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ㄧ、中文部分
中村勝,1997,《山深情遙-泰雅族女性綢仔絲萊渥的一生》。台北:時報。
中國人權協會,1987,《台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台北:大佳出版。
王慧群,1995,《歷史變遷中泰雅人兩性關係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王蘭君,2002,《責任與家庭-東部地區原住民婦女婚姻維繫過程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族群觀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梅霞,1990,《規範信仰與實踐:ㄧ個泰雅族聚落的研究》。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______,2003,〈從gaga的多義幸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台灣人類學刊》1(1):77-104。
王嵩山,2001,《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1915,《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泰雅族》。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6.06出版。
左山融吉著,余萬居譯,《番族調查報告書-泰雅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未刊本)。
石 磊,2000,〈泰雅族的家庭制度〉。載於《族群互動與泰雅族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
朱元發,1993,《涂爾幹社會學引論》,台北:遠流出版。
江亮演,1986,《台灣少數民族社會(高山族)的家庭研究》。台北:千華出版公司。
李亦園、徐人仁等著,1963,〈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研究》。台北:南港。
_______,1982,《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文化》。
吳逸驊,2004,《圖解社會學》。台北:易博士。
宋慧娟,2001,〈原住民婦女就業問題析論〉「原住民婦女福利座談會」講稿。
折井博子,1980,《泰雅族葛葛的研究》。台大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何金山,1986,《秀鑾村泰雅族的宗教變遷》。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碩士論文。林川夫,1991,《台灣番人風俗誌》。台北:武陵出版。
林本力等編,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教社所出版。
宜蘭縣政府,1980,《宜蘭縣志卷一人民志山地篇續篇》。
定宜庄,1999,《滿族的婦女生活與婚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洪泉湖、吳雪燕,1999,《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院。
胡幼慧,1996,《質性的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柯培元,1837,《噶瑪蘭廳志略.卷四.海防志》。
許木柱,1987,〈泰雅族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收錄於《台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
高德義,1999,〈台灣原住民的地位與處境〉。《滿歷史月刊》。許炳進,1992,《山胞教育政策與教育問題之研究》。政大民族所碩士論文。______,2001,《台灣地區原住民教育文化政策之研究-以少數民族理論觀點為基礎》。台灣師大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畢恆達(1994)。〈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台北:洪葉文化。
陳昭帆,2001,《社會變遷與弱勢族群---原住民的遷徙席、就業與歧視問題》。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陳淑均,1851,《噶瑪蘭廳志》〈疆域篇〉。頁6。
陳志榮。台灣教會與本土文化http://www2.disciple.com.tw/biblekm/GoodNews.nsf/0/8cc5c1b40629d7cc48256b1100069354?OpenDocument
陳茂泰,1973,《泰雅族經濟變遷與調適之研究-平靜與望洋的例子》。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香英,2004,《宜蘭縣泰雅語學習手冊》。宜蘭縣政府出版。
______、許炳進(1998)《泰雅文化探索》(一)。宜蘭:欣欣打字行。
郭秀岩,1975,〈山地行政與山地政策〉,《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台北:南港。
莊英章、許木柱等著(1992)《文化人類學》上冊。台北:國立空大。
張 耐、魏春枝,1999,《都市原住民對青少年子女的期盼》。師友389:54-56。
張綠薇,1999,〈台灣原住民的困境與教育〉收錄於洪泉湖、吳雪燕《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院,頁15-30。
張樹倫,1997,《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建設》。台灣師大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張維安,1994,《古典社會學思想》,台北:幼獅。
張樹棟、李秀領,1996,《中國婚姻家庭的嬗變》。台北:南天。
黃國超,2001。〈文化傳統、歷史經驗與宗教變遷:鎮西堡泰雅人的改信歷程與能動性〉。
黃淑玲,2000。變調的Ngasal:婚姻、家庭、性行業與四個太雅聚落婦女1960-1998。台灣社會研究第四期。
黃正傑,200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渠敬東編 渠東汲喆譯,1999,《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彭懷真,1998。《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黑帯.巴彥,2001,〈追溯泰雅紋面〉《山海文化》月刊。
雷潔瓊,1991,〈新中國建立後婚姻與家庭制度變革〉載於《中國家庭及其變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
齊力、林本炫等,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蔡錦昌,2005,《涂爾幹社會學方法論正義》。台北:唐山出版。
蔡文輝,1995,《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
¬¬¬¬¬¬¬______,1989,《比較社會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蔡中涵,《原住民現代社會適應(二)》。台北:教育廣播電台。
衛惠林,1963,〈泰雅族的父系世系群與雙系血親群〉收錄於《台灣文獻》第十四卷第三期。
劉清約,1999,收錄於洪泉湖、吳雪燕《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院,頁91-109。
蔣文鵑(悠蘭.多又),1999,《m’nibu流域泰雅歷史文化研究調查研究報告書》。
賴淑娟等,2003。《少數族群文化發展計畫-『宜蘭原住民宗教信仰藝術』基礎資料調查》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委託計畫。
______,2004a,〈蘭陽溪上游泰雅族與漢人的相遇-南山村經濟活動變遷與族群界限的形成〉,《蘭陽溪生命史》「宜蘭研究」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史館出版。
______,2004b,《從根著到流動-泰雅婦女生產再生產活動之變化》「宜蘭研究」第六屆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縣史館出版。
賴爾柔、林妙娟,1997,〈原住民農家婦女參與家庭經營決策之研究〉刊載於《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歐蜜‧偉浪,2001,《母親,她束腰》。台北:晨星出版。
簡鴻模等,1998。《泰雅族婚姻與家庭的初探台灣新竹桃山村為例》。
嚴汝嫻、劉宇,1994,《中國少數民族婚喪風俗》台北:台灣商務。
羅大春,1878。《台灣海防並開山日記》頁:28。
蘇榮彬,1986,〈原住民的族群與教育變遷〉。
譚光鼎,1995,《台灣原住民青少年家庭文化與生涯規劃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______,2002,《台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書院。
謝 劍,1980,〈試論雲南永寧納西族的阿注婚〉。原載《社會科學戰線》第三期,頁
237-243。大陸:吉林市。
謝世忠,2000,〈少年婚、文化、與傳統力量-一個花蓮太魯閣部落的例子〉《考古人類學刊》,頁35-54。
簡鴻模、鄭穆熙(1999)《泰雅族婚姻與家庭初探-台灣新竹桃山為例》。
廖守臣,1984,《泰雅族的文化》,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顧瑜君,1999,〈台灣原住民的困境與教育〉收錄於洪泉湖、吳雪燕《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院,頁179-201。
龔宜君,2001,《宜蘭縣人口與社會變遷》。宜蘭縣政府出版。
中譯本部份: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Jorgensen,Danny。台北:弘智文化。
朱柔若譯 ,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W.Lawrence Neuman。
台北:揚智。
吳曲輝等譯,1992,《社會學理論的結構》Turner,Jonathan原著。台北:桂冠。
芮傳明、趙學元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Durkheim, Emile原著。台北:桂冠。
吳潛誠總編,1997,《文化與社會》,Alexander, Jeffrey、Steven Seidman原著。台北:立緒。
韋本譯,2000,《社會學理論的產生》,Jonathan H. Turner Leonard Beeghley Charles Powers
原著。台北:洪葉。
林世華、陳伯熹等譯,2005,《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Punch, Keith原著。台北:心理。
高薰芳、林盈助等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Maxwell, Joseph
原著。台北:心理。
陳孟君、郭文般譯,1996,《量化的反思:重探社會研究的邏輯》Lieberson,Stanley原著。
台北:巨流。
張英陣,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Padgett,Deborah 原著。台北:洪葉文化。
黃惠雯、童琬芬等譯,2003,《最新質性研究與方法》, Carbtree,Benjamin &William Mille
原著。台北:韋伯文化。
黃丘隆譯,1990 ,《自殺論》,Durkheim, Emile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
黃美英譯,1999,《研究文獻之回顧與整合》,Coope,Harrisr台北:弘智。
黃倩儀、吳百祿等譯,2003,《研究方法》,Patten, Mildred 原著。台北:華騰文化公司。
黃振華、張興健譯,1991,《社會學的基本概念》Weber,Max原著。台北:遠流。
簡惠美譯,1994,《資本主以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 Giddens,Anthony
原著。台北:遠流。
顧瑜君譯,2002,《質性研究寫作》,Wolcott, Harry原著。台北:五南。
顧忠華譯,1993,《經濟與社會學》第一部第一章Weber,Max原著。台北:遠流。
二、英文部分
Durkheim,Emile . 1997(1893),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translated by W.D. Hall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Durkheim,Emile . 2001,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translated by Carol Cosm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rkheim , Emile,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and Selected Texts on Sociology and its
Method,. Translated by W.D.Halls (1982), 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
Singleton,Royce and Bruce C. Straits,2004,Approaches to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hyte,W.F.,1955,Street Corner Societ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hornton,Arland and Hui-Sheng Lin.(1994)"Social Change and the Family in Taiwan".The U.of
Chicago Press(TA),p88-114.山
附錄一
根據南山村的報導人老yaki lapin周楊梅女士 的說法:泰雅族的巫醫是女性,巫醫會用卜具圓珠(tryanan)及細箭竹製成的竹棒(bnquy),將箭竹放在兩膝的中間,竹棒上放置鐵製的圓珠,並不斷的詢問祖靈,到底為何而病?是否需要用牲禮來謝罪?牲禮要大的還是要小的?當巫醫向祖靈問起是否有任何隱藏的罪?若圓珠在竹棒上靜止不動,則表示病人對祖靈或他人有得罪之事,則當場認罪。巫醫再進一步的問祖靈要的賠禮是大的還是小的?若圓珠靜止不動,表示需要用大的牲禮,即殺豬隻,小的即殺小豬或雞隻,以示謝罪。豬隻殺了之後,就分給共食團體成員分享,生病的人醫兩天之後就會痊癒,對於巫醫的辛勞會給一些酬勞,如給pala傳統麻布匹或其他巫醫想要的物品。另一種驅魔、驅邪的儀式,即「kinluhiy」。通常巫醫一手拿荊棘(bqzi),一手拿著松樹火把(hayung pnilaw),把麻布蓋在(mukan pala)病患者身上,病人趟臥在床上,生病的人通常稱都被認為「nyux ktan utux、nyux tringan yaqih na behuy」(意即惡靈附在身上)。巫醫一面喃喃自語:「ih,ih,ih,ih,」,一面揮灑火把,目的是在驅邪、驅魔,以達到治病的目的。
附錄二 「泰雅族婚姻制度之研究」訪談大綱
一、基本資料
1.你在哪一年結婚?結婚當時是幾歲?
2.你現在幾歲?你讀到甚麼教育程度?
二、你結婚對象是甚麼族群?來自哪裡?你們當時是怎麼認識的?
三、結婚前是以甚麼方式進行求婚?你覺得這樣的方式如何?
四、你的婚姻是誰決定的?這樣的決定方式你覺得怎樣?結婚的理由是甚麼?
五、你結婚的儀式是採取甚麼方式?與當時的感受如何?
六、你結婚時的聘金多少?聘禮是甚麼當聘禮?
七、你帶了多少嫁妝到夫家?
八、結婚當天你的裝扮和服飾是怎樣地?
九、結婚當天你們的交通工具是甚麼?
十、結婚的婚宴進行的情形怎樣?
附錄三 台北縣烏來鄉公所95年度泰雅歌謠競賽採錄內容。
表1-2 採錄受訪者背景資料
編號姓名性別年齡歌謠內容
B1○○○女77描述傳統的生活及父親當過頭目出嫁時備受禮遇,感嘆現代泰雅人不比過去泰雅族人勤奮、忠厚。
B2○○○女74以歌誦的方式,激勵所有的泰雅族人努力向上,將所有的辛苦與努力交由上蒼,並讚美天上的神靈保佑與祝福。
B3○○○女75敘述泰雅祖先非常的努力工作播小米種稻米種地瓜、芋頭…男女分工很清楚,女人找柴起火,男人到深山打獵將獵得山豬燒毛,帶回家分享、共食、祭祖和留到慶豐收時大家將準備的酒肉拿出來分享。女人所織的布!大家都穿著!
B4○○○女68描述過去泰雅族人工作勤奮的態度與男女分工與以及團體成員分享的情形。後段述說自己對母親的思念。
B5○○○女72描述傳統的家庭生活以及父親狩獵後如何的與團體分享並以狩獵所的售出賺取子女的教育費用。順提娶媳婦的提親過程以醃製好的獵物肉當禮物,因而能順利成親。
B6○○○女76兩種唱腔方式,一種以女腔即興唱出思念祖母,疼惜在座的女孩們,鼓勵台下的人要繁延下一代不可滅絕;另ㄧ種以男腔方式唱男腔(摹仿男子唱)描述受託到女方家裡提親的心情過程與殷切的期待。
B7○○○女82描述少女時期母親對女兒的期許,希望能獲得未來婆家人的讚賞,要求女兒要作好嫁妝之準備,勤奮學習織布以及與家人共同的為生活打拼。
B8○○○女70描述古時候的人以尋找平坦的地來搭蓋自己的房屋,用木頭當樑柱,用茅草當屋頂。女人必須具備許多的技能以及泰雅社會的禁忌與規範與強調的孝道倫理。
B9○○○女68描述泰雅族人順溪、沿岸邊來尋找居住的地方,並登山越嶺尋找較優質可耕作的地,墾荒、闢地為的是維護一家老小能夠安居樂業。並述說母親對女兒的告誡:將來嫁人時,千萬要善待丈夫家的人,以及所有夫家的親友,要看成自己的親人一樣,期許女人做好本份,善盡指導下一代之責!
台北烏來傳統泰雅歌謠競賽內容採錄錄音翻譯紀錄
編號採錄姓名性別年齡
歌謠主要內容
B1○○○女77
所有的評審長官與兄弟姊妹們:我的名字叫Sbi Wtan Syat 我雖不
會唱請不要見笑!
感謝我的父親與我的母親,非常努力的工作,我的父親與母親非常
勤勞,(停了一下!笑起來!忘了詞)工作的時候都夾雜月亮,返家的時
候幾乎每天都已經天黑了!非常的勤奮!可是呢?我父親當過頭目,因
此,大家都非常的敬重他,所有的部落人,只要他一句話大家都願意遵
從,因此,我母親呢?只要親友來訪,都熱誠的招待,烹煮食物給親友
吃,親友們都非常的高興!彷如一家人一樣,大家的心情非常輕鬆。
我年歲到了(意指婚嫁年齡),就有人來向我父母提親,我母父母允
諾答應了,我就到人家家去了(意指嫁人了),當我嫁出去的時候,部落
人並沒有讓我走路,他們讓我坐在椅子上背著送到婆家,因為我父親當
頭目,大家都非常的疼惜他,才讓我背著送到婆家!
我父母還活著的時候,所有的泰雅人都很好,對於傳統的事我知道
的僅直到我父母過去的生活,其餘更早的是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我父母
還活著的時候,所有的泰雅人都很好,沒有甚麼不好的事,因此,我們
應該要學習傳統的精神,現代的年輕人常常是不了解的。
台北烏來傳統泰雅歌謠競賽內容採錄錄音翻譯紀錄
編號採錄姓名性別年齡
歌謠主要內容
B2○○○女74
以歌誦的方式,激勵所有的泰雅族人努力向上,
將所有的辛苦與努力交由上蒼,
並讚美天上的神靈保佑與祝福。
台北烏來傳統泰雅歌謠競賽內容採錄錄音翻譯紀錄
編號採錄姓名性別年齡
歌謠主要內容
B3○○○女75
我告訴你們啊!
過去的人呀!他們是非常的努力工作啊!
出去播小米呀!出去種稻米呀!出去種地瓜、芋頭呀!
女人啊!找柴火起火呀!
男人呢!到深山打獵呀!背著獵得山豬燒毛、分解呀!
帶回家分享、共食呀!
在祭祖和慶豐收的時候
大家將準備的酒呀、山肉呀!醃魚呀!都拿出來分享。
女人所的織布啊!大家的都穿著!
大家都歡喜過著這一天!
非常的思念我的母親!思念母親的身影!
每天每天的日子裡!夢見我思念的母親!
縱使天天的哭泣!我還是非常思念我的母親!
台北烏來傳統泰雅歌謠競賽內容採錄錄音翻譯紀錄
編號採錄姓名性別年齡
歌謠主要內容
B4○○○女68
所有的評審與兄弟姊妹謝謝你們!讓我有機會進行傳統歌謠的比賽。
非常高興有這樣的一天跟大家見面,讓我想起我過去的生活,我父親繼hola losin 他很喜歡上山設陷阱、打獵,我母親很早就起來起火煮飯,有人到我家來接火的時候,母親不讓他先離開,除非父親已經先出去探望巡視他所設的陷阱。
我父親帶我去山裡巡視他的陷阱,爬了一段山之後,到了工寮之後,父親囑咐我留下來在那邊等候,並且要先起火等他回來,過了很久父親回來了果然背著很大的山豬回來,我父親在那兒先將豬燒毛然後切分,並且拿出新鮮的豬肝讓我吃,我當時還小不會吃,只吃了一點,分解好之後,我們背著已經分解好的山豬回家。
回到家裡,所有的親友已經知道我父親獵得山豬,都在那兒等候,大家都高興的等候,母親將山豬頭和骨頭內臟一起用大鍋煮,請所有的親友與兄弟姊妹都一起分享,所有來參與的親友,並且按照家戶的人數來分豬肉回家,大家都吃的非常高興,之後母親很高興的唱起歌來:「感謝上天的恩賜,讓我們有這樣的機會歡聚」。
之後我家自己娶媳婦的時候也是用醃好的山豬肉、與醃好的魚,托人帶去提親,親家因此而高興的允諾我們的提親,讓我們娶到sakay 這個媳婦,以前我的先生也是非常的喜歡打獵,尤其市獵到鹿的時候可以將鹿茸賣掉,一支1000元,兩支2000元,就足夠我們共孩子到外面讀書,買他們的衣服、鞋子,繳讀書的費用。
以前我們的生活都非常的苦,我們烏來的人都來自巴陵,我們來到烏來這邊定居生活,非常的好,傳統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現在的生活已經是非常的好了。
台北烏來傳統泰雅歌謠競賽內容採錄錄音翻譯紀錄
編號採錄姓名性別年齡
歌謠主要內容
B5○○○女72
非常感謝評審們及老婦女們:
我要唱的是一首女腔(即興式)及一首男子唱的歌
女腔(即興式)
今天的日子非常好!我的心情非常好!
非常懷念我的老祖母,
疼惜我們在座的小女孩們!
因此我們絕對不可滅絕啊!
唱男腔(摹仿男子唱)
啊!就是如此啊!
他讓我帶了這一隻柺杖(是指受託出去提親),
請給我輕快的腳步呀!
不要讓我的腳步沉重呀!(表示責任重大、心情沉重)
給我輕快的腳步啊!
啊!我之所以會來呀!
啊!非常感謝你們啊!
因為我的祖父正等著我的信息呀!
所以我要帶著柺杖
呈現你們的心意
在你們來送你們的小女孩的時候(意指嫁女兒的時候)
我將準備一些好吃醃魚雨與山肉和好喝的酒
當你們來送女兒的時候,
好讓大家一起分享!
台北烏來傳統泰雅歌謠競賽內容採錄錄音翻譯紀錄
編號採錄姓名性別年齡
歌謠主要內容
B6○○○女76
你們所有的評審:
我將我知道的、在我小時候的情景唱出來:
「啊!所以呀!孩子們啊!我的母親常常用竹枝鞭打我說:「yungi 啊!我們去種麻吧!我們去刮麻吧!準備你以後要嫁的嫁妝啊!所以啊!
你不這樣準備離開(出嫁)的禮物,你不這樣努力,你未來的婆家怎麼會誇讚你呢?」
我家有三個女孩,我是最小的,因此我天天倍母親帶到山裡,尋找好的耕地,必須參加開墾的工作,燒肯之後,土地都黑黑的,弄得身體烏漆嘛黑的,腳都黑黑的,種了小米與稻子之後,由於小米和稻子吸收燒墾挳之後的灰燼肥料,都長的粗粗壯壯的,非常的好,過去的生活必須努力耕作才會有收成,一把一把的小米,多到五百把的小米,過去所謂的財富就是看所種植作物的收成,收穫多,才會被部落人稱讚為真正的人踏實的人。
由於收成太多了,所以只好在園區裡建置穀倉,一間一間的蓋,好把收成的小米稻米推放在穀倉裡,種好一塊在去尋找新地重新耕作,種下地瓜、芋頭,用換工的方式所有的泰雅人,完成很多的工作,所種的地瓜一簍簍的裝滿,燒熟的時候,可以挖地放在地底下,上面再燒火,要吃的時候才把它挖出來吃,軟軟的地瓜。
父親回家的時候常常是滿載而歸,帶著他出去巡視置放在狩獵區域的
陷阱所捕獲的山產,母親將所有的有山鼠、松鼠、飛鼠、山雞….等好吃的獵物,加上maqaw (山胡椒),煮成的湯,配上地瓜、芋頭,真是好吃啊!
母親常常囑咐我說:「 現在有人屬意妳,妳一定要努力織布,將來到婆家的時候,才足夠妳分送給婆家親友,」。
所以,我很努力工作,我甚麼工作都做過,過去出嫁的時候都會看媳婦所帶的禮物(傳統麻布),男方的親友都會到男方家等候新嫁娘的禮物,如果帶的多會獲得男方親友的稱讚。
台北烏來傳統泰雅歌謠競賽內容採錄錄音翻譯紀錄
編號採錄姓名性別年齡
歌謠主要內容
B7○○○女82
古時候的人呢,會尋找平坦的地來搭蓋自己的房屋,用木頭當樑柱,
用茅草當屋頂。
女人呢?會做很多的事,會做酒,所以疾病少,他們的丈夫喝了身
體壯壯的很少生病,因為酒是自己釀造的。
女人要會做很多的事,尤其是織布、作披風、作被子,因為身體穿
的、蓋的都是需要用織的麻布來作,全家的人都要靠女人來編織。
我們古時候的人最忌諱偷竊、姦情,犯錯的人都會被鞭打和賠償金
錢,因此孩子們都懼怕,而不敢犯罪。
我們古時候的人也最講求父母的孝道,要求孩子一定要孝順父母和
祖父母,盡孝的人會受到祖靈的保佑,你們會長命百歲,你們的孩子也
會受到祝福!
你們現代人都不會說泰雅自己的話,要努力學,這樣泰雅族的名聲
才會留下來。你們也要常常上教堂禮拜,上帝才會眷顧你們,感謝。
台北烏來傳統泰雅歌謠競賽內容採錄錄音翻譯紀錄
編號採錄姓名性別年齡
歌謠主要內容
B8○○○女70
感謝評審來聽祖先留下來的歌:
我要唱的是跟父親的呼應歌謠:「喔….父親呀…我從小被你撫
養,我現在我已經長大了,我已經二十歲了」
父親回答說:「喔….Lawa…你長大了!是否應該開始找伴了...
喔….. 」我回答父親說:「我應該如何尋找朋友才能有朋友呢?….」
父親說:「你必須到遠處去尋找…. 」
女兒:「我到遠處部落去,我著著了一個朋友,我回到家,告訴
父親我已經我已找到朋友了。」
父親說:「除非他到家門,才能知道你找到的朋友是怎樣的一個
人啊!」
女兒:「我告知遠方的朋友請他來拜訪我父親。朋友來到我家,
父親看到了他本人。」
父親說:「恭喜你Lawa非常幸運,找到這麼好的朋友,未來你要
如何處理你的是呢?」
我回答父親說:「你可以要求聘金與聘禮呀 !」
女兒:「我的朋友回家告知其父母,沒幾天後,我的朋友就帶著他的父母,並送聘金聘禮。隔日,我家親友團體將豬殺了之後,一起分享、一起用餐,很高興的聚集在一起享用直到清晨。大家一起唱歌與飲酒,連我甚至也陪到深夜在旁聽他們唱歌與相聚,親友要求我說也該為父母唱一首歌。我為父母唱了一首歌,好讓父母在我嫁了之後,也能懷念我,想到我而不忘記我。」
因此,我為父母唱了一首歌:
「我打從小的時候是你們辛苦的養育,是你們撫養我長大的,無奈、
沒辦法,爸爸、媽媽我不屬於該留在家裡的,嗨呀咿喲…嗨呀咿喲…,我縱然要離開家,不在娘家,請別忘了我啊!」
台北烏來傳統泰雅歌謠競賽內容採錄錄音翻譯紀錄
編號採錄姓名性別年齡
歌謠主要內容
B9○○○女68
我要唱男調,順便也練習:
「喔……..何其的感謝,你們兩位評審,來垂聽我們泰雅祖先留
下來的歌。
「喔…..我們泰雅的生活,大都一樣的,我們順著溪來尋找居住
的地方,到了溪邊,我們在溪水旁搭蓋屋子用姑婆芋或草,老母親們
告訴我們說,不要忘了那些種子-小米、栗子、芋頭、小白菜、地瓜
葉…要播種呀!從來不會放棄!」
「到了溪邊就暫時停留在那邊,因為,溪流上是我們泰雅居住的
地方,溪流裡魚貨很多,森林裡野獸多,父親與祖父一起去狩獵、射
魚,這些都是我們孩子的主食。」
「因此啊!我們的祖先還會沿溪旁、登上山坡尋找可耕作的優質
的地,若家裡有男丁,就會就地用蘆葦草,當屋頂蓋屋子,繼續開墾、
鋤草的工作,帯著種子繼續耕作。」
「喔….母親告誡我說:將來嫁人時,千萬要善待丈夫家的人,以
及所有夫家的親友,要待成自己的親人一樣,喔…我很幸運,因為母
親跟著我生活,指導我如何生活,教導我所有我們女人應
該做好的事。」
「我們也何其的慶幸,我們有好的信仰,上帝眷顧我們,我們應
該好好的指導我們的下一代!應該好好的相處,互相的幫助。」
「最後要告訴我遠來的兩位評審,雖然我不知道你們名字,我要
告訴你們專程來烏來聽我們的歌謠,我所唱的雖然不好,不順暢,我
帯著顫抖的心來唱歌,請多多包含,期望以後再相會,到時不知誰會
再來當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