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92.114) 您好!臺灣時間:2023/03/28 05: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柏昌
研究生(外文):Lee Po Chang
論文名稱:結構規劃、設計與施工安全結合-以高科技廠房工程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Structural Plan/Design and Safety during Construc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tech Factories
指導教授:潘煌鍟潘煌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 H. P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0
中文關鍵詞:高科技廠房施工安全圖說安全標準作業程序
外文關鍵詞:High-tech factoriesConstructional safetydesign diagramStandard safety procedure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14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論文考量高科技廠房工程在規劃與設計階段時的施工安全,分析及歸納工程可能發生之災害類型與工程施工安全風險因子,研擬消除風險因子方案,設計相關施工設備、設施與組配機制來避免工程危險因子產生。為明確說明工程規劃與設計階段的施工安全設計,本研究以高科技廠房新建工程的鋼結構工程施工安全風險因子為例,對高科技廠房鋼構工程進行分項工程拆解和危險分因子分析,擬定職業災害防止之30種施工安全圖說及10種安全標準作業程序書表,並搭配所研發高拉力鋼線/鎂合金複合材料之輕質安全帶掛鉤,其強度15.46 kN比CNS 7535規範強度11.28 kN大37%,且重量為218公克也比一般軋鋼掛鉤製品重量約輕56%,以供高科技廠房新建工程作業勞工使用,以有效防止墜落災害及倒塌崩塌災害之發生。
This study focuses on safety considerations and factors during the planning and the designing stages of constructing high-tech factories. It analyzes hazardous conditions and examines various stage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t has been determined, 30 constructional safety designs and 10 standard safety procedures exist.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afety standards, the invention of a highly flexible magnesium compound hook will help to decrease the injury and death rate at construction sites. This hook will have the strength of 15.46 kN compared to the CNS 7535 of strength 11.28kN. This is a 37% increase in strength when compared to the CNS 7535. In addition, when compared to the same type of hooks, this magnesium hook weighs 56% less at 218. Through the deployment of safety standards and equipments, it will effectively help to prevent the disastrous dropping and collapsing occurrence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i
圖說目錄 x
第一章 緒 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論文架構 3
第二章 高科技廠房職業災害案例分析 4
2.1 高科技廠房新建工程之職業災害蒐集與分析 4
2.2 職業災害案例分析結果 6
2.2.1 全國營造業職災死亡人數與全產業職災死亡人數之比率 6
2.2.2 高科技廠房新建工程職災與當期營造業職災之比率 7
2.2.3 高科技廠房新建工程職災之災害類型分析 8
2.2.4 高科技廠房新建工程職災之災害媒介物分析 9
第三章 高科技廠房分項工程拆解與危害分析 12
3.1 高科技廠房工程拆解 12
3.2 鋼結構工程第一階主要作業拆解圖 12
3.2.1 鋼結構工程第二階主要作業拆解圖 12
3.3 鋼結構工程施工災害初步分析 27
3.4 鋼結構工程第二階作業基本事項檢討評估表 41
3.5 鋼結構工程施工風險因子 72
第四章 高科技廠房安全作業規劃與設計 79
4.1 鋼結構工程施工安全標準程序書 79
4.1.1 鋼構工程風險特性 79
4.1.2 鋼構工程之危害控制順序 81
4.1.3 安全標準程序 84
1.鋼構組配施工標準程序書 86
2.BRB施工標準程序書 88
3.DECK鋪設標準程序書 90
4.防火漆施工標準程序書 92
5.管架鋼柱補強標準程序書 94
6.彩色鋼板鋪設標準程序書 96
7.高空工作車作業標準程序書 99
8.管架鋼構安裝標準程序書 101
9.瓦斯熔切標準程序書 103
10.施工架組配標準程序書 105
4.2 鋼結構工程安全標準圖說 107
第五章 鎂合金材質安全帶雙掛鉤 138
5.1 目前國內各種材質安全帶掛鉤 138
5.2 輕質量安全帶掛鉤 141
5.2.1 材質 141
5.2.2 結構設計 141
5.2.3 強度分析 143
5.2.4 掛鉤生產 146
5.3 新型安全帶掛鉤成果 14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48
6.1 結論 148
6.2 建議 149
參考文獻 150
附錄 高科技廠房工程職災案例分析與說明 151
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檢查處,2005,高科技廠房新建工程安全檢查基準。
2.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5最新版,危險性工作場所審查暨檢查辦法。
3.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8,台灣職業安全衛生促進方案。
4.劉福勳,1998,施工安全考量併入營建規劃及設計之可行項目-建築工程,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5.葉宏安,2000,“公共工程勞工安全衛生費用運用之探討”,工業安全衛生月刊,第128期。
6.周筑昆,1999,“公共工程勞工安全衛生費用編列與運用之研究”,工業安全衛生月刊,第117期。
7.Hecker, H., 2004, “Collaboration in Design to Promote Construction Safety”, 14th Annual Construction Safety & Health Conference & Exposition Rosemont, February .
8.黃乾全等,2001,營造業勞工墜落事故相關因素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9.陳堯中,1993,中、美、日營造勞工安全衛生法規及檢查制度之比較研究,財團法人台灣營建研究中心。
10.楊瑞鍾,1997,世界主要國家職業災害統計分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11.洪東榮,鄧昭芳,1997,急性職業傷害急診室監視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12.傅還然,2006,我國職業災害情勢與對策展望,工業安全衛生月刊,213卷,第16-40頁。
13.中國國家標準:CNS 6701 M2077,CNS 7534 Z2037,CNS 7535 Z3020,CNS 14253 Z2116。
14.吳人潔,2004,複合材料,新文京開發復漢出版,第132-147頁。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葉碧琿(2013)。國家公園生態旅遊法制環境之研究-以墾丁社頂社區為例。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學報,15(1),349-372。
2. 葉美智、趙芝良、董景生,2013,以社區為基礎的生態旅遊發展-馬來西亞沙巴的案例介紹,臺灣林業,37-45。
3. 黃有傑、張桂嘉、羅紹麟(2009)。銀髮族旅遊目的地意象及其忠誠度之研究-以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為例。林業研究季刊,31(1),25-36。
4. 曾家琳、劉儒淵、薛怡珍,2007,森林周邊生態旅遊地點評估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研究報告,79-91。
5. 陳券彪、陳桂英(2011)。臺灣原住民生態社區綠色經營之競爭性服務策略臺灣環境管理研究。臺灣環境管理研究,3(1),55-75。
6. 郭奕妏、郭皇玉(2009)。旅遊網站知覺犧牲、服務價值與滿意度對自由行旅客選擇行為意向之影響。旅遊管理研究,卷8(2),79-106。
7. 許秉翔、蕭櫻貴,臺南縣七股地區潟湖生態旅遊之經濟影響分析,建築與規劃學報,33-53。
8. 邱美蘭、彭國棟,2012,原鄉蝶夢-南豐社區蝴蝶生態旅遊初探,自然保育季刊, 12-21。
9. 林鴻忠、林浩立、吳坤銘、廖天賜(2007)。參與社區林業在生態旅遊之效益-以宜蘭縣朝陽社區為例。林業研究季刊。29(4):31-42。
10. 林立、李彥志、楊大吉(2010)。大豐大富有機生態村之推動現況。花蓮區農業專訊,74,2-6。
11. 周美伶,2005,購屋者外部資訊搜尋管道選擇行為與搜尋期間之探討,住宅學報,14(2),1-25。
12. 李定忠、賴鵬智(2014)。大阿里山地區及鰲鼓濕地平地森林園區與社區共榮的生態旅遊發展經驗。臺灣林業,40(2),116-124。
13. 吳俊賢、劉瓊霦、陳溢宏、陳麗琴、林俊成、鄭美如、許秋雁(2006)。六龜試驗林森林生態系經營經濟效益評估之研究。臺灣林業科學,21(2),191-203。
14. 尤正國、陳墀吉,2002,社區觀光與生態旅遊和諧發展之學理意涵-以宜蘭縣員山鄉阿蘭城社區為例,旅遊健康學刊,52-62。
15. 劉泳倫、賴雯玲(2011)。鹿港小鎮觀光吸引力與遊客體驗價值、行為意向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