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中文書目
王文科、王智弘,《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出版社,2005年)。
王文科譯,《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台北市:五南出版社,1989年)。
王克先編著,《學習心理學》,(台北市:正中書局,1968年)。
田奈青譯,《統整多元智慧與學習風格》,(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2年)。
吳芝儀,《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市:濤石文化,2000年)。
吳武典,《青少年問題與策略》,(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1993年)。
吳幸宜譯,《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94年)。
吳宗立,《國民中小學中輟學生復學安置與輔導策略之研究》,(高雄縣:高雄縣立大寮國民中學,2000年)。
李平譯,《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年)。
施良方,《學習理論》,(高雄市:麗文文化,1996年)。
張春興、林清山,《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文景書局,1975年)。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1999年)。
梁雲霞譯,《多元智慧和學生成就:六所中小學的成功實例》,(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0年)。
郭靜晃,《中途離校青少年現況分析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印,2001年。
郭俊賢、陳淑惠譯,《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9年)。
葉亞寧,《中輟生問題輔導》,(台北市:師大書苑,2000年)。
賈馥茗、梁志宏等編著,《教育心理學》,(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
鄧煌發,〈中輟學生的壓力來源,是家庭?還是學校?〉,《心理衛生叢書「壓力調適」》,(台北市: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2001年),頁54-58。
(二)中文期刊
中途離校青少年現況分析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編印,2001年4月。
中輟通報系統上線觀摩會手冊。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編印,2006年9月。
中輟學園之輔導工作及志工管理研討會手冊。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編印,2003年。
王淑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各國中途輟學學生現況及中輟生防治政策簡介〉,《學生輔導》,81期(2002年)。王淑娟、洪麗芬,〈我國「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預防、輔導及復學」政策簡述〉,《學生輔導》,82期(2002年)。王碩元,〈社會學習理論〉,《司法新趨勢》,第1期(2002年)。
王為國,〈多元智慧的課程設計〉,《課程與教學季刊》,第5期(2001年)。王鍾和,〈國中小教師管教現況、問題與因應〉,《學生輔導》,93期(2004年)。以愛化礙—關懷中途輟學學生研討會手冊。
池勝源,〈社會學習論在教育上的啟示與應用〉,《竹縣文教》,17期(1998年)。吳宗立,〈國民中學中輟學生之輔導策略分析:教師的觀點〉,《屏東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第8集(2003年)。吳秀玉,〈淺談中輟學生的成因、需求與因應方案〉,《師說: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月刊》,190期(2006年)。吳宥頡,〈國中、國小中輟生的管教與輔導〉,《學生輔導》,93期(2004年)。吳其鴻,〈復學路迢迢—中輟生教育的迷思與展望〉,《師友月刊》,431期(2003年)。吳靜吉,〈多元智慧(能)的架構〉,《教育研究月刊》,110期(2003年)。吳宗雄,〈美國加速學校的教育理念及其在國小補救教學上的啟示,《研習資訊》,第19卷,第6期(2002年)。沙依仁,〈如何評估個人的適應行為〉,《空大學訊》,304期(2003年)。教育部訓委會,〈多元智慧座談會會議記錄〉,《學生輔導》,77期(2001年)。
李書文,〈國民中學中輟生復學後的適應問題〉,《訓育研究》,38卷2期(1999年)。李美奇,〈淺談檔案評量之理念〉,《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3期(2006年)。
沈真慧,〈多元智慧教學與班級經營〉,《豐商學報》,第9期(2005年)。何進財、王淑娟,〈教育部推動中途學校政策概述〉,《學生輔導》,90期(2004年)。何金針,〈多元智慧補救教學實施在校園中—一個良善的教學方法〉,《北縣教育》,37期(2000年)。何縕琪,〈運用社區資源輔導中輟復學生之行動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創刊號(2004年)。周武昌,〈四位中輟復學生認輔工作之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第2期(2002年)。周武昌,〈從案例與法令看中輟復學生的學習權〉,《學生輔導》,92期(2004年)。周武昌,〈中輟復學生的學園:新竹市向陽學園〉,《學生輔導》,98期(2005年)。周愫嫻,〈我國中輟復學之中介教育課程中缺少的一塊—認知教學〉,《國民教育》,45卷1期(2004年)。周愫嫻、張耀中,〈臺灣中輟問題的核心議題:現象與趨勢分析〉,《國教新知》,52卷,4期(2005年)。周愫嫻,〈提早離開港口的小船—論學生中輟的家庭因素及其對策〉,《教師天地》,137期(2005年)。周愫嫻、張耀中,〈「桃花園」外徘徊的孩子:中輟與復學問題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 》,37卷2期(2006年)。
青少年保護工作—學務與實務的對話。宜蘭縣少年輔導委員會編印,2005年6月。
宜蘭縣國民中學安學計畫執行報告。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宜蘭家庭扶助中心編印,2001年6月。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卷2期(2005年)。林家興,〈評「判逆的小霸王」一文--兼論中輟生的輔導工作〉,《學生輔導》,82期(2002年)。林合懋,〈從多元智慧理論論學校經營理念〉,《學生輔導》,77期(2001年)。邱文忠,〈中途輟學影響因素暨模式及其輔導策略之探討〉,《教育研究》,36期(1994年)。洪雅琴,〈我在中途學校的輔導工作經驗〉,《諮商與輔導》,第208期(2003年)。翁慧園,〈影響國中少年中途輟學因素之探討〉,《社會發展研究學刊》,第三期(1999年)。翁雅雲,〈如何建構「健全親職」的健康家庭--以生態理論探討〉,《學生輔導》,95期(2004年)。翁新惠,〈從多元智慧觀點談學習障礙學生之補救教學〉,《重中論集》,第4期(2004年)。馬傳鎮、陳玉書、蔡田木、楊宗憲,〈中輟生現況分析及輔導策略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3期(2002年)。徐筱婷,〈以地方政府的角度來討論協助中輟生的行政可能性與問題〉,《學生輔導》,101期(2006年)。徐錦鋒,〈從觀護觀點探討中輟學生的輔導策略〉,《學生輔導》,101期(2006年)。唐璽惠,〈輔導人力資源整合之探討〉,《立德學報》,第1卷第一期(2003年)。黃珮書,〈復學生適應歷程之質性研究〉,《吳鳳學報》,第12期(2004年)。黃義良,〈實施「小班教學」對國小師生互動與學童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卷,3期(2002年)。黃琡惠,〈多元智慧教學—迦德納的「多元智慧」〉,《師說》,159期(2001年)。黃俊傑、王淑女,〈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研究》,第11期(2001年)。張添雄,〈產生中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的探討〉,《國教輔導》,第42卷,第3期(2003年)。張振成,〈挫折與衝突的適應方式〉,《諮商與輔導》,第211期(2003年)。章勝傑,〈台東一布農部落國中輟學生歸因歷程質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0年。
郭順利,〈班都拉的社會學習論及其在國中生活教育上的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6期(1998年)。
陳富美,〈親職效能感、教養行為與孩子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7卷1期(2005年)。
程秋梅、陳毓文,〈中輟少年的復學適應:傳統復學模式與另類復學途徑之比較〉,《臺大社工學刊》,第4期(2001年)。
曾華源、曾淑貞,〈台北縣國中中輟復學生之自我效能感、被同儕接納感與再中輟傾向之相關性研究〉,《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第9期(2005年)。葉連祺,〈教育行政—SWOT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24期(2004年)。葉宗文,〈培養青少年「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自我控制能力〉,《學生輔導》,94期(2004年)。
楊士隆、吳芝儀,《我國處遇中輟生復學之各類中介教育設施實施現況及成效評估研究報告》,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3年。
楊碧治,〈班度拉的社會學習論及其在學校輔導工作上的意義〉,《壢商學報》,第7期(1999年)。楊宗仁,〈多元智慧理論及其教育意涵〉,《北縣教育》,37期(2000年)。廖茂村,〈教訓輔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實施問題之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第28期(2003年)。廖光宇,〈合作式中途班—以善牧學園為例〉,《教師天地》,第137期(2005年)。蔡祈和,〈嘉義縣國民中、小學中輟學生輟學因素之探討與對策--以生態學的觀點〉,《教育社會學通訊》,第49期(2003年)。鄧煌發,〈輟學少年之家庭與社會學習因素的比較分析〉,《犯罪學期刊》,第5期(2000年)。劉季諺、許吉越,〈影響人格與行為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自我概念〉,《大專體育》,第56期(2001年)。劉安倫,〈談低成就學生之補救教學〉,《竹縣文教》,第29期(2004年)。
鄭崇趁,〈中輟學生教育的理論基礎與具體措施〉,《教師天地》,第137期(2005年)。鄭夙雅,〈青少年中途輟學問題〉,《兒童福利期刊》,第3期(2002年)。謝秀津、戴志遠,〈談馬斯洛需求理論應用於教育環境〉,《南投文教》,21期(2004年。魏世台,〈家庭研究中生態理論之概念建構及其對父母教養研究之影響〉,《東南學報》,第28期(2005年)。顏童文,〈從Gardner多元智慧理論談多元評量方式〉,《南縣國教》,第9期(2003)。(三)碩士論文
吳其鴻,〈公民營中介教育設施課程與教學之個案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呂怜慧,〈變調的求學路~中途輟學學生對生活事件解釋風格之尋跡〉,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2001年。李忠耀,〈心中有愛,溫柔相待~陪三位中輟生走一段路〉,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李玉鳳,〈運用多元智慧理論改善學生學習態度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周國忠,〈消費者用餐需求與餐館選擇之研究〉,真理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林世欣,〈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林曉芸,〈其實你不懂我的心~~中輟少年學習經驗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林哲寧,〈中輟少年家外行蹤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林秀真,〈復學生的學校適應—以花東地區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柯秀薇,〈規訓與叛逆:國中中輟生輔導措施之反思〉,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胡 惠,〈台南市國中中輟學生輟學原因與預防中輟輔導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范玉保,〈國中生輟學成因、問題與輔導之研究--以某中途學校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翁慧圓,〈影響國中少年中途輟學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涂靜宜,〈台北市自願中途輟學國中少年生活型態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唐惠珠,〈解決國中生輟學問題之行動研究:以花蓮縣秀林國中慈輝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黃品端,〈少年中途輟學模式預測之探討研究--以台中市少年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陳玉玫,〈我是問題學生~兩位中輟學生的學校經驗與自我認同〉,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陳光偉,〈產品上癮性與需求層級變動之關係─Maslow 理論觀點之檢視〉,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陳叔宛,〈國中生中途輟學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以高雄、台南縣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陳怡璇,〈溢出常軌之後~中輟生的生涯與自我認同議題〉,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陳秋儀,〈國民中學中輟復學生所知覺的問題、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陳玟杏,〈台中市國中中輟學生家長親職角色行為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陳秀麗,〈我國國民中學中途輟學生處遇模式及其成效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程秋梅,〈漫漫復學路--中輟生復學適應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葉哲維,〈國中慈輝班之研究:激勵理論之觀點〉,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楊奇芬,〈合作式中途學校課程與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蔡依君,〈中輟服務過程學校社會工作人員面臨的衝突、困境與處遇方式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蔡慶興,〈屏東縣國中中輟復學生輟學原因、學校生活適應與輔導需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鄧煌發,〈國中生輟學成因、問題與輔導之研究—以某中途學校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劉秀汶,〈國民中學中輟生問題及支援系統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劉學禮,〈四位青少年的中輟過程—一位國中教師的觀察與經歷〉,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劉上民,〈國中學生中途輟學與復學歷程的認知評估與因應策略分析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蔣東霖,〈依附、社會學習與少年偏差行為〉,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賴瑞芳,〈影響國民中學中輟復學生正向角色建構之因素:個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2002年。賴秀玉,〈中輟復學生適應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市一學園型中途學校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謝秋珠,〈國中中輟復學生的需求與輔導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2003年。鍾學明,〈高職中輟復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以公東高工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四)政府法規、報章、網路
中途學校教育實施辦法。
教育部補助辦理追蹤輔導與安置中輟生復學原則。
教育部推動認輔制度實施要點。
教育部補助辦理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原則。
教育部辦理攜手計畫課後扶助補助要點。
強迫入學條例。
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
宜蘭縣九十四年度學生訓輔【友善校園】工作計畫。
宜蘭縣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作業流程。
宜蘭縣中途輟學學生復學安置輔導暨成績評量實施要點。
警察機關辦理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協尋通報作業規定(修訂本)。
林萬億,〈被誤解的中途教育〉,國語日報國民教育版,2004年8月16日。
修淑芬,〈破髮禁,給學生一個信任〉,中時晚報,2005年8月14日。
黃富源,〈讓所有學生在校園內學習—學校應該接納中輟生返回校園〉,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2001年11月2日。
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hef/339.shtml
鄭秀得,〈從生態觀點建構幼兒的親職策略〉,《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38期(2004年)。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38/38-19.htm
教育部93.08.05新聞稿。
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教訓輔三合一主題網站
http://web.fsjh.ilc.edu.tw/room/3in1/3in1.htm
教育部網站http://www.edu.tw
教育部訓委會全國中輟學生復學輔導資源研究發展中心
http://dropout.heart.net.tw/main.htm
財團法人慈懷社會福利基金會http://www.tzhu.org/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http://www.ccf.org.tw/index_1.php
乘風少年學園http://www.glorychurch.org.tw/tcs/
基督教沐恩之家http://www.hg.org.tw/
二、英文部分
Accelerated school project(1998). Powerful learning:conception foundation.
http://www.sp.uconn.edu/~wwwasp//pow/pow_concept.htm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Campbell, L., Campbell, B., & Dickinson, D. (1996). 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Allyn & Bacon.
Paquette,D. & Ryan, J. (2001). Bronfenbrenner’s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http://pt3.nl.edu/paquetteryanwebquest.pdf
Douglas, H. P. (1983). Understanding human adjustment : normal adaptation through the life cycle. Boston: Little, Brown.
Gardner,H. (1999). The disciplined mind : what all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New York : Simon & Schuster.
Hirschi , T. (1969). Cause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liver, H. F. , Strong R. W. & Perini, M. J. (2000). So each may learn : integrating learning styles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cWhirter, J. J.(1998). At-risk youth : A comprehensive response. New York: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Miller,P.H. (1996) . Theories of development psychology. New York: W.H.Freeman and Company.
Robbins, S. P. (1998).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pplic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Maslow , A. H.(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 New York:Harper & Row.
Zimbardo , P. G. , Ruch, F.L. (1992). Psychology and life. New York:Harper & Row.
Zastrow, C. & Kirst-Ashman, K.K.(1990),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and the Social Envionment. Chicago:Nelson-Hall 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