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122.214)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4 10:0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曹一文
研究生(外文):Tsao Yi Wen
論文名稱:臺灣原住民族群認同與原住民電視收看行為、動機與滿足之關聯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IEWING BEHAVIOR, MOTIVES, GRATIFICATIONS AND ETHNIC IDENTITY FOR INDIGENOUS VIEWERS OF THE INDIGENOUS TELEVISION.
指導教授:王石番王石番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 Shih F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學研究所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10
中文關鍵詞:使用與滿足原住民電視族群認同
外文關鍵詞:Uses and GratificationsIndigenous TelevisionEthnic Identit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0
  • 點閱點閱:74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5
為了落實「原住民族教育法」,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自九十年起推動原住民電視專屬頻道的工作,在九十四年七月一日正式開播。對於原住民來說,期盼能透過電視頻道,將他們的文化、語言及農業技術,傳承給他們的下一代及其他族群。原住民族群對於他們自身的族群意識較為其他族群強烈,許多原住民不願自己的文化語言及生活習俗等消逝。因此,長期下來,族群認同近年來已成為社會科學一個重要的研究主題。另外,在傳播學研究中,「使用與滿足」是主要探討閱聽人為主的理論,其論點依據是閱聽人了解自己的需求,並會主動的使用媒介滿足特定需求。
綜上原因,本研究選擇原住民電視台的原住民收看者為主要研究範圍,目的是為了瞭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收看行為、動機與滿足情況,以及關聯性。透過這樣的研究有效的檢視原住民電視台,是否符合原住民的心理需求及族群效益。本研究採用親身訪問及電子問卷調查兩種方式,進行滾雪球抽樣,有效蒐集到528位受訪者,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因素分析、相關分析、卡方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研究結果主要發現:
第一,關於動機與滿足的相關性,在控制族群認同後,「資訊蒐集動機-資訊蒐集滿足」、「社交互動動機-社交互動滿足」、「娛樂消遣動機-娛樂消遣滿足」、及「學習母語動機-學習母語滿足」相對關係上,皆達顯著正相關。其二,收看原住民電視的資訊蒐集、社交互動、娛樂消遣及學習母語的動機與滿足較高者,原住民之族群自我認同與族群歸屬感愈高;不過,資訊蒐集、社交互動、娛樂消遣及學習母語的動機與滿足愈高者,族群投入愈低。其三,族群自我認同及族群歸屬感較高者的收看行為,多數是每天收看原住民電視、收看時間達五個小時以上、瀏覽原住民電視網站、及有收看原住民電視以外的原住民類節目。最後,資訊蒐集動機及社交互動滿足愈高,有收看原住民電視台以外的原住民類節目,瀏覽原住民電視台網站,專心收看,平常使用母語,學生等因素,是可以有效預測整體族群認同程度。
In order to implement “Law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the Council of Indigenous People of Executive Yuan has boosted the plans of the Indigenous Television since 2001, it has broadcasted on July 1 in 2005. After Hakka Television has broadcasted, the Indigenous Television becomes the second ethnic channel. Through the Indigenous Television,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ish to conserve and spread their cultures, languages and agriculture skills.
The ethnic consciousness of indigenous peoples of Taiwan are stronger than other ethnic groups, more of indigenous peoples are unwilling to lose their cultures, languages and life customs. After a series of research, the ethnic ident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earch issues in social science. In addition, the argument of audience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discipline,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is major theory. The argument of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ssume that audience understand their needs and uses media actively in order to satisfy their needs.
Basic on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the research is aim to be understood the condition of viewing motives, behavior and gratification. Furthermore, it discussed the correlation of ethnic identity, viewing motives and behavior. The study could examine effectively the Indigenous Television whether achieve the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ethnic benefit of indigenous peoples since it was broadcasted on July 1, 2005.
The study adopt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electric survey, processing snowball sampling was used to retrieve 528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utilized for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 test math-pair, one way ANOVA, Factor analysis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s:
1.The viewing motiv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indigenous peoples of the Indigenous television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2.When viewing motiv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indigenous peoples higher, their self-identification and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group would be increase. But when viewing motives and gratifications higher, their ethnic involvement would be decrease.
3.The higher of self-identification and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group of indigenous peoples that viewing behavior including viewed every day, spent five hours for viewing equally, access internet of the Indigenous television to search for about program.
4.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f motivation, social interaction of gratifications, viewing program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in other channel, use native languages or student of avocation of variables would to predict higher of ethnic identity.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價值與目的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原住民電視現況 6
第二節 少數族群與媒體使用相關研究 9
第三節 使用與滿足理論 15
第四節 族群認同理論 29
第五節 研究流程 4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6
第三節 變項定義與衡量 47
第四節 方法與抽樣 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54
第六節 前測分析 55
第肆章 分析與解釋 65
第一節 人口變項與收看行為分析 65
第二節 使用動機與滿足程度強度分析及因素分析 72
第三節 使用動機與滿足程度關聯分析 82
第四節 使用動機與收看行為差異分析 86
第五節 滿足程度與收看行為差異分析 91
第六節 族群認同因素分析 96
第七節 族群認同與使用動機、滿足程度的關聯分析 102
第八節 族群認同與收看行為的差異分析 105
第九節 人口變項與族群認同的差異分析 111
第十節 人口變項與使用動機的差異分析 118
第十一節 人口變項與滿足程度的差異分析 125
第十二節 人口變項與收看行為的交叉分析 132
第十三節 人口變項、使用動機、收看行為及滿足程度對族群認同之預測分析 13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42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假設驗證 142
第二節 研究限制及建議 148
參考文獻 151
附錄一 159
附錄二 190
附錄三 196
----------------------------------------------------------------------
圖目錄
圖2.2.1ROSENGREN的使用與滿足的基本模式 18
圖2.3.1MCLEOD AND BECKER的使用與滿足模式 23
圖2.3.2 WINDAHL(1981)的使用與滿足模式 24
圖2.3.3 PALMGREEN AND RAYBURN的滿足之追求及滿足之獲得的「期待—價值」模式 25
圖2.3.4 PALMGREEN, WENNER AND ROSENGREN(1984)的「整合滿足模式」 26
圖2.5.1本研究流程圖 44
圖3.6.1 量表編製建構的流程圖 55

表目錄
表2.4.1MARCIA的自我認同發展狀態(上)和提出的族群認同階段(下) 36
表3.6.1使用動機量表各層面在預試問卷之題號分佈 56
表3.6.2使用動機量表之項目分析 57
表3.6.3滿足程度量表各層面在預試問卷之題號分佈 58
表3.6.4滿足程度量表之項目分析 58
表3.6.5 族群認同量表各層面在預試問卷之題號分佈 59
表3.6.6族群認同量表之項目分析 59
表3.6.7使用動機量表因素分析 61
表3.6.8滿足程度量表因素分析 62
表3.6.9族群認同量表因素分析 63
表3.6.10 問卷信度表 64
表4.1.1人口變項的次數分配 66
表4.1.2 各項收看行為分佈詳細情形 69
表4.1.3 受試樣本在節目收看狀況之次數分配、平均數與標準差一覽表 71
表4.2.1使用動機強度的比例分佈 72
表4.2.2使用動機因素主成分分析轉軸後之成分矩陣 74
表4.2.3 使用動機因素一 75
表4.2.4使用動機因素二 76
表4.2.5使用動機因素三 76
表4.2.6使用動機因素四 77
表4.2.7滿足程度的比例分佈 77
表4.2.8 滿足程度因素主成分分析轉軸後之成分矩陣 79
表4.2.9 滿足程度共同因素一 80
表4.2.10滿足程度共同因素二 80
表4.2.11 滿足程度共同因素三 81
表4.2.12 滿足程度共同因素四 81
表4.3.1使用動機與滿足程度的T檢定及相關分析總表 83
表4.3.2 零階相關係數 84
表4.3.3淨相關係數 85
表4.4.1使用動機與平均一週收看天數的變異數分析 86
表4.4.2使用動機與最常收看時段的變異數分析 87
表4.4.3使用動機與收看時間長度的變異數分析 87
表4.4.4使用動機與是否收看原住民電視以外的原住民類節目的T檢定 88
表4.4.5使用動機與何人收看的變異數分析 88
表4.4.6使用動機與專注程度的變異數分析 89
表4.4.7使用動機與是否瀏覽過原住民電視網站的T檢定 89
表4.5.1滿足程度與平均一週收看天數的變異數分析 91
表4.5.2滿足程度與最常收看時段的變異數分析 92
表4.5.3滿足程度與收看時間長度的變異數分析 93
表4.5.4滿足程度與是否收看原住民電視以外的原住民類節目的T檢定 93
表4.5.5滿足程度與何人收看的變異數分析 94
表4.5.6專注程度與滿足程度的變異數分析 94
表4.5.7是否有瀏覽過原住民電視網站與滿足因素的T檢定 95
表4.6.1族群認同因素主成份分析轉軸後之成份矩陣 96
表4.6.2族群認同因素一 98
表4.6.3 族群認同因素二 98
表4.6.4 族群認同因素三 99
表4.6.5 族群認同因素四 100
表4.6.6受試樣本在族群認同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一覽表 100
表4.7.1 四個族群認同因素及四個動機因素的相關分析 103
表4.7.2四個族群認同因素與四個滿足因素的相關分析 104
表4.8.1平均一週收看天數與族群認同的變異數分析 105
表4.8.2 最常收看時段與族群認同的變異數分析 106
表4.8.3 收看時間長度與族群認同的變異數分析 107
表4.8.4是否收看原住民電視以外的原住民類節目與族群認同的T檢定 107
表4.8.5與何人收看與族群認同的變異數分析 108
表4.8.6專注程度與族群認同的變異數分析 108
表4.8.7是否瀏覽過原住民網站與族群認同的T檢定 109
表4.9.1性別與族群認同的T檢定 111
表4.9.2年齡與族群認同的變異數分析 112
表4.9.3教育程度與族群認同的變異數分析 113
表4.9.4 族別與族群認同的變異數分析 113
表4.9.5 職業與族群認同的變異數分析 114
表4.9.6 使用語言與族群認同的變異數分析 114
表4.9.7 宗教信仰與族群認同的變異數分析 115
表4.9.8 婚姻狀況與族群認同的T檢定 115
表4.9.9收入與族群認同的變異數分析 116
表4.9.10是否居住在部落裡與族群認同的T檢定 116
表4.10.1 性別與四個動機因素T檢定 118
表4.10.2年齡與四個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19
表4.10.3教育程度與四個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19
表4.10.4族別與四個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20
表4.10.5 職業與四個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21
表4.10.6 使用語言與四個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21
表4.10.7宗教信仰與四個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22
表4.10.8婚姻與四個動機因素T檢定 122
表4.10.9收入與四個動機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23
表4.10.10居住在部落裡與四個動機因素的T檢定 123
表 4.11.1 性別與四個滿足因素T檢定 125
表4.11.2年齡變項與四個滿足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26
表4.11.3教育程度與四個滿足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26
表4.11.4族別與四個滿足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27
表4.11.5 職業與四個滿足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28
表4.11.6 使用語言與四個滿足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28
表4.11.7宗教信仰與四個滿足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29
表4.11.8婚姻與四個滿足因素T檢定 129
表4.11.9 收入與四個滿足因素的變異數分析 130
表4.11.10居住在部落裡與四個滿足因素的T檢定 130
表4.12.1.5 性別與何人收看交叉分析表 132
表4.12.3.1 教育程度與平均一週收看天數交叉分析表 133
表4.12.4.4族別與收看原住民電視以外的原住民類節目與否的交叉分析表 134
表4.12.6.1平常使用語言與平均一週收看天數的交叉分析表 134
表4.10.6.3平常使用語言與收看時間長度的交叉分析表 135
表4.12.6.4 平常使用語言與收看原住民電視以外的原住民類節目的交叉分析表 135
表4.12.8.1婚姻狀況與平均一週收看天數的交叉分析表 136
表4.12.8.5婚姻狀況與何人收看的交叉分析表 137
表4.12.11人口變項與收看行為檢定表 138
表4.13.1整體族群認同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40
表5.1.1 假設檢定 147
中文書目
丹尼斯、溫德爾(1993)。《傳播模式》楊志弘、莫季雍譯。台北:正中書局。
丹耐夫、景若(2000)。〈原住民廣電媒體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雙月刊》,8,頁4-8。
孔文吉(1998)。〈主流媒體報到原住民新聞之分析〉。《民意研究季刊》,203,頁145-158。
孔文吉(2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台北:前衛出版社。
巴比(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第九版)李美華,李明寰,李承宇譯。台北:時英。(原著出版年:1975年)
方念萱(1988)。《方言族群語言認同與大眾媒介使用之關聯性研究—以閩南語語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石番(1995)。〈臺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王嵩音(1998)。《臺灣原住民與新聞媒介》。台北:時英出版社。
池熙璿(1997)。《原住民網路新聞討論群之研究-以tw.bbs.soc.tayal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5)。《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位科技。
李文富(2000)。〈訪談孫大川老師:談原住民媒體權〉。《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雙月刊》,8,頁19-21。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
李君順(2003)。《民眾政治參與與新聞性談話節目收視動機、行為關聯性研究-以2002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文英(1996)。〈媒體使用與需求滿足理論之發展〉。《廣播與電視》,4,頁45-81。
谷縱.喀勒芳安(202)。〈讓原住民與世界同步前進:設立「原住民專屬電視頻道」刻不容緩〉。《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簡訊月刊》,59,頁9-11。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世琛、李美枝(2002)。〈少數族群之族群認同與個人整體自尊的關係:以卑南族青少年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4,頁263-278。
秦美華(2001)。《國內原住民網站暨使用者之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紐曼(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朱柔若譯。台北:揚智文化。
翁秀琪(199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慧元(1998)。《大眾傳播理論解讀》。台北:五南。
張錦裕(2002)。《學校情境中影響臺灣原住民族國中生族群認同因素之探究—以花蓮地區阿美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木柱(1989)。〈少數民族的社會心理適應—以加州華人為例的人類學探討〉。《海外華人研究》,1,頁89-105。
許木柱(1990)。〈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徐文光、宋文里(主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台北:巨流。
郭洪紀(1997)。《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
陳君儀(2003)。《公共電視收看行為調查》。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報學院》,9,頁177-226。
麥奎爾(2001)。《大眾傳播理論》陳芸芸譯。台北:韋伯。(原著出版年:1994年)
傅仰止(1994)。〈臺灣原住民困境的歸因解釋:比較漢人觀點與原住民觀點〉。《中央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頁35-87。
彭文正(2005)。〈客家元素與收看行為結構模式探究〉。《廣播與電視》,24,頁63-91。
詹棟樑(1993)。〈多元文化教育理論與實際探討〉。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臺灣書店。
詹德馨(2005)。《基督教電視節目閱聽人之使用與滿足初探性研究:以好消息衛星電視台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若渝(2000)。〈廣電基金收看行為調查系列報導:青少年的綜藝節目收視質與量〉。《廣電人》,66,頁58-59。
廖茂發(2004)。《閱報行為與族群認同的關聯性》。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幼琍(1999)。〈特定族群對廣電媒體的需求及收視聽行為:以客家人與原住民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8,頁337-386。
劉貞秀(1995)。《有線電視新聞類型節目的使用與滿足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廣電基金會(2001)。《九十年電視收看行為大調查》。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
鄭貞銘、賴國洲、許佳正、鄧萬成(主編)(1989)。《傳播媒介與社會》(上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魯賓、巴比(1995)。《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趙碧華、朱美珍譯。台北:雙葉書郎。
盧景海(2005)。〈原住民電視台開播,開創臺灣多元族群的融合共生〉。《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簡訊月刊》,89,頁7-9。
盧景海(2005)。〈落實原住民教育文化與傳播事業之展開與推動〉。《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簡訊月刊》,90,頁16-17。
賴秀智(1996)。《台北縣市阿美族學童的族群態度、族群文化常識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春枝、張耐(2000)。〈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的族群認同探討〉。《師友》,3,頁37-40。
譚光鼎、湯仁燕(1993)。〈臺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59-500)。台北:臺灣書店。


英文書目
Aound, F.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s. In Phinney, J. & Rotheram, M.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Pp.32-55). Newbury Park, CA: Sage.
De Vos, G., & Romanucci-Ross, L. (1982). Ethnicity: Vessel of meaning and emblem of contrast. In De Vos, G. & Romanucci-Ross, L. (Eds.),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Elliot, P. (1974).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A Critique and a Sociological Alternatives. In Blumler, J. G. & Katz, E.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Pp.71-92). Beverly Hills, CA: Sage.
Erikson, E.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Hanjun, K., Chaog-Hoan C., & Marilyn, S. R. (2005). Internet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 Structural Eqution Model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ertising, Vol 34, no. 2, 57-70.
Haridakis, P. M., & Rubin, A. M. (2003). Motivation for Watching Television Violence and Viewer Aggression.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6(1), 29-56.
Jeffers, L. W. (2000). Ethnicity and Ethnic Media Uses: A Panel Study.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27, no. 4(Pp. 496-535).London: Sage.
Jensen, K. B. & Rosengren, K. E. (1990). Five Traditions in Search of the Aud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5, no. 2, 207-238.
Katz, E., Blumler, J. G. & Gurevitch M. (1974).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In Blumler, J. G. & Katz, E. (Eds.), The Uses of Communication: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Pp.19-34), Beverly Hills, CA: Sage.
Katz, E., Blumler, J. G., & Gurevitch, M. (1973).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7, 509-523.
Katz, E., Gurevitch, M., & Hass, H. (1973). On the Use of the Mass Media for Important Thing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8, 164-181.
Lewin, K. (1948). 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 Harper and Brothers, New York.
Marcia, J.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Adelson, J. (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159-187). New York: Wily.
Mcgrath, B. (2002). Ethnic Identity and Media Use Among Second-Generation Korean-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s.University of Florida.
McLeod, J. M., & Becker, L. B. (1981). The Use and Gratification Approach. In Nimmo, D. D. & Sanders, K. R.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 Beverly Hills, CA: Sage.
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3th ed., London: Sage.
Palmgreen, P. (1984)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 Theoretical Perapective. In Bostrom, R. N. (ed.). Communication Yearbook, Vol.8 (Pp.20-55), CA: Sage.
Palmgreen, P., & Rayburn, J. D. (1979). Uses and greatifications and exposure to public television: A discreoancy metho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6: 155-179.
Palmgreen, P., Rayburn, J. R. (1985). An expectancy-value approach to media gratification. In Rosengren et al. (Eds.), 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61-72. Beverly Hill, CA: Sage.
Palmgreen, P., Wenner L. A., & Rosengren, K. E. (1985).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The Past Ten Years. In Rosengren, K. E., Wenner, L. A., & Palmgreen P. (Eds.), 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urrent Perspectives(Pp.11-37). Beverly Hills, CA: Sage.
Phinney, J. S. (1989). Stages of ethnic identity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9, 163-173.
Phinney, J. S. (1995). Ethnic identity and self-esteem: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In Padills, A. M. (Ed.), Hispanic psychology-Critical in theory and research. London: Sage.
Phinney, J.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and adults: Review and research. Psychology Bulletin, 3, 599-514.
Rosengren, K. E. (1974).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 Paradigm Outlined. In Blumler, J. G., & Katz, E.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Pp.29-77). Beverly Hills, CA: Sage.
Rubin, A. M. (1994). Media Uses and Efeects: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In Bryant, J. & Zillmann, D. (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Pp.417-436).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Rubin, A. M. (2002). The uses-and-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of media effects. In Bryant, J. & Zillmann, D. (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2nd(Pp. 525-54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rm Associates, Inc.
Rubin, A.M. (1983). Televisio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 interactions of viewing patterns and motivation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27, 37-51.
Ruggiero, T. E. (2000).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in the 21st Century. Mass Communications & Society, 3(1), 3-37.
Schramm, W., Lyle, J., & Parker, E. (1961). Television in the Lives of Our Childre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 Press.
Tajfel, H. (1978).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 London: Academic Press.
Tajfel, H. (1981).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iswanath, K. & Arora, P. (2000). Ethnic media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essay on their role in integration assimil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Mass Communications and Society, 3, 39-57.
Windahl, S.(1981).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t the crossroads. In Wilhoit, C.G. & H. de Bock (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2th (Pp.174-185). Beverly Hills, CA: Sage.
Zhang, K. & Hao, X. (1999). The Internet and the Ethnic Press: A Study of Electronic Chinese publishing. Information Society, 15, 21-31.

網路部份
孔文吉(2005)。〈公共論壇:我對原住民電視台的看法與期望〉。臺灣立報。民國94年12月1日,取自:http://publish.lihpao.com/Aborigines/2005/09/23/05J09223/
蔡瓊嬅(2002)。〈現代國家中的族群文化與族群認同-臺灣族群現象的理論分析〉。民國94年12月1日,取自http://www.geocities.com/Paris/Cafe/9642/3tsai.html
盧景海(2005)。〈原住民電視台的現況與未來發展—開創臺灣多元族群融合共生〉。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2。民國94年4月10日,取自:http://mychannel.pchome.com.tw/channel/class/show_preview.php3/?d=2005-11-17&enname=rtlnews&t=.htm&fn=main&view=1
蘇啟禎(2005)。〈原住民電視台的「家」在哪裡?〉。目擊者雜誌,49。民國94年4月10日,取自:http://www.atj.org.tw/default.asp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