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丹心(2004)。《我們給了孩子多少:隔代教養面面觀》。(http://www.wfdn.com.tw/9305/040530/news/053003-1.htm)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1997)。《在生命的泥沼中成長》。台北: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王春美(2000)。〈從家庭結構的改變談祖孫家庭〉,《南縣國教》,第2期,頁116-120。王麗雲(1999)。〈教育社會學研究的現況與趨勢〉,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文集》,頁251-283。高雄市:麗文文化。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65-305。高雄市:麗文文化。
朱森楠(2001)。〈一位國中中輟復學生的復原力及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教育研究集刊》,創刊號,頁171-202。
江文瑜(1998)。《阿母的故事》。台北:元尊。
何仲蓉(2002)。《焦點解決諮商對個案復原力建構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吳永裕(1996)。《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秀莉(2002)。《復原力對國中單親家庭學生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吳佳蓉(2003)。〈隔代教養學生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花蓮師院學報》,第16期,頁109-134。
李玉冠(2000)。《隔代家庭祖孫關係之探討—以台北縣低收入戶為例》。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李佳容(2002)。《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理復原歷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李明玉(2003)。《兒童及少年性交易型態的變遷及其相關社會政策之研究》。內政部:台灣終止童妓協會。
李明政(2005)。〈原住民隔代教養問題之探討〉,《兒童隔代教養問題學術研討會》,頁49-56。
李俊良(2000)。〈復原力對諮商的啟示〉,《輔導季刊》,第36卷第3期,頁32-36。
林志忠(2000)。〈美國隔代教養家庭現況及支持方案之分析〉,《跨世紀展望未來「家庭教育課程與方案推展國際研討會」實錄》,頁278-302。
林倖妃(2004)。《隔代教養,心中有礙》。中國時報網頁(http://times.hinet.net/SpecialTopic/930526-child/1459654.htm)
林清文(2003)。〈復原力〉。《教育研究月刊》,第112期,頁149-150。林萬億(2004)。〈隔代教養親職的兩難〉,《第五屆國際單親兒童文教論壇會議》,頁89-97。
邱珍琬(2004)。〈隔代教養家庭優勢—個案研究〉,《南大學報(教育類)》,第38卷第2期,頁33-44。
侯玫杏(2005)。《隔代教養家庭孫子女之生活經驗初探》。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市:巨流。
唐子俊、唐慧芳、黃詩殷譯,Micucci, A. J.原著(2004)。《青少年與家族治療—衝突與控制的解套方案》。台北市:張老師。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中興法商學報》,第29期,頁257-304。
徐政舜(2004)。《逆境向上學生成長經驗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學系碩士論文。翁福元(2000)。〈隔代教養家庭問題〉,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193-202。台北市:師大書苑出版。
張宏哲、林哲立編譯,Ashford, B. J., and LeCroy, W. C., and Lortie, L. K.原著(2000)。《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市:雙葉書廊。
張耐(2002)。〈老少配、祖孫情—祖父母家庭親職教育方案〉,《師友月刊》,第422期,頁41-44。張淑敏、宋惠娟(2003)。〈促進高危險性兒童的復原力〉,《護理雜誌》,第50卷第5期,頁61-64。許玉玲(2000)。《隔代教養學童的生活世界--一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許芳菊(1999)。〈隔代教養,好嗎?—當祖父母變保姆〉,《康健雜誌》,第6期,頁118-127。許雅惠(2005)。〈阿嬤顧孫:隔代教養的支持政策與服務方案〉,《兒童隔代教養問題學術研討會》,頁16-29。
郭俊豪(1998)。《祖孫家庭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郭奕伶(2003)。〈在拾荒奶奶背上長大的女孩〉,《商業週刊》,第800期,頁92-95。
郭秋時(2006)。《尋找生命的著力點—一位經歷父親入獄之青少年的生命史》。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郭珮婷(2005)。〈復原力理論的介紹與應用〉,《諮商與輔導》,第231期,頁45-50。陳桂絨(2001)。《復原力的發現--以安置於機構之兒少保個案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陳麗欣、翁福元、許維素、林志忠(2000) 。〈我國隔代教養家庭現況〉,《成人教育通訊》,第4期,頁51-66。
彭佳慧、許淑玲(2005)。〈隔代教養之實務經驗分享〉,《兒童隔代教養問題學術研討會》,頁39-47。
曾瑞真(1992)。〈單親家庭的親子問題及其輔導〉,《學生輔導通訊》,第23期,頁6-12。
馮燕(2005)。〈檢視隔代教養的成因與後效〉,《兒童隔代教養問題學術研討會》,頁31-37。
黃月純(2001)。〈生命史研究在成人教育上的應用〉,《成人教育學刊》,第五期,頁219-248。黃啟仁(2004)。〈從阿祖的兒子談隔代教養問題〉,《師友月刊》,第446期,頁43-45。黃惠娟、楊少強(2004)。〈破屋裡的故事—阿祖的故事、落跑父母激增〉,《商業週刊》,第862期,頁118-140。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淑智譯,Palmer, S. 原著(2005)。《諮商與心理治療導論》。台北市:洪葉文化。
熊同鑫(2001)。〈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第12期,頁107-131。劉若蘭(1998)。〈原住民家庭特質與親職教育的探討〉,《學生輔導》,第59期,頁44-49。蔡群瑞(2002)。《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蕭文(1999)。〈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測驗與輔導》,第156期,頁3249-3253。薛承泰(2002)。〈臺灣地區單親戶的變遷:1990年與2000年普查的比較〉,《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第6期,頁1+3-33。鍾秀鳳(2003)。《不只是彩虹:一個骨癌孩童之生命史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顏郁心(2002)。《中輟復學生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二、外文部分
Brooks, R. and Goldstein, S. (2001). Raising Resilient Children: Fostering Strength, Hope, and Optimism in Your Child. Chicago :Contemporary Books.
Brooks, R. and Goldstein, S. (2003). The Power of Resilience: Achieving Balance, Confidence, and Personal Strength in Your Life. Chicago : Contemporary Books.
Craig A. Olssona, Lyndal Bonda, Jane M. Burnsb, Dianne A. Vella-Brodrickc, Susan M. Sawyer(2003). ‘Adolescent Resilience: A Concept Analysis’, Journal of Adolescent, 26.
Greeff, Abraham. P.(2004). ‘Resilience in Families in Which A Parent Has Died’,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2 (1):27-43.
Hiew, Chok. C.(1998). ‘Resilience: Development and Measurement’. (ERIC Document for Resarch Service No.ED426780)
Hurd, Russell C.(2004). ‘A Teenager Revisits Her Father’s Death During Childhood: A Study in Resilience and Healthy Mourning’, Adolescence, 39 (154): p.337.
Krop, N. P., and Burnette, D.(2003). ‘Grandparents as Family Caregivers: Lessons for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9:361-372.
Marshall, C., and Rossman, B. G.(1999).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Rutter, M. (1990).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In J. Rolf, A. S. Masten, D. Cicchetti, K. H. Nuechterlein, and S. Weintraub(eds.),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pathlogy, pp.181-214.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L. M. (1996). ‘Biographical Method’, in N. K. Denzin and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286-305. Calif. :Sage Publecations.
Vasquez, Gloria.(2000). ‘Resilience: Juvenile Offenders Recognize Their Strength to Change Their Lives’, Corrections Today, 110 (125):106-108.
Weber, J. A., and Waldrop, D. P.(2000). ‘Grandparents Raising Grandchildren: Families in Transition’,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 33(2): 2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