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4 05:5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錦淳
研究生(外文):Chin-chun Huang
論文名稱:《論語》、《孟子》論孝與《孝經》之比較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
指導教授:李威熊李威熊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0
中文關鍵詞:儒家《孝經》《孟子》《論語》
外文關鍵詞: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8
  • 點閱點閱:574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0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0
《論語》、《孟子》與《孝經》分別是三部儒家談孝重要的典籍,它們的內容各自代表了不同時期孝道觀念的發展情形。首先是《論語》,春秋時期,周室衰微,封建漸毀,禮樂崩壞,社會逐漸失序。為此,孔子提出「仁」做為提振人心秩序的最高原則,而仁的具體實踐就是孝,希望藉由孝的推行,能穩固社會最小單位家庭的倫理秩序,進而促使社會秩序穩定。到了《孟子》,已是戰國中期,社會與政治、經濟各方面劇烈變動,戰爭頻仍,各國雄據一方稱王,周室威信早已蕩然無存。為因應此種變動的環境,也為了推動政治上行仁道治國的理念,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學說,並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出心性理論,提出人性本善的觀點,強調人生來即有仁、義、禮、智之心,而仁義的具體表現即是孝悌,進一步建立了儒家孝道觀念的哲學論證。最後到了《孝經》,時至先秦後期,紛亂過後的大一統局面逐漸來臨,在當時環境及大一統氣氛的需求下,孝道概念的提出,再度發揮穩定社會的力量。在此階段,孝道概念又進一步發展。第一是忠孝觀念的混同情形,其所營造的理念是,國即為家、君即為父,所以對國君盡忠,使自己立身揚名,即是行孝的極致表現。第二則是孝道概念走向理論系統化的發展,在吸收了孔子、孟子以來的孝道觀念後,又依據不同的階級、不同的對象作行孝方式的闡述,形成系統性的論述,是儒家孝道觀念的集大成表現。但孝道演變至今,由於對孝道精神的不瞭解,使得後人對於原本良善的孝德產生了誤解與迷思,再加上今日科技、醫療技術與觀念的進步與開放,對於新的倫理關係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但孝德精神是亙古常新的,行孝方式雖可因時制宜,但就孝道對於社會的存在價值而言,它是必要的,因為它對於家庭社會及人心的穩定與和諧仍具有積極性的功能及不可取代性。因此重回這三部儒家經典,希望找到能夠挽救社會人心的重要力量。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架構及方法…………………………5
第三節 相關研究狀況……………………………………9

第二章 《論語》論孝……………………………………11
第一節 孔子孝道觀的形成與內容………………………11
壹、孔子孝道觀形成時代背景與脈絡…………11
貳、孔子孝道觀特點……………………………14
第二節 《論語》對孝的實踐主張………………………21
壹、行孝的第一個層次:對自我修養的要求…21
貳、行孝的第二個層次:對父母的直接盡孝…24
參、對父母過失時的應有態度—幾諫…………28
肆、對父母去世後的盡…………………………29
伍、行孝的延伸—兄友弟恭……………………32

第三章 《孟子》論孝……………………………………35
第一節 孟子對儒家孝道觀的繼承與發展………………35
壹、孟子繼承孔學的時代背景…………………35
貳、孟子對孔子孝道觀的繼承…………………37
參、孟子對儒家孝道觀的開展與貢獻…………43
第二節 《孟子》對孝的實踐主張………………………50
壹、行孝的第一個層次:對自我修養的要求…50
貳、行孝的第二個層次:對父母的直接盡孝…54
參、孝的極致—尊親:繼志述事,以顯父母…56
肆、幾諫與責善…………………………………59
伍、父母去世後孝的繼續—葬祭之禮…………64

第四章 《孝經》論孝……………………………………69
第一節 《孝經》孝道觀內涵……………………………69
壹、《孝經》成書背景與脈絡…………………69
貳、《孝經》孝概念的重要內容………………70
第二節 《孝經》對孝的具體實踐………………………84
壹、行孝的第一個層次:對自我修養的要求…84
貳、行孝的第二個層次:對父母的直接盡孝…86
參、諫諍問題……………………………………88
肆、父母去世後的盡孝…………………………90

第五章 《論語》、《孟子》及《孝經》論孝之比較及
時代意義…………………………………………95
第一節 《論》、《孟》、《孝》三經孝概念的比較…95
壹、《論》、《孟》、《孝》三經孝概念之共
同處 ………………………………………95
貳、《論》、《孟》、《孝》論、孟、孝三經
論孝的道德意義 …………………………98
參、常人對孝概念易生的迷思與誤解…………102
第二節 《論》、《孟》、《孝》三經孝道觀於今日社
會的適應與價值…………………………………102
壹、今日孝概念所面臨的變遷與挑戰…………112
貳、《論》、《孟》、《孝》三經孝概念的時
代適應………………………………………122

第六章 結論………………………………………………131

參考文獻 ……………………………………………………139


附錄 一、《論語》中含「孝」字章句………………149
二、《論語》中未含「孝」字,卻隱含孝道觀
念之章句 …………………………………150
三、《孟子》中出現「堯」或「舜」的篇章…151
四、《論語》中出現「堯」或「舜」的篇章…157
五、《孟子》中含「孝」子與孝悌連用的章句157
古籍部分:

(周)荀況,《荀子》。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周)墨翟,《墨子》。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吳)韋昭注,《國語》。台北:商務印書館。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十三經注疏本。
(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宋版十三經注疏本。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十三經注疏本。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十三經注疏本。
(漢)劉向撰、(宋)鮑彪注,《戰國策》。台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十三經注疏本。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十三經注疏本。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十三經注疏本。
(唐)玄宗明皇帝御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重刻十三經注疏本。
(唐)歐陽詢等同撰,《藝文類聚》。台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
(宋)范曄撰、(唐)李賢注、(清)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據1915年虛受堂刊本影印,1984年。
(明)呂維祺,《孝經本義》。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清)程樹德,《論語集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黃奭輯,《黃奭逸書考》。台北:藝文印書館。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5年。
(清)嚴可均輯,《全後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專著部分:

丁冠之 王鈞林 劉示范主編,《儒家道德的重建》。山東:齊魯書社,2001年。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孝道與孝行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6年三版。
王支洪,《孟子的現代意義》。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初版。
王開府,《儒家倫理學析論》。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初版二刷。
朱榮智,《孔孟倫理思想與四書教學》。台北:師大書苑,1999年。
朱嵐,《中國傳統孝道的歷史考察》。台北:蘭臺出版社,2003年初版。
牟宗三等著 楊祖漢主編,《儒家倫理的再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初版。
何子煌,《孝經的研究》。新加坡: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84年。
余家菊,《孔學漫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6年初版。
吳康,《孔孟荀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
吳龍輝,《原始儒家考述》。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
巫少鵬 馬重奇 葉全君主編,《孟子漫談》。台北:頂淵文化出版社,1997年初版。
李書有,《中國儒家倫理思想發展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李明輝,《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台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
李明輝撰《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史哲研究
所,1995年5月。
李明輝撰,《孟子重探》。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7月。
李建業,《董永與孝文化》。濟南:齊魯書社,2003初版。
杜維明,《儒家思想新論—創造性轉換的自我》。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1年。
沈效敏,《曾子與孝經》。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初版
肖群忠,《孝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肖群忠,《中國孝文化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初版。
周濟武,《孟子思想蠡測》。新竹:金華出版社,1976年。
周群振,《儒學義理通詮》。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初版。
孟子撰,傅佩榮解讀,《傅佩榮解讀孟子》。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年。
東方橋,《讀孟子的方法學》。台北:玄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2月。
東方橋,《孟子現代讀》。上海:上海書店,2002年初版。
林漢仕,《孟子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初版。
林益勝、吳春山編著,《論孟》。台北:空中大學,2002年。
林義正,《中國哲學中孝概念之諸問題析義》。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2003年。
邱鎮京,《論語思想體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三版。
南懷瑾《孟子旁通》(一)(二)。台北:老古出版社 ,2001年。
姚式川,《論語體認》。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初版。
姚樹聲,《孔孟的真實生平及其思想評估》。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初版。
胡志奎,《論語辯證》。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三版。
胡毓寰,《孟學大旨》。台北:正中書局,1989年。
屈萬里,《屈萬里先生文存》。台北:聯經出版社,1985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反省》。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
唐宇元,《中國倫理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袁之琦、游桓山編譯,《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
宮曉衛,《孝經—人倫的至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高明,《孔學管窺》。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
高明主編,《群經述要》。台北:黎民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四版。
馬一浮《復性書院講錄》,台北:夏學出版社,1981。
國際儒學聯合會主編,《儒學現代性探索》。北京:北京圖書館,2002初版。
康學偉,《先秦孝道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初版。
張嚴,《孝經通識》。台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三版。
張春興編著,《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1989年初版二刷。
張懷承,《中國的家庭與倫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初版。
梁韋弦,《孟子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許倬雲,《求古編》。台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陳大齊,《孔子學說論集》。台北:正中書局,1958年。
陳大齊,《孟子待解錄》。台北:商務印書館,1991年初版三刷。
陳柱,《孝經要義》。台北:商務印書館,1977年台一版。
陳訓章,《孟子管窺》。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
陳鐵凡,《孝經鄭注校證》。台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陳獨秀,《獨秀文存》。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湯化,《論語漫談》。台北:頂淵出版社,1997年初版。
程發軔等,《儒家思想研究論集》(一)(二)。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

華仲麔等,《儒家思想研究論集》(二)。台北:黎民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黃俊傑,《孟子思想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黃俊傑,《孟子思想之歷史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史哲研究所,1995年。
黃黎星、羅螢,《孝經漫談》。台北:頂淵出版社,1997年初版。
楊承彬,《孔孟荀的道德思想》。台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初版三刷。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楊寬,《戰國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增訂版。
楊秀宮,《孔孟荀禮法思想的演便與發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葉繼業,《孟子思想研究》。台北:黎民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寧業高、寧業泉、寧業龍,《中國孝文化漫談》,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年初版。
翟庭晉,《孟子思想評析與探源》。上海:上海社會學院,1992年初版。
臧知非,《人倫本原》。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初版。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趙厚澤,《孝學新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70年初版。
劉真,《儒家倫理思想述要》。台北:正中書局,1987年。
劉松來,《禮記漫談》。台北:頂淵,1997年初版。
劉宗賢,《儒家倫理—秩序與活力》。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初版。
蔡汝堃,《孝經通考》。台北:商務印書館,1970年台二版。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蔡仁厚,《孔子的生命境界—儒家的反省與開展》。台北:學生書局,1998年初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
駱建人,《孟子學說體系探頤》。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二版二刷。
駱承烈,《孔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初版。
戴良義編輯,《「新時代的家庭倫理—尊重與關懷」論文集》。台北:法鼓人文社會學院,2000年初版。
鍾肇鵬,《孔子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
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台北:海天出版社,1980年。
魏英敏主編,《孝與家庭倫理》。河南:大象出版社,1997年初版。
譚宇權,《孟子學術思想評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初版。
顧兆駿,《儒家倫理思想》。台北:正中書局,1967年。
龔鵬程,《儒學反思錄》。台北:學生書局,2001年初版。

學位論文:

石致華,《儒家孝道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吳蓮慶,《孝道》,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周伯戡,《先秦兩漢忠孝觀念的發展》,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周惠鳳,《從論語、孟子探討孔孟之孝道思想》,銘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林佩儒,《孝經孝治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曾怡嘉,《先秦至漢初儒家孝道思想之演變》,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葉光輝,《孝道認知的類型、發展及其相關因素》,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鄭志慧,《儒家孝道思想研究—秦漢之際及其前期》,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謝瀧見,《儒家的孝道》,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

單篇論文:

〈中國孝道思想的演變及其問題〉,韋政通撰。《現代學苑》,第3卷第5期,1969年,頁1-10。
〈中國孝道思想的形成、演變及其在歷史中的諸問題〉,徐復觀撰。《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74年,頁155-200。
〈中國家族制度與儒家倫理思想〉,楊亮功撰。《食貨月刊》,復刊11卷4期,1981年7月,頁149-160。
〈中國人之孝道觀念的分析〉,楊國樞撰。《中國人的蛻變》,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8,頁31-64。
〈中國倫理中的「孝」道思想〉,張振東撰。《哲學與文化》,17卷3期(總190期),1990年3月,頁208-214。
〈中國文化與孝道〉,李學綱撰。《中原文獻》,22卷4期,1990年10月,頁3-15。
〈孔子論「仁」之真義〉,范長平撰。《儒家道德的重建》,山東:齊魯書社,2001年4月初版,頁60。
〈由孝經看中國文化〉,高大鵬撰。《孔孟月刊》,21卷9期,1983年5月。
〈台灣民眾之孝道觀念的變遷情形〉,葉光輝撰。《九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頁171-214。
〈先秦儒家孝悌之道研究〉,曾春海撰。《儒家哲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5月,頁148-166。
〈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學研究:孝道觀點的探討〉,葉光輝撰。《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83期,頁121-168。
〈西周「孝」義初探〉,查昌國撰。《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2期。
〈孝經疏正〉,李鍌撰。《師大學報》,12期,1967年6月,頁181-294。
〈孝之性質與需要〉,謝幼偉撰。《哲學論集》,台北:華岡出版社,1976年,頁425-439。
〈孝道之本義與行孝之步驟〉,黃得時撰。《倫理道德之理論與實踐》,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2年。頁251-272。
〈孝經及其思想研究〉,金振峰撰。《勤益學報》,4期,1986年11月,頁313-350。
〈孝經及其孝道觀〉,陳訓章撰。《孔孟月刊》,25卷11期,1987年7月,頁6-18。
〈孝經今考〉,王正己撰。《古史辨》第四冊,台北:藍燈文化,1987年。
〈「孝」道的起源與「孝」行的最早提出〉,何平撰。《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2期(總82期),1988年3月,頁69-73轉41。
〈孝的生命歷程及其生生之德〉,吳怡撰。《鵝湖》,14卷6期(總162期),1988年12月,頁1-10。
〈「孝」的二重性及其社會價值〉,葛榮晉撰。《孔子研究》,1991年第2期(總22期),1991年6月,頁25-32。
〈孝的源流與新的孝道觀(下)〉,李煥明撰。《孔孟月刊》,30卷3期(總351期),1991年11月,頁41-47。
〈孝的源流與新的孝道觀(上)〉,李煥明撰。《孔孟月刊》,30卷2期(總350期),1991年10月,頁37-43。
〈孝經的作者、成書年代及其流傳〉,黃中業撰。《史學集刊》,3期,1992年8月,頁7-12。
〈孝道困境的消解模式及其相關因素〉,葉光輝撰。《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79期,1995年,頁87-118。
〈孝道傳統的考察與省思〉,曾春海撰。《儒學研究集》,高雄:復文書局,2002年。頁57-74。
〈近代中國「孝」的觀念的變化〉,李文海、劉仰東撰。《中華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台北:中華書局,1992年初版,頁213-231。
〈孟子心性學說的理論主張與修養實踐〉,馬世年撰。《東方人文學誌》,第3卷第3期,2004年9月,頁1-20。
〈家族倫理的政治化—釋「孝經」〉,馬森撰。《國魂》,第553期,1991年12月,頁74-77。
〈從心理學的觀點談孝並分析青年對孝行的看法〉,黃堅厚撰。《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第10期,1977年,頁11-20。
〈現代生活中孝的實踐〉,黃厚堅撰。《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2年,頁283-297。
〈晚近孝經研究論文彙目〉,何廣棪撰。《中國書目季刊》,第23卷4期,1990年3月,頁91-97。
〈試論孝道的本原及其陷落〉,曾昭旭撰。《鵝湖月刊》,第3期第6卷,1977年,頁2-10。
〈傳統孝道的變遷與實踐:一項社會心理學之探討〉,莊耀嘉、楊國樞撰。《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台北:桂冠,1991年,頁135-175。
〈與時俱進話孝道〉,張踐撰。《儒學現代性探索》。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8月初版,頁282。
〈談現時期「孝」的合理因素〉,李芹撰。《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1期,1991年3月,頁125-129。
〈談「禮」與「孝」的思想本質〉,侯玉臣撰。《蘭州學刊》,1992年第2期,1992年,頁85-90。
〈論儒學孝觀念的歷史演變和影響〉,吳紹剛撰。《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山東:齊魯書社,1989年4月,頁440-456。
〈儒家倫理在「台灣經驗」中的角色〉,韋政通撰。《中華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台北:中華書局,1992年初版,頁288-300。
〈儒家倫理與中國現代化〉,湯一介撰。《中國人的觀念與行為》,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8年,頁160-172。
〈儒家「義利之辨」與彌爾「效益主義」異同之比較〉,楊秀宮撰。《人文價值與生命關懷通識課程實施研討會論文集》,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2003年6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