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Beck, L. & Cable, T. (2000)。21世紀的解說趨勢─解說自然與文化的15項指導原則(吳忠宏,Trans.)。台北:品度。(原著發行於1998)
王淮真(2001)。旅客對導覽解說滿意度之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台北。王喜青(2002)。國家公園解說員環境教育與環境解說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王佩雯(2003)。政府部門聘雇人員裁減措施之研究─以國家公園解說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花蓮。李青峰(1987)。解說服務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台北。李秀玉(1992)。台灣地區資源型遊樂區解說服務系統之研究─解說業務經辦人員之認知與態度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研究所,台北。李幸蓉(2002)。從遊客角度探討花蓮港賞鯨活動之解說服務。未出版碩士論文,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花蓮。李世寶(2003)。東勢林場賞螢活動解說員服務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研究所,台中。李如珍(2004)。高雄都會公園解說志工解說能力養成因素及解說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高雄。吳淑鈺(1999)。太魯閣國家公園義務解說員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吳萬益(2000)。企業研究方法(第一版)。台北:華泰。
吳忠宏(2001a)。解說在自然保育上的應用。自然保育季刊,36,6-13。
吳忠宏(2001b)。解說員證照之研議。台灣林業,27(5),52-60。
吳佩修、朱斌妤(2001)。解說員影響民眾參觀博物館經驗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5(4),65-81。
吳忠宏、黃宗成(2001)。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服務品質之研究:以遊客滿意度為例。國家公園學報,11(2),117-135。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第一版)。台北:五南。
陳瑩盈(2004)。產業轉型之策略探討-觀光工廠之解說服務評估。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台中。陳東瑤(2005)。墾丁國家公園社頂生態旅遊路線整體規劃研究報告。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林佩穎(1999)。義工參與動機、工作特性、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表演藝術團體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台北。林國銓、董世良、唐盛林、陳昭明(2001)。福山植物園解說員解說效果之評估。中華林學季刊,34(3),323-330。
林玲(2001)。國家公園志工制度初探。國家公園學報,11(2),213-230。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台北。林世娟(2004)。工作動機與自我效能之研究─以市立醫院員工與志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台北。高炯琪(2003)。博物館導覽解說效果研究─以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台北。莊曉琪(2004)。遊客對澎湖國家公園風景區解說媒體服務之滿意度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台中。張詩悌、林晏州(1997)。解說效果之探討─以板橋林家花園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0(2),19-41。
張明洵、林玥秀(2002)。解說概論(第一版)。台北:揚智。
曾槶源(2005)。非營利組織協助推動社區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新故鄉文教基金會推動南投桃米生態村社區總體營造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黃建昭(1993)。由認知取向探討解說原則之研究-以塔塔加遊憩區為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黃章展、李素馨、侯錦雄(1999)。應用重要-表現程度分析法探討青少年觀光遊憩活動需求特性。1999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遊憩需求與效益研究。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黃聖祐(2004)。陽明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自評帶隊解說表現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台北。楊明賢(1999)。解說教育(第一版)。台北:揚智。
鄭宸維(2001)。旅遊地點屬性與解說方式對國家公園認同程度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蔡惠民(1985)。國家公園解說系統規劃與經營管理之研究。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蔡淑惠(1999)。國中生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解說效果研究:以生命科學廳為例。環境教育學刊,2,67-92。
蔡嘉恆(2003)。關渡自然公園國小學童參觀解說活動之評量。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000)。墾丁國家公園解說員研習手冊。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簡志文(1994)。國家公園志願解說員制度建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研究所,台北。簡益章(1997)。森林遊樂區自導式步道解說系統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興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台北。顏上晴(2001)。應用SERVQUAL服務品質模式分析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導覽解說服務績效缺口。科技博物,5(4),23-39。
顏家芝、薛雅丹、黃文卿(2006)。從深度休閒理論探討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志工對解說服務之投入程度與其深度休閒特質之關係。戶外遊憩研究,19(1),51-75。
蕭耀賓(2004)。生態旅遊遊客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探討─以南投桃米生態村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嘉義。二、英文部分
Briggs, D. L., Gidron B.& Deen M. Y. (1982). On satisfying the volunteer and the paid employee: Any difference? Journal of Volunteer Administration, 14, 1-14.
Bramwell, B., & Lane, B. (1993). Interpretation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the potential and the pitfalls.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2), 71-80.
Ballantyne, R., Packer J., & Beckmann E. (1998). Targeted interpretation: exploring relationships among visitor’s motivations, activities, attitudes, information needs and preferences.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9(2), 14-25.
Ballantyne, R. & Hughes, K. (2001). Interpretation in Ecotourism Settings: Investigating tour guides’ perceptions of their role, responsibilities and training needs.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12(2), 2-8.
Grinder, A. L., & McCoy, E. S. (1985). The good guide-a sourcebook for interpreters, docents and tour guides. Arizona: Ironwood Press.
Knudson, D. M., Cable, T.T. & Beck, L. (2003),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2nd ed.). State College, Pa: Vemture Publishing.
Madin, E. M. P., & Fenton, D. M. (2004).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in the Great Barrier Reef Marine Park: an assessment of programme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2(2), 121-137.
Moscardo, G.. (1998). Interpretation and sustainable tourism: Fuctions, examples and principle.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9(1), 2-13.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terpretation, NAI. Retrieved March 28, 2006, from http://www.interpnet.com/
Orams, M. B. (1996). Using interpretation to manage nature-based tourism.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4(2), 81-94.
Orams, M. B. (1997). The effectivenes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an we turn tourists into “Greenies”? Progress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3, 295-306.
Sharpe, G. W. (1982) Interpretating the Environment (2nd ed.),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Tilden, F. (1977).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 (3rd ed.). Chapel Hill: North Carolina Press.
Tubb, K. N. (2003).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pretation within Dartmoor National Park in reaching the goals of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11(6), 476-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