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怡文、蕭新煌,〈 環境爭議性公共設施的回饋制度:對核一廠核二廠及台中火力發電廠的分析 〉,《 都市與計畫 》,第三十一卷第一期( 2004年 )。
王樂平,〈 空間使用衝突管理之探討—以後勁五輕為例 〉,逢甲大學都市計劃學士論文,( 1989年 )。
丘昌泰,〈 從『鄰避情結』到『迎臂效應』:台灣環保抗爭的問題與出路 〉,《 政治科學論叢 》,第十七期( 2002年12月 )。何明修,〈 民主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民間社會: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1986-1998)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何明修,〈 環境運動與反對運動 〉,《 臺灣史料研究 》,( 2000年12月 )。何明修,〈 社會運動的制度化:以台灣的環境運動為例( 1993-1999 ) 〉,中研院社會所,「組織、認同與運動者:台灣社會運動研究」小型研討會論文,( 2001年 )。
何明修,〈 為何民進黨政府的廢核政策失敗?社會動員、改革機會與政治策略的分析 〉,《 臺灣政治學刊 》,第六期( 2002年 )。何明修,〈 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四運動與反美濃水庫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 〉,《 台灣社會學刊 》,第三十期( 2003a年6月 ),頁1-49。
何明修,〈 政治民主與環境運動的制度化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五十期( 2003b年6月 )。
何明修,〈 當本土社會運動遇到西方的新社會運動理論:以台灣的反核運動為例 〉,《 教育與社會研究 》,第七期( 2004年7月 )。吳瓊恩,《 行政學的範圍與方法 》( 台北:五南,2005年 )。
呂宗芬,〈 台灣的反核四運動與政治轉型--政治機會結構的觀點 〉,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李丁讚,《 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 》( 台北:桂冠,2004年 )。
李永展,〈 鄰避症候群之解析 〉,《 都市與計劃 》,第二十四卷第一期( 1997年 )。李永展,〈 鄰避設施衝突管理之研究 〉,《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報 》,第九期( 1998年12月 )。
李永展、何紀芳,〈 環境正義與鄰避設施選址之探討 〉,《 規劃學報 》,第二十六期( 1999年 )。李培元,《 政治商品化理論 》( 台北:揚智,1997年 )。
林基源〈 從公共政策觀點評析核四決策問題 〉,《 國家政策論壇 》,第一卷第一期( 2001年 )。林嘉誠,《 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 》( 台北:黎明,1992年 )。
林鍾沂,《 公共事務的設計與執行 》( 台北:幼獅,1991年 )。
洪鴻智,〈 公共選擇與環境風險設施管制政策工具的選擇 〉,《 都市與計畫 》,第二十七卷第一期( 2000年 )。
郎若帆,〈 『回饋』與『補償』-台灣投資環境之弔詭 〉,《 台灣經濟研究月刊 》,( 2000年8月 )。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核電夢魘 》( 台中市:晨星,1994年 )
翁興利,〈 政策辯論與政策制定:以核四興建為例 〉,《 公共政策學報 》,第十七期( 1996年4月 )。張世熒,〈 利益團體影響政府決策之研究 〉,《 中國行政評論 》,第9卷第3期( 2000年6月 )。張茂桂,〈 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理論志向 〉,《 香港社會學學報 》,第4期( 1994 )。
許文傑,〈 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陳俊宏,〈 『鄰避』(NIMBY)症候群,專家政治與民主審議 〉,《 東吳政治學報 》,第10期( 1999年 )。彭國棟,〈 淺談環境正義 〉,《 自然保育季刊 》,第28期( 1999年12月 )。曾更瑩、楊皓清〈 程序保障與強化參與—以核四案分析地方自治團體之決策地位 〉,《 法律學刊 》第二十三期( 1992年 )。
湯京平,〈 鄰避性環境衝突管理的制度與策略-以理性選擇與交易成本理論分析六輕建廠及拜耳投資案 〉,《 政治科學論叢 》,第10期( 1999年6月 )。黃銘傑,〈 利益團體與立法過程-以美國公共選擇理論之論點為中心 〉,《 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 》,第八卷第四期,( 1998年10月 )。
黃錦堂,〈 民主化對環保政策之衝擊與因應之道 〉,《 理論與政策 》,( 1999年9月 )。.黃懿慧,〈 從反核運動看核四溝通問題〉,《 理論與政策 》,第七卷第四期( 1993年 )。葉名森,〈 以環境正義角度看待環境議題的抗爭 〉,《 景美學報 》,( 2003年1月 )。
葉俊榮,《 環境政策與法律 》( 台北:月旦,1993年 )。
葉俊榮,《 環境理性與制度抉擇 》( 台北:三民,1997年 )。
葉俊榮,《 環境政策與法律 》( 台北:元照,2002年 )。
葉俊榮,〈 邁向非核家園之路 〉,《 台灣法學 》,第五十四期( 2004年1月 )。
劉阿榮、石慧瑩,〈 社群意識與永續發展:鄰避現象及補償金之分析 〉,《 中國行政評論 》第13卷第2期,( 2004年3月 )。鄭政秉,〈 由核四爭議看公共政策之效率〉,《 臺灣經濟研究月刊 》,第十四卷第八期( 1991年84月 )。蕭代基,〈 污染性設施之設置與民眾信心之建立 〉,《 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 》,( 1996年7月 )。
環保署, 《 公害糾紛處理白書 》 ,1993年版。
謝京叡,〈 論現代社會中政治與經濟之互動關係 〉,《 華人經濟研究 》,第二卷,第一期( 2004年3月 )。羅敏儀,〈 貢寮學:反核運動、社區運動與環境教育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二、中譯部分
Carson,Rachel. Silent spring, 李文昭譯,《寂靜的春天》,( 台北市:晨星,2004年1月,八刷 )。
Downing,Paul B.,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黃宗煌等譯,《環境經濟學與政策》,(台北:聯經,2002年3月)。
Dunn,William N. ,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李明寰譯,《公共政策分析》,(台北:時英,2002年)。
Gilpin ,Robert.,Global Political Economics: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Order,陳怡仲等譯,《全球政治經濟-掌握國際經濟秩序》,(台北縣:桂冠,2004年)。
Lester ,James P. and Joseph Stewart JR., Public Policy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陳恆鈞譯,《公共政策:演進研究途徑》,( 台北:學富,2001年6月)。
Lindblom , Charles E. and Edward J. Woodhouse,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3th ed.,陳恆鈞等譯,《最新政策制定的過程》,( 台北:韋伯,2001年9月 )。
Olson ,Mancur.,The logic of collection action,董安琪譯,《集體行動的邏輯》,( 台北:新橋譯叢,1984年 )。
Porta ,Donatella della. and Mario Diani,Social Movements:An Introduction,苗延威譯,《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2002年)。
Sandler,Todd. Economic Concept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葉家興譯,《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台北:先覺,2003年7月)。
三、西文文獻
Beierle, Thomas C.,“Using Social Goals to Evaluat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Decisions,” Policy Studies Review 16: 3/4 (1999).
Berger, Suzanne,“Introduction,” in Organizing Interests in Western Europe: Pluralism, Corporatis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s, ed. by Suzanne Berg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Boerner, C. and Lambert, T.(1995) Environmental justice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negotiated compensation, In: Petrikin, J.S.(ed.), Environmental justice, CA: Greenhaven.
Bohman, James, Public Deliberation: Pluralism, Complexity and Democracy.(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MIT Press, 1996)
Buchanan, J. M.(1984), Politics without romance: A sketch of positive public choice theory and its normative implications, in J. M. Buchanan and R. D. Tollison(eds.), The Theory of Public Choice(II).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ullard, R.D. ,“Environmental justice: It’s more than waste facility siting,”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77(1996).
Cohen, Jean L. and Andrew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 Cambridge, MA: MIT Press,1994)
Diani, Mario and Donati, Paolo R. ,“L’Oscuro Oggetto del Desiderio: Leadership e Potere nelle Aree del Movimento.” In A. Melucci(ed), Altri Codici. Aree di Movimento nella Metropoli, Bologna: il Mulino,(1984).
Dworkin, Ronald, “Liberalism”In Stuart Hampshire ed. Public and Private Mor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Edelstein, M., Contaminated Communities,( Boulder& London: Westview Press, 1988 )
Frey, Bruno, Felix Oberholzar-Gee and Reiner Eichenberger, The Old Lady Visits Your Backyard: A Tals of Morals and Marke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isk Analysis(Europe),Stuttgart,Germany(1995)
Hunold, C. & I. M. Young,“Justice, Democracy and Hazardois Siting” in Political Stidies, XLVI(1998).
Jenkins, Craig J.,“Interpreting the Stormy 1960s: Three Theories in Search of a Political Age.” 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 3(1987).
Lake, R.W. ,“Volunteers, NIMBYs,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Dilemmas of democratic practice,” Antipode, 28(1996).
Lesbirel, H. S.(1998). NIMBY Politics in Japan: Energy Sitting and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Conflict.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cLean, Iain, Public Choice: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1990.
Mueller D., Public Choi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Petracca, M. P. ( Ed. ), the politics of interests: Interest groups transformed(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2)
Pizzorno, Alessandro,“Political Exchange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in Industrial Conflict,” in The Resurgence of Class Conflict in Western Europe Since1968, vol. 2, ed. by Colin Crouch and Alessandro Pizzorno, New York: Holmes& Meier Publishers(1978).
Portney, K. E.,“Allaying the NIMBY Syndrome: Potential for Compensation,” Hazardous Waste 1: 3(1988).
Rucht, Dieter, The Strategies and Action Repertoire of New Movements. In R. J. Dalton and M. Kuechler( eds ), Challenging the Political Order. New Social Movements in Western Democracies,(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0a).
Tarrow, Sidney,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Touraine, Alain, The Self-Production of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7)
Touraine, Alain, The Voice and the Eye. An Analysis of Social Movement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Towers, G. ,“Applying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of scale: Grassroots strategies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52:1(2000).
Zeiss, C. & L. Lefsrud, “Making or Breaking Waste Siting Successes with a Siting Framework,”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 1(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