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 考 書 目
壹、中文部分
于曉等譯,顧忠華審定,馬克斯.韋伯著,《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台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方世榮(2004)關係資本、市場導向及組織學習對新產品開發績效之影響。交大管理評論,第二十四卷第二期,頁61-86。
王志剛(1987)"我國工業科技移轉之現況",中美技術季刊,32卷,第四期。王世榕(1997)《第三部門:美國亞洲協會與台灣》,台北:亞太綜合研究院。
王愈榮(2002)《天主教教理》,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中國主
教團)。
中國主教團秘書處譯,范普厚發行,《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台北:
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
中國福音會,《大陸培訓面面觀》,台北:永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中華基督教會福音協進會(1994),《基要生活原則講座》台北:沈氏藝
術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家庭聖書聯盟(1975),《現代中文譯本新約聖經》,台北:聯合聖
經公會。
王淑慧(2003)《警察形象行銷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國立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丘昌泰(1998)《政策科學之理論與實際-美國與臺灣經驗》,台北,五南
出版。
石井玲子譯,野口和子著(2002),《謝謝妳用愛罵我》,台北:傳神愛網
資訊有限公司。
台北大學民意與選舉研究中心(2002),《警察形象知多少?-台灣地區
民眾對警察形象認知調查報告》,台北:台北大學。
李順長,《好消息時間─贏家行列書暨CD光碟》台北:八迦勒傳播事業股
份有限公司、GOOD TV好消息衛星電視台
伍世裕(1985)《警察形象綜合指標暨其構成因素分析-台北市實證分
析》,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恩廷(1981)〈從民眾對警察的觀點談到樹立警察新形象〉,《警學叢
刊》,第12卷第1期。
李宗勳(2002)《警察形象與社會資本的關聯與發展》,中央警察大學警
察形象行銷研討會論文集。
李美枝(1983)"兩性之間的喜歡、愛情與婚前性行為容許度",中華心理學刊,二五卷,二期。吳漢斯,《明亮的晨星─吳漢斯老牧師講道集》,台北:鍚安堂出版社。
吳漢斯(2001),《聖靈豐滿的祝福》,台北:鍚安堂出版社。
狄剛(1998),《神學辭典》,台北:光啟出版社,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
吳俊昇(2002),《虛擬社群成員滿意度與消費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貝格爾(P. L. Berger)著(1996),《天使的傳言-現代社會與超自然的再發現》,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
吳蘇心美譯,奧夫.艾克曼著(2003),《得勝生命的基石》台北:天恩出版社。
何懷宏、廖申白譯,【德】弗里德里希˙包爾生著《倫理學體系》台北(1999):淑馨出版社。
李宗勳(2002),我國地方政府風險意識與救災體系整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89-2414-H-015-014
沈游振(2002)《使用者形象對時尚品牌消費型態影響研究─以吉安尼凡塞斯(Gianni Versace)為例》,私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清煌(2004)《民眾與員警對為民服務認知差異及警政滿意度之研究》,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東森民調中心(2001)《九十年警察滿意度調查報告》,台北:東森民調
中心。
林崇陽(2002)《警察人員對警察品牌形象認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煥木(1985)《警察形象決定因素暨評估群體特性之研究-台北市實證分析》,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金秉洙(2001)《衝突與融合》台北:光啟出版社,2001。
芮傳明.趙彩惠譯,涂爾幹(Emile Durkheim),《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98),台北:桂冠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依搦斯(1999),《生命的花蕊上、下冊》,台北:聞道出版社印行。
林子僕,《讀經日程》,台北:財團法人大光宣教福音基金會,讀經日程雜
誌社出版,1998-2004。
邵迎生譯,弗洛伊德(Freud, Sigmund)著,《圖勝與禁忌》(2000),台
北:知書房出版社。
舍勒,(M. Scheler)著,《死、永生、上帝》(1996),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
耶穌CD光碟禧年二千版路加福音
倪柝聲,《如何作神代表的權柄》(2002),台北:臺灣福音書房。
倪柝聲,《權柄與順服》(2002),台北:臺灣福音書房。
倪柝聲,《正常的基督教生活》台北,(1999):臺灣福音書房。
【美】彼得.具格爾,《神聖的惟幕》(1990),大陸:上海人民出版社。
姜慧音譯,狄克.伊斯特曼Dick Eastman著王利民合著(1995),《代
禱的愛》香港:高接觸私人有限公司。
陳宏文,《馬階博士在臺灣》(1972),台北:東輝出版社。
陳宏文,《馬階博士在臺灣》(1972),台北:東輝出版社。
徐錦堯,《正視人生的信仰》(1998),台北:台灣主教牧靈研習中心(華
明出版社)。
秦修明,湯新楣,李宜培譯,阿勒克西.德.托克維爾著(Alexis de T
ocquervile),《民主在美國》,台北: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唐凱麟,《西方倫理學名著提要》(2000),台北:昭明出版社。
陳維德譯,李拉瑞著,《傾聽的耳》(1994)台北:財團法人基督教以琳
書房。
陳大衛譯,奧夫.艾克曼著,《末日極大的恩膏》(2003)台北:天恩出
版社。
陳明傳編(2002)《警察百科全書(六)行政警察》,桃園:中央警察大
學。
梁世武,(1994)--選舉預測: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之研究。民意研究季刊,192期,頁12-30
陳明傳(2000),警察行政專題(二),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陳明傳、孟洛、廖福村(2000),警政基礎理論~警政哲學與倫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黃志文(1995),行銷管理,第二版,台北:華泰。
高希均(1985),經濟學的世界=The World of Economics: 經濟觀念與現實問題,經濟與生活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梅濟民《北大荒》(1982),台北:星光出版社。
國度編譯小組譯,里奇.馬歇爾著,《職場事奉與恩膏》(2002),台北國度雜誌社。
張莉,《新竹區基督會及機構導覽手冊》(2004),新竹:基督教新竹區同
工聯禱會。
郭梅瑛審稿,威隡爾和汝絲.曼加爾瓦地著(Vishal&Ruth Mangalwade),
《威廉.克里的屬靈遺產》(2002),台中:思恩出版社有限公司。
曹衛東譯,西美爾,《現代人與宗教》(1997),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
究所。
基督環球宣道出版社文字部,《為教會守望禱告手冊》(1999),台北:基
督環球宣道出版社。
寇世遠,《寇世遠研經集》1至50集 (1989)台北:天聲傳播協會。
救世傳播協會,《救世之道》1989.1月至1991.12月
許揚怡譯,李樂夫.王利民合著(1995),《細胞小組教會組長手冊》香港:高接觸私人有限公司。
張昭瑞(2002),〈論警察形象形成與公眾評價機制〉,《人民公安報》。
張麗娟譯,李樂夫著,《樹立新小組》(1994)香港:高接觸私人有限公
司。
郭昱宏(1998)企業形象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銀行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項退結,《西洋哲學辭典》(1999),台北:華春園出版社,布魯格絡編著,
主編國立編譯館。
覃方明譯,盧克曼(Thomas. Luckmann)著,《無形的宗教》(1995),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鄔昆如、高凌霞,《士林哲學》(1996),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鄔昆如,《西洋哲學史》(1971),台北:正中書局。
黃聖光、胡安德 合譯《基督之律》(1990),台北:光啟出版社。
馮惠德(1981)〈樹立警察正確形象之體認與建議〉,《警學叢刊》,第12卷第1期。
黃俊英(1985)《行銷研究-管理與技術》,台北:華泰書局。
黃尊秋(1981)〈警察人員參與開創中國人揚眉吐氣世紀應樹立的新形
象〉,《警學叢刊》,第12卷第1期。
聖經和合本上帝版香港:香港聖經公會,《聖經》(1961)。
黃秀媛譯(2003)完全行銷通路。台北市:天下遠見。
黃建銘,(2000.04),〈公部門行銷模式與策略之探討〉,《人力發展》,第75期,29-38頁。黃俊英(2003)行銷學的世界。臺北市 : 天下遠見,p.15。
楊高俐理譯,華理克著,《標竿人生》(2003),台北:基督使徒協會。
詹德隆,《基本倫理神學》(1998)台北:光啟出版社。
楊永年,《警察組織剖析》(2002),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楊培傑,《在華外僑對我國警察之印象》(1987),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清編(1985),《簡明心理學辭典》,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廖翠華(2003),《整合行銷傳播在廣播電台行銷上之應用-亞洲電台個
案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正確的姐妹》(2003)台北:臺灣福音書房。
鮑宗豪,知識與權利,上海人民出版,(1996)。
鄧勝梁、許紹李、張庚淼,行銷管理-理論與策略(2003),台北:五南
圖書出版公司,(原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方世榮校訂)。
盧曼(1998),(N. Luhmann)著,《宗教教義與社會演化》,香港:漢
語基督教文化。
劉如菁、蔡友惠譯,奧夫.艾克曼著,《曠世奇族》(2003)台北:天恩
出版社。
劉江彬、黃俊英合著,智慧財產管理總論(2003.12),華泰出版。
戴保堂譯,奧夫.艾克曼著,《財富興旺的自由》(2003)台北:天恩出
版社。
戴保堂譯,莫里斯.史汝樂著,《拓展致富疆界》(2003)台北:天恩出
版社。
薛雅文譯,翟辛蒂著,《得著仇敵的城門》(1993)台北:財團法人基督
教以琳書房。
警政署(2003),《年終記者會署長講話參考資料》,台北:警政署。
蘇傅麗秀(1994),《聖經人物列車》台北:校園出版社。
簡宛譯,利奧.也士卡力著,《愛.生活與學習》,台北:財團法人洪建全
教育文化基金會附設書評書目出版社,1984。
關勝渝、徐文博譯,萊因霍爾德˙尼布爾著《基督教倫理學詮釋》(1998)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辭源修訂組編(1990)《辭源》,台北:遠流出版社。
F.Copleston,《西洋哲學史》(1986-1991),台北:黎明出版公司。
J.Gaarder,《蘇菲的世界》(1995)上下,台北:智庫文化。
貳、西文部分
Albert Louden .(1994), Voter Rationality and Media Excess: Image
in the 1992 Presidential Campaign. In Robert E. Denton, Jr. ed.
Presidential Campaign. London: Praeger
Akirk Nagashima,(1970), “A Comparison of Japanese and U.S.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 Product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34, pp.68-74.
Assael Henry,(1987).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Action,3rd ed.,PWS-KENT Publishing Company.
Boorstin, Daniel J.(1961),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n. N.Y.: Harper Colophon Books.
Barich, Howard. & Kotler, Philip .(1991), “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Image Managemen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pp.94-104.
Boulding. Kenneth .Ewart.(1956), The Image, Life And Society,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Cizanckas,I.Victor.(1977), Modern Poli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N.Y.: John Willey & Sons Inc.
Dowling, Grahame R.(1986), “Managing Your Corporate Image,”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pp.109-115.
Dichter, Ernest.(1985), “What''s In An Image,”“ 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Vol.2.pp 37, and Vol.4. pp. 75-81
Gilley, James. Wade., & Eggland, South. Africa .,(1992), Marketing HRD Within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Graham, James .H. &Shipley, Debbie. & Nathalie, Kirsten , 1988, “A Method for Model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Country of Origi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Vol.5, pp.67-75.
H. Mason,a.o.(eds),《Myth、Symbol and Reality》,(Notre Dame:Univ. Press,(1980))
Johnson, Andrew. T., & Misner, Eldering Grace .(1981), The Police and Society,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ll, Inc.
Kerper, B. Hazel.,(1979), Introduction to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Minnesota: West Publishing Co.
Kotler, Philip. (1994),“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 New York: Prentice-Hall
“9th ed., Prentice-Hall, Inc.“
Kotler Philip.(1994), There’s No Place Like Our Place!” Public Management, Vol.76, pp.15-21.
Louis Dupse,《Religious Mystery and rational Reflection》,(Michigan:W. B. Eerdmans,(1998))
Leonard, Virginia. A.&More, W. H., (1974), Polic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Foundation Press, Inc.
Mirceo Eliade(1987),《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The nature of religion》,(New York:Hartcout. B.J.)
Manning, K. P., 1976, Police Work: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Policing, Mass: MIT Press.
Merrill John.C.,(1962), “The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en Mexican Dailies,” Journalism Quarterly, Vol.39.
Nimmo, Dan. & Robert L .Savage,(1976), Candidates and Their Images, California: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Nagashima, Akira, (1970), “A Comparison of Japanese and U.S. Attitudes Toward Foreign Product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34, pp.68-74.
Osgood, Charles. G.,(1957), 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Pride William M. & Ferrel, Orange County.,(1991). Marketing:Concept and strategies(7thed). Boston:Houghton Mifflin.
Peter L Berger(1967),《Social Reality of Religion》
Peter L Berger,《Sacred Canopy: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Garden city:Doubledary,(1967))
Raynolds, William. H.,(1965), “The Role of the Consumer in Image
Building, “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7, pp.69-76.
Rudolf Otto,《Mysticism East and West》,(台北:雙葉書局,1969)。
Stanton, sl. The burch colposuspension procedure. Acta Urol.Belg.: 52, 280-2,1984.
Spector, Jv. Hurley.,(1961), “Basic Dimension of the Corporate Image,” Journal of Marketing, Oct., pp47-51.
Walters, C. Glenn,(1974), Consumer Behavior: Theory and Practice,
Richard D. Irwin Inc.
Whlsenand, M. P.,(1973), The Management of Police Organization,
N.J.: Prentice-Hall, Inc.
Wilson,Orlando .Winfield ,1972, Police Administration, N.Y.:
Mcgraw Hill-Book Co.
參、相關網站
AMA:http://www.ama.org/ 2004/08
內政部警政署: http://www.npa.gov.tw/ 2005/09
台北市政府:http://www.taipei.gov.tw/ 2005/09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及民政局:
http://www.ca.taipei.gov.tw/civil/page.htm /2005/09
台北市政府警察局:http://www.tmpd.gov.tw /2005/09
國家圖書館:http://www.ncl.edu.tw/ 2005/09
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http://www.twccm.org.tw/2006/02
國度復興報
http://www.kingdomrevival.com.tw/krt/krthome/index.php/2006/03
教友生活週刊http://www.catholic.org.tw/cathlife/new.htm/2006/03
基督教論壇報http://ct.org.tw/2006/03
中信月刊http://www.ccmusa.org/chinese_today/2006/03
思恩全球網站http://www.grace.org.tw/index01.htm/2006/03
武林英雄帖http://www.christianstudy.com/index.html/2006/03
神學院http://dir.yam.com/cult/rel/faith/christ/theology/2006/04
禧年報http://www.twgbr.org.tw/jubilee/index.htm/2006/04
天教傳播之聲http://www.cathvoice.org.tw/2006/04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http://www.oursweb.net/index.htm/2006/04
湖口社區網http://www.hukou.org/2006/04
讀經日程http://www.glorypress.com/Devotional/main.asp/2006/06
天主教之聲傳播協會http://www.cathvoice.org.tw/2006/07
基基教中國佈道會思恩全球網路http://www.grace.org.tw/2006/09
湖口天主教聖母升天堂http://www.sji.edu/HuKou/index.htm/2006/09
中國基督教書刊http://www.chinachristianbooks.org/2006/10
加百列http://churches.chhs.com.tw/ChkChurch.asp?FDN=2/2006/12
基督教http://www.fhl.net/main/2007/02
台灣福音書房http://www.twgbr.org.tw/2007/03
水流職業站http://www.lsmchinese.org/2007/03
台灣眾召會http://www.recovery.org.tw/2007/03
倪柝聲文集http://www.lsmchinese.org/big5/07online_reading/nee/index.htm/2007/03
李常受弟兄著作線上搜尋http://www.lsmchinese.org/big5/06book_services/lee/default.asp/2007/03
華神宣教復聯網http://www.ces.org.tw/main/mission/subindex.htm/2007/03
中華福音神學院http://www.ces.org.tw/2007/03
中華信義神學院http://www.cls.org.tw/2007/03
復臨環球網http://chinese.sdaglobal.org/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