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壹、中文書目
一、佛教經典
《如來藏經》(大正十六冊.頁四五七-四六0)。
《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正三一冊.頁八一三-八四八)。
《中阿含經》(大正一冊、頁四二一-八0九)。
《雜阿含經》(大正二冊‧頁一-三七三)。
二、專書
毛連塭等,《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2000。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2002。
甘易逢(Fr. Yves Raguin ,S. J.)著,姜其蘭譯,《靜觀與默坐之二》台北:光啟出版社,1997。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出版社,2005。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北:重閣出版社,2003。
印順,《妙雲集中編之二-中觀今論》台北:重閣,2005。
池田大作,《我的釋尊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竹村牧男著,蔡柏郎譯,《覺與空-印度佛教的展開》台北:東大出版社,2003。
辛巴度(Philip G. Zimbardo)著,游恆山譯,《心理學》台北:五南,1990。
李安德著,若水譯,《超個人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
坎恩‧韋伯(Ken Wilber)著,若水譯,《事事本無礙》台北:光啟,2005。
沈清松主編,《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
呂澂,《中國佛教思想概論(上冊)》台北:天華出版社,1999。
佛使比丘(Buddhadasa Bhikkhu),《內觀捷徑》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8。
阿姜念(Achaa Naeb)等,《內觀禪修》台北:大千出版社,2003。
阿姜查(Achaa Chah Phothiyan),《我們真正的歸宿》中壢:圓光出版社,1994。
林家興,《社區心理衛生論文選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學系社區心理衛生研究課程使用,2006)。
帕德絲(emrika padus),古特雷(william gottlieb),布瑞克林(mark bricklin)編,包黛瑩等譯,《情緒管理手冊一、做心理上的強者》台北:月旦出版,1993。
派克(Scott.Peck)著,張定琦譯《心靈地圖—追求愛和成長之路》台北:天下文化,1997。
柯永河,《心理衛生》九版,台北:大洋出版社,1996。
柯希尼(Raymond J. Corsini & Danny Wedding)著,朱玲億等譯,《當代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2006。
柯瑞(G. Corey)著,黃德祥編譯,《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出版社,1984。
高曼(Daniel Goleman)著,張美惠譯,《EQ》台北:時報文化,1996。
馬哈希(Mahasi Sayadaw)等,《唯一的道路 二之二》中壢:圓光出版社,1996。
馬哈希等,《內觀基礎:從身體中了悟解脫的真相》台北:方廣文化出版,1996。
馬哈希、柏拉班那無陀,《四念住內觀禪修法》台北:大千出版社,2004。
馬哈希尊者、戒喜尊者(Silananda Sayadaw),溫宗堃編譯,《法的醫療》台北:南山放生寺,2006。
野上淳著,廖志方譯,《冥想 呼吸 健康》台北:正義出版社,1985。
黃天中、洪英正,《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1994。
陳敏齡,〈宗教交談的理論與實踐-佛教與印度教的交涉為例〉《宗教交談》台北:五南出版社,2000,頁93-120。
黃堅厚,《青年的心理健康》,台北:中華書局,1979。
黃堅厚,《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
陸達誠,《馬賽爾》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陸達誠,《存有的光環》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2
莊耀嘉,《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台北:桂冠圖書,1990。
張玨,《公共衛生學》下冊,(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1997)。
曾銀湖編譯,《四念處》台南:和裕出版社,1996。
張春興著,《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5。
溫淑貞譯,《身心合一:肢體心靈和諧的現代健康法》台北:牛頓,1998。
鈴木大拙、佛洛姆著,孟祥森譯,《禪與心理分析》台北:志文出版社,1980。
葛印卡,《開示集要-內觀十日課程開示》台中:台灣內觀禪修基金會,2005。
葛印卡,《生活的藝術》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
葛印卡,《慈悲的法流》台中:台灣內觀禪修基金會,2004。
鄔昆如,《宗教與人生》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3。
鄔昆如,《哲學十大問題》台北:東大出版社,2005。
雅胥克來福特(Mark H. Ashcraft)著,陳學志譯,《認知心理學》台北:學富文化,2004。
葛羅夫(Stanislav Grof)著,方明譯,《意識革命》台北:生命潛能,1997。
費若奇(Piero Ferrucci)著,黃美基譯,《高峰經驗-柳暗花明又一村》台北:光啟出版社,1997。
鄭志明,《台灣當代新興佛教-禪教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1998。
盧蕙馨等主編,《宗教神聖:現象與詮釋》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
聶秀藻,《原始佛教四諦思想》台北:佛光出版社,1996。
蘇哇諾等,《唯一的道路 二之ㄧ》中壢:圓光出版社,1996。
釋惠敏,《禪定與生活》台北縣三峽:西蓮淨苑,1997。
顧法嚴,《佛陀的啟示》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1。
夔德義,《宗教心理學》香港:聖書公會,1953。
三、期刊
石朝穎,〈禪學與哲學的心靈療養〉《普門學報》第3期(2001):180-195。朱秀容,〈葛印卡大師的根本道場-印度Dhamma Giri內觀中心〉《人生雜誌》第175期(1998):54-58。朱湘吉,〈超個人心理治療初探〉《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報》第11期(2003):1-28。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佛教徒書館館訊》第12期(1997):頁37-63。
沈清松,〈生命成長 與宗教信仰〉《輔仁宗教研究》第8期(2003):17-38。何敬之等人,〈坐禪對身心的效應〉《華梵學報》第5卷(1998):1-15。
呂雀芬等人,〈靜坐之生理與心理效應及臨床護理運用探討〉《護理雜誌》第47卷第6期(2000):53-58。
李嗣涔、張揚全,〈由腦α波所定義的兩種氣功〉《中國醫藥學刊》第2期(1991):30-46。
呂漁亭,〈從心理學觀點看人及宗教〉《哲學與文化》26卷12期(1999):1116-1189。林大豐、劉美珠,〈身心學(Somatics)的意涵與發展之探究〉《臺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003):249-272。林崇安,〈內觀禪修的探討〉《中華佛學學報》13期(2000):53-67。林鎮國,〈佛教哲學可以是一種批判哲學嗎?-現代東亞「批判佛教」思潮的思想史省察〉《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1995):599-619。
吳水丕、林佳慧,〈坐禪對企業員工情緒智力之效應〉《華梵學報》第7卷(2001):1-12。吳水丕等人,〈坐禪對於腦α波的效應〉《華梵學報》第5卷(1998):17-30。
吳英璋,〈心理的復(重)健與心靈的復(重)健〉《九二一災後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論文》(1999):1-6。
黃文三,〈宗教心理學的意涵及其功能之研究〉《中華道教學院南臺分院學報》(2000):125-136。陳玉璽,〈超個人心理學意識研究對佛教佛性觀的啟發-兼論「批判佛教」反佛性論的學理詮釋問題〉《新世紀宗教研究》第3卷第2期:2-37。陳兵,〈佛教修持與心理衛生(上)〉《中國佛教雜誌》第46卷12期(2002):38-45。
陳兵,〈佛教修持與心理衛生(下)〉《中國佛教雜誌》第47卷第2期(2003):40-43。陳湘,〈靜坐對生理與心理影響功效之初探〉《景文技術學院學報》第13期(2003):98-109。溫宗堃,〈當代緬甸內觀修行傳統的興起與巴利學者對「乾觀者」的爭論〉《普門學報》第27 期(2004):221-268。溫宗堃,〈佛教禪修與身心醫學〉《普門學報》第33期(2006):9-49。
萬金川,〈無執著的動態智慧-中道與中觀〉《香光莊嚴》第50期(1997):6-16。蔡宏,〈佛教從般若到如來藏、佛性思想的發展及意義〉《普門學報》第31期(2006):117-135。鄭振煌,〈從佛教傳承談佛教知識體系〉《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1期(2002):72-81。劉易齋,〈禪修在生命結構中的教育功能〉《高雄師大學報》第14期(2003):259-277。謝大寧,〈眾生證顯如來藏即能成佛〉《香光莊嚴》第52期(1997):94-106。謝大寧,〈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香光莊嚴》第53期(1998):112-125。霍爾(John M. Hull),〈英國全人教育:靈性發展所扮演的角色〉《全人理念與生命教育》(中原大學宗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2001):135-153。
鍾秋玉,〈從主觀禪修效果與禪修目的變遷談宗教靈修、身心健康和心靈成長〉《跨世紀宗教與心靈改革》(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203-239。
四、學位論文
王明雯,「自我基模特性與心理健康之關係暨禪修對兩者的影響歷程之研究—以高中職學生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何慧芬,「禪坐經驗、空性領悟與心理療效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林佳慧,「坐禪的心理歷程及其對情緒智力的效應」,華梵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黃創華,「內外刺激的覺察習慣與心理適應的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蘇朱民,「準諮商員參加身體覺知訓練課程後之身體,身心互動覺察改變經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貳、西文書目
Gibson , A., Personal Experience of Individuals Using Meditations from a Metaphysical Source ,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 University of Alaska Anchorge , 1992. )
Hanna ,T. The body of life, New York:Alfred A. Knopf.
Kasamatsm A. and Hirai T., “An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study of the Zen Mediyation-Zezon.” Folia Psychatrica et Xeurologia Japonica , Vol. 20,(1966): 315~316.
Maslow, A. H.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2nd ed.﹚. New York, NY:Van Nostrand Reinhold, 1968
Rogers, C. On personal power: Inner strength and its revolutionary impact, New York: Delacorte,1977.
Shih Zizhuo, An Examination of Vipassana(Insight)Meditation from a Theravada Perspective,(Urbana and Champain University of Illinoist, Department of East Asia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03)《中華佛學研究》7期,(2003),頁38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