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曉華(2001),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
王立人(1982),從活動觀點對商業空間模式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台南市。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出版社。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原著:Mike Crang)。
王志弘、李根芳譯(2003),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圖書。(原著:Peter Brooker)。
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2004),第三空間,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原著:Edward W Soja)。
王志弘譯(2004),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原著: Italo Calvino)。
王佳煌(2005),都市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王淳隆譯(1994),實存、空間、建築,台北:臺隆出版社。(原著: Norberg-Schulz, Christian)。
台灣中華書局辭海編輯委員會編(1995),辭海,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
皮淮音(1999),對城市美學的一點想法,台北畫刊,381,頁14-15。
朱天心(1997),古都,台北:麥田出版社。
朱文一(1993),空間、符號、城市-一種城市設計理論,台北:淑馨出版社。
巫基福(1995),歷史性建築空間型態之再利用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台南市。李盈芳(2003),邊緣化擴展-記憶、場所、城市與象徵,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台北市。李根芳、周素鳳譯(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原著: John Storey)。
李維倫譯(2004),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原著: Robert Sokolowski)。
汪文聖(2000),有關空間現象學的經典詮釋-兼對抽象的空間與虛擬的空間之批判,哲學雜誌,32,頁48-79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應用心理研究,12,頁49-76。汪荷清(1990),追求一個理想的鄰里街坊,造園學報,頁30-33
季鐵男(1982),建築現象學,台北:桂冠圖書。
林秀姿(2002),重讀1970以後的台北:文學再現與台北東區,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城鄉所,台北市。林芳怡主編(1995),空間啄木鳥,台北:創興出版。
林鈺穎(1997),情境因素對選擇遊樂區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系,台北市。施植明(1996),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言語的交流途徑,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出版。
施植明譯(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田園城市。(原著:Norberg-Schulz, Christian)。
胡幼慧(1996),研究法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鑄九(1995),全球經濟中的台灣城市與社會,台灣社會研究,第20期,頁57-102。
夏鑄九(1997),空間實踐與後現代論述:台北東區之都市象徵研究,台北:國科會
計劃。
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開來(2003),物理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著:Aristotle)。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高樹仁(1987),台北市東區中心商業區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出版。(原著: Maxwell.J.A)。
張小虹(2002),在百貨公司遇到狼,台北:聯合文學。
張似贊譯(1994),建築空間論,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原著: Bruno Zevi)。
張君玫譯(1999),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弘智文化事業。(原著: Norman K.Denzin)。
張明雄、單兆榮、郭亭(1996),躍昇的城市-台北,台北:前衛。
張清芳等著(2003),成長地圖:五六七年級的台北印象,台北市:圓神。
張晴文(2002),當代藝術與生活的交易-「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與特定場域展覽的有效路徑,現代美術學報,No.5,頁147-179。畢恆達(1996),物情物語,台北:張老師文化。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莊士瑩(1998),形成地方特色的空間紋理探討-以台中市都市景觀為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台中市。郭恩慈(1998),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解初析,城市與設計,5/6,頁171-185。
陳志梧譯(1991),看的方法,台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原著: John Berger)。
陳榮華(2003),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陳俐雯、閻蕙群譯(2004),風格美感經濟學,台北:商智文化(原著:Virginia Postrel)。
曾令正(2003),café’一個見面社交場所空間形式變遷之初探-以台中市為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台中市。
曾旭正(1994),戰後台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搆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舒國治(2000),理想的下午,台北:遠流出版。
黃文宏(2002),現象學的觀念:從海德格的場所思維來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9,頁63-98。黃威傑(2000),城市文事空間的流變-台北書店空間形貌轉化之探討,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台中市。黃衍明(1995),都市空間筆記,台北:探索文化出版。
黃淑君(2006),民眾對忠孝和信義商圈之環境知覺與其休閒滿足之相關性探討,造園學報,12(1):27-40。黃應貴(1995),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詹宏志(1989),城市觀察,台北:遠流出版。
詹宏志(1996),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麥田出版。
漢寶德編譯(1973),環境心理學,台北:境與象。
熊偉(1994),現象學與海德格,台北:遠流。
劉北成、陳銀科、方海波譯(1998),言語與現象,台北:桂冠圖書。(原著: Jacques Derrida)。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逞罰,台北:遠流出版。(原著:Michel Foucault)。
劉偉彥(1987),台北東區之空間文化形式-一個初步的社會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台北市。潘桂成譯(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原著:Tuan, Yi-Fu)。
潘朝陽(1991),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19期。
蔣涵如(2005),啟程與相遇-美加人士旅台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台中市。蔡佩熒(2000),時代論述的空間線索-以七0年代與狂飆八0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北市。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研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原著:D.Jean Clandinin/F.Michael Connelly)。
鄧宗德(1991),八零年代台北市支配性都市地景形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鞏卓軍、王靜慧譯(2003),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 Gaston Bachelard)。
謝伯昌(1995),都市開放性空間模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台南市。簡逸姍(2003),藝術、空間、城市-公共藝術與都市遠景,台北:創興出版。(原著:Malcolm Miles)。
藝術家雜誌社(1998),藝術與空間的對話-富邦藝術基金會座談會,藝術家,273,頁188-189。
Appleyard, D.,1981, Livable Stre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ondon England.
Heidegger, M. 1975. The Origin of Work of Arts.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Albert Hofstadter (tran). New York : Harper & Row.
Lefebvre, H., 1974/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Blackwell.
Lefebvre, H., 1984,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London:Transcation Publishers.
Urry, J., 1995, Consuming Place. Lodon:Routled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