意圖 5-13
表3-1 古蹟修復史料發現之案例 3-6
表3-2 修復、清理、考古比較表 3-8
表5-1 二鯤身砲臺(億載金城)之史料發現表 5-7
參考文獻

1.尹章義,1987.11,〈古蹟史料之蒐集與利用〉,《文化資產維護研討會古蹟組》,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臺北。
2.尹章義,1990.8,〈古蹟史料蒐集、建檔與運用技術〉,《古蹟解說員研習會教材》,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臺北。
3.內政部編,1993.4,《古蹟管理維護論述專輯》臺北。
4.中原大學建築學系,2000.2,《桃園縣古蹟日常管理維護手冊》,桃園縣政府,桃園。
5.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1993.6,《第六屆古蹟修護技術研討會專輯》臺北。
6.楊鴻勳,1987.4,《建築考古學論文集》,文物出版社,北京。
7.新建築學大系編集委員會,1999.4《歷史的建造物的保存》,新建築學大系50,彰國社刊,東京。
8.太田博太郎,昭和56年.4《歷史的風土的保存》,彰國社刊,東京。
9.內政部編,1993.4,《古蹟管理維護論述專輯》臺北。
10.中原大學建築學系,2000.2,《桃園縣古蹟日常管理維護手冊》,桃園縣政府,桃園。
1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1993.6,《第六屆古蹟修護技術研討會專輯》臺北。
12.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1996,《日據時期臺灣文化資產研究與保存文獻彙編:以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為主》,臺北。
13徐明福,1991,〈尋找「文化資產保存的灰色地帶」〉,《雅砌》(12),pp.10-11,臺北。
14.陳志華,《保護文物建築和歷史地段的國際文獻》,博遠出版有限公司,臺北。
15.閻亞寧:《大陸地區古蹟維護執行方式與成效之研究》,內政部民政司,
16.楊仁江,《金門西山前李宅之調查研究》,金門:金門縣政府,1992,
17.楊仁江,《二鯤身砲臺(億載金城)之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臺南:臺南市政府,1992。
18.楊仁江,《臺南三山國王廟之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臺南:臺南市政府。
19.楊仁江,《二鯤身砲臺(億載金城)第一期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臺南:臺南市政府,2001。
20.楊仁江,《第二級古蹟金門陳健墓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金門:金門縣政府,2001。
21.黃天浩建築師事務所,《臺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修繕工程工作報告書》,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22.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新莊文昌祠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紀錄製作》,臺北縣政府。
23.劉 璈,《尋臺退思錄》,台灣文憲叢刊第二一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24.Ward Bucher,Dictionary of Building Preservation,New York:John Wiley & Sons,Inc.,1996,pp381.(建築保存字典)
25.James Strike,Architecture in onservation,London:Routledge,1994,pp130.
26.《異人館復興:神戶市傳統的建築物修復記錄》,神戶市教育委員會,東京:住まいの圖書館出版局,1998。
27.岩崎友吉,文化財の保存と修復,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昭和52年。
28.《歷史建築災害防範及管理維護說明手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
29.《文物保存維護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
30.《文物保存維護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
31.澤田正昭著,王瓊花譯,《文化財保存科學紀要》,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
32.《1998建築物防災檢測與補強技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199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