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參考文獻
一、佛教經典
天親菩薩。〔後魏〕菩提流支等譯。《十地經論》。T26, no.1522。
世親菩薩。〔唐〕玄奘譯。《辯中邊論》。T31, no.1600。
彌勒菩薩。〔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T30, no. 1579。
釋迦牟尼佛。〔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T07, no. 220。
釋迦牟尼佛。〔陳〕月婆首那譯。《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T08, no.231
釋迦牟尼佛。〔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T09, no.278。
釋迦牟尼佛。〔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T11, no.310。
釋迦牟尼佛。〔隋〕。闍那崛多譯。《發覺淨心經》。T12, no.327。
釋迦牟尼佛。〔唐〕不空譯。《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T13, no.404。
釋迦牟尼佛。〔西晉〕竺法護譯。《阿差末菩薩經》。T13, no.0403。
釋迦牟尼佛。〔隋〕達磨笈多譯。《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T13, no.415。
釋迦牟尼佛。〔宋〕法護等譯。《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T14, no.489。
釋迦牟尼佛。〔宋〕施護等譯。《佛說佛十力經》。T17, no.0781。
龍樹菩薩。〔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T25, no.1509。
聖者龍樹。〔後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沙論》。T26, no.1521。
彌勒菩薩。〔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T30, no.1579。
釋迦牟尼佛。〔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T30, no.1581。
二、當代書籍
正昌公益文教基金會(編)(1985)。《瑜伽師地論》,臺北市:正昌公益文教基金會。
宇井伯壽(1961)。《梵漢對照菩薩地索引》,東京:財團鈴木學術財團。
宇井伯壽(1958)。《瑜伽論研究》,日本東京都:岩波書店。
宋信樂著(1991)。《你也能講道--講道的理論與實際》。高雄:常春藤。
李幼蒸譯(1987)。Levi Strauss著。《野性的思惟》。北京:商務印書館
羽田野伯猷(編)(1993)。《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品」》,東京:佛典研究會。
林靜伶(2000)。《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周聯華著(1987)。《新編講道法》。台北:基文。
高宣揚(1990)。《結構主義》。台北:遠流出版。
施達雄著(1983)。《如何準備講道》。台北:中主。
唐佑之著(1983)。《在講壇邊香港》:香港:基道。
1張錦華(2001)。《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
黃鈴媚(1998)。《口語傳播概論》。載於張秀蓉主編,符號與傳播、人際傳播。台北:正中。
游梓翔(1998)。《口語傳播概論》。載於張秀蓉主編,公眾傳播。台北:正中。
游梓翔(1990a)。《演講學》。台北:五南。
游梓翔(1990b)。《演講學原理》。台北:五南。
陳大衛著(1988)。《講道的落實--解經講道與路加的比喻》。臺北:校園。
曾霖芳著(1990)。《講道學》。台北:嘉種。
強健偉編(1999)。《瑜伽師地論簡表略解. 第一輯》,臺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
強健偉編(2001)。《瑜伽師地論簡表略解. 第二輯》,臺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
歐陽竟無著(1940)。《瑜伽師地論敘》,上海:佛學書局。
楊克勤(2002)。《古修辭學》。香港:道風書社。
廖義銘(1997)。《佩雷爾曼之新修辭學》。台北:唐山。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台北:桂冠出版。
鄭偉宏(1988)。《佛家邏輯通論》。台北:聖環出版。
橫山紘一,廣澤隆之共著(1997)。《瑜伽師地論基梵藏漢對照.藏梵漢對照佛教語辭典》,
日本東京都:山喜房佛書林。
橫山紘一,廣澤隆之共著(1998)。《漢梵藏對照瑜伽師地論總索引》,
日本東京都:山喜房佛書林。
韓清淨(1996)。《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一~四)》,台北市:新文豐。
羅時憲(1998)。《瑜伽師地論纂釋. 一~二》,香港九龍:佛教志蓮圖書館。
羅時憲(1990)。《瑜伽師地論纂釋》,香港:香港佛學。
釋玄奘譯(1989)。《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台北市:新文豐。
釋玄奘譯(1981)。《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台北市: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
釋玄奘譯(1999)。《新排精校本瑜伽師地論》,臺北市:新文豐。
釋玄奘譯(2001)。《瑜伽師地論》,台北市:真善美。
釋玄奘譯(1996)。《瑜伽師地論》,台北市:方廣文化。
釋玄奘譯(1991)。《瑜伽師地論》,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
釋太虛(1980)。《太虛大師全書. 7:法相唯識學 五.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
親聞記》,臺北市:善導寺佛經流通處。
釋太虛(1981)。《瑜珈師地論真實義品》,台北市:大乘講堂。
釋玄奘譯(1982)。《瑜伽師地論外32部》,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
釋玄奘譯(1987)。《瑜伽真實品》,台北市:新文豐。
釋法成(1939)。《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手記》,中國北京:佛學書局。
釋惠敏(1993)。《「聲聞地」所緣研究》,日本:山喜多書房佛書林。
釋惠敏(1986)。《中觀與瑜伽》,台北市:東初出版社。
釋道倫(1968)。《瑜伽師地論記》,台北市:廣文。
釋道倫(1990)。《瑜伽師地論記》,台北市:新文豐。
釋體韜(1997)。《六度四攝與《瑜伽論.戒品》之關係》,台北市:法鼓文化。
釋印順(1982)。《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1990)。《大乘起信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
釋印順(1998)。《勝鬘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1999)。《印順佛教思想》。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2)。《雜阿含經論會編》(上)。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2)。《雜阿含經論會編》(中)。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2)。《雜阿含經論會編》(下)。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1999)。《成佛之道》。新竹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3)。《華雨集》,第二冊。新竹: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2003)。《華雨集》,第五冊。新竹: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1998)。《佛教史地考論》。新竹: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1998)。《佛法是救世之光》。新竹:正聞出版社。
釋印順(1998)。《般若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
三、碩士論文
金東柱(1986)。〈圓測唯識學觀之探討--以『佛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贊』為中心〉,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釋天襄(1996)。〈《雜阿含經 受相應》初探 -- 以藏本《瑜伽師地論》為會編之依據〉,
中華佛學研究所。
釋繼欣(1996)。〈藏本《瑜伽師地論 攝事分》『念處相應』首頌初探〉,中華佛學研究所。
四、中文翻譯書籍
王一平譯(1983)。高卓傑(Kraft, C.H.)著。《神的傳人》。香港:亞洲歸主協會。
林靜伶譯(1996),Sonja, K. 等著。《當代語藝觀點》。台北:五南。
俞智敏與陳光達、王淑燕等譯(1998),Jenks, C. 著。《文化(Culture)》。台北:巨流。
馬鴻述譯(1967)。喜爾得納(Hiltner, S.)著,《牧範學導言》。香港:基文。
陳淑珠與張玉佩譯(1998),Gronbeck, B. E & German, K. 等著。《演說傳播原理》。台北:五南。
常昌富譯(1998),Ling, D. 著。《當代西方修辭學─批評模式與方法》。
北京:中國社會科舉出版社。
陳綏等譯(1997)。李斐德(Liefeld, W.L.)著。《新約解經式講道》。臺北:華神。
崔延強, 顏一譯(2003),Aristotle著,《論詩.修辭術.亞歷山大修辭學》。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萬應遠編(1996)。白樂道(Broadus, J.A.)原著。《實用講道術》。香港:浸信會。
劉逾瀚譯(1985)。康培‧摩根(Morgan, G.C.)著。《摩根講道法》。臺北:中華基督翻譯中心。
劉豊海等譯(2001),Lakoff, R. T. 著。《語言的戰爭》。北京:新華。
鄧海珠譯(2000),Hayakawa, S. L.著。《語言與人生》。台北:遠流。
魏啟源與劉良淑譯。(1996)斯托得(Stott, J.R.W.)著。《講道的藝術》。臺北:校園。
蕭維元譯(1968)。瑟格勒(Segler, F.M.)著。《教牧學要義》。香港:浸信會。
蕭維元譯(1981)。多賓(Dobbins, G.S.)著,《更美教會的建立-教牧學指引》。
香港:浸信會出版社。
五、期刊論文
釋大航(1993)。〈《雜阿含經論會編》對照表〉,《諦觀》,75:15-93。釋衍蘭(1993)。〈淺談菩薩戒〉,《閩南佛學院學報》,1:45-49。
釋堅鈺(1995)。〈《瑜伽菩薩戒》概說〉,《閩南佛學院學報》,1:32-38。
釋惠空(1993)。〈《俱舍論》〈定品〉與《瑜伽師地論》〈三摩呬多地〉之比較〉,
《圓光佛學學報》,1:307-328。
釋惠敏(1988)。〈《月喻經》的研究--以《瑜伽師地論》有關部分為主〉,
《中華佛學學報》,2:143-155。
釋惠敏(1990)。〈《月喻經》《瑜伽師地論》關係部分中心〉,
《佛教文化》,20:19-36。
釋惠敏(1994)。〈《聲聞地》中「唯」之用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7:17-40。釋惠敏(1992)。〈「聲聞地」不淨所緣〉,《佛教學》,33:9-26。
釋惠敏(1990)。〈『聲聞地』之『資糧論』的三重結構〉,
《中華佛學學報》,3:69-82。
釋惠敏(1989)。〈『聲聞地』『資糧論』三重構造〉,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75:396-401。
釋惠敏(1988)〈「『聲聞地』『種姓』」。《佛教學》,29:13-31。
釋惠敏(1993)。〈A Brief History of the Ven, Fa-Zun(法尊A Modern Chinese Translator of Tibetan Buddhism)〉,《佛教大學大學院紀要》,30:25-30。
釋惠敏(1965)。〈Two YogAcAra's Verses in SravakabhumiRelated to the Venerable Revata〉。
《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4。
釋惠敏(1994)。〈玄奘所譯《瑜伽論》之研究今昔〉。《佛學研究》,3:187-189。
釋惠敏(1993)。〈戒律與禪定〉。《中華佛學學報》,6:31-52。釋惠敏(1998)。〈瑜伽菩薩戒本之心理與倫理觀〉。《中華佛學學報》,11:9-48。釋惠敏(1996)。〈漢傳『受戒法』之考察(An lnguiry into 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Receiving the Precepts)〉。《中華佛學學報》,9:65-82。
釋惠敏(1991)。〈聲聞地不住種姓〉,《佛教文化》,24:48-68。
釋惠敏(2001)。〈漢文電子佛典製作與運用之研究--以『瑜伽師地論』為例〉,
《中華佛學學報》,14︰43-53。
釋錄法(1997)。〈《瑜伽師地論》之作者及其成立起源 (下)〉。《弘誓通訊》,26:12-16。
釋錄法(1996)。〈《瑜伽師地論》之作者及其成立起源 〉。《弘誓通訊》,24: 15-18。
釋體韜(1998)。〈在探索與持守中深體法喜-序六度四攝與<瑜伽論.戒品>之關係〉。
《人生雜誌》176: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