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0.94.15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15 23: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琇琄
研究生(外文):Hsiu-Chuan Chen
論文名稱:跨代職業流動之經濟分析-台灣的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n Economic Analysis of Intergenerational Occupational Mobility -- A Taiwanese Case Study
指導教授:王為中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應用經濟學系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經濟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3
中文關鍵詞:多重羅吉特模型代間職業流動性社會階級
外文關鍵詞:multinomial logit modelintergenerational occupational mobilitysocial statu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
  • 點閱點閱:120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文研究子女在選擇職業時是否會受到雙親職業的影響。我們採用主計處1998~2000年「人力資源調查」及其附帶之「人力運用調查」的橫斷面資料進行研究,並利用多重羅吉特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分析跨代職業流動。我們將家計單位中各個孩子視為獨立個體,進而探究其職業受父母職業影響的程度。我們的實證結果顯示台灣的下一代在職業選擇上深受雙親職業的影響,且受到父親職業的影響較大。根據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知台灣兩代間職業存在高度的相關性,父親(母親)和子女皆為民代與主管人員的倍比率(odds ratio)為21.35倍(11.48倍),因此有代間職業流動性(intergenerational occupational mobility)不足的情形。此外當父親(母親)為高技術工作人員,子女從事高技術工作的機率分別是從事低技術工作的1.70倍(1.54倍)。低技術勞動者的市場薪資相對較低,會使得所得差異日益加大,進而有所得分配不均的現象。若政府當局將所得分配不均視為一項經濟問題,則或可通過推行社會福利制度、增加人力資本累積和財稅制度改革等方式,增加代間職業流動性,進而減輕所得分配不均的問題。
摘要 i
目次 ii
表目次 iii
圖目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 3
第三節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社會階級與人力資本理論 5
第二節 代間流動 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1
第一節 資料來源與樣本選取 11
第二節 變數意義與基本統計量 13
第四章 實證模型 21
第一節 多重羅吉特模型(Multinomial Logit Model) 21
第二節 實證模型設定 22
第五章 實證結果、結論與政策建議 26
第一節 實證結果 26
第二節 結論 33
第三節 政策建議 35
參考文獻 50

表目次
表2-1:國內、外相關文獻比較 9
表3-1:1998~2000年受訪者家庭結構 16
表3-2:1998~2000年就業者特性 17
表3-3:父母與子女所得 18
表3-4:父母與子女教育程度 18
表3-5:父母與子女職業別 18
表3-6:父母與子女工作部門 19
表3-7:父親與子女職業別 19
表3-8:母親與子女職業別 19
表3-9:父、母親與子女工作部門 20
表5-1:子女職業受父母職業影響之迴歸分析 38
表5-2:子女職業受父母職業影響之迴歸分析(職業分為三大類) 39
表5-3:子女職業受父母職業與其他變數影響之迴歸分析 40
表5-4:子女職業受父母職業與其他變數影響之迴歸分析(職業分為三大類) 42
表5-5:子女職業受父母職業、所得與其他變數影響之迴歸分析 43
表5-6:子女職業受父母職業、所得與其他變數影響之迴歸分析(職業分為三大類) 44
表5-7:子女職業受父母職業影響之倍比率(odds ratio) 45
表5-8:子女職業受父母職業影響之倍比率(odds ratio) (職業分為三大類) 45
表5-9:子女職業受父母職業與其他變數影響之倍比率(odds ratio) 46
表5-10:子女職業受父母職業與其他變數影響之倍比率(odds ratio) (職業分為三大類) 47
表5-11:子女職業受父母職業、所得與其他變數影響之倍比率(odds ratio) 48
表5-12:子女職業受父母職業、所得與其他變數影響之倍比率(odds ratio) (職業分為三大類) 48
表5-13:影響結果列表 49

圖目次
圖3-1:公務人員錄取率 20
一、中文文獻
期刊論文
王宏仁(1999)。“一九五0年代的台灣階級結構與流動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pp.1-43。
吳乃德(1997)。“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 1: pp.137-167
李巧琳(2001)。“人力資本投資的代間移轉--家庭背景對子女教育成就的影響”。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建張(2002)。“新竹科學園區廠商選擇進出口運輸方式之決策模式”。 海運研究學刊第十三期。13: pp.39-46。
姜添輝(2000)。“社會階級的意義與要素及其在教育研究的運用性與原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研所集刊。6: pp.115-148。
姜添輝(1999)。“開放教育的另一章---社會變遷中的學校課程問題與知識社會學分析”。開放教育年刊。2: pp.126 - 150。
洪瑞瑩(2002)。“人力資本的代間移轉與手足效果-台灣實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奕琦、李鈞元(2003)。“如何衡量人力資本:理論與台灣實證”。經濟論文叢刊。31(1): pp.51-85。
陳永欽(2002)。“家庭背景對子女教育成就之影響”。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志(2002)。“人力資本差異或性別歧視?就業市場性階層化之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3): pp.363-407。
陳淑美、張金鶚(2004)。“家戶就業結構與通勤選擇之變遷分析─論1990年和2000年間台北市的變化”。都市與計劃,31(4): pp.295-312。
陳麗真(1991)。“台灣地區男女兩性社會流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士賢(2003)。“都市鏈結旅次多項決策行為之兩階段區別分析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為例”。中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楊慧珍(2004)。“變遷社會中的家庭教育-談父職參與”。幼保教師家庭教育學術研習會論文集,pp.5-16。
趙振瑛、謝文盛(2001)。“家庭屬性對子女教育選擇之影響--多元序類Probit模型”。科技學刊,10(1): pp.61-68。
蔡瑞明(1999)。“台灣、美國與日本社會流動的結構分析”。台灣社會學刊,22: pp.83-125。
謝志龍(2002)。“手足團體、家庭資源與教育成就”。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龐國強(2003)。“人力資本與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國立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網路資料
2000年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海克曼和麥克費登的貢獻(蛙語書院-鍾經樊), 網址:http://www.sinica.edu.tw/~metrics/info_nobel_2000.html
Sociology Study,網址:http://www.socialwork.com.hk/artical/sociology/concept/ds8.htm
行政院主計處第四局(普查局),網址: http://www.dgbasey.gov.tw/census~n/welcome.htm
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網址:http://vschool.scu.edu.tw/sociology/supplement/supp4.htm


二、英文文獻
David Lam and Robert F. Schoeni, 1993, “Effects of Family Background on Earnings and Returns to Schooling.”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1(4):710-740.
Fredrick A. Flyer, 1997, “The Influence of Higher Moments of Earnings Distributions on Career Decision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15(4):689-713.
Gary S. Becker, 1967, “Human Capital and the Personal Distribution of Income.” Woytinskiy Lecture No.1[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Jere R. Behrman and Paul Taubman, 1986, “Birth Order, Schooling, and Earning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4(3):121-145.
John Ermisch and Marco Francesconi, 2001, “Family Matters: Impacts of Family Background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s.” Economica, 68:137-156.
Joseph G. Altonji and Thomas A. Dumn, 1996, “The Effects of Family Characteristics on Return to Educa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8(4):692-704.
Nathan D. Grawe and Casey B. Mulligan, 2002,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Intergenerational Correla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16(3):45-58.
Neol Donald L., 1968, “A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Ethnic Stratification.” Social Problems, 16:157-172.
Paul Miller, Charles Mulvey, and Nick Martin, 1997,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turns to Schooling: Evidence on Gender Differences from a Sample of Australian Twins.” Economica, 64:137-154
Solon Gary, 1992,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 82(3):393-408 .
Theodore W. Schultz, 1961,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1(1):1-17.
Veronika V. Eberharter, 2006, “Traditional Family Role Patterns and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Occupational Status –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mpared.” Draft Version.
William L. Parish and Robert J. Willis, 1993, “Daughters, Education, and Family Budgets: Taiwan Experiences.”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8(4):863-89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