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3 00: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淑欽
研究生(外文):Chen, Shu-Chin
論文名稱:華人家庭對偶關係間共依賴傾向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Codependency in Dyad Relationships in Chinese Family
指導教授:李美枝李美枝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心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3
中文關鍵詞:文化共依賴共依附對偶關係自我建構關係滿意度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104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的方法,從社會文化觀點探討華人在家庭對偶關係中所表現的共依賴(codependency)傾向。
結果發現,在對偶關係比較中,華人親子關係中親代對子代有較高的共依賴傾向,表現在「以對偶為焦點」以及「認同照顧對偶的角色」。在華人自我建構的相關研究中則發現,具有「高相依我低獨立我」自我建構的人比「高獨立我低相依我」的人有較高的「以對偶為焦點」傾向。
在共依賴所具有的心理意涵分析中,「認同照顧對偶的角色」在母親對子代的關係中具有正向的關係意義;「以對偶為焦點」在子代對親代的關係中,以及夫妻關係中也具有不同於不適應的關係意義。
最後,本研究結果顯示,即使對偶比較中共依賴得分顯示出差異,所有受試的共依賴總分及四個分測驗得分仍然偏低,表示整體而言,受試者共依賴的傾向並不高,共依賴可能並不是適合描述華人家庭關係的概念。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3
第一節 共依賴概念的發展歷史以及社會文化觀點的批判………….3
一、 共依賴的發展歷史……………………………………………..3
二、 共依賴的社會文化觀點………………………………………..5
第二節 兩性在共依賴表現上的實徵研究……………………………...7
一、 以男女性別進行比較的研究…………………………………..8
二、 以男女性特質進行比較的研究及本研究共依賴概念的定義..8
第三節 家人對偶關係中之共依賴不對稱性…………………………10
一、 夫妻對偶關係………………………………………………….10
二、 父職與母職的差別……………………………………………12
三、 子女性別對於親子關係的影響……………………………….15
第四節 華人相依我自我特質與共依賴關係的可能關聯……………17
一、 不同文化下的自我建構……………………………………….17
二、 從華人自我建構思考共依賴的意義………………………….20
第五節 綜合本論文的研究問題……………………………………….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25
第一節 研究對象……………………………………………………….25
第二節 研究工具……………………………………………………….28
第四章 研究結果………………………………………………………….32
第一節 修訂共依賴量表並確認其信效度…………………………….32
第二節 對偶關係間之共依賴情形…………………………………….36
一、 對偶關係間共依賴總分比較…………………………………36
二、 對偶關係之間共依賴分量表MANOVA及ANOVA檢定...37
第三節 交叉關係之共依賴傾向的比較………………………………39
第四節 對偶關係中共依賴表現與關係滿意度/心理距離的關係…..41
一、 不同對偶關係中表現之共依賴行為與關係滿意度的相關...42
二、 不同對偶關係中表現之共依賴行為與心理距離的相關…..44
第五節 自我建構與共依賴的關係……………………………………45
一、 自我建構與共依賴總分之皮爾森相關………………………46
二、 不同自我建構組合的人在共依賴表現上的差異…………..48
三、 自我建構不同組別之MANOVA比較………………………49
第五章 綜合討論…………………………………………………………..51
第一節 研究結果摘要與討論…………………………………………51
一、 親近對偶關係之間共依賴的表現……………………………51
二、 共依賴與華人自我建構的關係……………………………….53
三、 總結……………………………………………………………54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限制……………………………………………….57
一、 研究貢獻………………………………………………………57
二、 研究限制………………………………………………………57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建議…………………………………………….58
參考文獻 ……………………………………………………………………60
附錄一 ………………………………………………………………………67
附錄二 ………………………………………………………………………69
附錄三 ………………………………………………………………………70
正式施測問卷 ………………………………………………………………71
量表使用同意書……………………………………………………………81

表 目 錄
表2.1:華人的「互相包容自我」及西方「獨立自主自我」的行為及心理特徵………………………………………………………………….19
表3.1 第一階段受試者基本資料之人數統計…………………………….25
表3.2 第二階段受試者基本資料之人數統計………………………….....26
表3.3:親子離家與否對親子對偶關係之共依賴ANOVA分析………….27
表4.1:親代對子代共依賴之探索性因素分析(刪去原量表1,2,3題)…….33
表4.2:子代對父親共依賴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刪去原量表2, 3題)……34
表4.3:夫妻關係之間之共依賴之探索性因素分析(刪去原量表第3題)…35
表4.4:對偶關係間之共依賴總分比較……………………………………...36
表4.5:不同對偶關係之間四種共依賴特徵之MANOVA分析……………37
表4.6:對偶關係中共依賴分量表之ANOVA檢定一……………………..38
表4.7:對偶關係中共依賴分量表之ANOVA檢定二…………………..…39
表4.8:對偶關係共依賴傾向之交叉關係MANOVA分析………………..40
表4.9:交叉關係中之共依賴分量表ANOVA比較………………………..40
表4.10:對不同關係對象之共依賴、關係滿意度、心理距離描述性統計…41
表4.11:共依賴總分、分量表與關係滿意度之相關及淨相關……………42
表4.12:共依賴總分、分量表與心理距離之相關及淨相關………………44
表4.13:自我建構與共依賴總分之間的相關……………………………….46
表4.14:相依我分量表與共依賴分量表之間的相關………………………47
表4.15:獨立我分量表與共依賴分量表之間的相關………………………48
表4.16:不同自我建構組合者平均共依賴總分…………………………….49
表4.17:對親代共依賴總分ANOVA 分析………………………………….49
表4.18:「子代對親代共依賴分量表」之MANOVA及ANOVA分析…..50
王舒芸、余漢儀(民86)。奶爸難為—雙薪家庭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卷,115-149。
伊東明(民93)。愛,上了癮:撫平因愛受傷的心靈。心靈工坊出版社。
吳幸宜譯(民84)。超然獨立的愛。台北:遠流出版社。
利翠珊(民93)。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期,49-83頁。
李美枝(民87)。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期,3-52頁。
李美枝(民93)。「小我」到「大我」的發展及其親子關係型態。國科會研究二年計畫。
吳秋月、吳麗娟(民88)。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及共依附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昭儀(民93)。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德慧(民80)。中國社會的人際痛苦及分析。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楊中芳、高尚仁主編,P292-337,台北:遠流。
吳蕙妤(民95)。應幼兒階段父母親職行為的比較。政治大學心理所碩士論文。
吳麗娟(民86a)。「共依附」的特質與治療。測驗與輔導,145期,3011-3014頁
吳麗娟(民86 b)。「個體化」、「自我分化」的另一端—談「共依附」的意義與內涵。諮商與輔導,144期,33-37頁。
吳麗娟(民87a)。唯有放下他人,才能釋放自己—談「共依附」治療模式。諮商與輔導,145期,18-23。
吳麗娟(民87b)。「共依附」父母的特質與其對孩子的影響。諮商與輔導,154期,12-19頁。
呂麗雪(民86)。青少年心理分離意義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心理所未發表碩士論文。
林淑芳、吳麗娟、林世華(民93)。中學生共依附特質與信任感知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5(3),295-318頁。
林淑貞譯(民86)。性、演化、達爾文:人是道德的動物?。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林惠雅(民88a)。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一):內涵意義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期,頁143-180。
林惠雅(民88b)。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二):問卷編製與相關分析。應用心理研究,3期,頁219-244。
林惠雅、劉惠琴、王叢桂(民89)。父母的面貌。應用心理學研究,6期,頁73-74。
林筱婷(民94)。大學生的共依附與其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之關係。政治大學心理所碩士論文。
邱紫穎譯(民93)。走出病態互依的關係。台北:光點出版社。
邱慕美(民91)。大學生之家庭界域、共依附特質與人際適應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
孫世維(民87)。大學生的分離—個體化與相關家庭因素。中華心理學刊,11(2),六月,頁21-58。
馬惠芬(民91)。男性眼中父職參與、父職自我效能與親子關係滿意度之自我評估研究—新竹科學園區週邊幼兒園所調查資料分析。輔大生活應用科學所未發表碩士論文。
徐靜(民85)。中國人的家庭與家族治療策略。華人的心理與治療,曾文星主編,P489-P521。台北市:桂冠。
陳秀菁、吳麗娟、林世華(民93)。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2),145-164。
陸洛(民92)。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張時雯(民92)。大學生自我效能、衝突反應方式與戀愛關係品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滿玲譯(民92)。社會心理學。台北:雙葉書廊。
許儀貞、吳麗娟(民93)。台灣成年女性性別角色特質、共依附和自尊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1),85-107。
琦君(民66)。三更有夢書當枕。台北:爾雅出版社。
黃桂花(民86)。職業婦女的三重挑戰—婚姻、家庭與工作。中國人的父母經—黏結與親情,余德慧策劃,pp193-250,張老師出版社。
曾憲鴻譯(民90)。放心,陪他一段:照顧者十二守則。台北:張老師。
楊中芳(民80)。回顧港、台「自我」研究:反省與展望。中國人、中國心—人格社會篇,楊中芳、高尚仁合編。
楊晴惠(民89)。中文共依附評估量表之信效度研究,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善華、侯紅蕊(無日期)。民國95年6月17日,取自:中國社會學網頁: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shxw/xcyj/t20041213_3859.htm
楊國樞、葉明華(民94):家族主義與泛家族主義。華人本土心理學,P249-292。台北:遠流。
楊國樞(民84)。中國人對現代化的反應:心理學的觀點。中國人的觀念與行為,喬健、潘乃谷主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楊懋春(民81):中國的家族主義與國民性。中國人的性格,李亦園、楊國樞主編,pp133-179。台北:桂冠出版社。
新路編譯小組翻譯(民87)。愛是一種選擇—不在取悅別人,拖累自己。台北:新路出版有限公司。
蔡淑鈴 (民90)。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淑霞(民91)。單親父母共依附對其青少年子女教養態度及共依附影響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惠華(民92)。婦女婚姻及家庭角色之轉變。主計月刊,571,28-37。
劉美娜(民93)。國小高年級學童之自我分化與其父母之自我分化及共依附之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惠琴(民89)。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劉慈惠(民90)。現代幼兒母親的教養信念—以大學教育程度者為例。新竹學院學報,14期,頁355-405。
簡晉龍(民92年)。自我建構與主觀幸福感:自尊與相容和諧的角色。政治大學心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簡麗純(民93年)。檢測「中文共依評估量表」之信效度,以物質成癮個案及家屬為對象。長庚大學護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羅美紅(民93)。東南亞外籍母親對子女教養信念之探討—以大台北地區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譚偉象(民89)。分離個體化歷程的台灣本土化研究(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9-2413-H-033-013。
譚偉象(民90)。「分離—個體化歷程量表」在台灣的使用:信校度的初步檢驗。中原學報,29卷,第四期,313-323。
顧瑜君(民86)。台灣婦女面對艱難的整合過程。中國人的父母經—黏結與親情,余德慧策劃,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英文參考文獻:
Anderson, S. C. (1994).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codependency. Social Work, 39, 677-685.
Allen, S. F. & Stoltenberg, C. D. (1995).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of old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form their parents: An investig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 Journal of the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3, 542-546.
Blos, P.(1967). The second individuation process of adolescenc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22, 75-84.
Bretherton, I. (1992). 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 John Bowby and Mary Ainsworth.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8(5), 759-775.
Brewer, M. B. (1991). The social self: On being the same and different at the same tim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7, 475-482.
Christenson, R. M., & Wilson, W. P. (1985). Assessing pathology in th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rocess by an inventory: A preliminary report.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73(9), 561-565
Collins, B. G. (1993). Reconstruing codependency using self-in-relation theory: A feminist perspective. Social Work, 38, 470-476.
Dear, G. E. & Roberts, C. M. (2002).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dependency and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 Sex Roles, 46(5-6), 159-165.
Favorini, A. (1995). Concept of codependency: Blaming the victim or pathway to recovery? Social Work, 40, 827-830.
Fischer , J. L., Spann, F. & Crawford, D. (1991). Measuring codependency. Alcoholism Treatment Quarterly, 8(1), 87-99.
Feldman, S. S., & Rosenthal, D. A.(1991). Age expectations of behavioral autonomy in Hong Kong, Australian and American Youth: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variables and adolescents val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6:1-23.
Granello, D. H. & Beamish, P. M. (1998). Rrconceptualizing codependency in women: A sense of connectedness, not pathology.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0(4), 344-358.
Hoffman, J. A.(1984).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of late adolescents from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1(2), 170-178.
Hui, C. H. (1988). Measurement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2, 17-36.
Hwang, K. K. (2001). The deep structure of Confucianism: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Asian Philosophy, 11(3), 179-204.
Irwin, H. J. (1995). Codependency, narcissism, and childhood trauma.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51(5), 658-665.
Kroger, J.(1998). Adolescence as a second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rocess: Critical review of an abject relations approach. In E. Skoe & A. vov der Lippe(Ed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pp. 172-192). London: Routledge.
Loflin, P. M. (1998). Self-concept differences in Hispanic and Anglo-American males and femal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 59(3-B), 1370.
Lu, L. & Gilmour, R. (2005). Developing a new measure of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views of self. Submission to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8, 224-253.
Martin, A. L. & Piazza, N. J. (1995). Codependency in women: Personality disorder of popular descriptive term?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17, 428-440.
Morgan, J.P., Jr. (1991). What is codepend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7(5), 720-729.
Neff, K. (2003). Understanding how universal goals of independence and interdependence are manifested within particular cultural contests. Human Development, 46, 316-318.
O’brien, P. E.,& Gaborit, M.(1992). Codependency: A disorder separate from chemical dependenc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8(1), 129-136.
Rothbaum, F., Weisz, J., Pott, M., Miyake, K. & Morelli, G.. (2000). Attachment and Culture-Secu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0), 1093-1104.
Sampson, E. E. (1988). The debate on individualism: Indigeneous psychologies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ir role in personal and societal functio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43, 15-22.
Snow, M. E., Jacklin, C. N., & Maccoby, E. E. (1983). Sex-of-Child Differences in Father-Child Interaction at One Year of Age. Child Development, 54, 227-232.
Tavris, C. (1992). The mismeasure of weme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Trafimow, D.,Triandis, H. C., & Goto, S. G..(1991). Some tests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private self and the collective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5), 649-655.
Triandis, H. C. & Gelfand, M. J. (1998). Converging measurement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118-128.
Warr, P. & Parry, G. (1982). Paid empla\oyment and women’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1, 498-516.
Wright, P. H. & Wright, K. D.(1991).Codependency: Addictive love, adjustive relating or both?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1(4), 527-543.
Wright, P. H. & Wright, K. D.(1999). The two faces of codependent relation: a research-based perspective.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1(4), 527-54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吳麗娟(民86 b)。「個體化」、「自我分化」的另一端—談「共依附」的意義與內涵。諮商與輔導,144期,33-37頁。
2. 吳麗娟(民86a)。「共依附」的特質與治療。測驗與輔導,145期,3011-3014頁
3. 李美枝(民87)。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期,3-52頁。
4. 王舒芸、余漢儀(民86)。奶爸難為—雙薪家庭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卷,115-149。
5. 吳麗娟(民87a)。唯有放下他人,才能釋放自己—談「共依附」治療模式。諮商與輔導,145期,18-23。
6. 吳麗娟(民87b)。「共依附」父母的特質與其對孩子的影響。諮商與輔導,154期,12-19頁。
7. 林淑芳、吳麗娟、林世華(民93)。中學生共依附特質與信任感知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5(3),295-318頁。
8. 林惠雅(民88a)。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一):內涵意義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期,頁143-180。
9. 林惠雅(民88b)。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二):問卷編製與相關分析。應用心理研究,3期,頁219-244。
10. 陳秀菁、吳麗娟、林世華(民93)。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2),145-164。
11. 陸洛(民92)。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12. 許儀貞、吳麗娟(民93)。台灣成年女性性別角色特質、共依附和自尊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1),85-107。
13. 蔡惠華(民92)。婦女婚姻及家庭角色之轉變。主計月刊,571,28-37。
14. 劉惠琴(民89)。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15. 譚偉象(民90)。「分離—個體化歷程量表」在台灣的使用:信校度的初步檢驗。中原學報,29卷,第四期,31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