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參考書目
古孟釗(2003)。漫畫同人誌在台灣的發展~休閒與文化產業的觀點,世新大學觀光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朱柔若譯(2002)。W. Lawrence Neuman著,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
李宏偉譯(1997)。Susan B. Kaiser 著,服裝社會心理學1─象徵性外觀,台北市:商鼎文化。
李姿瑤(2003)。「動漫」御宅族的幻想世界-以台灣的同人創演活動為研究對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林怡璇(1997)。漫畫同人誌成員之特質、自我概念與行為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依俐(2003)。檢視COSPLAY,Frontie 5月號,頁66-69。
雨云譯(1997)。E.H. Gombrich著,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
武珊珊、王慧姬譯(2003),賈克・瑪奎(Jacques Maquet),美感經驗,台北:雄獅圖書。
莊敏琪(2003)。流行漫畫成長團體對青少女性別角色多元化形塑之探究,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徐婉禎著(2003)。虛擬・實擬-台灣當代美術大系 議題篇,台北:藝術圖書。
敖軍譯(1998)。羅蘭‧巴特著,流行體系(I),台北:桂冠圖書。
開拓動漫祭籌備委員會(2004)。Fancy Frontier 4 活動場刊,頁5。
梁佩芬(2005)。東京狂掃Lolita服,變身洋娃娃,蘋果日報E2版。
陸師成主編(民75)。辭彙,台北:文化圖書公司。
葉立誠(2000)。中西服裝史,台北市:商鼎文化。
楊久穎譯(2002)。克里斯多夫.哈洛克著,麥克魯漢與虛擬世界,台北:果實
出版。
楊永青(2003)。從涉入程度探討北市青少年動畫電影之消費文化與消費行為,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張獻文(2003)。個人日常生活與色彩之喜好關聯性研究,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圖解服飾辭典」編委會(1999)。圖解服飾辭典,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
鄭靜宜譯(2004)。巴納爾(Malcolm Barnard)著,流行溝通,台北:桂冠圖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謝素貞編(2004)。虛擬的愛-當代新藝術,台北:當代藝術館。
HIRU & Doco(2003)。DIY道具與配件製作,Frontier 4月號,頁102-103。
Vivienne Westwood 薇薇安‧魏斯伍德的時尚生涯(2005)。台北:市立美術館。
二、英文參考書目
Chevalier, J. & Gheerbrant, A.(1969).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Symbols , Frence:The Penguin Group.
Fontana, D.(1994). The Secret Language of Symbols , San Francisco:Chronicle Books,.
Hora, R. & Hora, M.(1984). Design Elements 1 , New York.
Hora, R. & Hora, M.(1982). Design Elements 3 , New York.
Hora, R. & Hora, M.(1982). Design Elements 4 , New York.
House, R.(1999). Basic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 New York:Random House Reference & Information Publishing,.
Kraatz, A.(1989). Lace History and Fashion , New York: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三、日文參考書目
新井一樹&加藤優子編(2004),ゴスロリ&パンクスタイル ROCOCO VOL.1,東京:辰巳出版株式會社。
荒川泰司編(2004),メゾン~ゴシック&ロリータスタイルブック,東京:學習研究社。
四、網路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