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2.134.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3 08: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文夏
研究生(外文):Wen-Hsia Chen
論文名稱: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壓力、人格特質、親子關係對憂鬱傾向、學業成就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Effect of the Life Stress, Personality trait, Parents-Children Relationship ponthe Melancholy Tendency and Academy Achievement in the High Grade Student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林曉芳林曉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iao-Fang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明道大學
系所名稱:教學藝術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4
中文關鍵詞:生活壓力、人格特質、親子關係、憂鬱傾向、學業成就
外文關鍵詞:life stresspersonality traitparents-children relationshipmelancholy tendencyacademy achievemen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1
  • 點閱點閱:34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為:(1)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的生活壓力、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現況。(2)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不同之生活壓力、親子關係對憂鬱傾向、學業成就之差異。(3)探討國小學童生活壓力、人格特質、親子關係對憂鬱情緒、學業成就之解釋力。(4)探討國小學童生活壓力、人格特質、親子關係交互作用後對憂鬱情緒、學業成就之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 不同性別之學童在環境壓力、神經質性、和善性、嚴謹自律性、獨立、憂鬱煩躁情緒、無望、身體抱怨與反應遲滯、學業成就達顯著差異,且女生高於男生。
二、 感受到的父母師長壓力、同儕壓力、外向性、自尊及認知功能低等構面達顯著差異,且六年級大於五年級學童。
三、 五年級對相互信任的感受大於六年級學童。
四、 不同之自覺家庭經濟狀況在父母師長壓力、情感交流、憂鬱傾向、學業成就有顯著差異。
五、 不同生活壓力對憂鬱傾向有顯著差異,高生活壓力高於中生活壓力、中生活壓力高於低生活壓力。
六、 不同親子關係對憂鬱傾向、學業成就有顯著差異。
七、 同儕壓力、神經質、聰穎開放性、相互信任對憂鬱傾向有解釋力。
八、 聰穎開放、獨立對學業成就有解釋力
九、 生活壓力、親子關係對憂鬱傾向有顯著解釋效果。
十、 親子關係與外向性、和善性有交互作用效果。
十一、 生活壓力與嚴謹自律性對學業成就有交互作用效果。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a)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the life stress, personality trait, parents-children relationship and the melancholy tendency f the high grade studen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b) Inquiring to the high grade studen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of different life stress, parents-children relationship upon the melancholy tendency, academy achievement.(c) Inquiring to the reqression model of the melancholy tendency , academy achievement to the life stress, personality trait, parents-children relationship in the high grade student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d) Inquiring to the effect of the correlation in the life stress, personality trait, parents-children relationship upon the melancholy tendency, academy achievement in the high grade students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he findings were shown as follows:
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gender on the environment stress, neuroticism, agreeableness, conscientiousness, independence, depression-dysphonic mood, hopelessness, somatic complaints& psychomotor retardation and academy achievement, girls΄ is higher than boys΄.
2.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he variable of parents-teacher stress, peer stress, extraversion, low self-esteem & cognition function, and the sixth grader higher than the fifth grader.
3.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he variable of the mutual trust, and the fifth grader higher than the sixth grader.
4.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ing in self-con family economic situation on parents-teacher stress, affective intercommunication, melancholy tendency and academy achievement.
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ing in life stress on melancholy tendency. The high life stress group is higher than the middle life stress group, and middle life stress΄ group is higher than low life stress΄ group.
6.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ing in of parents-children relationship on melancholy tendency and academy achievemet .
7. The variables of peer, neuroticism, intellect, and mutual trust predict the melancholy tendency effectively.
8. The variables of intellect and independence predict the academy achievement effectively..
9. Life stress and parents-children relationship predict the melancholy tendency effectively.
10.The parents-children relationship extraversion agreeableness effects melancholy tendency significantly.
11.The life str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 effect academy achievement significant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mak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parents and further studies.
中文摘要 - 1 -
英文摘要 iii
目 次 v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生活壓力之探討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人格特質之探討與相關研究 15
第三節 親子關係之探討與相關研究 20
第四節 憂鬱傾向之探討與相關研究 26
第五節 學業成就之探討與相關研究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1
第四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4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第一節 生活壓力、人格特質、親子關係、憂鬱傾向之現況討論 4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學童在生活壓力、人格特質、親子關係、憂鬱傾向及學業成就之探討 53
第三節 不同的生活壓力、親子關係對憂鬱傾向、學業成就之探討 69
第四節 生活壓力、人格特質、親子關係對憂鬱傾向、學業成就之因果關係討論 73
第五節 生活壓力、人格特質、親子關係對憂鬱傾向、學業成就之交互作用分析討論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結論 95
第二節 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2
中文部份 . 102
英文部份 111
附錄一 問卷 116
附錄二 量表同意書 124
中文部份
內政部戶政司(2005)。現住人口婚姻狀況。96年1年12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統計處(1999)。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台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台灣:台北。
內政部統計處(2006)。內政國際重要指標。96年1年12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孔繁鐘、孔繁錦編譯(1998)。DSM-IV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北:合記。
王文科(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王文豐(2000)。台北市國小學童生活壓力與其身體活動量及健康體適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1997)。心理衛生與適應。台北:心理。
王永裕(2005)。雲林縣國中、小學生成就目標導向、認知投入、考試焦慮與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以數學領域為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克先(1996)。學習心理學。台北:桂冠。
王佩玲﹙1993﹚。父親角色與兒童發展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32,52-57。
王昭琪(2004)。生活壓力、憂鬱經驗與青少年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美業、邱淑貞、何美華(2000)。護理學系學生人格特質與壓力症狀相關性之研究。新臺北護理期刊,1,49-57。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
王淑娟 (1994)。青少年氣質與親子關係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蓁蓁(1999)。台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黛玉(2004)。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同儕關係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石培欣(1999)。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
朱昆中(1996)。青少年所知覺的親子溝通與其自我觀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宜珍(2003)。國小學童自殺意念相關因素之研究。陽明大學衛生署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民寧(1987)。考試焦慮、成就動機、學習習慣與學業成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啟名(1993)。國小單親兒童其學業成就、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吳明隆(1997)。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行為與其電腦焦慮、電腦態度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美玲(2002)。大專學生自我知覺的親子關係與人格特質對自殺意念的影響。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虹妮(1998)。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吳毓瑩(1995)。開放教室中開放的評量:從學習單與檢核表的省思談卷宗評量。國立台北師範學院(主編)。開放社會中的教學。93-100。
吳靜芳(2005)。國小學童的人格特質、父母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生活目標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李欣瑩(2001)。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 、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玟儀(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慧(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關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雯娣(2000)。國小兒童性格特質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毓貞(2004)。高中資優學生憂鬱傾向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素芬(2002)。憂鬱症患者早期家庭經驗及其影響之分析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車先蕙、李璨如、帥文慧、陳正文、張明玲譯(2004)。人格理論第二版。台北:揚智。
周招香(2005)。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意義感、生活壓力與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良姿(1991)。親子溝通型態對兒童焦慮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亮吟(2005)。忘記微笑的心靈。95年9月26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children.asp
林美鳳(2005)。高中生的人格特質、成就動與社會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繼盛(1982)。影響兒童學業之家庭因素。載於國民中小學專題研究。台北縣:台灣省教師研習會。
林續琴(2003)。國中生生活壓力、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良姿(1991)。親子溝通型態對兒童焦慮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社會工作辭典編審委員會(2000)。社會工作辭典,第4 版,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邱一峰(1995)。國中生憂鬱傾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性別、年級、家庭狀況、鬱卒、憂鬱與尋求幫助、自殺傾向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鈺茹(2000)。青少年之生活事件與憂鬱症狀。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邱霓敏(2001)。高雄市國小六年級學生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施雅薇(2003)。國中生生活壓力、負向情緒調適、社會支持與憂鬱情緒關連。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雅雯(2001)。國小學童之人格特、同儕接納程度與班級氣氛知覺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錦益(2004)。症狀?疾病?憂鬱症的病理與治療。 科學月刊,3,207-211。
紀怡如(2001)。國中生依附關係、壓力知覺與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悅倫(1997)。兒童壓力源的文獻探討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初等教育學報,5,1-54。
徐世杰(2003)。青少年憂鬱與社會畏懼、雙親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桂足(1974)。心理學名詞彙編。台北:文景。
高源令(1991)。國小學生日常生活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志榮(2005)。國中學生個人特質與學業成就間之相關性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8)。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秋桂(2004)。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自戀傾向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高賓(2005)。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篩選量表編製及應用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碧華(2004)國小離婚單親家庭兒童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訓委會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2006)。95年1月至95年7月各級學校死亡人數統計。95年9月1日。取自http://csrc.edu.tw/。
梁培勇(1993)。小學兒童壓力觀初步探討。中華心理學刊,35(2),87-114。
莊婉妮(2005)。高雄市國中資優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成就動機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許筱梅(1995)。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江水(2003)。國中學生家庭環境人格特質社會技巧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杏容(2001)。國中生因應壓力行為之探討-憂鬱情緒與偏差行為。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所碩士論文。
陳佳琪(2001)。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華(2000)。國小學生家庭環境、閱讀動機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昌蘭(2001)。陽光照不到的青春--憂鬱傾向青少年人際問題的歸因與因應之探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珠(1994)。國小學童考試焦慮、父母管教態度、自我能力評估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建州(2000)。重探學校教育功能--家庭背景因素影響力變化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齡(2000)。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娥(1995)。國小學習遲緩兒童父母教導方式與成就動機、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惠(2004)。原住民國中生生活壓力、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毓文(2004)。少年憂鬱情緒的危險與保護因子之相關性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67-95。
彭偉峰(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父母管教方式對生活壓力影響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春枝(1980)。社會變遷與親子關係適應。張老師月刊,5(4),34-40。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
黃富順(1974)。影響國中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6。383-486。
黃惠惠(2002)。情緒與壓力管理。台北:張老師文化。
黃琴雅(1991)。不同產序子女之生活適應、管教態度、知覺差異之比較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雅馨(2005)。悲傷孩子的世界。95年9月26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knowledge/article.asp?This=83&Page=1
黃碧華(2005)。台中縣兩所高中職女學生生活事件、人格特質與憂鬱症狀相關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慧敏(2006)。講義雜誌:逾7成國內學童覺得自己幸福。95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gov.tw/news/cna/culture/news/200503/20050309479536.html
黃懷萱(2005)。父母的社經地位、管教方式及親子關係與兒童學業成就關係之探討。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明仁(2002)。台灣的社會與憂鬱。學生輔導,80,52-59。
楊浩然(2002)。青少年憂鬱疾患及憂鬱症狀之追蹤研究。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國樞(1989)。心理學。台北市:臺灣商務。
楊朝旭(2004)。高中生知覺家庭氣氛、課業壓力、同儕關係與其憂鬱傾向關係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之碩士論文。
葉雅婷(2000)。高中生知覺其父母教養方式、完美主義及身心健康之關係。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氏基金會心理健康特區(2002)。憂鬱症專題-憂鬱與憂鬱現況調查。2006 年10月18 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examine/psyche_survey.asp?This=44&Page=1
鄒浮安(1997)。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彰化縣政府教育局(2006)。全縣校務行政統計表。96年12月15日。取自http://schooldata.chc.edu.tw/
劉明松(1998)。家庭結構、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教育資料文摘,42(3),123-140。
劉明松、張韶霞(2001)。國小學童家庭結構及父母教養方式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3(1),61-77。
劉炳輝(2006)。國小原住民學童適應行為、文化認同、自我調整學習與其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清芬(2000)。國小學生批判思考、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焜輝(1986)。親子關係診斷測驗指導手冊。台北:天馬。
劉寶(2003)。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態度、成就動機與學習壓力相關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均棠(2004)。母親憂鬱及子代之生活壓力、因應策略、社會支持與8 至10 歲子代憂鬱之關係。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秀玲、楊智馨(1999)。情緒管理。台北:揚智。
蔡明富、吳武典(2001)。國小資優學生學校生活壓力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1),41-56。
蔡春美(2001)。親子關係的本質。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合著), 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9-43 。台北: 心理。
蔡素美(2003)。國小學童課業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鈴(1988)。社會地位取得:山區、閩客、及外省之比較。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1-44。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蔡淑鈴(2002)。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嘉慧(1998)。國中生的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靜宜(2005)。台北縣市資優生與普通生生活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希付譯(2000)。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學。台北:米娜貝爾。
鄭惠萍(2002)。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成功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照順(1999)。國中生活壓力與輔導。台北:心理。
蕭佳莉(2005)。嘉義市國中生生命意義感、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孟穎(2002)。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茂發(1985)。台北市高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教師期望與學業成就的關係。台北:台北市政府研考會。
顏秀真(2000)。受歡迎與被拒絕國小一年級兒童之行為特質與父母教養行為之比較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碩士論文。
魏麗敏(1996)。國民中小學學生家庭因素、學習歷程與成就之分析研究。台北:五南。
蘇妙玉(2001)。國小高年級一般與單親兒童人格及社會適應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惠文(2005)。國小六年級家庭休閒參與、家庭休閒阻礙與知覺親子關係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Alden, L. E., Bieling, P. J. & Meleshko, K. G A. (1995). An interpersonal comparison of depression and social anxiety. In Kenneth D.Craig & Keith S. Dobson (Eds.).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adults and children. (p. 57-81).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Allen, B. P. (2000). Personality Theories: Development, growth and diversity. MA: Needham Heights.
Aunola, K., Stattin, H. & Nurmi, J. (2000). Parenting styles and adolescent’s achieve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3, 205-222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sch, C. E. & Kersch, T. B. (1986). Adolescent perceptions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Health Education, 4~7.
Beck, A. T. (1976).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Brown, H. D. (1980). Principl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ruce, P.D., Karen, G.R., Sharon, S., Ann S. & Andrew S. (1993). The structured event probe and narrative rating method for measuring stressful life events. In Goldberger, L., Breznitz, S. (Ed.), Handbook of Stress, 174-199.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Cantwell, D. P. & Baker, L.(1991).Manifestations of depression affect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 121-133.
Cattell, R.B.(1965).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Baltimore: Penguin Book.
Chen, C., Lee, S. & Stevenson, H. W. (1996). Long-term prediction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American, Chinese, and Japanes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8, 750-759.
Coleman, J. S. (1988).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Salem, NH: Ayer.
Conger, R. D., Conger, K. J. & Mattews, L, S. (1999). Pathways of economic influence on adolescence adjustment.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7 (4), 519-541.
Coyne, J. C. & Holroyd, K. (1982). Stress, coping, and illness: A transactional perspective. In Million, C. Green & R. Meagher, Handbook of clinical health psychology. New York: Plenum.
Crosnoe, R. (2004).Social Capital and the Interplay of Families and School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267-280.
Csorba, J., Rozsa, S., Vetro, A., Gadoros, J., Makra, J., Somogyi, E., Kaczvinszky, E. & Kapornay, K. (2001). Family- and school-related stresses in depressed Hungarian children. European Psychiatry, 16, 18-26.
de Man, A. F., Labreche-Gauthier, L. & Leduc, C. P. (1993).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French-Canadi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4(1), 17-23.
Diego, M., Field, T. & Sanders, C. (2001). Adolescent depression and risk factors. Adolescence, 36, 491-498.
Erickson, M. T. (1992). Behavior disorder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ssessment, etiology, and intervention. New Jersey.
Eysenck, H.J. & Eysenck, M.W. (1985)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 natural science approach. New York: Plenum Press.
Feingold, A. (1994).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A met 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 (3), 429-456.
Felson, R. B. & Trudeau, L. (1991). Gender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4, 113-126.
Francis, L. J., Wilcox, C. & Jones, S. H. (1999).In Brad burn’s 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fair to introverts? A study among 16-to 18 ol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ports, 85 (2), 689-696.
Gill, L. J.&Spilka, B. (1962). Some nonintellectual correlate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among Mexican-America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3, 144
Goldberg, L. R. (1993). The structure of phenotypic personality traits. American Psychologists, 48, 26-34.
Grant, K. E., Compas, B. E., Stuhlmacher, A. F., Thurm, A. E., McMahon, S. D., & Halpert, J. A. (2003). Stressors and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 Moving from markers to mechanisms of risk.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3), 447-466.
Gullotta, T. P., Adams, G. R. & Markstrom, C. A. (1999). The dole scent experience (4th Ed).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77-178.
Hoffman, J. A. (1984).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of late adolescents from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2), 170-178.
Hurlock, E. B. (1974).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Hurly, C. E. (1991).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personalities, and family environments of high-achieving gifted studen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ontana, 1991).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2/07A, U. M.I. No.9136801.
Jessica L. H. & Thomas G. P. (1997). Mother’s awareness of their early adolescent’ stressors: Relation between awareness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7(4), 371-389.
Keitner, G. I. & Miller, I. W. (1990). Family Functioning and major depression:An overview.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7, 1128-1137
Landsberger, B. H. (1981). Sex differences in factors related to early school achievem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197839)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Y: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Lewinsohn, P.M., Clarke, G.N., Seeley, J.R. & Rohde, P. (1994).Major depression in community adolescents: Age at onset, episode duration and time to recurren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33, p. 809-818.
Lisa, S., Hyman, H. & Betsy, D. (2001). Family Processes in Adolescent Depression. 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4(1), 19-35
Lu, L. (1994). University transition: major and minor life stressor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4 (1), 81- 87.
McCrae, R.R. & Costa, P.T. (1996). Toward a new generation of personality theories: Theoretical contexts for the five-factor model. In Wiggins, J.S. (Ed.).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51-87.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Meyer, B.E. & Hokanson, J. E. (1985). Situational influences on social behaviors of depression prone individual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1(1)29-34.
Morris, C. (1990). Contemporary psychology and effective behavior (7 Th Ed). Glenview, IL: Scott, Foreman.
Neitzert, C.S., Davis, C. & Kennedy, S.H. (1997). Personality factors related to the prevalence of somatic symptoms and medical complaints in healthy student popul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70, 93-101.
Nezu, A.M. (1986). Efficacy of a social problem-solving therapy approach for unipolar depress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4(2), 196-202.
Ranjith, G., Farmer, A., McGuffin, P. & Cleare, A. (2005).Personality as a determinant of social functioning in depression.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84, 73-76.
Raudenbush, S., and Bryk, A. S. (1986).Hierarchical Model for Studying School Effect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9:1-17.
Rice, F. P.(1992).The Adolescent: A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s, and Culture. Ally and Bacon: A Division of Simon & Schuster, Inc.
Rice, P. L. (1999). Stress and Health 3th ed,14-27. C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Rudolph, K. D., Hammen, C. & Burge, D. (1997).A cognitive-interpersonal approach to depressive symptoms in preadolescent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5(1), 33-45.
Santrock, J.W. (2001).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Gender. Adolescence 8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Schwartz, J.L. (1974).Relationship between goal discrepancy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2, 309.
Seyl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Shek, D. T. (2005). Perceived parental control processes, parent–child relational qualities, and psychological well - being in Chinese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6(2), 171-188.
Veneziano, R.A. (1996). Perceived paternal warmth, paternal involvement and youths’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a rural, biracial southern community. Unpublished philosophize doctor’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Wigfield, A. (1997). Reading motivation: A domain-specific approach to motiv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2, 59-6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