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1. 工研院,2006,工業生產統計年報(2005年)。
2. 王國讚,1997,國立大學校園建設運用BOT模式之可行性研究-以國立台灣大學為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3. 內政部地政司全球資訊網,2007,房地產價格查詢,http://www.land.moi.gov.tw/chhtml/property.asp#
4. 台中市政府,1996-2005,台中市統計要覽。
5. 台中市政府,2006,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二期計畫委託辦理開發計畫公開甄選須知。
6. 台南縣政府,2007,永康科技工業區開發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
7. 台灣工業用地供給與服務資訊網,2006,工業區開發管理95年度年報,http://idbpark.moeaidb.gov.tw/chinese/Research/Annals_Journal/year/095/095-000.htm
8.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1,民間參與公共建設財務評估模式規劃。
9. 吳春暉,2005,財務可行性分析模式於休閒產業BOT上應用之研究,大業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10. 吳敏華,2001,台灣產業空間在地條件之研究--以科學園區為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11. 李鴻毅,1996,土地法論,中國地政研究所。
12. 沈明展,2000,工業區規劃發展趨勢初探。工業簡訊,第30期,pp.4-7.13. 卓進山,2003,校園運動場改建成多功能場地-以BOT方式進行之可行性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4. 林坤龍,2000,工業區生命週期及其效率評估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工業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15. 林宜鋒,2004,產業群聚、產業發展與區域經濟成長:以中部機械產業為例,逢甲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16. 林建元,2004,推動新興科技產業發展簡報,第七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第四次議題第三次籌備會議。
17. 林建元,1998,智慧型工業園區開發規劃設計作業規範五年計畫(第二年)-智慧型工業園區開發可行性作業規範,經濟部工業局。
18. 春龍開發股份有限公司,2007,台中經貿科技工業園區整體開發計畫-可行性規劃報告。
19. 柯大鈞(2001)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對周遭工業區影響之研究,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 范慧宜,2000,我國高科技產業國際競爭優勢之實證研究—以LED 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1. 徐浚宜,2002,民間參與興建及經營公立大學學生宿舍之可行性研究-以國立成功大學學生宿舍為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2. 徐肇章,2001,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可行性評估及先期規劃作業手冊。鼎漢國際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3. 殷堯生,1998,以BOT模式開發公共設施市場用地之可行性研究-以台南市西門市商場開發案為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4. 馬維揚,1995,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之績效評估-以科學工業園區為例,台北銀行月刊,第26期,pp.29-40.
25. 張璠、張吉宏、朱琦文,2001,體驗經濟時代來臨對工業區域發展之影響,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六卷第四期,http://www.moea.gov.tw/~ecobook/season/9003/sag6-4.htm26. 許金涼,2001,我國科學工業園區定位、營運模式及設立條件之探討,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碩士論文。27. 許書銘,2000,國家競爭力、產業競爭力與廠商績效--依據「世界競爭力報導」與Porter「鑽石模式」為基礎之實證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8. 陳復漢,2001,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可行性評估要項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29. 陳隆麒,1993,現代財務管理理論與應用,華泰書局。
30. 陳耀光,2006,台南市綜合體育館促進民間參與投資興建先期作業報告書,富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31. 黃冠華,2003,民間參與公有休閒農場整建、經營之可行性研究-以嘉義農場為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32. 廖志軒,2006,休閒運動園區促進民間參與開發可行性研究-以台南市和順寮基地為例,國立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3. 謝劍平,1997,財物管理-新觀念與本土化,初版二刷,台北市:智聖文化。
34. 蕭嘉銘,2001,民間參與運動設施營建經營之可行性研究以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體育休閒區BOT計劃為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貳、英文部分
1. Aldrich, H., 1976, “Resource Dependence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Local Employment Service Offices and Social Sector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pp.419~453.
2. Biggiero, L., 1998, ”Italian Industrial Districts: A Triple Helix Pattern of Problem Solving,” 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 Vol.12, No.4, pp227-234.
3. Cabral, R. , 1998, “The Cabral-Dahab Science Park Management Paradigm.An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 Vol.16 , No.8, pp.721-725.
4. Dorfman, N. S., 1997, “Route128.The Development of a Regional High-Technology Economy,” Research Policy,. Vol. 12, pp.299-316.
5. Gee, C. Y., 1996,. Resort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East Lansing, Michigan:The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the American Hotel & Motel Association.
6. Hall, R.H., 1977, “Patterns or Inter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22, pp457-474.
7. Harper, M., 1991,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Poorer Nations,” Entrepreneurship in Theory and Practice , Vol.11
8.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and Berry, L. L.,1993, “The Nature and Determinants of Customer Expectations of Servic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Vol. 21, pp. 1-12,.
9. Porter M.E,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68, No.2, pp.73-93.
10. Robertm,E.B & Malone D.D, 1996, “Policies and Structures for Spinning of New Companies fro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R&D Management, Vol26, No.1, pp.17-48.
11. Rushmore, S., 1986,. How to perform an economic feasibility study of a proposed hotel/motel. Chicago, Illinois: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Real Estate Counselors
12. Souitaris, V. & Daskalopoulos, T., 2000, “Mana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Low-Tech Environments : A Resource-Based Strategic Mapping Framework , Int. J.,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 Vol.2 , No.1-7, pp.994-1012.
13. Tsipouri, L.J., 1990,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revisites: some evident from Greece.”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 Vol.3 , pp.14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