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昌煜,1996年,CAE在氣輔射出成型汽車零件上之應用,CAD與自動化,第十期,台灣。[2] 張永彥,1998年,實用塑膠模具學,全華科技圖書有限公司,台北。
[3] J.Fassett,1995,“Thin wall molding:differences in processing over standard injection molding”,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ANTEC,Conference Proceedings,Vol.1,Soc.of Plastics Engineers,Brookfield,CT,USA,pp.430-433。
[4] F. Boitout,J. F. Agassant,M. Vincent,1995,“Elastic calculation of residual stresses in injection molding”,Intern. Polymer processing X. Vol.3,pp.237-242。
[5] L.W. Seow,Y.C. Lam,1997,“Optimizing flow in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72,333-341。
[6] K. M. B. Jansen,D. J. V. Dijk,M. H. Huesselman,1998,“Effect of processing conditions on shrinkage in injection molding”,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Vol.38,No.5,pp.838-846。
[7] Ming-Chih Huang,Ching-Chih Tai,2001,“The effective factors in the warpage problem of an injection-molded part with a thin shell feature”,Joural of Material Processing Technology110,1-9。
[8] N.R. Subramanian,Lin Tingyu (Leon),Yak Aik Seng,2005,“Optiming warpage analysis for anoptical housing”,Mechatronics 15,111-127。
[9] W. F. Zoetelief,L. F . A. Douven,J. ingen Housz,1996,“Residual thermal stresses in injection molded products”,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Vol.36,No.14, pp.1886-1896。
[10] P. Tantakom,N. R. Schott,1998,“Processing strategies for thin wallinjection molding”,Processing Annua Technical Conference - ANTEC,Conference Proceedings,Vol.1,Soc. Of Plastics Engineers,Brookfield,CT,USA,pp.367-371。
[11] T. Matsuoka,Jun-Ichi Takabatake,A. Koiwai,Y. Inoue, S. Yamamoto,H.Takaaki,1991,“Integrated simulation to predict warpage of injection molded parts”,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Vol.31,No.14,pp.1043-1050。
[12] K. K. Kabanemi, H. Vaillancount,H. Wang, G. Salloum,1998,“Residual stresses, shrinkage and warpage of complex injection molded products: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Polym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Vol.38,No.1,pp.21-37。
[13] 科盛科技編著,2002年,CAE模流分析技術入門與應用(MOLD3D部序),全華圖書,台北市。
[14] 蔡本中,許嘉翔,2002年,“應用智慧型CAE模流分析技術進行塑膠射出成型條件”,2002年模具技術與論文發表會論文集(The Proceedings of 2002 Seminar on Mold & Die Technology)。
[15] 羅壬成,2006年9月,模流分析與射出成型控制參數的優化,交通大學,碩士論文。[16] “工程塑膠介紹”,允拓材料有限公司,工程材料介紹講義。
[17] 盧俊廷,2005年1月,薄殼射出成型品翹曲變形之量測與分析,中興大學,碩士論文。[18] 黃俊欽,“塑膠射出原理課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台灣,第三章射出成型講義。
[19] 楊景程,2000年,射出成型機最佳參數之預測,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 黃東鴻,2002年6月,薄殼射出件翹曲變形與殘留應力研究,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1] 范振墉,2003年,灰色理論於LCP薄殼射出成型之應用,青雲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2] 詹世良,2004年1月,模流分析對塑料射出成形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3] 蔡俊慕,2004年6月,具翹曲效應之彎曲薄壁箱型結構之振動分析,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4] 許峻嘉,2004年7月,射出成型製程參數對短玻璃纖維強化聚丁烯對苯二甲酸酯機械性質影響之探討,中央大學,博士論文。[25] 魏哲弘、陳志輝,2005,“精密電子街接器平坦度之模流分析與實際射出組件比較”, CAE Molding Conference 2005,大同大學,台灣,B14。
[26] 侯景議,2005年6月,FPC 連接器之自動化視覺檢測系統之研製,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7] 林啟湶,2005年7月,一般常用最佳化在塑膠射出成型之應用,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8] 吳俊煌,2001年,“塑膠射出成型模具設計”,復文書局,台灣。
[29] 李輝煌,2005年,田口方法-品質設計的原理與實務,二版,高立圖書有限公司,台灣。
[30] 科盛科技編著,Moldex模流分析使用手冊,台灣。
[31] 塑膠世界雜誌社,2001年,超高速射出成形,初版,孫自強-塑膠世界雜誌,台灣。
[32] 塑膠世界雜誌社,2001年,射出成形現場實用技術手冊,初版,孫自強-塑膠世界雜誌社,台灣。
[33] 塑膠世界雜誌社,2004年,射出成型機手冊-使用者指引,再版,孫自強-塑膠世界雜誌社/飛力企業有限公司,台灣。
[34] 塑膠世界雜誌社,2006年,射出成形加工的重要數據,再版,孫自強-塑膠世界雜誌社/飛力企業有限公司,台灣。
[35] 黃俊欽,“塑膠射出原理課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台灣,薄殼成型技術講義P5。
[36] 黃俊欽,“塑膠射出原理課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台灣,第五章射出成型講義P19。
[37] 莊進發,胡澤豪,孟亞,2005年,“CAE技術在空調活動後蓋成型中的應用”,塑膠工業, 33卷4期,pp27-29。
[38] 劉桂伶,許嘉翔,2002年,“CAD與CAE模流分析的高度整合應用”,2002 年模具技術與論文發表會論文集(The Proceedings of 2002 Seminar on Mold & Die Technology )。
[39] Quick Vision系統操作手冊。
[40] 日鋼 射出機台 J30EⅡ-15H規格 操作手冊。
[41] 李世彪,張淑美,2004年,“實驗計畫法在碘系偏光膜延伸染色製程條件之研究”,臺北科技大學學報第三十七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