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參考部份 王天苗 1996 台灣地區心智障礙幼兒早期療育服務供需及相關問題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21-44。 王永慈 2000 台北市低收入人口的就業分析。社會工作學刊,6,59-87。 王玠、李開敏、陳雪真譯 1998 社會工作個案管理,台北:心理。 王國羽 1996 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政策相關理論模式與台灣法令之解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33-350。 內政部兒童局 2004 歷年台閩地區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概況表。各縣市政府、內政部兒童局(94.09)。 內政部 2004 社會福利的軌跡。台北: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台中家庭扶助中心 2005 台中家扶宜智學園九十四年度業務成果報告。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三科 1998 讓「愛」飛起來-漫談早期療育服務。引自福利社會,69:26-27。 台北南區家庭扶助中心 2005 台北家扶40週年特刊。 台北縣政府社會局 2001 台北縣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通報轉介工作執行現況、困境及展望。 2006 95年度台北縣發展遲緩兒童個案管理服務模式分享暨成果報告(大同育幼院)。收錄在台北縣95年度早期療育委外服務單位業務輔導暨期中檢討會議手冊,101。 95年度台北縣發展遲緩兒童托育巡迴輔導方案分享暨成果報告(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收錄在台北縣95年度早期療育委外服務單位業務輔導暨期中檢討會議手冊, 216。 石曜堂 1995 從兒童福利法談我國早療制度。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發現早期療育國際研討會手冊,51-54。 江煒堃 2003 特殊教育專業團隊運作現況及需求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特殊教育工作暨親職人員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朱鳳英 2000 台灣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轉介及個案管理服務現況-以台北市為例。中外早期療育服務經驗交流研討會手冊。 吳依雯 2001 發展遲緩兒童家庭轉銜服務需求分析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台北:東吳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易駿 1993 社會工作人員於兒童福利法修正後應有的認識。社會福利,108,48-51。 何華國 2006 特殊幼兒早期療育。台北:五南。 沈慶盈、蔣明珊 2000 早期介入。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沈麗盡 2004 早期療育專業團隊服務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社會福利機構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大堯 2006 脫貧婦女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初探。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月清 1998 身心障礙者福利與家庭社會工作-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五南。 周月清、許昭瑜 2004 醫療模式抑或社會模式-早期療育個案管理實例研探。收錄在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6,113-147。 周月清、朱鳳英、許昭瑜、劉玉珊、蔡秀妹、黃玲雅、黃淑文 2001 協助拒絕接受服務之家庭進入早期療育體系-方案發展與評估。台大社會工作學刊,4,97-161。 周文麗、鄭麗珍、林惠芳 2000 台灣早期療育的發展與未來展望。文教新潮,5,7-12。 官有垣 2000 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台北:亞太。 林幸君 2000 發展遲緩兒童個案管理服務模式的介紹與分享-談社工介入內容與角色功能。收錄在全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相關服務論壇早療論壇研討大會手冊,15-30。 林佩璇 2000 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收錄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所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3,高雄:麗文文化。 林美瑗 2006 早期療育社會工作實務-通報轉介暨個案管理。花蓮: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 林惠芳 1997 國內早療服務轉介中心實驗計畫成果報告。台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1999 早期介入服務中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與功能。台灣地區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社會資源實務手冊,12-13。花蓮: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 2000 民間療育機構與政府單位分工與合作-以台灣為例。中外早期療育服務經驗交流綜合座談會。 林雅雯 2003 台北市身心障礙兒童早期療育需求與服務體系之研究。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瑞發、高承恕、紀雅芬、吳旻靜、陳建榮、何凱維 2001 兒童福利專業組織發展與服務轉型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 林萬億 2003 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尚榮安譯 2001 個案研究。台北:弘智文化。 邱淑梅 2006 早期療育跨專業團隊個案討論。收錄在早期療育社會工作實務-通報轉介暨個案管理。花蓮: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 邱憶惠 1999 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教育研究年刊,7,113-127。 俞人鳳 2003 台北縣早期療育服務需求供給及輸送之現況分析。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怡廷 1998 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對兒童照顧需求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紐文英 1998 身心障礙教育專業團隊設置與實施辦法之制定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孫健忠 2005 教育投資模式。收錄在自立脫貧方案操作手冊。台北:內政部。 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1998 八十七年度早期療育服務方案研習會研習手冊 200050週年紀念特刊。 2004 93年度年報。 200555週年活動特刊暨94年自立楷模手冊。 200594年度年報。 2005 九十四年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員工訓練手冊-早期療育方案訓練。 2006 九十五年早期療育服務方案訓練。
徐錦鋒 2003 個案管理。摘錄自許臨高主編,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莊育芬 2004 國內專業團隊服務於學校系統之現況。引自物理治療,第29卷,第5期, 324-331。 陳阿梅 1997 兒童保護與成長-談個案管理的運用與早療所具價值。社會建設,98,81-90。 陳明賢 2000 早期療育整合服務實施方案評估-以高雄市發展遲緩兒童為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政智 2002 身心障礙者個案管理與個案工作服務模式之差異。社區發展季刊,97,190-196。 陳進吉 2004 台北市發展遲緩兒童家庭支援及其家庭需求調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凱琳 2000 影響發展遲緩幼兒家庭社會支持因素之研究。高雄醫學大學健康科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順隆 2005 早期療育服務資源網絡運作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嬿如 2003 我國早期療育政策過程研究:以倡議團體之角色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煌宗 1996 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轉介中心實驗計畫花蓮地區執行成果報告。內政部: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轉介中心實驗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張秀玉 2000 社會工作者與行政主管對早期療育服務社會工作者角色期待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早期療育社工員角色功能。社區發展,95,287-300。 2003 早期療育社會工作。台北:揚智文化。 張淑美 2004 早期療育通報轉介中心社工人員的工作限制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韶文 2005 南投縣早期療育服務輸送與滿意度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曉卉 2006 搶救10萬個慢飛天使。收錄在康健雜誌,89,104-121。 許臨高主編 1999 社會工作直接服務之理論與技術。台北:洪葉文化。 黃美涓 1997 早期療育的重要。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會大會手冊,4-20。 黃玲雅 2003 遲緩兒家長支持性團體之個案研究。私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文 2001 早期療育服務介入後對心智兒童家庭的影響。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文、林雅雯 1999 中美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內容之比較。兒童福利論叢,2,256-291。 黃鈴翔、張意真譯 1999 開創生機:單親家庭權能增強社會工作。台北:亞太。 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 1985 社會個案工作。台北:五南。 黃碧霞 2005 推動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政策之規劃內涵。收錄在讓孩子的未來亮起來早期療育服務研討會,17-22。 黃麗娥 1998 台北市發展遲緩幼兒家長親職教育需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光 1991 我國社會福利服務業務現況與發展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萬育維 1997 社工對發展遲緩兒童家庭之使命─專業整合之觀點。Who編,爭議年代中家庭福利與家庭政策論文集,303-344。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1998 社會工作專業與兒童福利。社區發展季刊 81,49-64。 萬育維、莊凰如 1995 從醫療與福利整合的角度探討我國發展遲緩兒童之早期療育制度之規劃。社區發展季刊,72,48-61。 楊玲芳 2000 早期療育服務個案管理者執行工作內涵與困境相關因素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 跨專業整合運用在早期療育服務經驗分享-以中區伊甸「以家庭為中心」之跨專業團隊服務模式為例。讓孩子的未來亮起來-早期療育服務研討會手冊,81-101。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楊俊威 2003 特殊學校專業團隊服務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 葉淑文 1998 心智障礙家長早期療育服務使用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國蘇 2002 台灣早期療育跨專業合作模式分享。收錄在2002發展遲緩兒童國際研討會手冊。 雷游秀華 1997 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之推動與規劃。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會大會手冊。台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趙善如 1999 「增強權能」觀點之社會工作實務要素與處遇策略。台大社會工作學刊,1,231-262。 彰化家庭扶助中心 1997 彰化縣八十八年度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成果專輯。 廖華芳 1998 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專業團隊合作模式。收錄在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研討大會手冊。台北: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 2005 早期介入。台北:華騰文化。 廖榮利 1982 社會工作專業。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編印。 1987 社會工作理論與模式。台北:五南。 劉玉蓮 2002 社會福利機構中提供早期療育服務之師資知能、需求與問題探討調查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佩修 2006 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收錄在商業週刊,960,62-90。 劉靜女 2001 社工師在早期療育的角色。行政院衛生署九十年度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專業人員培訓共同課程研習會手冊,115-116。花蓮: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 鄭夙芬、鄭期緯、林雅琪 2005 以充權為觀點的早期療育家庭之家庭功能評估。台灣社會工作學刊,3,51-97。 鄭怡世 2002 個案研究法之介紹-兼論其在社會工作實務研究中的運用。社區發展季刊,99,415-429。 蕭琮琦 2003 非營利組織核心能力之研究-以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秀華 1997 發展遲緩兒童之服務如何落實於家庭與社區社會工作。社區發展季刊,77,83-92。 羅惠玲 1996 一般及發展遲緩幼兒父母對托兒所收托發展遲緩幼兒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多元化托兒服務計劃」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早期療育服務模式與資源網絡介紹。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課程訓練基礎班大會手冊,122-131。台北: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 蘇映伊 2005 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工作阻礙與工作成就感相關性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份 Bailey,D.J., & Wolery,M. 1992 Fundamemtals of early intervention,teaching infantsand preschoolers with disabilities.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Barker,R.L. 1995 Social Work Dictionary(3rd ed).Washington,D.C:N.A.S.W Epps,S., & Jackson,B.J. 2000 .Empowered Families Successful Children-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s That Work. Washinhton,DC:Americal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Lee,J.A.B 2001 The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through Self-Helf Groups in Hong Kong, Cancer Nursing,23(3),206-213. Mary A.S.,& Lynn,W. 1986 ‘Normailized’Family Resources for Families with a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 Chil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Inc.pp385-390. Meisels,S.J. 1989 .Early childhood intervention in the nine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59,pp451-460.
Peterson,N.L. 1987y. Early intervention for handicapped and ar-risk children:An introduction to early childhood-special education.Denver:Love. Stake,R.E. 1994 Case Studies.In N.K.Debzin,& Y.S. Lincoln(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arch(2nd ed.),pp435-454.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Ramey CT, Ramey SL 1998 Early intervention and early experience.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53:pp109-120 Simeonsson,R.J. 1991 Primary,Secondary,and tertiary prevention in the early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Early Intervention,15,pp124-134. Shonkoff,J.P.,& Hauser-Cram,P. 1987 Early intervention fordisabled infants and their families:A quantitatives analysis.Pediatrics,80,pp650-658. Silverstein,R. 2000 Emerging disability policy framework:A Guidepost for Analyzing Public Policy.Iowal Law Review,85,pp1691-1776. Savage & Culbert 1989 Early intervention:the unique role of nursing.Journal of Pediatric Nursing,5,pp339-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