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184.63)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8 19:2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柯谷霖
研究生(外文):Ke,Ku-Lin
論文名稱:偏心斜撐應用於鋼筋混凝土構架行為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Seismic behavior of Eccentric Bracing applied on RC Frames
指導教授:彭生富彭生富引用關係王和源王和源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Peng, Sheng-FuWang, Her-y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
學門:工程學門
學類:土木工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9
中文關鍵詞:偏心鋼斜撐系統剪力連桿耐震效能
外文關鍵詞:Eccentrically Bracing Frame SystemsShear-Linkseismic performanc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177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本研究主旨係利用實驗方法,驗證偏心鋼斜撐系統(EBF,Eccentrically Bracing Frame System)混凝土框架的耐震性能補強。
採用縮小尺寸的鋼筋混凝土構架,施以偏心斜撐(Eccentrically Braced Frame System),目的在於可使鋼筋混凝土構造物擁有更高的抗震能力,在地震來臨時,藉由偏心斜撐中的剪力連桿(Shear-Link)之大量的塑性變形來吸收地震之能量。
根據實驗後所得結果可知,含偏心鋼斜撐系統之鋼筋混凝土構架其勁度增大。剪力連桿可增加鋼筋混凝土構架之消能效果,其提升效率在本研究中約為2倍。同時也推論如果將斜撐的尺寸及連桿梁(Link)事先規劃妥善,系統本身的韌性會比預期更佳。根據實驗證明鋼筋混凝土框架之鋼構偏心斜撐補強系統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This research aimed at testing Hybrid RC Frame-EBF (Eccentrically Bracing Frame System) under earthquake-type loading in Laboratory.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s are feasibl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including ductility and dissipated energy) of RC frames was much improved when RC frames were retrofitted by EBF (Eccentrically Bracing Frame System).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ductility of the proposed system c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if the arrangement of steel bracing was adequate in relative to the surrounding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誌謝 ……………………………………………………………………… I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VII
照片目錄 ……………………………………………………………………… VIII
附錄表 ……………………………………………………………………… X
符號定義 ……………………………………………………………………… X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

第三章 試體規劃、製作及實驗過程………………………………………… 6
3.1 試驗規劃……………………………………………………………… 6
3.1.1 鋼筋混凝土構架………………………………………………… 6
3.1.2 偏心斜撐規劃…………………………………………………… 7
3.1.3 實驗方法規劃…………………………………………………… 7
3.2 試體製作過程………………………………………………………… 8
3.2.1 實驗場地………………………………………………………… 8
3.2.2 試體設計………………………………………………………… 8
3.2.3 試體製作………………………………………………………… 8
3.2.4 混凝土澆置……………………………………………………… 8
3.2.5 偏心斜撐安裝…………………………………………………… 9
3.3 試驗儀器……………………………………………………………… 9
3.3.1 強力地版………………………………………………………… 9
3.3.2 反力牆…………………………………………………………… 9
3.3.3 小型油壓千斤頂………………………………………………… 9
3.3.4 施力系統………………………………………………………… 10
3.3.5 控制接收系統…………………………………………………… 10
3.3.6 量測系統………………………………………………………… 10
3.4 試驗過程……………………………………………………………… 10
3.4.1 F01P 試體……………………………………………………… 11
3.4.2 FW01P 試體…………………………………………………… 15
3.4.3 F02BR 試體…………………………………………………… 18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分析……………………………………………………… 21
4.1 實驗結果……………………………………………………………… 21
4.1.1 F01P 分析……………………………………………………… 21
4.1.2 FW01P 分析…………………………………………………… 23
4.1.3 F02BR 分析…………………………………………………… 24
4.1.4 F02BR 偏心斜撐構架行為探討……………………………… 26
4.1.5 F02BR 剪力連桿之變化……………………………………… 28
4.1.6 F02BR 斜撐柱變化…………………………………………… 28
4.2 實驗結果分析………………………………………………………… 29
4.2.1 勁度衰減與韌性比之比較分析………………………………… 29
4.2.2 破壞包絡線比較………………………………………………… 29
4.2.3 能量消散分析比較……………………………………………… 3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1
5.1 結論…………………………………………………………………… 31
5.2 建議…………………………………………………………………… 32
5.3 未來研究方向與展望………………………………………………… 32

參考文獻 …………………………………………………………………… 33
附表 …………………………………………………………………… 35
附圖 …………………………………………………………………… 38
照片 …………………………………………………………………… 54
附錄 …………………………………………………………………… 77
作者簡歷 …………………………………………………………………… 89
1、中央氣象局,http://www.cwb.gov.tw/。
2、滝本和志,「土木結構物耐震技術」,清水建設建築技術研究所,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專題討論講稿,2007。
3、郭雄銘,「鋼筋混凝土低型剪力牆承受反向重覆載重之行為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4、余明松,「低型RC剪力牆-構架互制實驗研究」,成功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5、李嘉泰,「低型剪力牆之鋼筋配置對其耐震行為之影響」,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6、李威聰,「含牆鋼筋混凝土構架試驗研究」,成功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7、何俊興,「鋼骨構架與鋼筋混凝土剪力牆耐震行為與介面剪力之實驗研究」,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8、張國鎮,「塑鉸搭接高軸力RC柱耐震評估與補強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0-2625-Z-002-032 ,2002年。
9、毛昭綱,鋼結構設計,二版,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10、Roeder, C.W. and Popov, E.P.,「Eccentrically Braced Frames for Earthquakes」,Journal of Structural Division,ASCE,Vol.104,No.3.pp394-412,March,1978.
11、Popov, E.P. and Engelhardt , M.D.,「Seismic Eccentrically Braced Frames」,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NO.10,pp321-354,1988.
12、Roeder, C.W. , Fouth, D.A. and Goel, S.C.,「Seismic Testing of Full-Scale Building」,Journal of Structural Division, ASCE, Vol.113, No.11,pp.2130-2145,March,1987.

13、AISC, Seismic Porvisions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 American Institute of Steel Construction,Chicago,IL,June,1992.
14、ICBO, Uniform Building Cod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Building Offical,Whitter,CA,1994.
15、焦祥槐,「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探討」,臺灣省土木技師公會,2005。
16、蘇源峰、陳慧慈,「Y型偏心斜撐鋼構架的耐震設計」,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1997。
17、彭生富、謝俊霆、張文宗、曾文隆,「改良式偏心鋼結構斜撐系統實驗之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2002。
18、蔡克銓,「Structural Engineering」,Vol.4,No3,pp.49~59,1989
19、潘俊佑,「大尺寸扇形配筋RC剪力牆實驗與分析」,成功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20、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1999年9月21日台灣中部集集地震初步勘災報告(二),報告編號:NCREE-99-031,199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李思賢(2011年7月)。〈Master YANG in Wonderland--楊茂林「追殺愛麗絲」系列的心理投射〉。《典藏今藝術》226期,頁206-209。
2. 李維菁(2009年12月)。〈無敵女金剛 楊茂林之愛情番外篇〉。《典藏今藝術》,207期,頁214-216。
3. 高千惠(2003年3月)。〈藝術家怎麼活?—自覺與異化中的藝術家身分及其生存模式〉。藝術家,334期,頁168-181。
4. 高子衿(2001年10月)。〈型塑臺灣美術新歷史[楊茂林「Made In Taiwan」系列(歷史篇)]〉。《大趨勢》,2期,頁58-61。
5. 李維菁(2003年2月)。〈楊茂林:階段性的生命態度與創作模式〉。《藝術家》,333期,頁204-209。
6. 邱誌勇 呂欣儒(2006年12月)。〈世俗遊戲於眾神國度--論楊茂林「請眾仙Ⅲ--封神之前戲」系列雕塑之文化現象〉。《當代》,232期,頁118-133。
7. 胡永芬(2001年3月)。〈天真淫邪求進步--楊茂林創造的電子樂園遊戲〉。《藝術家》,310期,頁424-427。
8. 倪再沁(1993年8月)。〈戰後台灣美術斷代之初探〉。《現代美術》,49期,頁6-11。
9. 羊文漪(1999年4月)。〈非官方版本的1999威尼斯雙年展--殖民史與平行觀:楊茂林、黃永砅雙個展〉。《新朝華人藝術雜誌》,7期,頁40-43。
10. 石瑞仁(2001年5月)。〈藝術急轉彎.眾仙隨你玩--評楊茂林近作展〉。《藝術家》,312期,頁323-327。
11. 李維菁(2008年4月)。〈嬉戲中的思辨--楊茂林訪談錄〉。《現代美術》,137期,頁38-43。
12. 王嘉驥(1992年10月)。〈試讀陳傳興的《憂鬱文件》〉。《當代》,78期,頁144-148。
13. 17、彭生富、謝俊霆、張文宗、曾文隆,「改良式偏心鋼結構斜撐系統實驗之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2002。
14. 謝東山(2006)。《藝術批評學》。台北:藝術家。
15. 李鳳鳴(2006年8月)。〈神遊卡漫人生--楊茂林vs.陳擎耀〉。《藝術家》,375期,頁32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