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54.236.58.220) 您好!臺灣時間:2021/03/09 16:53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詳目顯示
:::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黃雅勳
研究生(外文):
Ya-shyun Huang
論文名稱:
休閒農場之使用評估研究-以綠世界生態農場之生態教育區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for exploitation recreation farm-take the education area of the Green World Ecologyical Farm to example
指導教授:
鄭聰榮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
建築所
學門:
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
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0
中文關鍵詞:
使用評估因子
、
生態教育區
、
休閒農場
、
使用評估架構
、
使用評估標準
外文關鍵詞:
Leisure farms
、
agriculture ecology education area
、
evaluation factor
、
evaluation criteria
、
evaluation framework
相關次數:
被引用:
1
點閱:1124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2
過去農業為台灣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隨著加入WTO之後,傳統農業亦隨著競爭而產生變化。因此為因應此變化,如何積極推動農業的轉型,更是當務之急。在目前的轉型中以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來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等活動為主要之要務。在過去眾多研究中指出,回歸自然體驗模式之休閒旅遊型態,深受遊客重視。但如何在休閒時亦能同時達到教育之目的,則是生態教育農場規劃的重要環節。
目前台灣之休閒農場內之活動可分為『農業經營體驗』及『遊客休憩』等兩大活動領域,本研究以綠世界生態農場『農業經營體驗』領域中之生態教育區,為主要研究範圍。
本研究目的為調查生態教育區之現況,及探討規劃之依據,藉由相關理論文獻整理,研擬生態教育區之使用評估因子,並建立層級化之因子評估架構,透過專家學者之訪談及問卷調查,獲得因子之權重,確立因子之相關性及檢測之獨立性,進而擬定生態教育區之使用評估標準,完成生態教育區之評估架構。並藉由遊客使用後之認知問卷之決策,以進ㄧ步分析影響因子的權重,達到本研究的目的:
ㄧ、研擬休閒農場附設生態教育區之評估因子。
二、依評估因子建立現行農場附設生態教育區之使用評估架構。
三、提出生態教育區之使用評估標準。
四、探討專家與遊客對於參觀生態農場之認知差異性。
五、提供綠世界生態農場使用後之改善與建議。
六、作為日後相關生態農場規劃之參考。
In the past 50 years the agriculture laid the good economic foundamentals for Taiwan.After join the WTO,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lso faced competition and have to produce more varied. How to transform the agriculturing,effectively is an urgent task in this moment. In the agriculturt transformation landscape, natural ecosystem, and th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ctivities with the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fishing production, agriculture management, the culture and farmers living should accommodate. main too important affair. N umerous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recreational tour with nature experience mode, is deeply valued by visitor. How to reach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n the meantime recreation, important link an ecological education in a farm to tour.
Taiwan activity in the Leisure farms can be divided into" personal Agriculture-experiencing "and" the Recreation" currently. This research used the ecological farm the Green World its".
This research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the ecological education area, the cultural heritage, the evaluation factor that draw up for the exploitation 0f the ecological education area, Gradation analysis of evaluation factor was estahlished through the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from expert .The relative weights on the analytical factor ,established correcation and independence among factors are constructed exploitation ,then the ecological education area was evaluated by the criterion. The expectaed are as results of this study:
1、Draw up the recreational farm to attach the valuation factor of establishing the ecosystem education area.
2、Depend on evaluating factor to build up the valuation structure for ecosystem education area in current farm .
3、Put forward the usage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the ecological education area.
4、Discusses the expert and the tourist regarding the visit ecology farm
cognition difference
5、Provide the related suggestion ecological farm of Green World on these grounds
6、Gives ecological farm consultation for the following.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 錄••••••••••••••••••••••• iii
圖 目 錄••••••••••••••••••••••••v
表 目 錄••••••••••••••••••••••••vii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1
1-2 研究範圍與內容••••••••••••••••3
1-3 研究方法與流程••••••••••••••••5
1-4 研究架構•••••••••••••••••••8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9
2-1 休閒農場相關文獻•••••••••••••••9
2-2 休閒農場規劃設計之相關研究探討••••••••13
2-3 層級分析法之意義與實施••••••••••••24
2-4 環境認知理論之探討與研究•••••••••••30
第三章 研究調查對象之現況•••••••••••••••33
3-1 基地選取與現況況•••••••••••••••33
3-2 對象主題園區空間之使用現況••••••••••37
第四章 生態教育區使用評估模式建立•••••••••••45
4-1 使用評估因子之架構初擬••••••••••••45
4-2 使用評估因子層級之建立••••••••••••48
4-3 研究假設•••••••••••••••••••52
4-4 研究變項與遊客問卷設計••••••••••••52
第五章 專家與遊客對生態教育區之環境使用評估調查與分析•66
5-1 實質環境之專家問卷調查與分析•••••••••66
5-2 非實質環境之專家問卷之調查與分析•••••••78
5-3 實質環境之遊客問卷調查與分析•••••••••87
5-4 非實質環境之遊客問卷調查與分析••••••••139
第六章 專家與遊客對生態教育區之環境認知程度比較分析••158
6-1 實質環境評估因子之專家與遊客問卷之比較分析••158
6-2 非實質環境評估因子之專家與遊客問卷之比較分析•161
6-3 實質環境與非實質環境之相關性比較分析•••••163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167
7-1 結論•••••••••••••••••••••167
7-2 綠世界生態農場整體環境之改善與建議••••••171
7-3 後續研究與應用••••••••••••••••180
參考文獻•••••••••••••••••••••••••••181
附錄一 專家問卷卷•••••••••••••••••••183
附錄二 遊客問卷••••••••••••••••••••191
二、論文部份:
1、謝文凱,2005,遊客對休閒農場解說服務之需求,南台科技大學碩論,p7~9頁。
2、王愛惠 ,2004,休閒農場生態活動與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銘傳碩論, p7~9頁。
3、陳明德,2003,空間記憶消退之心理反應探究,北科大碩論
4、王偉哲,1997,遊客對休閒農業之認知與體驗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5、田家駒、張長義,2002,生態旅遊地區遊客環境識覺與空間行為之研究-以福山植物園為例。
6、李謀監、周淑月,1993,臺灣休閒農業之經營發展及其消費行為之研究,臺灣經濟,(200),p30~43頁。
7、鄭健雄,1998,台灣休閒農場企業化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8、葉芳彣,新舊共生建築評估模式之建立與檢視-以國家台灣文學館為例,逢甲大學建築系,94,碩士。
9、謝婷婷,2003,碩士,由行為場域觀點探討休閒農場設施規劃設置項目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博士班。
10、黃琬婷,2004,休閒農場服務設施評估模式建立之研究,中華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碩士,。
11、葉美秀,1998,農業資源在休閒活動規劃上之研究,臺灣大學農業推廣所博士論文。
12、方威尊,1997,休閒農業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核心資源觀點。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13、吳存和,2001,休閒農場核心資源與競爭優勢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14、呂怡豔、李英弘、李君如,2003,生態旅程指標之初探,第五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
15、李奇樺,2003,休閒農業形象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以宜蘭縣休閒農業為例。私立世新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16、黃正聰、吳麗華、王佳鳳,2003,原住民部落文化生態旅遊評鑑制度設計之實證研究,第五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7、吳忠宏、黃宗成,2000,休閒農場遊客對環境解說需求之研究,環境與管理研究。
18、吳美琪,1999,休閒農業經營者管理意識對經營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19、高崇倫,1999,遊客對國營休閒農場遊憩環境體驗之研究-以武陵農場為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20、張渝欣,1998,休閒農場內休閒農業設施規劃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書籍部份:
1、陳墀吉、謝長潤,2006,休閒農業環境規劃,威士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黃書禮,2000,生態土地使用規劃,詹氏書局
3、邱湧忠,2000,休閒農業經營學,茂昌圖書有限公司。
4、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東華書局。
5、陳昭郎,1996,休閒農業的發展方向-綠色資源的永續利用。大自然季刊,(50),p8-10頁。
6、鄭健雄、陳昭郎,1998,台灣休閒農場市場區隔化之探討。造園學會(編),休閒理論與遊憩行為,田園城市文化出版社, p191-203頁。
7、陳墀吉、李奇樺,2006,休閒農業經營管理,威士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8、陳墀吉、陳德星,2006,休閒農業概論,威士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9、楊明賢,1999,觀光學概論。臺北市:揚智出版社。
10、林朝欽,1995,解說理念與實務,台灣省林業試驗所,林業叢刊第61號。
11、張明洵、林玥季,1992,解說概論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12、鄭蕙燕,1995,台灣地區休閒農場遊憩經濟效益之估測。台灣經濟,(228), p57-65頁。
四、其他部分:
1、陳麗珠、吳政穎,層級分析法(AHP)應用於國民教育補助政策公平效果評估之研究,
http://nknucc.nknu.edu.tw/~t1466/publication/publication-03-07.doc
2、李碩慈、李永展,1998,邁向21世紀的環境行為研究空間第104期。
3、Ann L. Weber著,1995,趙居蓮譯,社會心理學,貴罐圖書公司。
4、Francis T McAndrew著,1995,危芷芬譯,環境心理學,五南出版社。
5、John Zeisel著,1996,關華山譯,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行政院農委會:http://www.coa.gov.tw/
7、交通部觀光局,2003,「臺灣地區休閒農場資料一覽表」下載自http://www.tbroc.gov.tw。
8、江榮吉,1998,休閒農漁業的經營管理。農業經營管理會訊,17,p8-10頁。
9、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1,,加入WTO 農業因應對策-總體因應對策。http://www.coa.gov.tw。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台灣休閒農場企業化經營策略之研究
2.
遊客對休閒農業之認知與體驗之研究
3.
休閒農業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核心資源觀點
4.
遊客對國營休閒農場遊憩環境體驗之研究-以武陵農場為例
5.
休閒農場核心資源與競爭優勢之研究
6.
農業資源在休閒活動規劃上之研究
7.
休閒農業形象整合行銷傳播之研究-以宜蘭縣休閒農業為例
8.
休閒農場內休閒農業設施規劃之研究
9.
遊客對休閒農場解說服務需求之研究:以宜蘭縣頭城休閒農場為例
10.
休閒農業經營者管理意識對經營行為影響之研究
11.
新舊共生建築評估模式之建立與檢視-以國家台灣文學館為例
12.
休閒農場服務品質、體驗行銷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綠世界生態農場為例
13.
以景觀生態學觀點探討都市綠園道評估因子之研究-以台中市經國園道為例
1.
17、吳忠宏、黃宗成,2000,休閒農場遊客對環境解說需求之研究,環境與管理研究。
2.
6、李謀監、周淑月,1993,臺灣休閒農業之經營發展及其消費行為之研究,臺灣經濟,(200),p30~43頁。
3.
5、陳昭郎,1996,休閒農業的發展方向-綠色資源的永續利用。大自然季刊,(50),p8-10頁。
4.
8、江榮吉,1998,休閒農漁業的經營管理。農業經營管理會訊,17,p8-10頁。
5.
李治華 ,〈莊子之聖人、真人、至人、神人及天人的層次新論〉,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民國86年2月
6.
王邦雄 ,〈算命算死了,看命看活了--「莊子‧應帝王」「用心若鏡」的現代詮釋-上、中、下-〉,國文天地,民國86年5-7月
7.
王邦雄 ,〈道家思想的倫理空間—論莊子「命」與「義」理念,現代化研究〉,民國86年7月
8.
曹智頻 ,〈遊的哲學—莊大陸近五十年來的莊子研究〉,鵝湖月刊,民 國87年10月
9.
楊自平 ,〈「莊子」「逍遙」概念義涵的探討〉,哲學與文化,民國88年9月
10.
袁長瑞 ,〈莊子「人間世」研究〉,哲學與文化,民國89年2月
11.
陳德和 ,〈論莊子哲學的道心理境〉,鵝湖學誌,民國89年6月
12.
王金凌 ,〈莊子〈齊物論〉釋義〉,輔仁國文學報,民國89年7月
13.
江淑君 ,〈死生無變於己--「莊子」生死觀析論〉,中文學報,民國89年12月
14.
莊耀郎 ,〈「庖丁解牛」--論「莊子」的養生觀〉,國文天地,民國90年1月
15.
蔡璧名 ,〈莊子「乘天地之正而遇六氣之辯」新詮(上)〉,大陸雜誌,民國90年4月
1.
綠世界生態農場之生態工法現況分析及使用者環境態度之研究
2.
從國小戶外教學觀點探討綠世界生態農場實施環境教育的機會
3.
台灣休閒農場企業化經營策略之研究
4.
生態旅遊規劃設計與發展策略之研究-以新瀛休閒農場為例
5.
休閒農場遊客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綠世界生態農場為例
6.
台灣休閒農場經營模式之探討-以飛牛牧場與台一生態教育休閒農場為例
7.
臺北市休閒農場利用農業資源進行環境教育活動之研究
8.
休閒農場資源、體驗活動與遊客滿意度之研究-以新光兆豐休閒農場為例
9.
遊客對休閒農場解說服務需求之研究:以宜蘭縣頭城休閒農場為例
10.
中小學生教育體驗需求與滿意度之研究-以嘉義縣中埔鄉休閒農場為例
11.
國小低年級學童體驗戶外生態教學成效之探討—以嘉義縣獨角仙休閒農場為例
12.
休閒農場規劃方法之探討-以屏東縣內埔鄉羅德休閒農場為例
13.
從休閒需求探討生態休閒農場遊客之滿意度-以東螺溪生態休閒農場為例
14.
休閒農場自然生態教育體驗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溫伯力休閒教育林場為例
15.
休閒農場之吸引力、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關係之研究—以獨角仙休閒農場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