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4.6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1 00:0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秀蓉
研究生(外文):CHEN, HSIU-JUNG
論文名稱:葛印卡內觀禪修十日課程的心理健康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Mental Health Study of Goenka’s Ten-day Vipassana Meditation Course
指導教授:林家興林家興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宗教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中文關鍵詞:葛印卡內觀禪修心理層面心理健康禪覺
外文關鍵詞:GoenkaVipassana Meditationmental aspectmental healthZen aware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2
  • 點閱點閱:663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62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2
摘 要

心理健康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指標,本研究以葛印卡內觀禪修為主體,試圖找出其增進心理健康的要素,並辯證其機制。目的在對葛印卡內觀禪修做深入的瞭解與探討,將其助益人生,增進生命福祉的方法提供給社會大眾參考。
葛印卡內觀禪修所以能助人,主要是它從「有」進入,肯定「人人均有覺性」,依此「覺」體證身心的實相。由自身的體悟,建構生命的智慧,以滋養存在的內涵、豐富人生的價值、深化生命的意義。
本研究從葛印卡內觀禪修的行政機制、學員規範、十日課程內容與開示及研究者的研習心得以說明它是甚麼。以佛陀原始教說的中道與八正道、緣起法與四諦說及五蘊無我說考證其淵源與理論基礎。從其對思維、情緒及追尋神聖面向的影響,推論其對心理層面的作用;進而歸納其增進心理健康的一般因素及重要的基本因素。剖析這些要素的影響機制,並以研究者在這些要素的實做心得作為補充,以論證其功能。
本研究的結果發現:葛印卡內觀禪修是一個具體、易建立禪覺、追尋真智慧且有實質效果的修行法門,適合精神正常的每一個人學習。它的理論與佛陀的教說有淵源。它對心理層面有積極正向的影響。戒、定、慧是其增進心理健康的一般要素。專注的覺察、如實的接納與合一的開悟是其增進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本研究除了得到以上的結果外,尚有以下的發現與提醒,它們分別是:葛印卡內觀禪修可作為自我療癒的方法;它是對應壓力的有效良方。而提醒是:開悟並不是使用方法的結果,合一的方法只是協助我們朝向正確的目標,養成適當的態度;重要的是要從實修的過程中,建構真實的智慧,才能為生命所用。
Abstract
Mental health gives an important index to one’s life well-being. The main part of this study is Goenka’s Vipassana Meditation. The writer has tried to find out the essentials of promoting mental health and to defend and prove its mechanis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and probe deeply into Goenka’s Vipassana Meditation and also to provide the methods of enhancing welfare in life to the public.

Goenka’s Vipassana Meditation can be helpful to people is mainly because that it starts from “being” and affirms that people have awareness equally. According to this awareness, people can verify through practicing the reality of body and mind and construct the wisdom of life, so as to nourish the connotation of being, enrich the value of life, and deepen the meaning of life, too.

In this study, the writer explains Goenka’s Vipassana Meditation by means of its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 discipline, contents and discourses of ten-day-course as well as the writer’s reflections about the course. This study makes use of “Jung Dau”, “Ba Jeng Dau”, “Yuan Chi Fa”, “Sz Di Shuo”, and “Wu Yun Wu Wo Shuo” of primitive Buddhism to engage in textual research of Vipassana’s origin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draws an inference of the effect on mental aspect from its influences on thinking, emotion and seeking holiness, and furthermore concludes both the common and the important fundamental essentials of enhancing mental health. The writer demonstrates Vipassana’s function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tial mechanism of these essentials and remarks additionally with her own reflections on practicing.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reveals that Goenka’s Vipassana Meditation is a concrete and practical process of building up one’s Zen awareness easily and pursuing the real wisdom. It’s suitable for every single person with normal spirit to learn. Its theory has been originally connected with Buddhism and has positive influence on mental aspect. Discipline, meditation and wisdom are common essentials of enhancing mental health. To perceive absorbed, to adopt in reality and to be enlightened both in body and mind are the fundamental essentials.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results, there’re following finding and admonishment. Goenka’s Vipassana Meditation could be a practical method of self-therapy and confronting the tension. The admonishment is that being enlightened is not the consequence of utilizing the technique, the technique could only help us to face the right aim and to cultivate proper attitud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build the real wisdom during one’s practice process, in order to lead a valuable life.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內容概要……………………………………………4
第三節 研究方法…………………………………………………9
第四節 研究範圍…………………………………………………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3
第一節 內觀禪修…………………………………………………13
第二節 禪修的功能………………………………………………16
第三節 心理健康…………………………………………………18
第四節 禪修與心理健康…………………………………………21
第三章 葛印卡內觀禪修………………………………… 25
第一節 葛印卡內觀禪修的行政機制與學員公約………………25
第二節 葛印卡內觀禪修十日課程與內容………………………31
第三節 葛印卡內觀禪修的研習心得……………………………39
第四章 葛印卡內觀禪修的淵源與理論基礎…………… 49
第一節 中道與八正道……………………………………………49
第二節 緣起法與四諦說…………………………………………57
第三節 五蘊無我說………………………………………………63
第五章 葛印卡內觀禪修對心理層面的影響…………… 69
第一節 葛印卡內觀禪修對思維的影響…………………………69
第二節 葛印卡內觀禪修對情緒的影響…………………………78
第三節 葛印卡內觀禪修對追尋神聖面向的影響………………83
第六章 葛印卡內觀禪修增進心理健康的要素………… 93
第一節 葛印卡內觀禪修增進心理健康的一般因素……………94
第二節 葛印卡內觀禪修之專注的覺察…………………………97
第三節 葛印卡內觀禪修之如實的接納……………………… 102
第四節 葛印卡內觀禪修之合一的開悟……………………… 107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115
第一節 主要的研究發現……………………………………… 115
第二節 研究特色與困難限制………………………………… 118
第三節 研究貢獻與未來可研究方向………………………… 120
參考書目……………………………………………………123
參考書目

壹、中文書目
一、佛教經典
《如來藏經》(大正十六冊.頁四五七-四六0)。
《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正三一冊.頁八一三-八四八)。
《中阿含經》(大正一冊、頁四二一-八0九)。
《雜阿含經》(大正二冊‧頁一-三七三)。

二、專書
毛連塭等,《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2000。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2002。
甘易逢(Fr. Yves Raguin ,S. J.)著,姜其蘭譯,《靜觀與默坐之二》台北:光啟出版社,1997。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出版社,2005。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北:重閣出版社,2003。
印順,《妙雲集中編之二-中觀今論》台北:重閣,2005。
池田大作,《我的釋尊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竹村牧男著,蔡柏郎譯,《覺與空-印度佛教的展開》台北:東大出版社,2003。
辛巴度(Philip G. Zimbardo)著,游恆山譯,《心理學》台北:五南,1990。
李安德著,若水譯,《超個人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
坎恩‧韋伯(Ken Wilber)著,若水譯,《事事本無礙》台北:光啟,2005。
沈清松主編,《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
呂澂,《中國佛教思想概論(上冊)》台北:天華出版社,1999。
佛使比丘(Buddhadasa Bhikkhu),《內觀捷徑》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8。
阿姜念(Achaa Naeb)等,《內觀禪修》台北:大千出版社,2003。
阿姜查(Achaa Chah Phothiyan),《我們真正的歸宿》中壢:圓光出版社,1994。
林家興,《社區心理衛生論文選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學系社區心理衛生研究課程使用,2006)。
帕德絲(emrika padus),古特雷(william gottlieb),布瑞克林(mark bricklin)編,包黛瑩等譯,《情緒管理手冊一、做心理上的強者》台北:月旦出版,1993。
派克(Scott.Peck)著,張定琦譯《心靈地圖—追求愛和成長之路》台北:天下文化,1997。
柯永河,《心理衛生》九版,台北:大洋出版社,1996。
柯希尼(Raymond J. Corsini & Danny Wedding)著,朱玲億等譯,《當代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2006。
柯瑞(G. Corey)著,黃德祥編譯,《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心理出版社,1984。
高曼(Daniel Goleman)著,張美惠譯,《EQ》台北:時報文化,1996。
馬哈希(Mahasi Sayadaw)等,《唯一的道路 二之二》中壢:圓光出版社,1996。
馬哈希等,《內觀基礎:從身體中了悟解脫的真相》台北:方廣文化出版,1996。
馬哈希、柏拉班那無陀,《四念住內觀禪修法》台北:大千出版社,2004。
馬哈希尊者、戒喜尊者(Silananda Sayadaw),溫宗堃編譯,《法的醫療》台北:南山放生寺,2006。
野上淳著,廖志方譯,《冥想 呼吸 健康》台北:正義出版社,1985。
黃天中、洪英正,《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1994。
陳敏齡,〈宗教交談的理論與實踐-佛教與印度教的交涉為例〉《宗教交談》台北:五南出版社,2000,頁93-120。
黃堅厚,《青年的心理健康》,台北:中華書局,1979。
黃堅厚,《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
陸達誠,《馬賽爾》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陸達誠,《存有的光環》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2
莊耀嘉,《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台北:桂冠圖書,1990。
張玨,《公共衛生學》下冊,(陳拱北預防醫學基金會,1997)。
曾銀湖編譯,《四念處》台南:和裕出版社,1996。
張春興著,《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5。
溫淑貞譯,《身心合一:肢體心靈和諧的現代健康法》台北:牛頓,1998。
鈴木大拙、佛洛姆著,孟祥森譯,《禪與心理分析》台北:志文出版社,1980。
葛印卡,《開示集要-內觀十日課程開示》台中:台灣內觀禪修基金會,2005。
葛印卡,《生活的藝術》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
葛印卡,《慈悲的法流》台中:台灣內觀禪修基金會,2004。
鄔昆如,《宗教與人生》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3。
鄔昆如,《哲學十大問題》台北:東大出版社,2005。
雅胥克來福特(Mark H. Ashcraft)著,陳學志譯,《認知心理學》台北:學富文化,2004。
葛羅夫(Stanislav Grof)著,方明譯,《意識革命》台北:生命潛能,1997。
費若奇(Piero Ferrucci)著,黃美基譯,《高峰經驗-柳暗花明又一村》台北:光啟出版社,1997。
鄭志明,《台灣當代新興佛教-禪教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1998。
盧蕙馨等主編,《宗教神聖:現象與詮釋》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
聶秀藻,《原始佛教四諦思想》台北:佛光出版社,1996。
蘇哇諾等,《唯一的道路 二之ㄧ》中壢:圓光出版社,1996。
釋惠敏,《禪定與生活》台北縣三峽:西蓮淨苑,1997。
顧法嚴,《佛陀的啟示》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1。
夔德義,《宗教心理學》香港:聖書公會,1953。


三、期刊
石朝穎,〈禪學與哲學的心靈療養〉《普門學報》第3期(2001):180-195。
朱秀容,〈葛印卡大師的根本道場-印度Dhamma Giri內觀中心〉《人生雜誌》第175期(1998):54-58。
朱湘吉,〈超個人心理治療初探〉《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報》第11期(2003):1-28。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佛教徒書館館訊》第12期(1997):頁37-63。
沈清松,〈生命成長 與宗教信仰〉《輔仁宗教研究》第8期(2003):17-38。
何敬之等人,〈坐禪對身心的效應〉《華梵學報》第5卷(1998):1-15。
呂雀芬等人,〈靜坐之生理與心理效應及臨床護理運用探討〉《護理雜誌》第47卷第6期(2000):53-58。
李嗣涔、張揚全,〈由腦α波所定義的兩種氣功〉《中國醫藥學刊》第2期(1991):30-46。
呂漁亭,〈從心理學觀點看人及宗教〉《哲學與文化》26卷12期(1999):1116-1189。
林大豐、劉美珠,〈身心學(Somatics)的意涵與發展之探究〉《臺東大學體育學報》創刊號(2003):249-272。
林崇安,〈內觀禪修的探討〉《中華佛學學報》13期(2000):53-67。
林鎮國,〈佛教哲學可以是一種批判哲學嗎?-現代東亞「批判佛教」思潮的思想史省察〉《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1995):599-619。
吳水丕、林佳慧,〈坐禪對企業員工情緒智力之效應〉《華梵學報》第7卷(2001):1-12。
吳水丕等人,〈坐禪對於腦α波的效應〉《華梵學報》第5卷(1998):17-30。
吳英璋,〈心理的復(重)健與心靈的復(重)健〉《九二一災後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論文》(1999):1-6。
黃文三,〈宗教心理學的意涵及其功能之研究〉《中華道教學院南臺分院學報》(2000):125-136。
陳玉璽,〈超個人心理學意識研究對佛教佛性觀的啟發-兼論「批判佛教」反佛性論的學理詮釋問題〉《新世紀宗教研究》第3卷第2期:2-37。
陳兵,〈佛教修持與心理衛生(上)〉《中國佛教雜誌》第46卷12期(2002):
38-45。
陳兵,〈佛教修持與心理衛生(下)〉《中國佛教雜誌》第47卷第2期(2003):40-43。
陳湘,〈靜坐對生理與心理影響功效之初探〉《景文技術學院學報》第13期(2003):98-109。
溫宗堃,〈當代緬甸內觀修行傳統的興起與巴利學者對「乾觀者」的爭論〉《普門學報》第27 期(2004):221-268。
溫宗堃,〈佛教禪修與身心醫學〉《普門學報》第33期(2006):9-49。
萬金川,〈無執著的動態智慧-中道與中觀〉《香光莊嚴》第50期(1997):6-16。
蔡宏,〈佛教從般若到如來藏、佛性思想的發展及意義〉《普門學報》第31期(2006):117-135。
鄭振煌,〈從佛教傳承談佛教知識體系〉《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1期(2002):72-81。
劉易齋,〈禪修在生命結構中的教育功能〉《高雄師大學報》第14期(2003):259-277。
謝大寧,〈眾生證顯如來藏即能成佛〉《香光莊嚴》第52期(1997):94-106。
謝大寧,〈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香光莊嚴》第53期(1998):112-125。
霍爾(John M. Hull),〈英國全人教育:靈性發展所扮演的角色〉《全人理念與生命教育》(中原大學宗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2001):135-153。
鍾秋玉,〈從主觀禪修效果與禪修目的變遷談宗教靈修、身心健康和心靈成長〉《跨世紀宗教與心靈改革》(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203-239。
四、學位論文
王明雯,「自我基模特性與心理健康之關係暨禪修對兩者的影響歷程之研究—以高中職學生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何慧芬,「禪坐經驗、空性領悟與心理療效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林佳慧,「坐禪的心理歷程及其對情緒智力的效應」,華梵大學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黃創華,「內外刺激的覺察習慣與心理適應的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蘇朱民,「準諮商員參加身體覺知訓練課程後之身體,身心互動覺察改變經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貳、西文書目
Gibson , A., Personal Experience of Individuals Using Meditations from a Metaphysical Source ,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 University of Alaska Anchorge , 1992. )
Hanna ,T. The body of life, New York:Alfred A. Knopf.
Kasamatsm A. and Hirai T., “An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study of the Zen Mediyation-Zezon.” Folia Psychatrica et Xeurologia Japonica , Vol. 20,(1966): 315~316.
Maslow, A. H.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2nd ed.﹚. New York, NY:Van Nostrand Reinhold, 1968
Rogers, C. On personal power: Inner strength and its revolutionary impact, New York: Delacorte,1977.
Shih Zizhuo, An Examination of Vipassana(Insight)Meditation from a Theravada Perspective,(Urbana and Champain University of Illinoist, Department of East Asia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03)《中華佛學研究》7期,(2003),頁385-41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黃文三,〈宗教心理學的意涵及其功能之研究〉《中華道教學院南臺分院學報》(2000):125-136。
2. 劉易齋,〈禪修在生命結構中的教育功能〉《高雄師大學報》第14期(2003):259-277。
3. 鄭振煌,〈從佛教傳承談佛教知識體系〉《佛教圖書館館訊》第31期(2002):72-81。
4. 伊慶春、吳明燁(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結構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人口學刊,26,71-95。
5. 蔡宏,〈佛教從般若到如來藏、佛性思想的發展及意義〉《普門學報》第31期(2006):117-135。
6. 萬金川,〈無執著的動態智慧-中道與中觀〉《香光莊嚴》第50期(1997):6-16。
7. 王宏仁(2002)十字路口的越南新娘:性別、階級與移民」。亞太研究通訊,18,3-23。
8. 吳水丕、林佳慧,〈坐禪對企業員工情緒智力之效應〉《華梵學報》第7卷(2001):1-12。
9. 溫宗堃,〈當代緬甸內觀修行傳統的興起與巴利學者對「乾觀者」的爭論〉《普門學報》第27 期(2004):221-268。
10. 陳湘,〈靜坐對生理與心理影響功效之初探〉《景文技術學院學報》第13期(2003):98-109。
11. 陳兵,〈佛教修持與心理衛生(下)〉《中國佛教雜誌》第47卷第2期(2003):40-43。
12. 陳兵,〈佛教修持與心理衛生(上)〉《中國佛教雜誌》第46卷12期(2002):
13. 陳玉璽,〈超個人心理學意識研究對佛教佛性觀的啟發-兼論「批判佛教」反佛性論的學理詮釋問題〉《新世紀宗教研究》第3卷第2期:2-37。
14. 孔祥明(2001b)。媳婦?女兒?妳媽?我媽?從誰是“自己人”看婆媳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6,43-87。
15.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2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