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4.18.52)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4 00: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周杏霞
研究生(外文):Hsing-Hsia Chou
論文名稱:漫遊者於城市隙縫-台北東區巷弄空間,真實/看不見/再現之探究
論文名稱(外文):A Research on Reality/ Invisibility/ Representation from Aspect of Flâneur :- A Case Study Trance Space of Eastern District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李英弘李英弘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ing-Hung L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景觀與遊憩研究所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景觀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7
中文關鍵詞:空間實踐空間再現再現空間現象學空間生產
外文關鍵詞:Representational spaceRepresentation of spaceSpatial practiceProduction of spacePhenomenolog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336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4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台北東區在1980年代後,成為新都市中心,並也成為眾多投資者眼中的開發地帶。目前台北東區不斷的迅速擴展,由中心街道延展至巷弄小道間。故本研究在現象學的角度下探討台北東區巷弄空間發展至今所呈現的空間現象,透過漫遊者於其內觀看與體驗的過程中,體現出台北東區巷弄空間,真實/看不見/再現之空間意涵,因而逐漸成為人們使用城市的社會選擇。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1)台北東區巷弄空間各自展現其樣貌與意義,而空間、巷弄之間有什麼樣的脈絡逐漸延展出巷弄空間的場所。(2)新文化的進入,使台北東區巷弄空間從片段的個體集結成生活形式,而漫遊者到底經驗到什麼事物,而逐一集結成為漫遊者「使用城市」的一種社會選擇。(3)「空間」成為展示的場所,並且在建構中,不斷的展示自己,「人」在城市漫遊時,逐漸形成客體,也成為展示的一部份;空間對於人來說有什麼樣的意義存在?本研究透過資料收集分析與文獻回顧之相關理論,採質性分析方式運用現象學方法作為分析之工具,依據Lefebvre(1974/1991)空間之生產三元素:空間實踐、空間再現以及再現空間理論分析台北東區巷弄的空間意義。本研究之研究地點位於台北東區敦化南路兩側巷弄,並在位於研究範圍內交通易達性較高的公車轉運地做為選取漫遊者的地方,以立意取樣方式選擇進入研究範圍的漫遊者;深度訪談時間為2006年8月-9月之間,總訪談人數共18位。
本研究結果顯示, 在「空間實踐」上-民眾以真實走踏經驗感受當下的空間,以身體經驗親近一個地方,並知覺到個體進入生活世界的實踐場所;這是漫遊者與經營者所共同生活所建立的地方,並且是以觀念性的創新點子來對抗主流消費世界。在「空間再現」上-漫遊者在知覺身體的親近下,身體獲得了一個節奏與習慣,空間就像是藝術品,每次的塑造都是以召喚並且能被指認的方式來開展空間意義。在「再現空間」上-空間的塑造發生在人們的想像中,日常生活空間的累積其實都在堆疊民眾對於空間的勾勒,台北東區所創造的是空間整體的氛圍,不只是歷史的延伸。因此,市民對台北東區空間消費已經從實用功能轉變成為心靈需求、慾望與滿足,對消費的任何東西早已從物品本身跳脫出,進而追求的是象徵意義的價值。對在城市漫遊的市民來說,空間的本質其實反映出人們延遲性、階段性及累積性所投射出的空間樣貌,內心真實/看不見之慾望需求,卻也不斷再現出迎合當代生活形態與價值的多元性與流動性。
The eastern district of Taipei has become a new metropolis of potential development for many investors since 1980’s. This part has been continuously, rapidly expanding from central streets and roads to lanes. This study aims to look into the space phenomenon reflected by the lane development of Eastern Taipei from the phenomenological perspective. From a Flâneur’s observation and experience, the reality/ invisibility/ representation meanings of space are driven, which become social choice for people in the city.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All the lanes of eastern Taipei have their own appearances and meanings. What context could be discovered from them?
(2) From fragmental spaces to collective life styles. What flâneur’s could be experienced and produce a way of social choice in the city?
(3) As space becomes the subject to express itself, human turns into object to compose the content of city. Under this inter-subjectivity situation, what meanings of space could be recognized ?
With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of the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d Lefebvre’s (1974/1991) theory of space production - the space meaning of eastern Taipei’s lanes are studied. The study area of this research is on the lanes at the two sides of Dun Hua S. Road in eastern Taipei. The samples of flâneurs are selected at bus translations within the research area. Flâneurs are chosen with purposive sampling that 18 flâneurs are received in-depth interviews from August to September 2006.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in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Spatial practice: People are experiencing space with their own body and recognizing the truth of the real world. Creative ideas are practiced by both flâneur’s and shop owners to against mainstream of consumption.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The close physical touch gives flâneurs the patterns and habits of life. Every time of creating the art piece of space presents the space meaning with the identifiable method of the call.
Representational space: Creation of space tends to derive from people’s imagination, and what eastern Taipei has created is the aura of the whole space, not only the historical extension.
Therefore, space consumption of eastern Taipei has changed from the utilitarian function to the spiritual needs, desires, and satisfaction. The consumption of objects has transferred from physical aspect into symbolic value. For people who wandering in the city, the nature of space actually reflects its form derived from people’s detainment, gradation, and accumulativeness as well as people’s essential or intangible desires and demands. As a result, variety and mobility conforming to the contemporary life style and values are being continuously derived.
目 錄
中 文 摘 要
第 壹 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研究對象 6
第五節 研究內容/流程 7
第 貳 章 基礎理論思潮之回顧與整理 9
第一節 現象學之論述 9
一、現象學與日常世界之關連-事物與知識的構成 9
二、現象學之概念 10
三、現象學之「意向性」 11
四、於「存在」的角度「凝視」空間/環境-現象學與環境 12
第二節 空間形式與意義之論述 14
一、何謂空間 14
二、建築學與空間的關係 15
三、社會與空間的關係 17
四、城市中都市街道、巷弄的角色 20
第三節 論真實/看不見/再現之意涵 22
第四節 台北東區的軌跡 25
第 參 章 方法/操作/分析理論 28
第一節 基地概述 28
第二節 方法與取材 30
第三節 分析性架構 33
第四節 研究調查計畫 35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式 37
第六節 訪談操作 38
第 肆 章 研究結果 42
第一節 空間在漫遊者漫遊經驗中的角色 42
第二節 漫遊者的空間閱讀 48
第三節 再現漫遊者漫遊經驗的空間詮釋 59
第 伍 章 結論與建議 66
第一節 城市漫遊中漫遊者與空間所引發的交會 66
第二節 這個全球社會中的城市-轉變後的台北東區 68
一、意義轉變-以另類等同身份的方式,謀取一席之地 68
二、空間、商品價格與主體消費的衝突效應 69
三、漫遊者、店家與政府的微妙效應 70
第三節 研究者的省思與建議 71
一、研究反省與限制 71
二、待發展、研究建議 72
參考文獻 73

圗目錄
圖1-1 研究範圍圖 6
圖1-2 研究流程圖 8
圗2-1 西方現代合院與中國傳統四合院示意圖 14
圗2-2 哲學與心理層面空間概念圖 17
圗2-3 圓形監獄概念圖 18
圗2-4 Henri Lefebvre空間性三面向概念圖 19
圖2-5 城市與空間意義連結 23
圖3-1 台北東區巷弄空間部分樣貌情景 26
圖3-2 研究區位圖 27
圖3-3 其地區位與基地範圍圖 27
圗3-4 現象學方法概念圖 29
圖3-5 研究架構圖 31
圖3-6 田野/操作/進行 流程分析圖 33
圗3-7 調查內容圖 34
圖3-8 循環式建構主義圖 35
圖3-9 真實/看不見/再現之關係 36
圖4-1 店家情景1 56
圖4-2 台北東區巷弄pixie玩具店情景2 61
圖4-3 台北東區巷弄空間部分塗鴉現況 62
圖5-1 漫遊者在城市巷弄空間中交互關係圖 68

表目錄
表2-1 觀光凝視 13
表3-1 台北東區不同時期空間內涵 25
表3-2 空間的意義詮釋循環 35
刁曉華(2001),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
王立人(1982),從活動觀點對商業空間模式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台南市。
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出版社。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2003),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原著:Mike Crang)。
王志弘、李根芳譯(2003),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巨流圖書。(原著:Peter Brooker)。
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2004),第三空間,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原著:Edward W Soja)。
王志弘譯(2004),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原著: Italo Calvino)。
王佳煌(2005),都市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王淳隆譯(1994),實存、空間、建築,台北:臺隆出版社。(原著: Norberg-Schulz, Christian)。
台灣中華書局辭海編輯委員會編(1995),辭海,台北市:台灣中華書局。
皮淮音(1999),對城市美學的一點想法,台北畫刊,381,頁14-15。
朱天心(1997),古都,台北:麥田出版社。
朱文一(1993),空間、符號、城市-一種城市設計理論,台北:淑馨出版社。
巫基福(1995),歷史性建築空間型態之再利用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台南市。
李盈芳(2003),邊緣化擴展-記憶、場所、城市與象徵,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台北市。
李根芳、周素鳳譯(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台北:巨流。(原著: John Storey)。
李維倫譯(2004),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原著: Robert Sokolowski)。
汪文聖(2000),有關空間現象學的經典詮釋-兼對抽象的空間與虛擬的空間之批判,哲學雜誌,32,頁48-79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應用心理研究,12,頁49-76。
汪荷清(1990),追求一個理想的鄰里街坊,造園學報,頁30-33
季鐵男(1982),建築現象學,台北:桂冠圖書。
林秀姿(2002),重讀1970以後的台北:文學再現與台北東區,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城鄉所,台北市。
林芳怡主編(1995),空間啄木鳥,台北:創興出版。
林鈺穎(1997),情境因素對選擇遊樂區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系,台北市。
施植明(1996),建築環境的意義-非言語的交流途徑,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出版。
施植明譯(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田園城市。(原著:Norberg-Schulz, Christian)。
胡幼慧(1996),研究法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鑄九(1995),全球經濟中的台灣城市與社會,台灣社會研究,第20期,頁57-102。
夏鑄九(1997),空間實踐與後現代論述:台北東區之都市象徵研究,台北:國科會
計劃。
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開來(2003),物理學,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著:Aristotle)。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高樹仁(1987),台北市東區中心商業區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出版。(原著: Maxwell.J.A)。
張小虹(2002),在百貨公司遇到狼,台北:聯合文學。
張似贊譯(1994),建築空間論,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原著: Bruno Zevi)。
張君玫譯(1999),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弘智文化事業。(原著: Norman K.Denzin)。
張明雄、單兆榮、郭亭(1996),躍昇的城市-台北,台北:前衛。
張清芳等著(2003),成長地圖:五六七年級的台北印象,台北市:圓神。
張晴文(2002),當代藝術與生活的交易-「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與特定場域展覽的有效路徑,現代美術學報,No.5,頁147-179。
畢恆達(1996),物情物語,台北:張老師文化。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莊士瑩(1998),形成地方特色的空間紋理探討-以台中市都市景觀為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台中市。
郭恩慈(1998),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解初析,城市與設計,5/6,頁171-185。
陳志梧譯(1991),看的方法,台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原著: John Berger)。
陳榮華(2003),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陳俐雯、閻蕙群譯(2004),風格美感經濟學,台北:商智文化(原著:Virginia Postrel)。
曾令正(2003),café’一個見面社交場所空間形式變遷之初探-以台中市為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台中市。
曾旭正(1994),戰後台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搆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
舒國治(2000),理想的下午,台北:遠流出版。
黃文宏(2002),現象學的觀念:從海德格的場所思維來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9,頁63-98。
黃威傑(2000),城市文事空間的流變-台北書店空間形貌轉化之探討,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台中市。
黃衍明(1995),都市空間筆記,台北:探索文化出版。
黃淑君(2006),民眾對忠孝和信義商圈之環境知覺與其休閒滿足之相關性探討,造園學報,12(1):27-40。
黃應貴(1995),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詹宏志(1989),城市觀察,台北:遠流出版。
詹宏志(1996),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台北:麥田出版。
漢寶德編譯(1973),環境心理學,台北:境與象。
熊偉(1994),現象學與海德格,台北:遠流。
劉北成、陳銀科、方海波譯(1998),言語與現象,台北:桂冠圖書。(原著: Jacques Derrida)。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逞罰,台北:遠流出版。(原著:Michel Foucault)。
劉偉彥(1987),台北東區之空間文化形式-一個初步的社會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台北市。
潘桂成譯(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原著:Tuan, Yi-Fu)。
潘朝陽(1991),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19期。
蔣涵如(2005),啟程與相遇-美加人士旅台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私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台中市。
蔡佩熒(2000),時代論述的空間線索-以七0年代與狂飆八0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北市。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研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原著:D.Jean Clandinin/F.Michael Connelly)。
鄧宗德(1991),八零年代台北市支配性都市地景形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
鞏卓軍、王靜慧譯(2003),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原著: Gaston Bachelard)。
謝伯昌(1995),都市開放性空間模式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台南市。
簡逸姍(2003),藝術、空間、城市-公共藝術與都市遠景,台北:創興出版。(原著:Malcolm Miles)。
藝術家雜誌社(1998),藝術與空間的對話-富邦藝術基金會座談會,藝術家,273,頁188-189。

Appleyard, D.,1981, Livable Stre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London England.
Heidegger, M. 1975. The Origin of Work of Arts.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Albert Hofstadter (tran). New York : Harper & Row.
Lefebvre, H., 1974/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Blackwell.
Lefebvre, H., 1984, 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 London:Transcation Publishers.
Urry, J., 1995, Consuming Place. Lodon:Routledge .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