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6 03:5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妍蓁
研究生(外文):Chang-Yen-Chen
論文名稱:光線與色彩的對話-張妍蓁繪畫創作論述
論文名稱(外文):The Dialogue of Light and Color-The Works of Oil Painting by Chang-Yen-Chen
指導教授:吳振岳吳振岳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造形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光線色彩
外文關鍵詞:colorligh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6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一幅畫沒有光與色,就像失去光輝的生命一樣,缺乏精神和活力。光線和色彩是創作的重要手段,藝術家藉由光線和色彩來傳達思想和情感,以引起觀眾的共鳴。色彩是繪畫的肉體,光線是繪畫的靈魂。兩者兼備才能成就一幅好的作品。
本論文在於探討歷代畫家對光與色的觀念之發展和觀察、實驗光與色運用於繪畫上之研究,之後再把這些理論應用在實際創作上。並且要在創作過程當中親自捕捉和體會光與色對畫作產生的變化。將之發展紀錄使之成為筆者繪畫作品的風格。在創作形式上傳予觀賞者想像的空間及作者暗藏的隱喻,以作為表現手法之一。
「學理基礎」包括「光」和「色」的意涵、西洋繪畫中「光」和「色」如何詮釋、「光」和「色」演化觀念發展,以及光影的觀察與實驗。內容主要探討美術史中不同階段的光線在繪畫中扮演的角色和色彩表現在美術史的義意以及光色變化在繪畫的運用並上舉歷代作品和筆者作品為例加以分析比較。
透過上述理論運用在筆者的實際創作經驗,闡述個人的創作理念,作品的題材選擇、內容形式表現及作品的詮釋。筆者本著感恩的心,以生活作為藝術的表現對象,透過色彩代表的意象、光線豐富的變化,將心中的感動,用畫筆來彩繪,以引起觀賞者的共鳴。最後歸結研究與個人未來創作之期許。
關鍵字:光線,色彩
A painting has no color and light, being like life of losing the shining glory, lacking of the spirit and vitality. The color and ray are the important means of the creations, artist by the color and the ray to inform the thought and emotion to cause the sympathy of the audience. The color is the body of the painting, the ray is the soul of the painting. Both and can achieve a good work.
This thesis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observation of inquiring into the in the past painter's idea to the color and the light, experiment the color light usage in the research on the painting. And variety wanted to be during the period of creating to catch and realize the color and light in person a creation to the painting develop it to record to make it become the style of the writer painting work. Spread in creating a form to the metaphor appreciated the space of imagination and author to hide to is one of th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s.
Through above mentioned theories usage actual creations experience in writer, elaborate personal creations principle, the topic of the work choice, the content form performance and work of annotation. The writer is in the light of the heart of the thanksgiving, using life as the performance object of art, enriching through the color representative's idea, ray of variety, heart in of touched, color with the paintbrush to cause sympathy of appreciating.
Keywords:color,light
封面內頁
簽名頁
授權書………………………………………………………………iii
中文摘要……………………………………………………………iv
英文摘要……………………………………………………………v
誌謝…………………………………………………………………vi
目錄…………………………………………………………………vii                     
圖目錄………………………………………………………………ix                       

第一章 創作研究動機與目的……………………………………1
1.1 創作研究動機……………………………………………… 1
1.2 創作研究目的……………………………………………… 2
第二章 創作研究方法與內容範圍………………………………3
2.1 創作研究方法……………………………………………… 3
2.2 創作研究內容範圍 ……………………………………… 4
第三章 學理基礎…………………………………………………6
3.1 光、色的意涵……………………………………………… 6
3.2 光、色演化觀念發展……………………………………… 7
3.3 光、色變化在繪畫上的運用………………………………30
3.4 光影的觀察與實驗…………………………………………40
第四章 創作手法表現和作品解析…………………………… 46
4.1 創作手法表現………………………………………………46
4.2 作品解析……………………………………………………47
第五章 結論…………………………………………………… 81
5.1 省思………………………………………………………81
5.2 結論………………………………………………………81
參考文獻……………………………………………………………83
1.王玉玲譯,《藝術解讀》,遠流,1996。
2.王俊雄、李祖智譯,《巴洛克與洛可可》,遠流,1997。
3.王娟娟譯,《卡拉瓦喬》,木馬文化,1992。
4.王淑慧、謝佩玟譯,《藝術家手冊--水彩》,視傳文化,2005。
5.王勝,《西方傳統油畫三大技法》,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
6.朱光潛,《談美》,漢京文庫,1982。
7.何政廣,《歐美現代美術》,台灣藝術家出版社,1994。
8.何政廣,《世界名畫家全集》,藝術家出版社,1998。
9.何政廣,《藝術欣賞階梯》,藝術家出版社,2000。
10.何恭上編、馮作民譯,《西洋繪畫史》,台灣藝術圖書,1991
11.吳錫德譯,《歐洲文明》,遠流,2001。
12.李元春譯,《造型藝術的意義》,遠流,1997。
13.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雄獅圖書,1976。
14.李惠珍、連惠幸譯,《繪畫的故事》,台灣麥克,1998。
15.李銘龍,《應用色彩學》,藝風堂,1994。
16.李霖燦,《藝術欣賞與人生》,雄獅圖書,1980。
17.周彥樟譯,《光與影的對話》,視傳文化,2004。
18.林志明譯,《塞尚—強大而孤獨》,時報文化,1997。
19.邱慧玲,《「光」的空間研究------以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的西洋繪畫為例》,中原大學空間設計學系碩士論文,1998。
20.雨云譯,《藝術的故事》,聯經,1991。
21.蘇美玉譯,《馬諦斯畫語錄》,藝術家,2002。
22.張心龍,《巴洛克之旅》,雄獅圖書,1993。
23.張心龍,《從名畫瞭解藝術史》,雄獅圖書,1993。
24.張心龍,《西洋美術史之旅》,雄獅,1999。
25.張巧惠譯,《藝術家手冊--油畫》,視傳文化,2005。
26.陳淑華,《油畫材料學》,洪葉,1998。
27.陳靜慧,《色影都會-繪畫光影色彩的表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28.陳瓊花,《藝術概論》,三民書局,1995。
29.傅湘雯譯,《基督宗教的世界》,貓頭鷹,1999。
30.曾文中譯,《光與影的秘密》,三民,1997。
31.達文西,《達文西論畫》,雄獅圖書,1981。
32.趙寧,《影子的聯想》,皇冠,1985。
33.劉文潭,《美學新鑰》,台灣商務,2004。
34.劉其偉,《現代繪畫基本理論》,雄獅圖書,1991。
35.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聯經,1994。
36.劉思量,《藝術心理學》,藝術家,1992。
37.鄭國裕、林磐聳,《色彩計畫》,藝風堂,1987。
38.鄭惠丰,《鴻飛掠影-繪畫中光影意象之創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39.鄧治平,《林布蘭特寫實風格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40.謝里法,《藝術的冒險》,雄獅圖書,198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