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68.16)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31 18:0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琳淑
研究生(外文):Lin-Shu Wang
論文名稱:以公平與效率檢視現行土地增值稅課稅基礎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Criticizing the taxation foundation of current land increment tax by the equity and the efficiency
指導教授:陳貴端陳貴端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Gui-Duan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政策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公共行政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8
中文關鍵詞:公平與效率平均地權憲法土地增值稅
外文關鍵詞:the ConstitutionThe land value incremental taxequity and efficiencyequalization of land right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52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我國現行課徵土地增值稅係以土地公告現值作為課稅基礎,雖然明確、簡便,但由於土地公告現值與實際交易價格相差甚遠,不但有違稅制之合理性且不符課稅公平原則、亦不能使資源達到最適配置。鑑於稅制之不合理性,本文以公平與效率作為檢視工具,分別探討土地增值稅制二大課稅基礎即稅基與稅率。
本文首先以文獻回顧及理論基礎瞭解現行土地增值稅制整體概況;其次以公平與效率為檢視工具,分別探討土地增值稅稅率機制及稅基機制,藉以釐清土地增值稅所應扮演的角色。
本研究據此檢梘,得其結論如下:若要解決土地增值稅制之缺失,我國土地增值稅課稅基礎應以「時價」為準,只要能隨時掌握「時價」,才能達到課稅公平原則。相對地,現存土地增值稅之缺失(如採比例稅率、累進稅率、漲價倍數累進、漲價金額累進、併入所得稅)將會迎刃而解。至於效率方面,由於現今客觀環境已備成熟,土地實際交易價格已不若以往難以獲取,尤其,又在電腦技術輔助之下,其效率方面可大為提升。
若土地增值稅改採「時價」核課,本研究建議如下:一、修改憲法;二、修改財政收支劃分法;三、建立土地交易市場;四、制定及修改相關法規;五、建立土地買賣估價師及公證人制度。
Our existing policy of levying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al tax in Taiwan takes the announced land current value as the taxation basis. Although it is clear, simple and convenient, the fact is that the announced land current value differs a lot from the actual transaction price; this not only violat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ax system and does not conforms to the principle of equitable taxation, but also can not make the resources achieve the most appropriate alloc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irrationality of the tax system, this dissertation took the equity and efficiency as the tools of inspection to discuss the two major taxation foundations of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al tax system, namely the tax base and the rate of tax respectively.
First of all, the dissertation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and general situations of the existing land value incremental tax system with the document review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secondly, the dissertation adopted the equity and efficiency as the tools of inspection to explore the tax rate mechanism and the tax base mechanism of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al tax to make clear the role that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al tax should play.
Based on the inspecti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is as follows: If we want to solve the defects of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al tax system, the taxation basis of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al tax in Taiwan should take the “market value” as the standard; the principle of equitable taxation can be reached as long as we grasp the “market value” at any time. Relatively, the drawbacks of the existing land value incremental tax (such as adopting the proportional tax rate, the progressive tax rate, Multiple of increase cumulative, Amount of increase cumulative, and merging into the income tax) will be readily solved. As for the efficiency, because nowadays,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has been mature, the actual transaction price of the land is not so difficult to get as before; especially, with the aid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efficiency can be boosted substantially.
If the land value incremental tax changes to adopt the “market price” to assess for the taxation, the suggest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To amend the Constitution; 2. To amend the Law of Subdivision of Financial Income and Expenditure; 3. To establish the land transaction market; 4. To formulate and alter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5. To establish the land transaction evaluator and notary public syste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及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及研究流程................................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及研究架構................................ 6
第五節 研究內容..........................................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11
第一節 從憲法體制下看土地增值稅制之相關文獻探討......... 11
第二節 從土地增值稅制歷年變動趨勢之相關文獻探討......... 19
第三節 現行施行土地增值稅所面臨相關問題之文獻探討....... 22
第四節 土地增值稅稅收與地方財政自主權之相關文獻探討..... 29
第五節 本章小結......................................... 36
第三章 土地增值稅之理論基礎..............................37
第一節 土地增值稅在憲法體制下之基礎..................... 37
第二節 土地增值稅在經濟理論下之基礎..................... 51
第三節 土地增值稅在租稅理論下之基礎..................... 55
第四節 本章小結......................................... 68
第四章 以公平與效率分析土地增值稅課稅基礎................69
第一節 稅制之公平與效率準則............................. 70
第二節 以公平與效率檢視土地增值稅稅率機制............... 79
第三節 以公平與效率檢視土地增值稅稅基機制............... 89
第四節 本章小結.........................................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7
參考文獻................................................103
附錄一:日本對於土地稅制之制定..........................107
壹、中文文獻
土地改革紀念館,<平均地權>,《尋訪歷史》,【線上資料】,土地改革紀念館,http://www.landreform.org.tw/html/02-07.htm#chap08,2007/04/02。
朱澤民(1994),〈當期地方稅制之權討與改進方向初探〉,《財稅研究》,第26卷第3期,頁28-51。
江永發(1993),〈從房地飆漲談土地稅制變革〉,土地稅制改革及其相關問題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江輝雄(1993),〈土地增值稅按實際成交價課徵評議〉,土地稅制改革及其相關問題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何東波(2001),《地方發展的財政策略與作法》(初版),台南:成功大學。
吳榮義(2005),《憲法基本國策中有關經濟政策之檢討》(憲改議題報告94-16),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李承嘉(1998),〈笑看平均地權下的臺灣土地政策〉,《人與地》,第179/180期,頁31-35。
李承嘉(1999),《土地交易課稅制度之研究》(財政部研究報告87-88),台北市:財政部賦稅署及稅制委員會。
李金桐(2005),《財政學》(第四版),台北:五南圖書。
李禮仲、黃怡靜(2001),〈調整土地稅之思維〉,《稅務旬刊》,第1791期,頁11-16。
周玉津(1993),〈土地增值稅問題全方位之探討〉,《財稅研究》,第25卷第4期,頁121-126。
林 全(1989),〈土地增值稅與房地產價格變動之關係〉,《經濟論文叢刊》,第17卷第3期,頁301-324。
林 全(1993),〈土地增值稅之改革芻議〉,《財稅研究》,第25卷第1期,頁7-12。
林忠正(1993),〈土地稅制改革可行性之分析〉,土地稅制改革及其相關問題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林修正(2005),《台灣土地稅累進稅VS比例稅比較研究》,政治大學地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孫克難(2006)〈憲法規範與土地何去何從〉《財稅研究》,第38卷第1期,頁32-46。
徐偉初、彭煥勛、王正、王文煌(1989),《現行賦稅制度之評估》(專題報告No.8),台北市:財政部賦稅改革委員會。
徐貴雀(1991),《由我國土地稅制度之變遷詮釋現階段之土地稅政策》,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殷章甫(1982),《現行土地稅制對土地利用之影響》,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殷章甫(1987),《土地增值稅稅制及稅率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75-0301-H004-09),台北市: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
殷章甫(1993),〈漲價歸公與土地增值稅〉,土地稅制改革及其相關問題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秦孝儀(1984) <國父遺教概要>,《先總統 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線上資料】,中正文教基金會,http://chungcheng.org.tw/thought/default.htm,2007/04/01。
翁國賢(2007),〈土地增值稅法令及實務〉,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96年度土地增值稅稽徵實務班,台北市: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
高大鈞(1993)〈土地稅法問題之研究(上)〉,《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0卷第2期,頁59-90。
高大鈞(1993)〈土地稅法問題之研究(下)〉,《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0卷第3期,頁15-45。
張李淑容(2004),〈臺灣地區土地稅與地方政府財政自主性關係之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41卷第162期,頁39-60。
張福淙(1993),〈土地增值稅改革研議〉,土地稅制改革及其相關問題研討會,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張麗娟(1999),〈現行土地增值稅採實價課徵之可行性評估 〉,《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5卷第418期,頁59-64。
陳文久(1993),〈為何以土地實際增值比例課稅能遏阻低報〉,《經濟前瞻》,第8卷第2期,頁139-141。
陳文久(1994),〈土地稅制須逆向改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6卷第2期,頁135-165。
陳國智(2001),《土地稅與地方公共財源選擇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芬(1994),《當前土地增值稅改進可行性分析》,政治大學財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博志(1993),〈增值稅按公告現值與實際交易價格課稅公平性之比較〉,土地稅制改革及其相關問題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陳貴端(2004),《國際租稅法律問題之研究─兼論國際租稅規避及立法管制對策》(初版),台中:哥倫比亞財稅顧問有限公司。
陳曉瑩(2001),《台灣地區以土地稅作為地方主要財源之研究》,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聽安(1993),〈從公平性與效率談土地增值稅何去何從〉,《財稅研究》,第25卷第1期,頁1-5。
曾巨威(2001) <調降土地增值稅的觀念商榷>,《國政評論》,【線上資料】,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FM/090/FM-C-090-073.htm,2006/12/25。
曾育裕(2003),〈中山先生地權思想與土地國有〉,《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11期,頁29-48。
游能淵(1993),〈土地增值稅按實際移轉價格課徵之探討〉,《財稅研究》,第25卷第2期,頁27-39。
覃怡輝(1991),〈社會安全政策的公平和效率問題〉,《刊於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頁369-415。台北市:中研院社科所。
覃怡輝、蔡吉源(2000),〈國軍老舊眷村改建的公平和效率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2卷第3期,頁527-561。
黃俊杰(2005)〈稅捐之憲法類型〉,《稅務旬刊》,第1945期,頁28-31。
黃淑惠(2002),〈臺灣地區土地增值稅課徵績效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53卷第2期,頁147-172。
黃耀輝(1996),〈改革土地增值稅制的突破做法〉,《財稅研究》,第28卷第3期,頁65-85。
廖晉楷(2001),《以系統動力山探討土地增值稅及地價稅政策變動效果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吉源(1994),〈亨利喬治法則與都市土地稅制改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6卷第2期,頁1-20。
蔡吉源(1998),〈土地交易課稅制度之研究〉(財政部研究報告),台北市,財政部。
蔡吉源(2001),〈濁灣土地課稅制度:問題、影響與改革〉,《台灣土地研究》,第3期,頁37-82。
蔡吉源、陳文久、華昌宜(1996),《房價、地價與土地稅制改革》(初版),台北:唐山。
蕭錚(1989),《平均地權之理論體系》(第三版),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
謝宗貴(2005),《地方稅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五南圖書。
藍一鴻(2003),《財政學》(第五版),台北:志光教育文化。
藍一鴻(2004),《租稅各論》(第五版),台北:志光教育文化。
蘇世忠(1999),〈從憲法精神談現行土地增值稅之課徵〉,《稅務旬刊》,第1725期,頁15-21。
蘇志超(1999),《比較土地政策》(初版),台北:五南圖書。
貳、英文文獻
LeGrand,Julian and Ray Robbinson (1984),The Economics of Social Problems. London:Macmilla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坤暉,2000,〈一九九八年美國加州地區廢除雙語教育之探討〉,《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六期,頁190-192.196-207。
2. 沙依仁,1999,〈擇偶技巧與夫妻調適〉,《空大學訊235》,頁86-91。
3.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75,頁7-10。
4. 何青蓉,1999,〈學習社會中的識字教育〉,《成人教育雙月刊》,50期,頁 2-9。
5. 何青蓉,1994,〈從識字教育內涵檢視我國識字教育的發展〉,《成人教育雙月刊》,21期,頁47。
6. 宋學文,1999,〈特殊國與國關係之決策及其發展:3i模型的決策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1期,頁81。
7. 王明鳳,2004,〈對東南亞外籍新娘婚姻組成及運作方式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期,內政部社會司,頁197-204。
8. 王天苗,1996,〈台灣地區心智發展障礙幼兒早期療育服務供需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頁21-44。
9. 林宏熾,1998,〈從美國1900年代身心障礙者相關法案談我國身心障礙者轉嫌服務與昇崖規劃〉,《社會福利》,134期,頁24-34。
10. 邱琡雯,2000,〈在臺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同化?還是多元文化社會?〉,《社會教育學刊》,29期,頁197-219。
11. 胡幼慧,1991,〈婚姻與家庭的社會學觀角〉,《臨床醫學》,第28卷第2期,頁108-114。
12. 洪泉湖,1999,〈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論公民養成〉,《公民訓育學報第八輯》,頁2.167-180。
13. 柴松林,2005,〈婚姻移民及其衍生問題的解析〉,《日新》,第五期,內政部警政署,頁167
14. 徐斯勤,2001,〈新制度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初步觀察〉,《政治學報第》,32期,頁105。
15. 陳建甫,2003,〈邁向多元族裔社會的教育願景與情節分析:外籍新娘與下一代的同化迷失〉,《教育研究月刊》,第6期,頁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