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91)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1 10: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江品儀
研究生(外文):Pin-I Chiang
論文名稱:理查.史特勞斯《第一號降E大調法國號協奏曲》之研究與演奏詮釋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Horn Concerto in E flat Major, no.1, op.11" by Richard Strauss
指導教授:徐玫玲徐玫玲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Mei-Ling Shy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3
中文關鍵詞:理查.史特勞斯法國號協奏曲
外文關鍵詞:Richard StraussFrench HornConcerto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207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3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理查.史特勞斯誕生於普法戰爭前,面臨文化各層面的動盪及發展潮流互相矛盾、新意紛陳的年代;甚而一生中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見證了藝術史上最不穩定、但卻也最繁盛的時期。在音樂藝術的領域,面對數百年來已發展成熟的調性和聲傳統,在後浪漫大師不斷的探尋之下,其穩定性已逐漸動搖。然而,史特勞斯面臨兩種典範的選擇,一種是布拉姆斯所堅持的古典傳統,另一則為李斯特、華格納帶領的革命先鋒。史特勞斯從古典主義出走,奔向新的浪漫炫風,再遊戲於後浪漫與新古典的思維;劃時代的新觀念,像一連串永不休止的實驗,馳騁於史特勞斯將近一世紀 ( 十九世紀中葉 ━ 二十世紀中葉 ) 的時間。
在浪漫時期以來,對於協奏曲擔任主奏樂器的演奏者,不論在技術上、表現力與耐力等各方面都有超高標準的要求。由於法國號在演奏上的特質與限制,以法國號為主奏樂器的樂曲本就少之又少,法國號協奏曲更是屈指可數。直到十九世紀中葉以後,因為轉閥與活塞的發明,使得原本只能吹奏自然泛音列、較困難演奏的自然號 ( Natural Horn ) 日益發展成現代熟悉的法國號型態,使得這項樂器成為作曲家譜寫管弦樂時極為重要的表現利器。其中,理查.史特勞斯僅寫的兩首法國號協奏曲,便是以法國號為主奏的罕見曲目。他在前後兩首創作年代相距六十年間,皆以降E大調為主調性,史特勞斯分別各寫一首演奏技巧相當困難的法國號協奏曲;而年輕時所創作的《第一號降E大調法國號協奏曲》Op.11,在精神上仍採取保守的作風,在創作上,放棄了協奏曲第一與第三的奏鳴曲形式,並在第二樂章採用一個很不尋常的調性,也是此曲的特色所在。
本篇論文所探討的曲目 ── 第一號法國號協奏曲,也是史特勞斯自認為較為滿意的初期作品,而此曲的成功,部分由於他對法國號的熟識。在父親經年練習、演奏與教學中耳濡目染,史特勞斯對於此項法國號樂器的技術、特質與潛力可說再熟悉不過,以法國號為主奏樂器的協奏曲,自然成為史特勞斯創作時的選項之一。
目 錄
前言 …………………………………………………………………………………… 1
第一章 納粹政權下的音樂家 — 理查.史特勞斯的生平…………………………3
第一節 理查.史特勞斯生平與藝術理念……………………………………………3
第二節 早期的古典主義風格 ━ 1864—1886年 …………………………………5
第三節 中期音樂藝術思想的轉變 ━ 1886—1935年 ……………………………8
第四節 晚期成熟的古典主義風格 ━ 1935—1949年……………………………15
第二章 駕馭管絃樂的聖手 — 理查.史特勞斯的音樂創作理念…………………19
第一節 音樂創作理念…………………………………………………………………19
第二節 歌劇……………………………………………………………………………21
第三節 音詩……………………………………………………………………………24
第四節 歌曲及管弦樂曲………………………………………………………………26
第三章 掀起劃時代浪漫國度古典主義的狂瀾 — 理查.史特勞斯
《第一號降E大調法國號協奏曲》之樂曲創作與演奏詮釋 ……………………………28
第一節 樂曲創作背景…………………………………………………………………28
第二節 樂曲分析與演奏探討…………………………………………………………30
第一樂章…………………………………………………………………………………36
第二樂章…………………………………………………………………………………54
第三樂章…………………………………………………………………………………61
第四章 結語…………………………………………………………………………76
附錄一 法國號的吹奏建議……………………………………………………………77
附錄二 拜日式…………………………………………………………………………85
附錄三 法國號泛音列表………………………………………………………………87
附錄四 理查.史特勞斯生平記事表…………………………………………………88
附錄五 理查.史特勞斯作品表………………………………………………………91
參考文獻…………………………………………………………………………………100
壹、外文文獻
一、辭典類

Gilliam, Bryan and Yonmans, Charles. “Strauss, Richard. ”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 Musicans. Ed. Stanley Sadie. Vol. 24.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2001, 497—527.

Meucci, Renato. “Horn. ”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 Musicans. Ed. Stanley. Sadie. Vol. 11.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2001, 709—725.
二、外文書籍

Abelson, Dinnis R. Warm-up and Daily Regimen for the Horn. Wunderhorn Press, 1992.
Farkas, Philip. The Art of Brass Playing. Wind Music Inc, 1962.
Farkas, Philip. The Art of French Horn Playing. Summy—Birchard Music Inc, 1956.
Gilliam, Bryan. The Life of Richard Straus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 Richard Strauss and His World. Priceton: Pri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Schuller, Gunther. Horn Techniqu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Stolba, K Marie.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usic. Wm. C. Brown Communications, Inc, 1994.

貳、中文文獻
一、辭典類

音樂之友編,林勝儀譯,〈Strauss, Richard〉,《新訂 標準音樂辭典》,M-Z。台北﹕美樂,1999,頁1788—1795。
邁可‧甘迺迪著,葉綠娜等譯,〈Strauss, Richard〉,《牛津音樂辭典 ( 下 ) 》( 西洋音樂百科全書10 )。台北:台灣麥克,1997,頁388—390。

二、中文書籍

方銘健著,《西洋音樂史﹣理念與建構》。台北:仁泉,2005。
李哲洋編,《名曲解說全集10》( 協奏曲3 )。台北:大陸書店,1982。
李文森編著,《解剖生理學》。台北:華杏,1990。
汪若芯著,《我們都叫史特勞斯》( Strauss vs Strauss )。台北:雙木林,1999。
林怡君,張翠芬著,《健康瑜伽》。台北:文經,2004。
徐頌仁著,《歐洲樂團之形成與配器之發展》。台北:全音樂譜,1983。
許鍾榮編,《浪漫派的巨星》( 古典音樂400年 )。台北:錦繡,1999。
許麗雯暨音樂小組編,《你不可不知的音樂大師及其名作Ⅰ》。台北:高談文化,2003。
麥克.雷朋著,《十九世紀薪傳 ( 下 ) 》( 西洋百科全書6 )。台北:台灣麥克,
1996,頁131-155。
曾正仲著,《音樂認知與欣賞》。台北:幼獅文化,1997。
莊思遠著,《法國號吹奏技巧研究》。台北:大明,1987。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發現理查.史特勞斯》。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06。
劉志明著,《西洋音樂史與風格》。台北:全音樂譜,1997。
劉經樹著,《理查‧史特勞斯》。台北:世界文物,2001。
德皮施著,《里夏德.施特勞斯》。北京:人民音樂,2003。
賴日昇著,《 「神奇號角齊鳴」 演奏會詮釋與分析》。台北:生韻,2001。
賴高永著,《法國號的藝術》( 銅管樂器研究 ( 一 ) ) 。台北:東和音樂,1991。

三、翻譯書籍

大衛‧尼斯 ( David Nice ) 著,劉瑞芬、蕭美惠、尹鴻智譯,偉大作曲家羣像:
《理察‧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台北:智庫文化,1996。
音樂之友編,林勝儀譯,《名曲解說珍藏版: 理查‧史特勞斯》。台北:美樂,2000。
柴田南雄氏著,林勝儀譯,《西洋音樂史 — 印象派以後》。台北:天同,1986。
赫洛德.荀伯格著,陳琳琳譯,《浪漫樂派》。台北:萬象圖書,1993。
Michael Kennedy著,黃家寧譯,《史特勞斯音詩》。台北:世界文物,1995。

四、學位論文

楊小華 ( 1999 ),〈論理查.史特勞斯三部刻劃戲劇性人物的音詩〉-《馬克白》、《狄爾的惡作劇》、《唐吉訶德》。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參、樂譜

Strauss, Richard. Concerto in Eb major, Opus 11 for Horn and Piano. New York: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any, Originally for Horn and Orchestra ( 1884 ).

肆、有聲資料

Strauss, Richard. Concerto in Eb major, Opus 11 for Horn and Piano. Hermann Baumann. 1983. Philips:412 237-2.
Strauss, Richard. Concerto in Eb major, Opus 11 for Horn and Piano. Ifor James. 1991.
ebs:6063.
Strauss, Richard. Concerto in Eb major, Opus 11 for Horn and Piano. Dennis Brain. 2002. EMI:5 67783 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