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文部分
王儷玲(2002),公務人員退休金制度兼採節約儲蓄制度之可行性,銓敘部委託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案。
王儷玲、彭愛蘋(2001),退休基金資產負債管理: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實證分析,退休基金季刊,第二卷,第四期,2001年12月,頁3-22。公教人員保險法。
公務人員退休法。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詞彙(2000)。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監理委員會、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2006),我國退休基金管理運用與資本市場發展之研究,頁11-13。
白郁婷(1998),退撫基金資產配置之研究,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監理委員會退撫基金專題研究報告。
余雪明(2001),《比較退休基金法》,台北:元照出版,頁41-48。
余雪明、何憲章(1995),〈軍公教退撫基金如何有效管理運用之研究〉,銓敘部委託研究,頁52。
呂淑芳(2004),〈公務人員新制退休金採行確定提撥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論文。邱顯比〈1998〉,〈退撫基金中長期最適投資組合之研究〉,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委託。
周麗芳、林建甫、許振明、何金巡(2005),〈國民年金對民間部門的經濟衝擊〉,財稅研究第三十七卷第五期,台北:財稅研究雜誌社發行,頁1-15。吳忠吉、張清溪(1986),〈如何促使勞基法對企業發展產生正面效果〉,行政院經濟革新委員會報告書,第4冊,頁264-266。
吳容明等(2000),〈丹麥、挪威、英國退休基金業務考察報告〉,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頁34-35。
吳明儒(1995),〈美國社會安全制度發展與變革-政策回溯、分析與反省〉,經社法制論叢,第16期,1995年7月,頁167-195。林炯垚(1999),勞工退休基金委託經營之可行性,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999年度勞工個人退休準備金管理運用研討會會議資料。
林靜玟(2004),〈現行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研究-公平及管理層面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施教裕(1994),〈建立退休公務人員養老制度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1994年6月,初版,頁75-78。
柯木興(2003),《社會保險》,台北: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發行,頁161-166。
柯輝芳(2001),〈公元2000年全球退休金改革趨勢〉,退撫基金文集(二),台北: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編印。
美世顧問公司(2003),〈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委託辦理第2次精算案精算評估報告書〉,頁94-121。
徐有守(2000),〈我國退休制度的基本概念〉,中華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台北: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主編,正中書局印行。
徐俊明(2000),《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雙葉書廊發行。
許水德等〈1998〉,考試院智利阿根廷退撫基金考察報告,1998年8月,頁11-16。
陳孝平(1992)〈全民健保財務責任制〉,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計畫。
陳登源(2001),〈我國退休基金制度之探討〉,退撫基金文集(二),台北: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編印。
陳登源(1998),〈美國退休基金經營管理剖析〉,公務人員月刊23期,銓敘部發行,頁7。陳秋良(1997),〈台灣退休基金管理與績效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雲中、王靜怡(1995),〈我國國民年金保險財務處理暨其基金運用管理之研究〉,保險專刊,第39輯,頁58-100。陳隆麒(1999),《當代財務管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頁93-125。
陳榮隆(2004),〈現行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制度財務面探討〉,世新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聽安(2000),〈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之定位及經營管理〉,考銓季刊第21期,頁158-162,考試院發行。
符寶玲(2005),《退休基金制度與管理》,台北:華泰書局,頁67-90。
章秀秀(2005),〈國民年金之經濟效果分析〉,財稅研究第三十七卷第四期,台北:財稅研究雜誌社發行,頁138-145。張琦玲、高靜萱(2005),英國退休基金管理及監督實務作業,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
張邦良(2005),〈面對困境 改革是公務人員退休制度的唯一選擇〉,公務人員月刊第107期,台北:銓敘部發行。曾德宜(1996),〈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之研究〉,台北:政大公行所碩士論文。黃介良(1993),退休基金對金融市場之影響,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黃介良(1997),〈退休基金的投資策略及其資產配置〉,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季刊,第五期,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監理委員會。黃仁德(2005),我國勞工退休金新制對金融市場影響之研究,頁140~165,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政治大學研究。
華信惠悅顧問有限公司(2003) ,〈全球投資實務研究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委託。
華信惠悅顧問有限公司(2003)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最適資產配置組合之研究 〉,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委託。
葉明峄、楊子涵(1997),「智利年金制度改革的經驗與啟示」,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季刊,第4期,1997年1月,頁26-31。
葉長明(1996),〈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檢討改進之研究〉,公務人員月刊第6期,台北:銓敘部發行。葉長明(1999),〈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相關問題的探討〉,公務人員月刊第34期,台北:銓敘部發行。楊永芳(2001),〈公務人員退休金制度發展的省思〉,退撫基金文集(二),台北: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發行。
楊朝成、廖咸興(1997),〈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機構組織型態之研究〉,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委託。
銓敘部(2006),〈全國資訊網論文與研究報告世界各國人事制度之退休制度〉,銓敘部刊登。
銓敘部退撫司(2006),〈推動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之理由與研議情形〉,公務人員月刋第116期,台北:公務人員月刋社發行,頁3-9。
鄭清霞、王正(1996),〈由總體觀點論公共年金之投資與運用〉,台灣銀行季刊,接受刊登。
鄭文輝、鄭清霞(1999),〈退休基金辦理在職人員福利工作之研究〉,1999年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專題研討會,頁73-84。
賴勁麟(2005),〈台灣退休基金監理之研究〉,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賴勁麟(2006),〈勞工退休基金監理會行政法人化推動構想及現況說明〉,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外國經驗及我國行政法人推動現況研討會。
謝明瑞、梁榮輝(2003),〈個人投資規劃〉,台北:國立空中大學發行。
謝劍平(2000),《財務管理新觀念與本土化》,台北:智勝文化事業公司,頁192-202。
蕭麗卿(1997),〈公共年金採行確定提撥制之探討〉,保險專刊第49輯,台北: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發行。蕭麗卿(2002),〈展期年金可行性之探討-由軍公教退撫新制之財務問題談展期年金之實施〉,公務人員月刊第68期,台北:銓敘部發行。簡益謙(2003),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改採確定提撥制可行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簡淑娟(2006),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機構行政法人化可行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關中(1998),〈退撫基金的回顧與前瞻〉,公務人員月刊第23期,台北:銓敘部發行。二、英文部分
Camacho,L.A.(1992),“Financial Security in Latin America:New Perspectives in the Light of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s,”Internation Social Security Review,Vol.45,pp.19-38
Clarke R. G. and R.Tullis(1999), “How Much International Exposure is Advantageous in a Domestic Portfolio?”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25:2,pp.33-44.
Davis,E.P.(2002), “Pension Fund Management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A Global Perspective, ”Discussion Paper PI-0206,Pensions Institute.
Davis, E. P. and B. Steil (2001),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Davis, E. P. (1998a), “Regulation of Pension Fund, ”mimeo, OECD, Paris.
Davis, E. P. (1998b), “Investment of Mandatory Funded Pension Schemes, ”working paper,Pensions Institute,Birkbeck College,London.
Davis, E. P. (1995), Pension Funds: Retirement Income Security, and Capital Market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illion,C.,and A. Bonilla(1992), “Analysis of A National Private Pension Scheme:The Case of Chile,”Inyernational Labor Review,Vol.131,No.2,pp.171-195.
Guerard, Yves and Jenkins ,Glenn (1993),Building Private System: A Handbook. San Francisco:ICS Press.
Hirt , Geoffrey A. and Block, Stanley A . (1993) “ Fundamentals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Boston :Richard D.IRWIN:Inc.
Holden, S. and J. VanDerhei(2004), “401(k) Plan Asset Allocation, Account Balances, and Loan Activity in 2003,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 Perspective, 10:2,pp.1-15.
Kehrer,Daniel(1991) ,“The Pension Plan Investor. ” Chicago, Iiiinois:Probus Publishing Company. Guerard, Yves and Jenkins ,Glenn (1993),Building Private System: A Handbook.San Francisco:ICS Press.
OECD(1998) ,OECD ageing society at 79; A. Laboul, Laboul, Private Pension Systems: Regulatory Policies OECD。
Reisen, H. and J. Willamson(1994), “Pension Funds, Capital Controls and Macoreconomic Stability,”mimeo,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Srinivas, P. S., E. Whitehouse, and J. Yermo (2000), “Regulating Private Pension Fund’s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Investments: Cross-country Evidence,”World Bank Pension Primer,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Whitehouse, E. R.(1999), “Administrative Changes in Mandatory Funded Pension Systems: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paper presented to the Conference, “Centre for Pensions,”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London, December.
Wilshire Research(2004), Wilshire Report on State Retirement Systems: Funding Levels and Asset Allocation.
Wilshire Research(2003), Wilshire Report on State Retirement Systems: Funding Levels and Asset Allocation.
Wilshire Research(2002), Wilshire Report on State Retirement Systems: Funding Levels and Asset Al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