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2 21: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長興
研究生(外文):Chang-Hsing Lee
論文名稱:限制理論在專業假撚廠生產管理之應用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Drum-Buffer-Rope Theories Application on Production Control of Professional False Twisted Texturing Mill
指導教授:黃金鳳黃金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in-feng Hw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紡織工程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紡織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4
中文關鍵詞:限制驅導式排程與管理產能平衡流量平衡
外文關鍵詞:DBRCapacity balanceFlow bal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9
  • 點閱點閱:85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本文主要在探討傳統產能的生產線設計與限制驅導式排程與管理(Drum-Buffer-Rope, DBR)產能的生產線設計之優劣比較。良好的生產製造系統能夠降低生產週期時間與提高達交率。為了達成這些目標,製造系統必須應付各種變異事件與隨機波動的影響,同時要使生產成本極小化。鑑於此,傳統生產上追求產能平衡並在各製程前面設置大量在製品,來保護整個生產線,此導致較長的生產週期時間,容易傷害交期的可靠度並使成本提高。
而由限制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所延伸出來的DBR 生產,是藉由派工的調整與瓶頸的控制,讓系統的產出與瓶頸同步,達到生產線流量(Flow)平衡,本研究方法將現場生產線狀況,以 DBR 方式來規劃設計模擬,再以軟體建構計算出模擬實際生產運作的結果。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pare the benefits of two ways of production linedesign. One is traditional capacity design, and the other is DBR(Drum-Buffer-Rope, DBR)protective capacity design.
A good manufacturing system is enable to reduce production cycle time and raises the reliability of due day. In order to reach the objectives, manufacturing system must overcom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variable events, random fluctuation on production line, and minimum of the production cost as well. In view of the foregoing, traditional production system pursues capacity balance and places work-in-process (WIP) inventory in front of every machines to protect overall line, which will lead to production cycle time raise and lower the reliability of due day. Meanwhile, the DBR production system pursues flow balance and work adjusts. In general, DBR investment will greater than traditional capacity balance, but it will show good results in lowering WIP, cycle time, and due day. As to the results, how many the benefits will be?
In order to answer the benefits, this research builds a simulation production line (DBR system) with software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of both production line design concepts. It shows that the DBR system gets better results than traditional system as a whole.
誌謝…………………………………………………………………… Ⅰ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目錄…………………………………………………………………… Ⅳ
圖目錄………………………………………………………………… Ⅷ
表目錄………………………………………………………………… XI
第一章 前言…………………………………………………………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1-4 文獻探討……………………………………………………… 6
1-5 研究步驟……………………………………………………… 12
1-5-1 研究流程圖……………………………………………… 12
第二章 理論……………………………………………………………13
2-1 限制理論TOC(Theory of Constraints)之起源………… 13
2-1-1 原創理論 …………………………………………………13
2-1-2 國內發展 …………………………………………………16
2-2 限制理論T O C 之內涵及其應用層面……………………… 17
2-2-1 TOC 理論之應用層面 …………………………………… 19
2-2-2 限制理論(TOC)五大循環步驟……………………………25
2-3 限制驅導式現場排程方法DBR(Drum-Buffer-Rope)………26
2-3-1 限制驅導式現場排程與管理的精簡法則 ………………28
第三章 產業概況分析 ……………………………………………… 3O
3-1 產業結構及關聯情形…………………………………………30
3-2 台灣紡織產業發展狀況………………………………………33
3-3 聚酯纖維紡織產業……………………………………………35
3-3-1 產業發展歷程與現況……………………………………35
3-4 聚酯加工絲產品的定義與範圍………………………………37
3-5 個案研究與分析………………………………………………39
3-5-1 個案公司介紹……………………………………………39
3-5-2 公司組織…………………………………………………40
3-5-3 假撚產製過程……………………………………………40
3-5-4 加工絲製造流程簡圖……………………………………41
3-5-4-1 假撚加工段生產程序………………………………42
3-5-4-2 假撚品管段檢驗程序………………………………43
第四章 實驗模式確認與評估……………………………………… 44
4-1 模式導入及確認………………………………………………44
4-1-1 案例描述………………………………………………44
4-2 排程方法建構…………………………………………………45
4-3 實驗設計………………………………………………………46
4-3-1 品管課製程流程時間表…………………………………47
4-3-2 確認系統的限制資源……………………………………48
4-3-3 A公司現行流程及產量………………………………… 49
4-3-4 本研究(調整後)之流程及產量(模組1) ………………51
4-3-5 本研究(調整後)之流程及產量(模組2) ………………53
4-3-6 本研究(調整後)之流程及產量(模組3) ………………55
4-4 檢定…………………………………………………………… 57
4-4-1 統計結果…………………………………………………… 57
4-4-2 現況與三模組之間之產量檢定………………………… 59
4-4-3 現況與三模組之間之閒置時間檢定…………………… 60
第五章 結論……………………………………………………………61
5-1 結論…………………………………………………………… 61
5-2 建議及未來方向……………………………………………… 63
參考文獻………………………………………………………………64
1. Goldratt, E.M. , 1990, “Theory of Constraints”, North River Press, Great Barrington, MA.
2. Cook, D.P., “A Simulation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JIT and TOC Manufacturing System in a Flow Shop with Bottlenecks,”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 Journal, Vol.1, pp.73-78, 1994.
3. Blackstone, J.H., Gardiner, L.R. and Gardiner, S.C., “A Framework for the systemic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Vol.35, No.3, pp.597-609, 1997.
4. 傅 豪(2005),IC Design House 之庫存管理改善 ~ 試行限制理論於 M公司之研究 ,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5. 張 喬 齡(2004),TOC 式扣件生產系統之模擬實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管理碩士論文
6. 翁立宇(2004),限制理論應用在配銷管理之實證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7. Lozinski, C. and Glassey, C.R., “Bottleneck Starvation for Shop Floor Control,” Transactions o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Vol. 1, No. 4, pp.147-153, 1988.
8. Schroder, R.G., Anderson, J.C., Tupy, S.E., and Hite, E.M., “A Study of MRP Benefits and Cost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Vol.2, No.1, pp.1-9,1981.
9. 陳致亨(2004),產能限制驅導現場管理模式建立—以紡織業為例,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0. 諶承正(2001),運用系統模擬與基因演算法執行限制理論於流線型生產,台北科技大學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Boaz, R. and Martin, K.S. “Synchronized Manufacturing as in OPT: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Computers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Vol.18, No.4, 585-600, 1990.
12. Daniel, V.R.G., “A Simulation Model of Drum-Buffer-Rope for Production Plan and Control at a Naval Aviation Depot,” Simulation, Vol.65, No.3, pp.157-168,1995.
13. 張盛鴻、馮鈺敏、杜瑩美、黃承龍、李榮貴,”以限制理論為基礎之晶圓製造廠派工法則”,工業工程學刊,第16 期,第2 卷,民88,p209-220
14. 鍾淑馨、謝志銘,”限制資源有限前推排程法之設計”,工業工程學刊,第13卷,第1 期,民85,23-33 頁
15. 吳鴻輝、李榮貴,限制驅導式現場排程與管理技術,一版,全華書局,民88
16.Goldratt, E. and Fox, R., 1986, “The Race”, North River Press, Inc.,New York.
17. 張朝清(2000),台灣聚酯纖維紡織業供應鏈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18. 楊金源(2000),台灣人纖加工絲業創新策略之研究,大葉大學事經所碩士論---紡織介紹文獻
19. 陳銘崑(2000),台灣聚酯纖維紡織業供應鏈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紡織介紹文獻
20.台灣區人造纖維加工絲工業業況報告,人纖加工絲會訊(200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重禮,2000,〈美國「分立性政府」研究文獻之評析:兼論台灣地區政治發展〉,《問題與研究》39(3):75-101。
2. 吳重禮,1998,〈美國「分立性政府」與「一致性政府」體制運作之比較與評析〉,《政治科學論叢》9:61-90。
3. 14. 鍾淑馨、謝志銘,”限制資源有限前推排程法之設計”,工業工程學刊,第13卷,第1 期,民85,23-33 頁
4. 13. 張盛鴻、馮鈺敏、杜瑩美、黃承龍、李榮貴,”以限制理論為基礎之晶圓製造廠派工法則”,工業工程學刊,第16 期,第2 卷,民88,p209-220
5. 吳重禮,2001,〈分立政府:肇因、影響、改革〉,《中國行政評論》10(4):1-22。
6. 吳重禮,2002,〈美國「分立政府」運作的爭議:以公共行政與政策為例〉,《歐美研究》32(2):271-316。
7. 吳重禮、王宏忠,2003,〈我國選民「分立政府」心理認知與投票穩定度:以2000年總統選舉與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選舉研究》10(1):81-114。
8. 吳重禮、李世宏,2002,〈政治賦權、族群團體與政治參與:2001年縣市長選舉客家族群的政治信任與投票參與〉,「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規劃與推動委員會與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辦「2002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國際學術研討會。
9. 吳重禮、李世宏,2003,〈總統施政表現對於國會選舉影響之初探:以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理論與政策》17(1):27-52。
10. 吳重禮、徐英豪、李世宏,2004,〈選民分立政府心理認知與投票行為:以2002年北高市長暨議員選舉為例〉,《政治科學論叢》21:75-116。
11. 吳重禮、黃紀、張壹智,2003,〈台灣地區「分立政府」與「一致政府」之研究:以1986年至2001年地方政府府會關係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5(3):251-304。
12. 徐火炎,1998,〈李登輝情結的政治心理與選民的投票行為〉,《選舉研究》5(2):35-71。
13. 徐火炎,2001,〈一九九八年二屆台北市長選舉選民投票行為之分析:選民的黨派抉擇與分裂投票〉,《東吳政治學報》13:77-127。
14. 陳陸輝、游清鑫,2001,〈民眾眼中的分立政府:政黨的府會互動與首長施政滿意度〉,《理論與政策》15(3):61-78。
15. 黃秀端,1996,〈政治知識之認知與性別差異〉,《東吳政治學報》5: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