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4)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4 21:3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錦華
研究生(外文):Jang Jiin-haw
論文名稱:心韻的象徵
論文名稱(外文):Symbol of Hearts
指導教授:李元亨李元亨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造形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9
中文關鍵詞:象徵
外文關鍵詞:SymbolAppearanceColor eMeaning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7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中文摘要

藝術是人類文化的具體象徵,代表一個國家文化之精髓,亦為個人思想與情感作用的疏發及表達。一件藝術品的呈現,需經過原創者的苦心構思與實現,由內創品到外創品的產生,依其形、色、意、光線、空間、透視、技法及媒材的組合運用,與其潛藏在心理所欲表達的隱喻象徵性意義,皆是一種藝術精神性的心韻象徵。
在繪畫表現中,筆者使用了雲、水流、白色的花、彩色繽紛的畫面和黑夜汽車尾燈的街景,作為隱喻的象徵物。誠如飄浮在空中的雲,有捉摸不定的感覺,隱喻個人對命運的未知;潺潺流水象徵不可預知的將來,會流向何方?白花是純潔的象徵;如同純真的少女,在寧靜中沈思,然內心是澎湃而飛揚,滿溢著期望與幻想;在水邊撥弄水波的少女,水波的漣漪象徵心理的起伏,是期待和憧憬?是惆悵和懷念?如同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無名的憂鬱?創作中繽紛的畫面和黑夜裡急馳的車燈與街景,象徵人生如同走馬燈的多變,難於應對的無奈心情。
筆者以寫實的景物,用來象徵心中的感情。透過藝術的創作,更能挖掘潛意識的自我,透過色彩、筆觸的肌理和物像位置配置的構圖,所產生的效果,窺視了自己原來不自覺的自我。作者的技巧尚不純熟,繪畫史上象徵派作家,其細膩逼真人物的描繪力,尚望之遙遠,但是這些皆為筆者盡心盡力之作品。
關鍵字:象徵、形、色、意
ABSTRACT
Art is an embodiment of human culture, it is also true that one’s art work is an embodiment of one’s “culture”, and individual thought, the emotion function sends and the expression. An artware present must pass through the original pains idea and the realization, creates to outside the production by inside, on its shape, color, meaning, light, spatial, perspective, technique and material combinative utilization, if hides the metaphor symbolic which wants in the psychological to express, all is one kind of artistic psychic symbol.
I take symbolic expression for my art work-oil paintings, it is said that through art work it can reveal one’s subconscious territory, one’s inner thoughts that even who himself (herself) does not aware clearly. I wanted to express my inner heart in deep through figures and objects in the art work use them in symbolism way metaphor of meaning. In the art history, Symbolists believed that art should aim to capture more absolute truths which could only be accessed by indirect methods Thus, they wrote and paint in a highly metaphorical and suggestive manner, endowing particular images or objects with symbolic meaning. I used figures and other objects as my visual language, I painted clouds, running streams, white flowers and flush lights with different colors in the dark back ground and streets; Floating clouds in the sky, it is a fantasy for me, express uncertainty, it cannot be gripped as a real thing so light and soft as silk, but this is my mind, I melancholy because I can not grip something for my real life; A running stream brings my heart to follow it and think about my future and wonder where “I will be floating as the stream and where will be my destiny?” There are white flowers accompany with a young female, flowers are pure and lovely, the maiden wants as the flower.
Key Words : Symbol , Appearance , Color e , Meaning
目錄

封面內頁
簽名頁
授權書..............................................iii
中文摘要.............................................iv
英文摘要..............................................v
誌謝.................................................vi
目錄................................................vii
圖目錄...............................................ix

第一章 緒論
1.1 創作動機...................................1
1.2 創作目的...................................2
1.3 創作方法與範圍..............................3
1.4 創作架構及流程..............................4
1.5 名詞釋意...................................7
1.5.1 象徵(Symbol).......................7
1.5.2 形(Appearance).....................7
1.5.3 色 (Color).........................8
1.5.4 意(Meaning)........................9
第二章 創作之學理基礎與理念
2.1象徵主義的源起...........................10
2.2 象徵主義的代表性畫家.....................12
2.2.1夏凡尼的象徵繪畫傳遞對生活的意寓....12
2.2.2牟侯的幻想世界與象徵表現...........15
2.2.3魯東的真實與虛幻之意寓.............17
2.2.4荷德勒對夢魘、性與死亡的感觸........19
2.2.5克靈加悲觀、頹廢之思維..............21
2.2.6愛好文學之克諾普夫..................23
2.2.7克林姆之幻想和裝飾世界..............25
2.2.8孟克心理的象徵繪畫..................27
2.3 梵谷的心理掙扎............................29
第三章 創作之形式與表現內涵
3.1 心韻的象徵.................................35
3.2 創作之形式.................................36
3.3 創作的表現內涵...............................37
3.3.1 創作美學的象徵構思.....................37
3.3.2 康德美學之判斷力批判...................38
3.3.3 形、色、意之內容探索...................40
第四章 作品解析
4.1 創作理念...........................................42
4.2 作品分析...........................................44
第五章 結論.............................................61
參考文獻................................................63
一、翻譯書籍......................................63
二、中文書籍......................................64
三、圖片引用處.....................................67

圖目錄

圖1. 創作架構與流程.................................6
圖2. 夏凡尼 沉思.................................13
圖3. 夏凡尼 海邊的年青女孩.........................14
圖4. 夏凡尼 文藝女神們在聖林中.....................14
圖5. 牟侯 奧狄甫斯與斯芬克斯.....................15
圖6. 牟侯 顯靈..................................16
圖7. 牟侯 聖喬治戰龍............................16
圖8. 魯東 在夢幻中...............................17
圖9. 魯東 獨眼巨人...............................18
圖10. 魯東 阿波羅戰車..............................18
圖11. 荷德勒 黑夜...................................19
圖12. 荷德勒 夢.....................................20
圖13. 荷德勒 杜恩湖.................................20
圖14. 克靈加 奉獻給美................................21
圖15. 克靈加 誘惑....................................22
圖16. 克靈加 黃昏時分................................22
圖17. 克諾普夫 我的心留下過去的淚水.......................23
圖18. 克諾普夫 誰來解放我................................24
圖19. 克諾普夫 馬拉美的詩................................24
圖20. 克林姆 雕刻的寓言................................25
圖21. 克林姆 婦女的三種年齡.............................26
圖22. 克林姆 生與死....................................26
圖23. 孟克 病孩......................................28
圖24. 孟克 喊叫......................................28
圖25. 梵谷 被攝於1886年..............................32
圖26. 梵谷 花瓶裡十四朵向日葵.........................32
圖27. 梵谷 梵谷之寢室.................................33
圖28. 梵谷 星夜......................................33
圖29. 梵谷 鳶尾花....................................34
圖30. 梵谷 麥田群鴉..................................34
圖31. 心韻...............................................51
圖32. 山居...............................................51
圖33. 象徵...............................................52
圖34. 雲深不知處..........................................52
圖35. 我的心留下過去的回憶.................................53
圖36. 心夜...............................................53
圖37. 思.................................................54
圖38. 樹與雨..............................................54
圖39. 翔.................................................55
圖40. 海竽................................................55
圖41. 滌..................................................56
圖42. 黃昏................................................56
圖43. 浴..................................................57
圖44. 心痕................................................57
圖45. 映..................................................58
圖46. 沉思的少女...........................................59
圖47. 解構城市.............................................59
圖48. 心海.................................................60
圖49. 夜...................................................60
參考文獻

一、翻譯書籍:
1.Fredric Jameson 著 唐小兵 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合志文化股份有限公 司,台北市,2001年5月
2.Herschel B Chipp,1913-1992 著 余珊珊 譯 《現代藝術理論Ⅱ》,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2000年9月
3.Irving Stone著 余光中譯《梵谷傳》大地出版社,台北市,1978年5月
4.Jacques Marseille/Nadeije Laneyrie-Dagen著 王文融、馬勝利、羅芃、顧家琛 譯《世界藝術史》,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台北市, 2000年3月
5.Ken Wilkie著 黃詩芬譯《梵谷檔案》,高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市,2005年3月
6.Kandinsky 著 吳瑪悧 譯《點線面》藝術家出版社,台北市,2000年3月
7.Kandinsky 著 吳瑪悧 譯《藝術的精神性》藝術家出版社,台北市,1995年10月
8.Lev Tolstoy 著 耿濟之 譯《藝術論》台北市,1994年
9.Melissa Mc Quillan著 張書民 譯《梵谷》,遠流出版,台北市,84年台北市, 2000年3月
10.Pascal Bonafoux著 張南星譯《梵谷 磨難中的熱情》,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1997年5月
11.Ranjit Kumar著 胡龍騰 黃瑋瑩 潘中道合譯《研究方法》,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市,2005年2月
12.Vincent Van Gogh 著 艾文‧史東(Irving Stone) 編雨果 譯《梵谷書簡全集》,藝術家出版社,台北市,1997年6月

二、中文書籍:
1.丘永福《造形原理》藝風堂出版社,台北市,1990年8月
2.朱伯雄《世界美術全集 拉斐爾前派與象徵主義美術》藝術家出版社,台北市,2003年3月
3.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下卷》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縣,2001年6月
4.朱光潛《談美》尼羅河書房,台北市,2001年4月
5.朱立元《西方美學 名著提要上下》昭明出版社,台北市,2000年8月
6.朴先圭《繪畫思想與造形理論》新形象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台北市,1989年11月
7.李元亨《藝術創作專輯》李元亨藝術創作工作室發行,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編輯,彰化市,2001年5月
8.李澤厚《美的歷程》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2002年6月
9.李明明《古典與象徵的界線》東大圖書公司 ,台北市,1993年3月
10.李霖燦《藝術欣賞與人生》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1984年7月
11.李薦宏《形.生活與設計》亞太圖書出版社,台北市,1997年3月
12.李美容《揮不走的美─文藝復興到象徵主義名畫欣賞》雄獅 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2000年10月
13.李長俊《西洋美術史綱要》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2001年2月
14.呂月玉、張榮森《色彩意象世界》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 司,台北市,1988年元月
15.何政廣《歐美現代美術》藝術家出版社,台北市,1999年8月
16.何懷碩《西洋裸體藝術大觀 神話中的女神與妖精》百科文化事業公司,台北市,1991年9月
17.何政廣《歐美現代美術》藝術家出版社,台北市,1999年8月
18.林文昌《色彩計劃》藝術圖書公司,台北市,1990年8月
19.林昭賢 黃光男 審定《藝術概論》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台北縣,2003年7月
20.林崇宏《造形與構成》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縣,2002年9月
21.林輝堂編輯《大台中美術家參展法國沙龍研究展專輯》台中市文化局出版,台中市,2003年11月
22.高木森《亞洲藝術》東大圖書公司,台北市,2000年11月
23.高千惠《當代藝術思路之旅》藝術家出版社,台北市,2001年6月
24.凌嵩郎《藝術概論》全冠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台北市,1990年10月
25.許合和 陳純真 主編《台灣藝術家法國沙龍學會巡迴展》台灣藝術家法國沙龍學會出版,台中市,2006年3月
26.張武騰編輯《美術、傳播、印象─錄影帶旁白精華錄Ⅰ》臺灣省立美術館印行,台中市,1992年12月
27.張春興《現代心理學》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1995年9月
28.黃椿昇《藝術導論─談美》全威圖書有限公司,台北縣,2002年2月
29.虞君質《藝術概論》大中國圖書公司,台北市,2000年8月
30.德瑞克‧希利 《色彩與生活》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1990年11月
31.劉思量《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藝術家出版社,台北市,2004年3月
32.賴瓊琦《設計的色彩心理》視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縣,2003年10月
33.蔣勳《西洋美術史》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2003年1月
34.《2000年色彩應用與色彩科學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0年12月
35.《2001年色彩應用與色彩科學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2002年8月
36.《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美術館發行,台北市,1992年6月
37.《新編近代世界名畫全集9─孟克Munch》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1991年5月
38.《新編近代世界名畫全集1─梵谷Van Gogh》光復書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1991年2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