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0)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2 11: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孟杰
研究生(外文):Meng-chieh Wang
論文名稱:中小尺寸液晶顯示器框彩不均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Improving Small-Scale LCD On Contrast Uneven
指導教授:鄭豐聰鄭豐聰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Feng-tsueng C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工業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5
中文關鍵詞:變異數分析框彩不均液晶顯示器田口品質工程
外文關鍵詞:MuraLCDTaguchi methodANOV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33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9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液晶顯示器是目前國內蓬勃發展的產業,也是最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產業,由於液晶顯示器產品製造技術層面涵蓋半導體、液晶化學及光學顯像等多項領域,其生產製程為高複雜度之產業,目前其製程技術仍有許多待克服之處。
本研究著重於探討液晶顯示器框彩不均現象,深入了解液晶顯示器顯像之原理,分析液晶顯示器影像上框彩不均形成原因並提出對應的改善方法,一方面運用田口品質工程技術找出該改善方法最適的製程參數,研究發現製程參數為A1、B2、C1、D2、E2於各控制因素之水準值中對於品質而言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益。其中,實驗因子A1為框邊間隙子SPF-54SSS與面內間隙子EXH-0052組合、B2的Spacer密度為120±30顆、C1框邊寛度為0.17mm、D2為改良式間隔紙設計方法、E2組立熱壓合壓力為0.3kg。另一方面運用製程能力指標及變異數分析來驗證該改善方法對於液晶顯示器框彩不均的現象是否有顯著的改善。經由實驗證實,在α=0.05的顯著水準下,新技術方法(改良式的組立壓合製程用間隔紙)對於降低框彩不均有充分的證據顯示有顯著影響。
Liquid-crystal display is the hectic industry in Taiwan, and is valuable in the word. But it is complexity in the technical area involve in semiconductor, liquid chemical and etc. it still have a lot of challenge in this day.
The research is focus on study Contrast Uneven of LCD. It step by step to clarify the issue, find out the cause of problem and develop method to satisfy the customer’s demand. In process, using the quality engineering created by taguchi Doctor to insure the production is on stable and effective. The research discovered the system regulation parameter is A1, B2, C1, D2, and E2. Among them, Experimental factor A1 is SPF-54SSS and EXH-0052, the B2 Spacer density for 120±30, the C1 frame wide for 0.17mm, D2 is the improvement type gap paper design method, and the E2 the thermo-compression resultant pressure is 0.3kg. Another way, applies the PCI (Process Capability Indices) and ANOVA (analysis of variance) to verify the technique is good for quality. Finally, it is fully to prove the technique is outstanding when α=0.05。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誌 謝 III
目 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1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1
1.4 論文架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3
2.1 液晶顯示器框彩不均現象 3
2.2 液晶顯示器種類 4
2.2.1 被動式LCD 4
2.2.2 主動式LCD 4
2.3 液晶顯示器結構 5
2.4 液晶顯示器原理 6
2.5 相關文獻回顧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方法改善 11
3.1 研究方法 11
3.1.1 田口品質工程 11
3.1.2 製程能力指標 13
3.2 問題解析 14
3.3 問題對策 20
第四章 方法驗證 21
4.1製程介紹 21
4.2 實驗設計與分析 25
4.2.1 實驗設計規劃與執行 25
4.2.2 確認實驗 30
4.2.3 製程能力分析 31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方向 35
5.1 結論 35
5.2 未來研究方向 36
參考文獻 37
附錄A (L8(41*23)直交實驗,第一組實驗數據) 39
附錄B (L8(41*23)直交實驗,第二組實驗數據) 40
附錄C (L8(41*23)直交實驗,第三組實驗數據) 41
附錄D (L8(41*23)直交實驗,第四組實驗數據) 42
附錄E (L8(41*23)直交實驗,第五組實驗數據) 43
附錄F (L8(41*23)直交實驗,第六組實驗數據) 44
附錄G (L8(41*23)直交實驗,第七組實驗數據) 45
附錄H (L8(41*23)直交實驗,第八組實驗數據) 46
1.Y.Y. Yen, L. D. Silverstein, “Limits of Fusion and Depth Judgment in Stereoscopic Color Displays” Human Factors, (1990).
2.H.L. Snyder, J.J. Decker, J.C. Lloyd, C. Dye, “Effect of image polarity on VDT task performance”, Proceedings of the Human Factors Society 34th Annual Meeting, Santa Monica, CA,(1990).
3.A. Dillon, “Reading from paper versus screen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Ergonomics VOL.35(10),(1992).
4.Y. Mori, K Tanahashi, R. Yoshitake, S.Tsuji,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visual performanc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roceedings of the Algorithms and Systems for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2000).
5.An-Hsiang Wang, Ming-Te Chen, “Effects of polarity and luminance contrast on visual performance and VDT display 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25, (2000).
6.黎正中,『穩健設計之品質工程』,台北圖書有限公司, (1993)。
7.陳順宇、鄭碧娥,『統計學』,華泰書局,(1998)。
8.中國生產力中心,『田口品質工程實務』,(2001)。
9.卓聖鵬,『彩色液晶顯示器』,全華科技圖書公司有限公司,(2002)。
10.蘇朝墩,『品質工程』,中華民國品質學會, (2003)。
11.蔡俊欽,『導光板光學設計及製程之最佳化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模具工程系碩士論文,(2004)。
12.顧鴻壽,『光電液晶平面顯示器-技術基礎及應用』,新文京圖書,(2004)。
13.葉孟秋,『TFT LCD色偏分析與改善』,中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4)。
14.黎正中、陳源樹,『實驗設計與分析』,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05)。
15.陳俊志,『人眼閾值在液晶顯示器不均勻現象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5)。
16.簡志鴻,『液晶顯示器面板間隙球滯滑運動之研究』,中華大學機械與航太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7.涂志偉,『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Mura之分析』,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8.陳建銘,『液晶顯示器技術入門』,全華科技圖書公司有限公司,(2005)。
19.顏丹青,『次世代液晶顯示器用彩色濾光片元件之平坦化製程技術開發與擬真度評價指標系統』,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博士論文,(2006)。
20.吳美葉,『TFT-LCD不良現象解析』,元智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系碩士論文,(2006)。
21.施文良,『TFT-LCD 面板重力牆效應有限元素模擬分析』,中華大學機械與航太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22.陳德請,『近代光電顯示工程導論』,全華科技圖書公司有限公司,(200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