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手資料
中文部分
李淑貞譯,《傲慢與偏見》,台北:長宥文化,2000。
李淑貞譯,《傲慢與偏見》,台北:星月文化,2002。
岱岱編著,《傲慢與偏見》,台北:標準,1975。
東流譯,《傲慢與偏見》,台北:新陸,1957。
東流譯,《傲慢與偏見》,台北:臺北書局,1956。
林凱慧譯,《傲慢與偏見》,台北:人本自然文化出版,2001。
倩伶譯,《傲慢與偏見》,台北:遊目族文化出版,2001。
夏穎慧譯,《傲慢與偏見》,台北:志文出版社,1983。(台灣)
孫乃修縮寫,《傲慢與偏見》,台北:業強出版,1993。
孫致禮譯,《傲慢與偏見》,台北:林鬱出版,1992。
孫致禮譯,《傲慢與偏見》,台北:新潮社,2003。(大陸)
徐詩思譯,《傲慢與偏見》,台北:天衛文化,2004。
張志成譯,《傲慢與偏見》,台北:大眾,1971。
張玲、張揚譯,《傲慢與偏見》,台北:光復,1998。
張玲、張揚譯,《傲慢與偏見》,台北:光復網際網路,2001。
許綬南譯,《傲慢與偏見》,台北:漢風,1997。
陳志昌編譯,《傲慢與偏見》,台北:大府城,1978。
陳玥菁譯,《傲慢與偏見》,台北:希代,1996。
陳琳秀譯,《傲慢與偏見》,台北:華文網,2004。
陳慧玲譯,《傲慢與偏見》,台北:祥一,1997。
無譯者,《看電影學英語-傲慢與偏見 》,台北:帝尹傳播,1995。
無譯者,《傲慢與偏見》,台北:五洲,1981。
無譯者,《傲慢與偏見》,台北:文國,1991。
無譯者,《傲慢與偏見》,台北:鹿橋,1991。
無譯者,《傲慢與偏見》,台北:雷鼓,1992。
無譯者,《傲慢與偏見》,台北:漢風,1990。
無譯者,《傲慢與偏見》,台北:樂山出版,2000。
無譯者,《傲慢與偏見DVD 》,台北:得利影視,1995。
雷立美譯,《傲慢與偏見》,台北:商周出版,2005。
雷露編譯,《傲慢與偏見》,台北:大步文化,1999。
雷露編譯,《傲慢與偏見》,台北:華威文化,2004。
劉學真譯,《傲慢與偏見》,台北:驛站文化出版,1999。
編輯部編譯,《傲慢與偏見》,台北:文言,1981。
編輯部編譯,《傲慢與偏見》,台北:偉文,1981。
錢漢民譯,《傲慢與偏見》,台北:陽明,1988。
鍾斯譯,《傲慢與偏見》,台北:遠景出版,1993。
鍾斯譯,《傲慢與偏見》,台北:錦繡,1999。
闕國虬/王良璋改編,《傲慢與偏見》,台北:花田出版,1994。
英文部分
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England: Penguin, 1996.
二、二手資料
中文部分
Peter Newmark著,賴慈芸編譯,《翻譯教程:翻譯的原則與方法=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台北市:台灣培生教育,2005。
田馨云,<珍‧奧斯丁之《傲慢與偏見》一書中達西先生之蛻變:由貴族紳
士走向感性紳士>,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吳錫德等編,《翻譯文學&文學翻譯》,台北:麥田,2002。
周兆祥,《翻譯實務》,台北:台灣商務,1995。
林廉貴,<珍‧奧斯丁的社會願景:《傲慢與偏見》與《說服》中的社會階級
變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思果,《翻譯研究》,台北:大地,2003。
張琰,<說了又說的故事--十九世紀英國小說中譯本在台灣(1949~1994)>,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張學謙,<台灣口語及書面語的多面向分析>,《語言暨語言學》,1卷1期,2000,頁89~117。莊婉玲,<女性主義先驅者珍‧奧斯汀:《傲慢與偏見》與《艾瑪》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月霞,<論中文字幕感嘆詞之翻譯>,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陳英輝,<珍‧奧斯汀小說中「錢與置產」問題>,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
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陳國榮,<《傲慢與偏見》中的敘述語氣與社會情境>,《英美文學評論》,卷期7, 民93.04 , 頁47-82。黃國杉,《語言與翻譯》,台北:九歌,2001。
楊承淑,<從口譯的觀點探討中日口語與書面訊息結構>,《東吳外語學報》,第20期,2005,頁31~63。
楊景光,<珍•奧斯汀《傲慢與偏見》與《艾瑪》中的婚姻與女性掙扎>,
中國文化大學英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葉純純,<珍‧奧斯汀小說中女性想像的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1994年。劉月華,《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2002。
劉宓慶,《文體與翻譯》,台北:書林,1997。
黎運漢等編著,《現代漢語語體修辭學》,廣西:教育出版社,1989。
譚載喜,《新編奈達論翻譯》,北京:書林,1999。
英文部分
Chafe, Wallance, 1982. Integration and involvement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and oral literature.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Exploring Orality and Literacy. ed. By D. Tannen, 35-54, Norwood, N.J.: Ablex
Chu-ching Hsu, “A Study of Translator’s Style in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from Mainland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Translator’s Consistence Use of Specific Strategies,”《台灣觀光學報》,第二期, 61~78頁,2004。
Fei-Ling Huang, TO BE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E FATHERS IN JANE AUSTEN’S NOVELS,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Lakoff, Robin Tolmach. 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 New York : Harper & Row, 1975.
Sherry, Simon. Gender in Translation. London: Routledge , 1996
Tannen, Deborach. Conversational Style: Analyzing Talk Among Friends. New Jersey: Alb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5;That’s Not What I meant!: How conversational Style Makes or Breaks Relationship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ds..1986; 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 New York: Morrow. 1990
Watt, Ian, Jane Austen: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nglewood Clil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63,
Yi-qi Zhang, A Study of the Use of Turn-taking Signals in Relation to Sex and Age Differences,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Yi-wen Su,“Speakable” Written Language: A Linguistic Study of Free Indirect Discourse in Pride and Prejudice,”《文山評論》,第一卷第二期,51~63頁,1998。
三、視聽資料
《傲慢與偏見》。得利影視 (BBC出品)。DVD。
《傲慢與偏見》。得利影視(環球電影公司出品)。DVD。
《傲慢與偏見》。帝尹傳播有限公司 (派拉蒙出品)。DVD(附書)
四、網路資料
http://www.pemberley.com/janeinfo/pridpre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