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0,8月。
王 充《論衡》,台北市:宏業書局,1983。
王文桂《香山天后宮志》,新竹市:香山天后宮管理委員會,1980。
王文桂〈香山靈興宮志〉,新竹市:香山天后宮管理委員會,1980。
王瑞興《歸仁仁壽宮志》,台南縣:仁壽宮管理委員會,1999。
尹 驥《新竹市長和宮-媽祖顯聖事蹟簡介》,新竹市:長和宮管理委員會,2003。
任士英《正說唐朝二十一帝》,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06。
李美枝《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市:大洋出版社,1994。
李富華《神鬼之間-民間信仰面面觀》,台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
李登財、劉還月《神佛正傳與祭拜須知‧夏之卷》,台北縣:常民文化事業,2000。
宋兆麟《華夏諸神-民間神像》,台北市:雲龍出版社,1999。
呂 威《華夏諸神‧財神卷》,台北市:雲龍出版社,1999。
呂宗力、樂保群《中國民間諸神‧下冊》,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1。
明‧無名氏 《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店,1989。見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
明烈宮管委會編《明烈宮志》,新竹市,2003。
吳明智發行《觀音佛祖、天上聖母聖籤註解》,新竹市:竹林書局,1989。
吳寧遠《台灣宗教世俗化之研究》,高雄:復文書局,1996。
孟祥榮《武聖關公》,高雄市:宏文館圖書公司,2000。
林國平《閩臺民間信仰源流》,臺北市,幼獅文化公司,1996。
林衡道《臺灣的歷史與民俗》,臺北市:青文出版社,1966。
房志榮等《宗教與人生》,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89。
飛雲居士《細說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市:益群書店,1993。
姜義鎮《台灣的民間信仰》,台北市:武陵出版公司,1997。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袁 珂《中國神話傳說》,台北市:里仁書局,1995。
馬書田《華夏諸神》,北京市:燕京出版社,1990。
馬書田《華夏諸神‧俗神卷》,臺北市:雲龍出版社,1993。
馬書田《中國民間諸神》,台北市:國家出版社,2001。
徐福全《台灣民間祭祀禮儀》,新竹市:台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2001。
許葉金《中港慈裕宮志》,竹南鎮:財團法人中港慈裕宮管理委員會,1979。
馮天策《信仰導論》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
鹿憶鹿《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為中心》,台北市:里仁書局,2002。
-147-
陸西星《封神演義》,台北市:三民書局,1998。
陳 壽《三國志》,台北市:明倫出版社,1972。
張永堂編《新竹市志卷一、卷二》,新竹市政府,1997.12.。
曾勤良《台灣民間信仰與封神演義之比較研究》,台北:華正,1985,12月。
董芳苑《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長青文化事業,1975。
黃華節《關公的人格與神格》,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黃運喜《蛻變的家園-隘口百年變遷沿革誌》,台北縣:常春樹書坊,2005。
楊家駱編《中國學術類編》‧《唐書》,台北市:鼎文出版社。
楊家駱編《中國學術類編》‧《舊唐書》,台北市:鼎文出版社。
窪德忠《道教諸神說》,台北市:群益書店,1998。
遠流台灣館《台灣史小事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0。
趙杏根《中國百神全書》,中國:南海出版社,1993。
鄭志明《台灣神明的由來》,台北:中華大道,2001。
劉還月《變遷中的台閩戲曲文化》台北:台原出版社,1990。
劉還月《台灣人的祀神與祭禮》,台北市:常民文化事業,2000。
蕭登福《道教與民俗》,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02。
增田福太郎《台灣本島人の宗教》,台北市:南天書局,1996。
增田福太郎《民族信仰を中心として》,台北市:南天書局,1996。
賴玉玲《褒終亭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2005。
歐陽脩《二十五史‧28冊‧五代史記注》,台北市:藝文印書館。
謝宗榮《臺灣傳統宗教文化‧台彎漢人民間信仰與社廟文化內容》,台中市:晨星出版公司,2003。
鍾毓龍《上古神話演義》,台北市:國家出版社,2000。
羅烈師《新竹市客家地圖》,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2005。
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北市,遠流出版社,《中國歷史演義全集》,1998。
參考論文
三尾裕子〈從兩岸媽祖的交流來談台灣的民族主義〉,見《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論文集》雲林縣:北港朝天宮,2003,頁196。
石奕龍〈閩臺民間信仰的表象差異及影響差異的變項〉,《臺灣源流‧1輯》p111~120。石奕龍〈閩台民間信仰的異同比較〉,《臺灣源流‧17輯》p84。-148-
安煥然〈宋元海洋事業的勃興與媽祖信仰形成發展的關係〉,臺北市:學生書局,見龔鵬程編《海峽兩岸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下冊》,1996,p513~586。
李亦園〈宗教與迷信問題〉《當前台灣社會問題》台北:巨流,p135-152,1979。
李清澤 〈從台灣民間信仰透視媽祖崇拜的文化心理機制-兼論改善社會風氣之可能性〉,見李清澤,2003,《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論文集》雲林縣:北港朝天宮,頁337~354。
阮昌銳〈民間信仰習俗的檢討〉,《禮俗論述專輯》,台北:內政部,1989。
呂理政〈台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p67-103,1983。
吳慶杰〈寺廟空間的變遷與意義的轉化──以新竹市金山寺為例〉,新竹市:《竹塹文獻》雜誌,2005,1月,32期,p32~47。
林美容〈台灣本土佛教的傳統與變遷-巖仔的調查研究〉,《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
林柏燕〈前進吧哩國──新埔要覽〉,新竹縣文化局:《新竹文獻》,11期,2002,10月。林淑鈴《寺廟政策與寺廟活動之研究--以兩座媽祖廟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1989。范明煥《新竹地區客家人媽祖信仰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范明煥〈福佬與客家的交陪~新竹內天后宮知多少〉,新竹市:《竹塹文獻》雜誌,2004,7月,30期。
許炳坤《台灣民間哪吒太子信仰研究…「以新竹市為例」》,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陳元煦〈莆田人普遍信仰媽祖的原因-兼談「娘媽」名稱的由來及其演變〉,見見張珣,2003,《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論文集》雲林縣:北港朝天宮,頁259~266。
陳立台〈新竹市海山漁港護港宮建廟史〉,新竹市:《竹塹文獻》雜誌,2001,10月,29期,p109~111。
陳立台〈新竹市長和宮景觀建築之探討〉,新竹市:《竹塹文獻》雜誌,2004,1月,21期,p109~140。
崑岡等撰《欽定大清會典》,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
陳漢光〈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見《臺灣文獻》23卷1期61.3,p89。陳國強〈霞浦松山天后宮的歷史與特點〉,《臺灣源流‧17輯》,p104~110。張秀菱、張秀美、黃詩蘋、許慧如等〈香山諸神-香山地區的廟宇考查〉,新竹市:《竹塹文獻》雜誌,2004,12月,31期,p87~111。
張 珣 〈從媽祖的救難敘述看媽祖信仰的變遷〉,見張珣,2003,《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論文集》雲林縣:北港朝天宮,頁169~192。
-149-
張 珣《文化媽祖‧台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第二章〈儀式與時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 珣《媽祖信仰在兩岸宗教交流中表現的特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 珣《媽祖信仰探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琇玲《新竹市佛教寺廟藝術之研究》,台北市: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96。
張德南〈竹塹天后宮探微〉,新竹市,《竹塹文獻》雜誌,24期,2002,7月,p69~79。
張榮富《民間信仰與媽祖神格的建構-宗教社會學的詮釋》,臺中市:東海大學社研所博士論文,1994。黃美英《權力與情感的交融:媽祖香火儀式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黃進仕〈從「風城神話月」看新竹市的城市祭典行銷〉,見新竹市《竹塹文獻》雜誌35期,2005,12。
黃運喜〈從一本台灣早期的「符書」看民間社會及信仰狀況〉,新竹市:《竹塹文獻雜誌》,2005,12月,35期,p101~115。黃運喜〈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喪葬禮俗在生命教育中的意義〉,新竹市:《竹塹文獻雜誌》,2005,12月,35期,p116~132。楊綠茵《國土開發之環境社會學分析-以新竹市香山區海埔地造地開發計畫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葉錦爐《媽組信仰叢談-一個新竹市民的宗教經驗告白》,新竹市:竹塹文獻,2001。
《新竹叢誌》,第十輯,1996。
鄭志明〈臺灣民間信仰的神話思維〉,見鄭志明,1994,《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集》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p95~140。
鄭志明〈臺灣媽祖祭典的現象分析〉,見《宗教哲學‧第三卷‧第一期》,1997。鄭志明《民間信仰「合緣共振」與「含混多義」的思維模式》新竹市:玄奘大學,2001。
謝重光《客家源流新探》,福建省:教育出版社,1995。
謝重光〈略論媽祖信仰的主要社會功能〉,見謝重光,2003,《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論文集》雲林縣:北港朝天宮,頁323~336。
謝偉勳〈新竹市第三級古蹟新竹長和宮調查研究〉,新竹市:《竹塹文獻》雜誌,1997年1月第2期,p33~41。
顏芳姿〈從竹塹城內、外媽的管理權談族群、水郊與政治的角力〉,見顏芳姿,1994,《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漢學研究中心‧國立中央圖書館,頁115~141。
-150-
官方文件
內政部民政司編印《全國寺廟名冊》,91年10月。
台灣省民政廳《台灣省各縣市寺廟座數及信徒人數統計表》,1992。
行政院內政部《全國寺廟名冊》,93年11月,第二版。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一輯》‧《新竹縣志初稿‧樹杞林志合訂本》,台北市:臺灣大通書局。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新竹縣采訪冊、新竹縣制度考合訂本》,台北市:臺灣大通書局。
陳朝龍總纂 林文龍點校《足本合校新竹縣採訪冊》1999省文獻會。
〈采田福地沿革誌〉,見《新竹縣鄉土史料》,p102。
〈新東聖母會第一屆第一次委員會紀錄〉,中研院臺史所檔案:號碼078074、078077。
工具書
小口偉一‧ 一郎監修《宗教學辭典》,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3。
王榮文發行《中國歷史演義全集》,第31冊,〈年表暨事件索引〉,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8。
「竹林山觀音寺」編《丙戌年農民曆》,台北縣:財團法人竹林山觀音寺,2006。
任繼愈編《宗教詞典》,台北市:博遠出版公司,1991。
「東寧宮」編《乙酉年農民曆》,新竹市:東寧宮管理委員會,2005。
孫繼之編《佛學小辭海》,台北縣:常春樹書坊。
胡孚琛等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台北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梁實秋《百科大辭典‧革新版》,台北市:名揚出版社,1986。
塚本善隆等編《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昭和49年。
張志哲編《道教文化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辭海》,台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59。
電子文件
http://www.wfdn.com.tw/9110/021002/news/100203-1.hym新竹香山天后宮湄州媽祖坐鎮網頁。
-151-
http://lib3.fsvs.ks.edu.tw/useguide/libteach/n6/%A5xC6W%A5%Cl%B6%A1%ABH%A5…
http://info.nmns.edu.tw/folk/site1/site1b2.htm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2/C.htm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http://www.mwr.prg.tw/tw-religion/introduction/tw07.htm
http://myweb.hinet.net/home4dipper/ch6/6-5.htm
http://www.socialwork.com.hk/artical/sociology/concept/tf-11.htm
http:://www.pdffactory.com
http://202.43.196.230/searche?u=%E9%6%99%E5%B1%E5%A4%A9%E5…
http://www.hcccb.gov.tw/manazine/2004-07-30/magazinel-1.htm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K-AN/an1157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